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家庭农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文华 《现代农业》2014,(11):63-64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各大报纸对"家庭农场"进行了热情的报道,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极具诱惑的未来。家庭农场是促进家庭经营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有效形式,是促进农业转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留住农村年轻人农内就业的有效路径。然而"家庭农场"发展中仍存在困境。文章将从家庭农场经营角度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家庭农场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保证我国的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引起了广大农民朋友的关注。这个在欧美很成熟的经营模式,将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国外的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它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虽然这个词在中国刚提出,但这种经营模式在欧美却已相当成熟,其中美国和法国的家庭农场较有代表性。美国:对农业高补贴。美国大半农产品出自仅占2%的大型农场,美国把全国分为10个农业生产区域,每个区域主要生产1~2种农产品。美国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8):152-153
2013年,"家庭农场"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作为一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代表了传统农业的转型和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在这一转型和现代化、集约化和特色化的发展进程中,金融信贷的服务与支持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基于对农业部门信用风险高的预期和对小农经济的诸多误识,农业部门一直未获得金融部门足够的信贷支持。以江西省S县的家庭农场为研究案例,浅谈目前家庭农场的金融服务需求与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从2012年中央提出的"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到2013年的"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流转"的政策转变,显示了中央对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家庭农场的发展,得到了媒体和农民的广泛关注。家庭农场属舶来品,像美国、法国这些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家庭农场已非常普遍。它相当于一个种粮大户的升级版。所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劳动力的农业经营单位。家庭农场需要一定的经营规模,其规模的低限是获得家庭成员基本消费收入的规模,其高限  相似文献   

5.
美、法、日三国家庭农场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何谓家庭农场?在家庭农场中,家庭成员是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同时农业收入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这是个外来概念,在国外这种模式早已流行,例如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中型家  相似文献   

6.
从2012年中央提出的"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到2013年的"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流转"的政策转变,显示了中央对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家庭农场的发展,得到了媒体和农民的广泛关注。家庭农场属舶来品,像美国、法国这些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家庭农场已非常普遍。它相当于一个种粮大户的升级版。所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劳动力的农业经营单位。家庭农场需要一定的经营规模,其规模的低限是获得家庭成员基本消费收入的规模,其高限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垦》2013,(3):26-26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垦系统即大力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近年来,许多垦区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创办专业合作社的探索也方兴未艾。垦区的长期实践,无疑为农村发展家庭农场提供了丰富的、可参考的"农垦样本"。而地方政府发展农  相似文献   

8.
宁波特色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市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是全国"五大模式"之一,既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有示范推广价值。文章介绍了宁波市家庭农场的发展概况,重点研究宁波特色家庭农场的形成背景、发展特色、模式特征和竞争优势。此外,还对当前宁波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简要阐述了衢州市农业生产的变迁,通过对比种植大户及家庭农场的发展前景,得出家庭农场是目前更优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分析家庭农场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扶持家庭农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经营者资格、雇工数量、经营规模等方面界定家庭农场的内涵,分析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雇工农场、合作社及农业企业的属性区别。土地流转多元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动力因素。阐述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规模,总结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提出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分析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及先进经验,为我国更好地建设家庭农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1号文件中出现。所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家庭农场的主要特征(一)家庭农场是规模化农业生产家庭农场是规模化农业生产,这意味着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面积要远  相似文献   

13.
《北京农业》2013,(23):36-41
家庭农场是农民家庭通过租赁、承包或者经营自有土地的农业经营形式。2013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鉴于美法日等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广泛认可和应用,探求、借鉴其生产经营制度,在具体的组织形式及经营机制创新上下工夫,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以适应和推动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其中,首次提出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体现了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的重视,将有力促进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笔者通过对三明市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家庭农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而在现实中,家庭农场早已遍地开花。21世纪初以来,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农业经营主体。据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首次将"家庭农场"的概念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标志着中央对发展"家庭农场"的鼓励和支持态度,开辟了一条农业农村改革的新路径。农村逐渐出现了种植大户、养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长葛市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迅猛成立、发展,在特色农业产业创建、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创立农业新型种植模式、促进"三农"发展、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具有特殊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示范推行农业新科技,进一步提高科技贡献率的有效路径,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综述了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启示,为促进我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示范推行农业新科技,进一步提高科技贡献率的有效路径,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综述了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启示,为促进我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是循环农业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模式。"粮-猪"结合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实现了传统农业中的"粮"与"猪"的高效结合。本文以驻马店升福"粮-猪"结合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了升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2017年的生产经营数据,对升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循环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复合价值进行核算,最终得出升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复合价值为7 538.38万元,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为进一步优化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循环模式和政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