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蜜蜂幼虫移虫后72h,55h,48h3个取浆周期及1日龄、1.5日龄、2日龄、2.5日龄幼虫与王浆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2h,55h,48h取浆周期,分别采用1日龄 、2日龄、2.5日龄幼虫的王浆产量比较高。  相似文献   

2.
对蜜蜂幼虫移虫后72h,55h,48h3个取浆周期及1日龄、1.5日龄、2日龄、2.5日龄幼虫与王浆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2h,55h,48h取浆周期,分别采用1日龄、2日龄、2.5日龄幼虫的王浆产量比较高。其中以72h,1日龄的幼虫组合王浆产量最高,与其它2种组合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浙农1号)意蜂的生产性哺乳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日龄“浙农1号”意蜂工蜂幼虫的个体呼吸商约为0.933,平均生长饲料比为1.569,蜂王幼虫在移虫后40-80h的呼吸商约为0.91,生长饲料比为1.48。根据估测的年出蜂数,计算工蜂个体平均吐浆量,从面得出“浙农1号”生产性哺乳率为2.35-3.36。  相似文献   

4.
1-3日龄“浙农1号”意蜂工蜂幼虫的个体呼吸商约为0.933,平均生长饲料比为1.569,蜂王幼虫在移虫后40-80h的呼吸商约为0.91,生长饲料比为1.48.根据估测的年出蜂数,计算工蜂个体平均吐浆量,从而得出“浙农1号”生产性哺乳率为2.35-3.36.  相似文献   

5.
单,复式移虫育王对王台接受率和蜂王初生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复2各步同形式移虫育王的王台接受率和蜂王初生重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单式移虫的王台接受率(58.11%)与复式移虫的王台接受率(62.67%)差异不显著(P>0.05);(2)单式移虫育出的蜂王初生重(X=235.96mg)与复式移虫育出的蜂王初生重(X=241.57mg)差异不显著(P>0.05),据此,我们认为培育蜂王应采用单式移虫以省工省时。  相似文献   

6.
对单、复2种不同形式移虫育王的王台接受率和蜂王初生重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单式移虫的王台接受率(58.11%)与复式移虫的王台接受率(62.67%)差异不显著(P>0.05);(2)单式移虫育出的蜂王初生重(X=235.96mg)与复式移虫育出的蜂王初生重(X=241.57mg)差异不显著(P>0.05).据此,我们认为培育蜂王应采用单式移虫以省工省时.  相似文献   

7.
产浆框两侧排列不同巢脾对浆量有一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产浆框两侧排列3日龄以下的小幼虫脾及卵脾的产浆量明显低于排列大幼虫脾(包括封盖子脾)及蜜粉混合脾的产浆量。  相似文献   

