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存在于所有高等脊椎动物的基因组中,表现为高度多态和多基因的特性。MHC在免疫应答和病毒抵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家禽的MHC结构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其抗病性的差异。本文对近年来在鸡、鹌鹑、火鸡、鸭、鹅和其他几种禽类MHC结构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对不同家禽MHC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了解不同家禽品种间的遗传关系,促进家禽抗病育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MHC是重要的免疫分子,能够稳定的遗传,并且与疾病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家禽MHC分子特性是阐明机体免疫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家禽MHC基因结构与多态性、抗原递呈作用以及其与疾病和生产性能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家禽MHC的结构与遗传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HC是重要的免疫分子,能够稳定的遗传,并且与疾病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家禽MHC分子特性是阐明机体免疫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家禽MHC基因结构与多态性、抗原递呈作用以及其与疾病和生产性能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多种禽支原体目前从鸟类分离的支原体有20个种,其中四种被认为是重要的病原,即鸡毒支原体(MG),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病(CRD)和火鸡的窦炎;滑液囊支原体(MS),引起鸡和火鸡的上呼吸道感染和滑液膜炎;爱荷华支...  相似文献   

5.
家禽的育种     
家禽育种的对象包括鸡、鸭、鹅、火鸡、鸽、鹌鹑、珠鸡等多种。家禽育种是利用家禽原有品种中的自然变异,或先应用杂交、人工诱变等方法创造新类型,再通过选择、选配、比较试验等手段选育出符合生产需要的新品种的过程。因此,对家禽育种的简  相似文献   

6.
李振  王广森 《中国家禽》2004,26(5):39-40
1纳米科技应用于家禽遗传育种 在家禽遗传育种过程中,人们总希望得到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胴体品质好和抗逆性强的品种,现在的遗传工程育种方法(转基因技术)是用限制性内切酶将所要的目的基因片段切下,再连接到育种鸡的DNA上。由于基因片段和DNA的连接点通常是随机的,所以每次试验成功的几率都不同。  相似文献   

7.
<正>火鸡是一种大型家禽,繁育火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可口的、富有营养的肉。火鸡肉瘦肉多、脂肪适宜,是一种较在特色的高级食品。我国有些地方饲养的火鸡大多是青铜色品种火鸡,也有许多高产杂种,如白火鸡、黑火鸡和宽胸青铜色火鸡等。青铜色火鸡羽毛黑色,有红、绿和青铜色泽。皮瘤为红色。成年火鸡腱为粉红色,雏火  相似文献   

8.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的效果有关各种维生素对家禽的反应其研究数据较多,但维生素的需要量还不十分清楚,特别是对某些家禽,例如对火鸡的研究数据就很少。而且维生素需要量的数据均是很早以前的,也不适合最近的鸡品种要求。1各主要环境因素与维生素需要量1.亚热应激:在...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是世界上家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现有176个地方家禽品种,其中鸡109个、鸭34个、鹅30个、特禽3个。培育品种46个,其中鸡41个、鸭4个、鹅1个;引入品种12个,其中鸡5个、鸭2个、火鸡2个、鸽1个、鹌鹑2个。而我国许多的优良地方品种都具有国外家禽品种所不及的优良性状,这些优良性状是育种的可贵  相似文献   

10.
张再建 《中国家禽》2001,23(15):41-42
80年代初,经过畜禽品种资源普查,闽南火鸡被认定为对福建畜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 25个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之一,并列入《福建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和图谱》。为了客观了解闽南火鸡的生长性能,探讨发展闽南火鸡的可行性,促进对闽南火鸡资源的保护,我们对闽南火鸡从育雏到繁殖全过程进行观察和测定。 1观察方法 1.1供试材料   选用闽南火鸡种蛋,机器孵化。 1.2饲养管理   供试雏火鸡 50只,地面育雏, 1~ 40日龄, 250 W红外线灯供温 (1~ 3天为 38℃, 4~ 7天为 36℃, 7~ 18天为 32℃,到 30日龄时不低于 25℃ )。室内设置纱网,…  相似文献   

