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秀华 《河北农业》2006,(10):18-19
玉田县亮甲店镇韩家林村张某,2005年在自家的2亩承包地上,采用中棚马铃薯-玉米-娃娃菜三茬种植,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平均亩产马铃薯2200公斤,亩产值3500元;亩产玉米420公斤,收入450元;娃娃菜每亩定植12000株,每株售价0.25元,每亩收入3000元,三茬产值达到6950元,扣除三茬全部投入1850元,亩纯效益达到5100元。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于维江 《现代农业》2012,(11):14-15
为了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水浇地产出效益,增加复种指数,今年,在朝阳县根德营子乡南洼村10户连片土地安排13亩马铃薯、豆角两茬高效栽培示范田。上茬马铃薯平均亩产3517千克,亩产值5627元,下茬豆角亩产2355千克,亩产值7065元,两茬亩产值12692元,扣除生产成本1050元,两茬亩纯收入11642元,是种植玉米的8.7倍。主要  相似文献   

3.
吴晓良 《新农业》2006,(6):15-15
薯、稻复种能增加经济效益。2005年苏家屯区进行了薯、稻复种试验,上茬每亩收获马铃薯1765公斤,扣除亩成本400元,亩纯效益1000~1350元;下茬水稻亩产643公斤,扣除亩成本550元,亩纯效益645元,两茬合计亩效益1645~1995元。  相似文献   

