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开发大型康拜因日本最近开发了国内最大的大型通用康拜因。该机刈幅3.5m,具有大约为普通型康拜因和现有的通用型(2m)康拜因2倍的功能。每小时可收获约0.7ha水稻。原载[日]《农业园芸》Vol,69,No3,1994储讯摘译日本开发大型康拜因@储?..  相似文献   

2.
《农家参谋》2011,(10):43-43
麦田怪圈是在麦田或其他农田上,通过某种力量把农作物压平而产生出几何图案。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出现过麦田怪圈,经常是一夜之间突然出现,尽管有人类“恶作剧”般制造的麦田怪圈,但很多麦田怪圈的成因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各大型机械化农场所拥有的谷物收获机械,几乎全部是苏联制造的牵引式C-6康拜因和自走的C-4康拜因。这些康拜因在土壤湿度不超过20%的土地上作业时表现出良好的通过性。但是,在土壤湿度太大(例如黑龙江省麦收时期正值雨季)的情况下,上述康拜因的通过性就显得非常之低,经常出现陷车现象。这不仅影响小麦的适  相似文献   

4.
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冬小麦冠层温度日变化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晴天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冬小麦田冠层温度的日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夜间干旱麦田与湿润麦田冠层温度无明显差别,而白天湿润麦田冠层温度明显低于干旱麦田;因为一天中12日至14时不同水分条件麦田间冠层温度的差别最大,此时的冠层温度和叶水势指标值最能反映土壤的最大供水能力麦田水分胁迫的重程度。因此,此时段是利用一次观测资料代表全天情形的最佳观测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上联合收获机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大马力、高喂入量、高速、自动化方向发展。为了提高生产率,康拜因的喂入量已向着10~12公斤/秒迈进。近年来,在世界康拜因的研制中,虽然出现了一些应用新原理的轴流式脱谷——分离系统,但是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结构的纹杆式滚筒,键式逐秸器,风筛式清粮室式的康拜因,由于键式逐秸器生产能力的限制,在其喂入能力的提高上受到局限,因此最大限度地挖掘传统结构的康拜因的潜力,显然有着明显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调查表明,南阳盆地麦田杂草结构和种类因不同的生态区域、不同的耕作条件而不同,部分禾本科杂草比重上升,主要有16个科,53种。科学采取化学防除技术,可有效控制麦田杂草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麦田除草效果,确保麦田除草安全,根据近年来的经验与教训,防除麦田杂草要做到“四看”。  相似文献   

8.
麦田大垫尖翅蝗危害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麦田大垫尖翅蝗进行罩笼试验,明确了秋季麦田蝗虫密度在每平方米0-15头范围内与小麦收获时的有效穗数成负相关关系,与穗粒数成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显著,而对小麦午粒重无显著影响。同时明确了小麦苗期大在翅蝗的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5头。  相似文献   

9.
一走进国营双桥农场,就被一种熟悉的、亲切的农村风味——那整齐浓密的防护林,硕大的干草垛,绿得透明的葡萄园和黄得闪光的即将收割的麦田吸引住了。我刚来的时候,正赶上他们紧张的麦收,自动康拜因在田野上轰隆的响着,人们在紧张地忙碌着。入夜,几只大照明灯把打麦场照得通明,从田间到打麦场的路上,拖拉机拖着拖车,马车排成长长的行列,车在奔驰,马在呼叫。场长和工人都在紧张地劳动,一个班次接着一个班次,抹去了黑夜和白天的界限。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康拜因谷物损失,对谷粒在康拜因清选仓内的运动轨迹及其撞在鱼鳞筛片后反弹运动轨迹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在计算机模拟程序中运用了数值分析的方法进行积分运算.通过对小麦粒的模拟计算,发现增加清选气流速度的垂直分量及鱼鳞筛片的开度可以减少谷物损失。  相似文献   

