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一、母本园的建立和采穗母树的培育1、母本园的建立(1)新建母本园园地开垦、茶苗栽植以及幼龄期管理等按新建茶园技术规程实施,苗木选用原种无性系苗木或直接从原种园引进的一、二级母本良种苗木,要求品种纯度达到100%。(2)采叶茶园改母本园选择树龄3年生以上、长势良好的无性系良种茶园作为母本园。2、采穗母树的培育(1)修剪于春茶结束后对茶树进行重修剪。夏、秋茶留养不采。  相似文献   

2.
《浙江农业科学》2004,(6):313-313
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是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与镜岭镇人民政府共建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现有良种茶树母本园17hm^2、苗圃53hm^2。主要优良品种有浙农139、浙农117、浙农113、平阳特早、乌牛早、龙井长叶等30多个。欢迎新老客户光临指导、采购。基地受理预订业务,及时供应优质茶苗。  相似文献   

3.
传统茶叶扦插育苗存在建园成本高、周期长,以及扦插苗生根率低、成活率低等问题。本法利用原有的老茶园改造为扦插苗母本园,通过"选优去劣,合理修剪,低位嫁娶"等改造,一年建成母本园。在扦插苗床,以心土黄泥和蚯蚓粪4:6为扦插基质,将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有效提高茶叶扦插苗繁育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无性系良种茶园因适宜机械化生产、经济效益高而被广泛认同,2013年4月农业部《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15年全国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率达到60%以上,湖北省宜都市也明确提出今后不再用种子直播方式发展茶园.但是茶苗移栽成活率低是无性系茶园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成为制约无性系茶园发展的瓶颈.宜都市茶叶技术推广工作者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探索出的无性系茶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显著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极大缩短缓苗期,一次移栽成活率达到100%,很好地破解了这个难题.该技术适合在秋冬干旱多的年份和冬季气温低于10℃的长江流域及江北茶区应用.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无性系良种茶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丹阳市现有茶树种植面积超过800hm^2,但无性系面积只占总面积的2%左右。为了提高无性系良种茶覆盖率,加大无性系茶树推广力度,解决外地茶苗栽种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我们于2002~2003年在江苏省丹阳市杏虎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建立无性系良种茶育苗基地,采用短穗扦插和遮阳网覆盖技术,进行茶苗繁育试验,扦插的茶苗成活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6.
遂昌县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1974年被列为全国100个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1984年又被列为全国八大眉茶出口基地县之一。据统计,至2009年冬,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0.3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到7.79万亩,良种率达到75.6%。全县茶叶产量6140吨,产值2.61亿元,茶叶产值占全县农业产值的1/4左右,茶产业成为全县两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7.
四川是茶苗繁育大省,当前主要采用短穗扦插为主的无性繁殖方式。本文总结了四川地区茶苗高效扦插繁育技术,包括母本园建设与管理、苗圃建设与管理、出苗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规范茶苗扦插繁育技术、提高茶苗繁育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新化县天鹏生态园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优质茶苗繁育、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公司于2007年成立,注册资金980万元。现拥有生态茶园基地80公顷,建设优质茶苗繁育基地21.3公顷,其中母本园16公顷、繁育圃5.3公顷,有6年育苗经验,年出圃"槠叶齐""碧香早""白毫早""湘波绿"等优质茶苗1500万株左右。公司现有年加工能力200吨加工厂1个,注册"梓鹊  相似文献   