4.
<正>春季地膜马铃薯——夏玉米一年两茬栽培模式,是广平县为推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农艺节水项目顺利实施,而采取的一种新的种植模式。该模式能够节约地下用水,提高单位土地规模效益。马铃薯于3月1—5日播种,6月上旬收获,一般亩产马铃薯4000—5000斤,亩效益3000—4000元。夏玉米6月上旬播种,10月10前收获,一般亩产玉米1000—1200斤,亩效益1000—1200元,两季亩效益4000—5000元。其栽培技术如下:一、马铃薯栽培技术1、整地施肥。选择有灌溉条件,土层深,肥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的差异。[方法]以迪甜6号为材料,研究了甜玉米一年一茬、一年两茬栽培、以及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5种种植模式的种植效益。[结果]甜玉米一年两茬栽培、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种植效益均高于甜玉米单作。一年两茬种植效益最高,两茬合计93 937.5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8 480元/hm2,纯收益增加41 610元。小麦复播甜玉米模式较小麦单播模式收益增加39 060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3 560元/hm2,纯收益增加25 500元。甜玉米间作马铃薯种植效益为71 460元/hm2;套播辣椒种植效益63 750元。[结论]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存在极显著差异。农户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间套种模式,提高甜玉米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马铃薯具有生长周期短、耐旱、耐贫瘠、高产稳产、区域适应性广的特点。谷子抗旱耐瘠,每生产1克干物质,仅需水257克,相当于玉米的1/2左右。河北省一年两熟区马铃薯多为春播,谷子多为夏播。马铃薯收获后复种一茬谷子,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种植效益。马铃薯每667平方米(1亩)栽培成本1300元左右,产量2000~3000千克;谷子每667平方米栽培成本400元,产量300~400千克。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和玉米两种作物,栽培容易,但效益一般,如果改变以往的栽培方式,实行反季节设施栽培,能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从2003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塑料大棚冬春茬马铃薯套种鲜玉米栽培试验,把栽培时间提前到1月份,4~6月份产品上市.经过5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马铃薯平均667m2产量2000~2400kg,产值6000~8000元;鲜玉米平均667m2产3500~4000棒,产值可达4500~6000元,一个春茬667m2产值11000~14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8.
东港地区一般早春地膜覆盖马铃薯3月中旬播种,6月中旬收获。鲜食粘玉米6月下旬至7月初播种,10月上中旬收获。早春马铃薯下茬种植鲜食粘玉米,茬口安排合理,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能提升农民的种植效益。本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田间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早春马铃薯及鲜食粘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早春地膜覆盖及下茬鲜食粘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甜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的差异.[方法]以迪甜6号为材料,研究甜玉米一年一茬、一年两茬栽培以及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5种种植模式的种植效益.[结果]甜玉米一年两茬栽培以及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种植效益均高于甜玉米单作;一年两茬种植效益最高,两茬合计93 937.5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8 480元/hm2,纯收益增加41 610元/hm2;小麦复播甜玉米模式较小麦单播模式收益增加39 060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3 560元/hm2,纯收益增加25 500元/hm2;甜玉米间作马铃薯种植效益为71 460 元/hm2,套播辣椒种植效益63 750元/hm2.[结论]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存在极显著差异.农户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间套种模式,提高甜玉米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栾城县范台村成功摸索出了一种日光温室草莓——西红柿两茬高效种植模式。草莓亩产4000斤;平均每斤5元,亩效益20000元;西红柿亩产15000斤,平均每斤0.3元,亩效益4500元,两茬合计亩效益24500元。该模式效益高,生产周期短,且省工、省时。其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1.
近2年,我们在地处晋西北高寒区的偏关县推广地膜覆盖糯玉米套种马铃薯复播白萝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亩玉米鲜穗收入650元;亩产马铃薯2110kg,收入1688元;白萝卜亩产4040kg,收入1616元。两茬总收入3954元,纯收入3600元。1种植模式130cm一带,玉米种植于70cm宽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鲜食糯玉米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供不应求,辽宁普兰店市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把推广“马铃薯-鲜食糯玉米”两茬种植作为重点,全面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全市连续三年播种超过5万亩,每亩“上茬超万斤,下茬过千元”效益达3000元.大大超过单纯种植大田玉米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地膜马铃薯套种棉花这一模式通过近几年在深泽县的示范种植,平均亩收获马铃薯2000kg,产值3000元;秋后亩收获籽棉300kg,产值1500元,总效益达到4500元。是小麦——玉米常规种植模式效益的3倍,实现了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4.
唐山市丰润区李钊庄等镇地膜豆角-夏玉米-棉花两年三熟栽培模式播种面积有2万余亩,在稳定了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效益。地膜豆角平均亩产1750公斤,效益3000元左右;玉米亩产500公斤左右,效益600元左右;棉花亩产籽棉300多公斤,效益2000元左右。三茬合计亩效益5600元,平均年亩效益2800元。其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套种鲜食玉米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马铃薯和玉米两种作物,大家普遍认为栽培容易,效益不佳,但如果改变其传统的栽培方法,实行反季节栽培,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从2001年进行塑料大棚冬春茬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试验,经过三年的试验、示范,马铃薯平均亩产量1300千克~1600千克,亩产值3500元~5000元;鲜食玉米平均亩产3500个~4000个果穗,亩产值3000元~58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中棚马铃薯-夏玉米高效栽培模式是玉田县唐庄村农民自创的一种高效栽培模式,通过设施抢早栽培既可以早种、早收,又可以大幅度增加菜农的收入,实现粮菜双丰收。中棚马铃薯一次性投资1700元,折合亩成本600元,亩产量2500千克,亩效益2500~3000元。夏玉米亩产420千克,亩效益300元。中棚马铃薯6月上旬采收上市,比地膜马铃薯提早半个月上市,在京、津、唐市场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17.
王永生  司贵蹼 《新农业》2009,(10):16-16
瓦房店市仙浴湾镇大河村农民庄洪万种玉米不循规蹈矩,通过育苗早栽、地膜覆盖等形式1年种植两茬黏玉米,6亩两茬收入1.6万多元,平均每亩效益2660元,比常规种植每亩增收2000元。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玉米-白菜间套作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玉米和白菜通过合理间作套种,可以充分利用高矮秆作物的立体生长空间,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大大提高种植效益。平均亩效益超过3000元,比常规小麦一玉米连作模式的亩效益提高了2倍多。  相似文献   

19.
地膜马铃薯-春玉米-大白菜(萝卜)一年三收间套模式,共计一般亩产马铃薯2500公斤以上,玉米400公斤以上,加上白菜(或萝卜),三茬连作亩收入达4000多元,是小麦、玉米连作亩收入700元的近六倍。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海城市海洲管理区验军村李庆山,在自家的5亩地上种植鲜食玉米,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年生产2茬取得高效益。上茬亩产玉米鲜穗3500穗,按市场批发价每穗0.5元计算产值1750元,去掉成本每亩600~700元,纯效益1050元左右。下茬再复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