8.
雏鹅的饲养管理是养鹅中最细致的技术环节。提高维鹅成活率,重点应抓好几项技术:(1)保温降湿.在南亚热带地区,早春育雏舍内温度第1周为25—26℃,以后每周降2℃,至第4周为20℃;秋季白天以常温(24—27℃)即可,夜间控制在22℃(2)提供充足营养.试验结果表明,粗蛋白20%、代谢能12.12MJ·kg-1的饲料可满足雏鹅生长的营养需要.(3)做好疫病防治.雏鹅出壳后24h内,每只皮下注射抗小鹅瘟血清0.3mL或1%小鹅瘟疫苗0.1mL.(4)适时放牧.初次放牧时间秋天为5-7日龄,早春10—14日龄.(5)避鼠兽害,防止应激.在试验中严格按照上述技术进行操作,获得较好育雏成绩,成活率达90.6%-97.78%.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果表明:(1)3-12日龄各龄工蜂的头部重量与王浆腺重量均呈强正直线相关,相关系数t检验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2)3-12日龄工蜂(混合样本)的头重(x)与王浆腺重(y)呈强正直线相关,r=0.7823,线性回归方程y=0.5768x-2.8565.相关系数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采用工蜂头部重量来研究王浆腺重量、王浆腺发育,以及与之有关的泌浆生物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结果表明:(1)3-12日龄各龄工蜂的头部重量与王浆重量均呈强正直线相关,相关系t检验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2)3-12日龄工蜂(混合样本)的头重(x)与王浆腺重(y)呈强正直线相关,r=0.7823,线性回归方程y=0.5768x-2.8565,相关系数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采用工蜂头部重量来研究王浆腺重量,王浆珠发育,以及与之有关的泌浆生物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房宇  李建科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7):2552-2563
 【目的】比较王浆高产蜜蜂(Apis mellifera L.浆蜂)与原种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 原意)雄蜂卵期3 d发育阶段蛋白质组的特点。【方法】根据双向电泳所得表达谱,对两个蜂种雄蜂卵期发育的蛋白质的种类、等电点、分子量和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浆蜂雄蜂卵期所表达的蛋白数(332、377和339)显著的高于相应日龄原意雄蜂卵期3个日龄所表达的蛋白数(283、305和293)(P<0.05),其中在两蜂种3个日龄共同表达的蛋白数为254个。通过雄蜂卵期3 d发育过程蛋白质表达谱的比较,两个蜂种分别检测到274、298 和285个共有蛋白。在这些共有蛋白中,浆蜂雄蜂分别有54、42和47个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P<0.05)原意,18、75和61个蛋白显著低于(P<0.05)原意。同时,浆蜂还检测到58、79和54个特异蛋白,而原种意大利蜜蜂也分别检测到9、7、8个特异蛋白。【结论】浆蜂和原意雄蜂卵期发育的蛋白质组表达谱存在显著差异,但都在2日龄蛋白表达最活跃;两个蜂种雄蜂卵期发育所表达的共有蛋白可能是其发育所必须的管家蛋白,但它们的表达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日龄的特异蛋白表明雄蜂卵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需要不同的蛋白来调控;浆蜂和原意雄蜂卵期表达的特异蛋白是否是与王浆高产相关的功能蛋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王浆高产蜜蜂(Apis mellifera L.)(浙江浆蜂)哺育蜂(6-12 d)咽下腺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以期探明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对王浆分泌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将哺育蜂咽下腺蛋白质液内酶切后,用固相金属离子亲和层析色谱法(IMAC)、强阳离子交换(SCX)及LC-MS/MS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工蜂咽下腺磷酸化蛋白质组进行研究。【结果】在哺育蜂的咽下腺中,共鉴定117个蛋白质,其中6个蛋白质的6条磷酸肽段的8个位点发生磷酸化修饰。这些磷酸化蛋白质是王浆主蛋白1和7的前体、与蛋白翻译合成相关的60S酸性核糖体蛋白P0、P1、P2和60S核糖体蛋白L15。【结论】哺育蜂咽下腺核糖体蛋白发生的磷酸化修饰主要为促进王浆蛋白的高效合成,而磷酸化的王浆蛋白1和7可保证浆蜂在王浆高产的前提下仍保证其王浆具合理的钙磷比,提高营养价值,以满足蜂王产卵和幼虫发育的营养需求。研究结果在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上为揭示浆蜂王浆的高产机理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蜂王浆对雌性蜜蜂幼虫dynactin p62甲基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蜂王浆对雌性蜜蜂幼虫dynactin p62甲基化水平影响。【方法】以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和中华蜜蜂(A. cerana cerana)1日龄幼虫为试验材料,分别饲喂意大利蜜蜂蜂王浆和中华蜜蜂蜂王浆,并提取每组3日龄和6日龄幼虫样品的基因组DNA,利用Sequenom MassARRAY技术检测dynactin p62甲基化水平。【结果】饲喂异种蜂王浆可以更显著降低雌性蜜蜂幼虫dynactin p62整体甲基化水平;饲喂同一种蜂王浆,均为6日龄幼虫dynactin p62整体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3日龄;2种蜂王浆对雌性蜜蜂幼虫dynactin p62各位点甲基化水平影响不同。【结论】2种蜂王浆对雌性蜜蜂幼虫dynactin p62整体甲基化水平和各位点甲基化水平影响不同,这说明不同蜂王浆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4.
 电取蜂毒不利于蜜蜂群势发展和养蜂生产。电取蜂毒 3d 1次 ,连续 10次 ,可使蜂蜜减产 4 5 .6 4 %~4 9.90 % ,差异显著 (P <0 .0 5 ) ;蜂王浆产量平均降低 4 6 .17%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移虫接受率平均降低31.0 5 %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但对单台产浆量、饲料消耗量、蜂王有效产卵量等影响不大。连续取毒后 11d ,对蜜蜂群势的发展影响不大 ,而 2 3d后蜜蜂群势比对照组低 12 .87% ,35d后低 2 8.81% ,差异均极显著 (P <0 .0 1)。  相似文献   