11.
实验兔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CORI,ECORV,BamHI,HindⅢ,PtuI,SmaI,Xbol,ClaI,SacI,BglⅡ等11种酶,用mtDNA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分析了国内几个省区的实验用兔mkDNA多态性。结果表明,在研究的64个个体中,共检出15种限制性态型,归结为4种不同的限制性类型,限制性类型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少数几个限制 位点的偶然突变,提示这些免疫mtDNA变异度很低,遗传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是家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繁殖所需的微量营养成分,其主要作为营养代谢中的辅酶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和能量转变。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可有效调节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增强家禽抗应激能力,激发和强化机体免疫机能,改善产品品质,提高家禽的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及养殖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新城疫病毒(NDV)的F蛋白与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应答密切相关。为了了解朱鹮源NDV陕西分离株的变异情况及进化地位,采用RT-PCR方法对NDV陕西分离株F基因的主要功能区片段进行了扩增,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树构建。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株扩增片段的长度为535 bp,与预期扩增片段长度大小一致。其F基因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与NDV强毒株的特征性结构(112R-R-Q-K-R-F117)一致。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NDV分离毒株为基因Ⅶ型,与近年来报道的我国家禽流行的NDV基因型一致。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线粒体DNA的特点及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线粒体DAN多态性的研究现状及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并指出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多态分析在家畜品种资源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家禽的产蛋性能一直是家禽养殖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影响家禽产蛋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产蛋机理复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通过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RFLP)、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等方法,对影响家禽产蛋性能的基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催乳素、促卵泡激素β亚基、雌激素受体α亚基、卵细胞卵黄生成受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血管活性肠肽、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和促甲状腺激素等对家禽产蛋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禽类抗菌肽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与干扰素、补体等组成了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禽类抗菌肽以-防御素为代表,可从鸡、火鸡、鸵鸟的血液,鸡与火鸡的白细胞,企鹅的胃内容物中分离出。β-防御素是一类具有6个半胱氨酸残基特征的抗菌肽,具特殊的稳态结构和广泛的生物活性,具抗G^ 和G^-菌、真菌与被膜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验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对果园散养珍珠鸡与拜城油鸡的体尺和屠宰性能比较。结果表明:雄性珍珠鸡的体尺与雌性珍珠鸡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珍珠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及全净膛率极显著高于拜城油鸡(P0.01)。结果说明,同一品种家禽因性别不同在屠宰性能和体尺上可能会存在差异,不同品种家禽其屠宰性能和体尺也会存在差异,珍珠鸡的屠宰性能优于地方鸡拜城油鸡。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家禽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家禽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也是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最高、与国际先进水平最接近的产业。家禽饲养品种多,数量大,包括鸡、鸭、鹅、火鸡、鹌鹑、鸽以及特种禽类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家禽养殖业快速发展,家禽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禽类产品也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典型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抗原递呈的关键分子,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为深入了解地方品种鸡MHCⅠ类α分子的特征,尤其是抗原结合区域的特点,通过RT-PCR技术获得了29个淮南麻黄鸡完整的α链基因,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淮南麻黄鸡MHCⅠα分子高度多态,但主要集中在α1和α2区域,该区变异氨基酸位点共68个,其中高度变异22个。淮南麻黄鸡MHCⅠ分子α1和α2区域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介于79.3%~99.5%之间,仅少部分序列完全一致。鸡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与鸭较高,介于57.6%~64.1%之间;其次为人和鼠。进化分析显示,淮南麻黄鸡MHCⅠ分子α1和α2区域分属于两个类群,但未显示明显的品种差异。此外,鸡与鸭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物种则遗传距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淮南麻黄鸡MHC分子在进化过程中呈现高度的多态性,但受到病原体的选择压力,多态性主要位于抗原肽结合部分的α1和α2区域。  相似文献   

20.
现代玉米育种者能够培育具备2个或多个优良品质的玉米品种 ,如高油、高赖氨酸和低植酸盐玉米 ,同时并不要求种植者具备特殊的生产技能。这就使根据特定品种、特定生长阶段和生长条件培育特定玉米品种在技术上成为可能。至于究竟应该在新型玉米中“堆积”哪些特性 ,取决于生产的要求。在家禽营养中玉米能量浓度是关注的焦点。肉鸡和火鸡饲料的能量浓度要求很高 ,产蛋母鸡饲料的能量浓度要求低一些 ,但由于添加了太多的添加剂 ,如石粉等 ,造成能量被稀释。因此提高玉米中油脂含量 ,可以满足家禽对高能量日粮的需求 ,几乎所有家禽都可从玉米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