11.
关中西部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态势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陕西省关中话部麦田禾本科杂草的分布区域和田间密度呈明显上升趋势。据在岐山县调查,上世纪八十年代,野燕麦仅在渭河两岸麦田零星发生,到目前已蔓延到塬区和早地,且基数逐年增加。2001年,恶性杂革节节麦也在塬灌区麦田首次发现。全县麦田杂草群落出现了由单一的阔叶类杂草到阔叶类与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态势,成为小麦生产中的一大公害,已对粮食生产和农业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2.
麦田化学除草剂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了灌南县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分析了影响麦田化学除草效果的原因,提出了麦田化学除草剂合理使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泽州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46.7万亩,占粮田面积的70%。近年来,泽州县麦田草害日趋严重。据统计,2000年麦田草害发生面积6.2万亩,2006年麦田草害发生面积20万亩,约占麦田总面积的42.8%,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为控制麦田草害,保证小麦优质高产,几年来,泽州县植保部门从调查杂草种类、密度、生长习性入手,开始了麦田化学除草的试验示范,为该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麦田湿害防御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孙元敏,郭绍铮麦田湿害发生在许多国家,造成麦田湿害的原因很多,沿海一带或河流下游,地下水位高,因雨水多,雨水分布不匀;连续灌溉后地下水位抬高等都可能产生了积涝和盐渍化。一、受渍小麦的生长与生理变化据Tro...  相似文献   

15.
麦田杂草化学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田杂草化学防治技术马奇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张子亮(郑州市绿化工程管理处)宋雁中(济源市农科所)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快、密度大、繁殖快,而与小麦争夺水、肥、光照和生存空间,且...  相似文献   

16.
1987~1990年对免耕、少耕(浅旋耕)、常规耕的稻茬麦田杂草发生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耕法麦田杂草群落中,禾本科杂草(看麦娘、硬草)为优势种,群落中的杂草种类无变化,但免耕使田间杂草群落类型向有利于禾本科杂草的方向发展。3种耕法麦田杂草发生动态呈一致性,表现为冬前一个主出草高峰,次年春季一个次高峰。但免耕麦田杂草发生的时间早、数量多、出草主高峰明显,草量约为耕翻田的2倍,出草时间也比耕翻田早5~7d,出草高峰相应提前。在3种耕法的麦田中,以0~5cm表土层可萌发杂草种子分布的比例为最高。免耕麦田的可萌发杂草种子集中分布在0~5cm的表土层中,少耕麦田可萌发杂草种子主要分布在0~5,5~10cm的土层中,而常规耕麦田的可萌发杂草种子在耕作层中分布比例趋向接近。  相似文献   

17.
为探求杂草不同密度与小麦产量损失的关系,有效控制麦田草害。我们开展了麦田混生杂草生态经济阈值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美国现代文学中极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非《麦田里的守望者》莫属,该作用极短的时间跨度,细腻而真实的展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刚刚获得战争胜利的美国社会其真实的形态,将一个迷惘而又彷徨的战后国家形象诠释的淋漓尽致。可以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表现主人公的彷徨与困惑,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无措与矛盾。对此,本文以揭示时代的彷徨与困惑为目的,借由了解塞林格其人与其所著《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诞生背景与创作意蕴,从社会矛盾与精神迷惘两个角度分析,揭露《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浓厚的人生彷徨感与社会迷惘现实。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济宁市麦田杂草发生种类、规律及特点,总结了各类麦田的化学防治技术;分析了麦田化学除草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未来增温情景适应性栽培途径,明确增温、降温麦田及其秸秆覆盖对地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18年在山西临汾建立了增温降温设施并模拟了增温麦田、降温麦田和常规麦田,2019-2020年开展了增温麦田露地(CK1)、增温麦田覆盖(WSM)、降温麦田露地(CK2)、降温麦田覆盖(CSM)、常规麦田露地(CK3)、常规麦田覆盖(RSM)对不同生育阶段5 cm地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越冬前至成熟期日平均地温增温、降温麦田分别较常规麦田增幅4.35%、-30.57%,覆盖麦田较露地麦田增幅-2.29%,WSM较CK1增幅-4.08%>CSM较CK2增幅-2.07%>RSM较CK3增幅-0.66%;在返青期至成熟期随生育期延后WSM较CK1、CSM较CK3降温幅度呈增高趋势,CSM较CK2则呈降低趋势;各生育阶段降温幅度均表现为WSM较CK1>CSM较CK3。增温、降温和常规麦田覆盖处理低于0℃天数为CSM>RSM>WSM;增温、降温和常规麦田覆盖处理的降温效应天数为WSM>RSM>CSM;各生育阶段各类麦田覆盖较露地的增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