15.
王浆高产蜜蜂和原种意大利蜜蜂咽下腺发育蛋白质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王浆高产蜜蜂(浆蜂)(A. m. ligustica)和原种意大利蜜蜂(原意)(A. m. ligustica)1、3、6日龄工蜂咽下腺进行蛋白质组研究,揭示咽下腺在此阶段的发育特征。【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方法对浆蜂和原意咽下腺进行蛋白质组研究,通过与已鉴定蛋白功能的咽下腺和蜂王浆蛋白质组图谱比较,推断部分蛋白的功能。【结果】浆蜂咽下腺在3个日龄表达的蛋白数(210、192、230)分别显著的高于原意(169、188、212),两蜂种均在6日龄表达蛋白最多(P<0.05)。浆蜂咽下腺3个日龄表达的共有蛋白数为119个,其中21个蛋白表达量随咽下腺的发育显著上调,14个蛋白显著下调;原意咽下腺3个日龄表达的共有蛋白数为107个,其中15个蛋白表达量随咽下腺的发育显著上调,19个蛋白显著下调(P<0.05)。1日龄浆蜂和原意咽下腺共有蛋白为145个,其中28个蛋白点浆蜂表达量显著高于原意,14个蛋白点原意表达量显著高于浆蜂,浆蜂特有蛋白为65个,原意为24个;3日龄浆蜂和原意咽下腺共有蛋白为138个,其中31个蛋白点浆蜂表达量显著高于原意,19个蛋白点原意表达量显著高于浆蜂,浆蜂特有蛋白为54个,原意为50个;6日龄浆蜂和原意咽下腺共有蛋白为175个,其中44个蛋白点浆蜂表达量显著高于原意,25个蛋白点原意表达量显著高于浆蜂,浆蜂特有蛋白为55个,原意为37个(P<0.05)。与原意相比,浆蜂咽下腺发育3个日龄特有蛋白点总数为72个。从3日龄开始在浆蜂和原意咽下腺的蛋白表达谱中出现大量的王浆主蛋白点。【结论】从工蜂羽化到6日龄这一阶段内,浆蜂咽下腺蛋白表达明显比原意活跃,6日龄是2蜂种表达最为活跃的阶段。咽下腺发育过程中的共有蛋白为咽下腺发育所必需的管家蛋白,但它们的表达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日龄的特异蛋白表明咽下腺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需要不同的蛋白来调控。两蜂种工蜂咽下腺都从3日龄就开始分泌蜂王浆。  相似文献   

16.
The protein composition of the egg development in the high royal jelly producing bees (Apis mellifera L.) was investigated. This pioneer study was to separate and quantify the proteins in the egg of the high royal jelly producing worker bees (Apis mellifera L.) by using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along with their three-day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60, 195, and 176 proteins, with a wide range of molecular weight (17-80 KDa) and relatively narrow scope of pI (4. 00-8.40) could be detected on day 1, day 2, and day 3,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the egg. Meanwhile 44 protein spots were constantly detected along with the egg development. Among them 36% were in the uptrend along with the egg development, 14% were in the downtrend, and 39% were of the largest expressed volume on day 2. In addition, the specific proteins were expressed on day 1, day 2, and day 3 (89, 77, and 80, respectively). Besides the coexistent and specific proteins, 24 proteins were expressed on day 1 and day 2, but silenced on day 3, 49 proteins were expressed on day 2 and day 3, but silenced on day 1, only 3 proteins were expressed on day 1 and day 3, but silenced on day 2.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egg development is a sequential and complex gene controlled process, where the eggs of day 2 express the most active proteins. The coexistent proteins suggest that it is conservative and indispensable for this event. These specific proteins suggest that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 needs specific proteins to regulate it.  相似文献   

