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适宜的播期和密度是保证小麦优质生产的重要栽培措施,播期通过改变生育期影响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光温水热等外界环境条件,播种密度通过改变群体结构影响外界环境条件,环境条件的变化最终引发小麦品质的变化。为河北唐山优质小麦生产提供参考,综述了播期与密度影响小麦蛋白质含量及其组成、淀粉含量及其组成和加工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展望了今后小麦品质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适宜的播期和密度是保证小麦优质生产的重要栽培措施,播期通过改变生育期影响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光温水热等外界环境条件,播种密度通过改变群体结构影响外界环境条件,环境条件的变化最终引发小麦品质的变化.为河北唐山优质小麦生产提供参考,综述了播期与密度影响小麦蛋白质含量及其组成、淀粉含量及其组成和加工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展望了今后小麦品质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小麦为材料,通过实验测量等方法,研究了盐碱浓度和干旱条件对小麦的根、芽生长的影响,从而找到最适合小麦生长的盐碱条件和干旱条件,为育种人员选育耐盐碱的小麦新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麦苗色变原     
小麦苗期生长健壮是丰产的基础。但是,在这一阶段如因营养缺乏、管理不善,或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受阻,往往出现黄苗、红苗、紫苗等麦苗色变现象。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种植方式和模拟试验证实,小麦角质率在受到水分等外界条件影响时,角质率发生很大变化,但通过小麦醇溶蛋白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验证,其品种遗传特性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相似文献   

6.
茶叶生长环境对外界条件要求较高,不同的气象因子对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确认影响茶叶产量的因子,从而有效地应对外界条件的变化对茶叶产量的影响。本文重点以茶叶产量和气象因子为主要严重对象,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茶叶产量和气象因子的关联度。研究表明:平均气温、温差和平均湿度是影响茶叶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 生长在盐渍逆境条件下的小麦,生物学性状和淡土生长的小麦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一、盐渍对小麦叶片气孔的影响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门户,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进行。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的大小和植物的代谢活动息息相关,研究盐渍对气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据盐渍生境二十个小麦品种的观测,每平  相似文献   