9.
无性系良种茶苗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索无性系良种茶苗的扦插繁育技术,进一步扩大双柏县名优茶苗的繁育和良种茶园的种植比重.双柏县茶桑站于2005年7月在本县小庙河茶叶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无性系良种茶苗扦插繁育试验,成活率达82.5%,试验获得成功.现将有关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供广大茶农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研究茶树良种选育、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体系,提高茶园无性良种化率对广西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建立茶树母本园、品种园、苗圃、高产优质示范园、茶叶加工厂等设施入手,研究探索其推广技术体系;【结果】研究内容包括建设茶树母本园11.3hm2、品种园5.3hm2、苗圃13.3hm2、高产优质示范园26.7hm2、茶叶标准化加工厂面积1900m2,、茶叶低温冷库90m2、茶叶质量检测室面积700m2等基本设施,以及与良繁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试验、速繁等设施,良种繁育技术集成、研究与开发、推广示范;【结论】初步建立了茶树良种苗木繁育推广体系并解决其技术瓶颈,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广西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1.选用茶树无性系良种 茶树无性系良种具有发芽整齐、抗性强、内含物丰富、鲜叶产量高、制茶品质好的优点.一般产量比现有普通群体种可提高200%以上.茶叶产量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比现有普通群体种高出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江淮地区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都有所增加。加快普及无性系茶苗栽培普及率,培养优质良种茶叶,打造品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实践经验和查阅大量数据,该文指出了选购茶苗、茶园建设、移栽技术及苗期管理等无性系茶苗栽培技术要点,并给出了其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咖啡碱是一种生物碱类医药原料,主要存在于茶叶、咖啡豆、可可、可拉果等作物中。咖啡碱在咖啡豆中的含量为0.6%~1.5%,在茶叶中的含量可达2%~5%。制茶的废料(如茶末、茶屑)中约含2%~2.5%。充分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便、成本较低等特点。本文拟提供氧化镁分段浸取咖啡碱新工艺。  相似文献   

14.
印度三大名茶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消费、出口国。现有22个邦生产茶叶,共有14000个茶叶种植场,茶园总面积40万ha,1991年茶叶产量达74万t。生产的茶叶99%以上是红茶,绿茶产量不到1%。最著名有大吉岭茶、阿萨姆茶、Niliri茶。1....  相似文献   

15.
松阳县产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种茶历史。近年来,该县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把茶叶作为主要产业积极予以培育,到2005年底,全县有茶园总面积5647hm^2,其中无性良种茶占88.5%,良种率居全省第一;年产茶叶5195吨,实现产值1.71亿元,农民仅茶叶一项人均收入1114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34.8%;名优茶主打品牌——松阳银猴荣获浙江十大名茶,浙南茶叶市场成为全省最大的成品茶集散中心。茶产业已成为该县最具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全县有8万农民通过茶产业而受惠。但是,随着农产品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茶叶的品质营养和安全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探讨如何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管理,实施生产全程监管,满足国内市场对茶叶质量安全更高的要求,突破茶叶进口国在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贸易壁垒,使松阳茶叶保持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无性系茶树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将强力助推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茶叶产业化进程。本文从园地选择、园地整理、品种选择与茶苗运输、茶苗栽植、苗期管理、越冬管理几个方面详尽介绍了信阳茶区无性系茶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前低产、低质茶园面积约占50%.而无性系良种面积不足10%.严重影响了名优茶的开发和茶叶经济效益的提高。近年来.推广的茶树嫁接换种.既可加快良种繁育速度.加快成园投产,按常规方法.高水平管理下,扦插苗定植后第二年才可以打头养蓬.第三年试采:而嫁接换种的茶树.由于原有的根群蓄聚的营养.能源源不断地满足新梢的需要.因此.生长势十分旺盛.春、夏接茶树当年秋季就可打头,第二年春可试采:秋、冬接茶树,次年春季可打头.秋季则可试采。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不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产生新个体,所以称为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茶苗,能够反映母树的遗传性,可以保持茶树良种的优良性状,目前生产上应用得比较普遍.它对于提高茶树良种覆盖率,加速茶叶标准化生产进程,增加茶农收入,做大做强茶业经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南丰蜜桔被誉为“桔中之王”,是南丰县的支柱产业,2001年总产达1亿公斤,创历史新高。为了大丰收之年的蜜桔流通,我们举全县之力实施“南下、北上、东进、西扩”的蜜桔营销战略,实现了增产增收。全县蜜桔产值达2.4亿元,农民收入2638.5元中有800元来自蜜桔,占总收入的30.3%。我县搞活南丰蜜桔流通的主要措施是:一、创立品牌争市场。南丰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下大力气创南丰蜜桔品牌。生产环节上,在全县范围开展了蜜桔品质攻坚,兴建了南丰蜜桔母本园、良种采穗圃、良种株系苗繁育圃;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2005年7月,双柏县茶桑站从保山市引进无性系良种茶苗——云抗10号70万余株在白竹山(海拔2 500 m)种植,成活率达95%以上,到2009年茶园开始大量投产,茶叶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均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