17.
王浆高产蜜蜂(Apis mellifera L.)卵期发育蛋白质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对中国特有王浆高产蜜蜂(Apis mellifera L.)工蜂的3 d卵期进行蛋白质组研究,以探明该蜂种卵期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表达调控方面的一些特点。【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法对王浆高产蜜蜂工蜂卵期蛋白质组进行研究。【结果】卵期发育的3 d中,按顺序分别检测到160个、195个、176个蛋白,这些蛋白的分子量在17~80 kD之间,等电点范围在4.00~8.40之间。其中44个蛋白在3 d的卵期中均有表达,36%的共有蛋白随卵期发育呈上调趋势,而14%的共有蛋白随卵期发育呈下调趋势,另有39%的共有蛋白表达量在2日龄达到顶峰。结果还显示每天分别有89个、77个和80个特异的蛋白表达。除共有及特有蛋白外,还有24个蛋白在1日龄和2日龄表达而在3日龄关闭;49个蛋白在2日龄和3日龄表达而在1日龄关闭;仅有3个蛋白斑点是在2日龄关闭,而在1日龄和3日龄表达。【结论】卵期发育是一个动态有序的基因调控与表达过程,且发育第2天的卵蛋白表达最活跃;卵期3 d中共有的表达显示这些蛋白是调控王浆高产蜜蜂卵期发育必需的保守蛋白;不同阶段表达的特异性蛋白说明不同发育阶段的卵需要特异的蛋白来调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蜂王浆高产蜜蜂(浆蜂,Apis mellifera liguatica)和意大利蜜蜂(意蜂,Apis mellifera liguatica)哺育蜂头唾腺、胸唾腺的蛋白质组差异,揭示唾液腺调控蜂王浆生产的分子基础,为解析浆蜂蜂王浆高产机理提供依据。【方法】解剖浆蜂、意蜂哺育蜂头唾腺和胸唾腺,提取蛋白质、液内酶切并进行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蛋白质组分析。采用MaxQuant软件对质谱数据定量和定性分析,利用Perseus软件对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SignalP预测分泌性蛋白。利用ClueGO软件对唾液腺蛋白质组进行生物学进程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浆蜂和意蜂哺育蜂唾液腺共鉴定到2 335个蛋白,其中头唾腺1 823个,胸唾腺1 922个。浆蜂、意蜂头唾腺和胸唾腺核心蛋白表达谱相似,主要参与RNA代谢、核酸代谢、ATP代谢、蛋白质的翻译、翻译调控和分解代谢,为腺体行使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必要的代谢能和核酸、蛋白质等原料。浆蜂、意蜂哺育蜂头唾腺和胸唾腺主成分分析(PCA)显示二者唾液腺分子基础在选育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意蜂、浆蜂头唾腺分别上调表达254和333个蛋白,意蜂小分子、碳水化合物代谢等通路上调,浆蜂有机氮化合物合成、细胞氧化还原稳态、氨基酸代谢、氧化还原等通路上调,证明浆蜂头唾腺细胞蛋白质合成、氨基酸代谢旺盛、供能加强。意蜂、浆蜂胸唾腺分别上调表达412和162个蛋白,意蜂氧化磷酸化、翻译调控等通路上调,浆蜂氧化磷酸化、对有毒物质的反应等通路上调,说明浆蜂胸唾腺细胞抗逆水平提高。浆蜂、意蜂唾液腺共鉴定到43个分泌性蛋白,其中有15个也在蜂王浆中得到鉴定,蜂王浆主蛋白1、2、3、4、5、7同时在头唾腺和胸唾腺中检出,表明头唾腺和胸唾腺均参与了蜂王浆主蛋白的合成;参与花蜜转化的α-葡萄糖苷酶和参与化学信息素合成与释放的气味结合蛋白3、13、17、21同时在头唾腺和胸唾腺中检出,为花蜜转化和信息素合成奠定了基础。蜂王浆主蛋白1、2、3、7,昆虫储存蛋白70a、110,气味结合蛋白3、13、17、21以及与幼虫先天免疫紧密相关的转铁蛋白、载脂蛋白III样蛋白均在浆蜂唾液腺中高表达,说明浆蜂唾液腺信息素和蜂王浆蛋白质合成较意蜂旺盛。【结论】浆蜂、意蜂唾液腺具有相似的核心蛋白质组以保证蜂王浆蛋白质、信息素和转化酶的合成与分泌。经过长期选育,浆蜂、意蜂唾液腺分子基础出现差异,浆蜂哺育蜂唾液腺较意蜂蛋白质合成、氨基酸代谢旺盛,细胞供能、抗逆性加强且分泌性蛋白普遍在浆蜂唾液腺上调表达,为浆蜂提供了更加持久和高效的蛋白质合成系统,促成了蜂王浆的高产。  相似文献   

19.
蜂王浆中不同活性组分对大鼠降血脂效果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将新鲜王浆经过180目滤网过滤,滤液再逐步经过0.5 μm、0.1 μm和0.05 μm的无机陶瓷膜过滤,分别得到5种蜂王浆活性组分.试验用健康雄性Wister大鼠,给予高脂颗粒饲料喂饲后第9 d,大鼠眶静脉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值.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蜂王浆及各活性组分实验组,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分组后连续6周灌胃蜂王浆及各活性组分,同时继续给予高脂颗粒饲料喂饲,之后各组大鼠取血测定TC、TG和HDL-C.结果表明:42 d后,新鲜王浆(A组)、经180目滤网过滤的滤渣(B组)、经0.5 μm陶瓷膜过滤的滤渣(C组)和再经0.1 μm陶瓷膜陶过滤的滤渣(D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C含量;A、D组和经多次过滤后的滤液(F组)都有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含量的作用;在提高HDL-C含量方面,A组、经0.05 μm的无机陶瓷膜过滤的滤渣(E组)和F组都起作用,其它各组无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蜜蜂三型蜂幼虫期间食物的差异,现对意大利蜜蜂三型蜂间哺育王浆蛋白组分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对工蜂幼虫哺育浆、雄蜂幼虫哺育浆、蜂王幼虫哺育浆分别用水和磷酸缓冲液进行提取,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工蜂和雄蜂各日龄幼虫哺育浆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各个日龄蜂王幼虫哺育浆的蛋白质谱带基本相同;哺育浆分别经水和磷酸缓冲液提取,结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