8.
小麦一生中经历广幅变化的环境,诸如温光等外界条件.这些环境因子必然影响干物和产量形成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研究环境因子和光合作用的关系,解析综合环境因子中的主导因素,将能为栽培上创造有利光合作用的条件提供依据.Stoy(1965)曾从小麦个体发育变化中研究了光合、呼吸和外界环境的关系.武田(1978)面向日本关东地区,总结了麦类的光合与物质生产的关系.我们(1982~1983)从高产栽培角度出发,分析了小麦不同生育阶段限制光合能力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9.
外界硫酸盐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植物对硒酸盐的吸收转运,且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植物营养状况、健康和产量。试验选取2个小麦品种冬黑1号和洛旱6号在硫充足(+S)和缺硫(-S)营养液中培养,研究不同浓度硒酸钠对小麦幼苗生长及硒、钼、铁、铜和锌元素含量的影响,从中筛选促进小麦幼苗生长的最适硒酸钠浓度。结果表明,小麦根部吸收的硒和钼可以向地上部转运,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叶片硒含量随硒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缺硫处理下小麦幼苗对硒和钼的吸收积累能力更强;铁、铜和锌多集中在根部,在植物体内迁移转化能力弱,适宜浓度硒酸钠可以提高叶片铁、铜和锌含量,而硫缺乏和硒酸钠处理均会降低根部铁、铜、锌含量;硫充足(+S)和缺硫(-S)条件下促进小麦幼苗生长的最适硒酸钠浓度分别为5、1μmol/L,此时小麦生长状况良好,微量元素积累也较高;缺硫营养液中高浓度硒酸钠(10μmol/L)处理下,小麦叶片中硒含量最高,但对小麦幼苗有毒害作用,根长、叶绿素含量及硒耐受指数均最低,而硫酸盐可以减弱硒的毒害作用。不同营养环境下只有添加适宜浓度硒酸钠才能促进小麦幼苗生长,同时增加植物中营养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氮素水平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将直接决定作物产量的高低。为了确定不同氮素水平对高产小麦生长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分析法研究了2种小麦在6种氮素水平条件下的生长形态变化与光合色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氮素浓度即氮肥营养液硝酸钙含量在0.8~1.2mmol·L-1时能够提高小麦光合色素含量,但当超过这一水平,则效果并不明显,进一步明确了氮素变化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氟乐灵对于小麦、玉米种于抑制出苗的最低浓度及其对苗根的影响,氟乐灵是否随水渗淋从而与种子或根系接触造成药害,以及在小麦和玉米种子不接触氟乐灵的条件下,能否出苗生长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氟乐灵的田间试验,观察其在浅混土条件下的除草效果。 室内试验证明,氟乐灵抑制种子发芽生长的最低浓度,小麦为0.48ppm,玉米为4.8ppm,在常用量条件下,小麦、玉米种子直接与氟乐灵接触,其种子出苗、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铜绿微囊藻越冬与复苏的生长条件。[方法]采用玻瓶法进行藻类生长潜力试验。测定铜绿微囊藻藻液的吸光度、培养液中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绘制藻类生长曲线,TN和TP的变化曲线,从而探讨其生长与繁殖规律。[结果]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低温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不利。在冬季,温度变化对指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不大,而外界不利条件对处于稳定期的铜绿微囊藻影响较小。在春天,当温度升高时,处于休眠期的铜绿微囊藻开始复苏。此外,充足的营养盐有利于铜绿微囊藻的越冬与复苏。[结论]获得铜绿微囊藻越冬与复苏的生长条件,为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或因栽培技术措施不当,导致发生干旱、冻害、倒伏、渍害、干热风、穗发芽等灾害或生理性障碍,给小麦生产带来一定损失。通过分析小麦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及时采取预防或补救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危害程度,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4.
郭盈温  赵花周  袁华京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173-6174,6177
南阳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夏粮产量对全年粮食生产至关重要。虽然在小麦生育前期,基本苗和苗情都和黄淮高产麦田没有很大差别,但由于后期外界因素的差别和影响,主要是倒春寒、干热风和连阴雨,易形成冻害、冷害、赤霉病、植株早衰、穗发芽等,导致穗粒数减少,粒重降低,品质下降,产量受到很大影响。通过小麦灌浆期、灌浆阶段影响南阳小麦灌浆的外界因素的分析,提出如何应对南阳小麦灌浆期的各种不利因素,认为提高小麦灌浆速度和缩短灌浆时间,着重增加小麦粒重,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温度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小麦生育期的长短和各种生理活动均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麦冻害是指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遭遇温度持续下降或骤降到适宜的温度下线时,小麦延迟或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6.
乙烯利对冬小麦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小麦拔节期喷施0,1000,2000,3000μg/g乙烯利。结果表明乙烯利可以抑制小麦株高和基部第一、二、节间的生长,有利于矮化植株,防止倒伏。但同时也影响穗粒数和千粒重,以致造成减产。在不发生倒伏的条件下,1000μg/g乙烯利可能减产10%左右,2000或3000μg/g则减产更多。另外,试验还分析了乙烯利对小麦籽粒氨基酸组分的影响,初步说明乙烯利可能引起某些氨基酸组分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小麦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光照对光合作用至关重要.弱光影响作物的生长,尤其影响作物的光合效率,进而影响其产量.研究通过外源施加生长调节剂来促进弱光下小麦的生长,明确生长调节剂对弱光下小麦生长的调控作用,为减轻果麦间作果树对小麦的遮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弱光条件下,选用新春37号小麦作为试验对象,分别在小麦幼苗期、拔节期、孕穗期外源喷施不同生长调节剂,以清水喷施作为对照,抽穗后期分析其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与光合强度变化.[结果]通过外源施加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弱光条件下小麦叶绿素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提高SOD、CAT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结论]在弱光环境下当外源施加5 mg/L细胞分裂素+0.02;油菜素内酯+少许吐温时有助于小麦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对全区20个市、县1981-2000年小麦单产的年际变化进行初步分析得知,1987年引黄灌区的县、市小麦单产达到20年间的最低值;盐池小麦单产为中部干旱带的最大县,海原、同心、固原、西吉的小麦单产几乎是全区最低县;泾源县的小麦单产达固原地区的最大值。对1993年3县20年间小麦单产高产的气象条件分析,发现小麦生长期内,灌区两县降水量条件不满足,但对单产高产无影响;西吉县前期墒情好,小麦生长期内,降水条件各月虽有偏多、偏少的差异,总降水量正常,小麦高产的气象条件有利。  相似文献   

19.
淮北地区小麦于4月中下旬抽穗开花,4月底5月初开始灌浆,历时30 d左右,5月底6月初成熟.小麦灌浆除受品种遗传性影响外,还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创造适宜小麦灌浆的条件,力争籽粒饱满,达丰产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研究证明,通过调控氮、磷、钾、肥、水、播种期等综合栽培措施能显著提高小麦品质,特别是在生育后期籽粒形成阶段,外界条件及肥水供应对小麦品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