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抗蚀促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砒砂岩区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土壤侵蚀最为剧烈的区域,同时又是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研究砒砂岩区抗蚀促生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以往有关砒砂岩区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的抗蚀促生技术,包括研发的适合于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的抗蚀促生材料、砒砂岩改性筑坝材料,以及砒砂岩地区抗蚀促生措施二元立体配置模式。据野外试验观测,抗蚀促生试验小区径流量减少70%以上、产沙量减少91%以上,表明研发的抗蚀促生材料和创建的二元立体配置模式达到了防治砒砂岩区水土流失和快速修复生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1986年和1997年夏季LANDSAT TM(30 m×30 m)遥感影像数据,对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尤其是林地覆被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研究区农耕地利用类型面积在减少,林灌地类型面积在增加,但是增加或减少幅度均较微弱,其变化在24条主要流域表现得不均衡。林地覆被类型与其他用地类型间相互转换的面积和形状表现得零星、破碎,变化方向不规律。林地覆被斑块数和斑块面积关系10年前后在各流域间表现得很相似,斑块数及其面积所属分级的分布格局在全区变化不大。聚类结果表明,1986年和1997年林地覆被状况在绝大多数流域间表现出巨大的相似性,全区10年前后林地覆被格局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黄河中游地区年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河中游河龙区间为研究区,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生态环境建设导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为背景,采用非参数统计法,基于区内38个水文站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水文数据,分析流域年径流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响应的时空变异特征,估算影响因素贡献率。结果表明:其中29条流域年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变率为0.17~2.61 mm/a;28条流域年径流量具有显著跃变时间,无定河流域各水文站跃变时间多在1970—1973年间,其余则多为1978—1985年,最晚为1994年;在5%、50%和95%的发生频率上,跃变前后时段年径流量减少幅度以30%~60%普遍,最大分别为73.2%、63.5%和69.7%;河龙区间整体呈显著减少趋势,变率为0.79 mm/a,跃变时间发生在1979年,3个频率上的减少幅度分别为46.5%、42.4%和24.1%。估算的11条流域中有9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等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减少影响程度超过50%。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增加,尤其淤地坝等水利水保工程措施的持续修建,对区域地表径流变化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演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84,1986,1991,1996年和2001年的多源遥感数据,结合GIS空间数据和野外考察资料等,对1984年东营市建市17年来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和动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984年以来,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总体上在不断增加。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以旱地和未利用地为主,旱地的面积有较大的减少,而未利用地的面积变化不大,略有增加。在各个不同的时段内,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面积都占1/3左右。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类型中,未利用地与耕地之间的双向转换非常频繁,是最重要的两种变化类型,由于次生盐渍化的原因,耕地退化为未利用地在1986年后都占据首位;未利用地与灌草地、灌草地与耕地之间相互转化所占比例也较大。  相似文献   

5.
将G IS和景观生态学的数量分析方法相结合,运用A rc in fo和F ragstats软件,分析了1986~2000年间,嘉陵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此期间,除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外,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有所减少,其中耕地和草地减少的幅度比较大;通过对该区斑块类型级别指标的分析,得出耕地的离散度加大,斑块形状更加不规则,复杂性增大;林地的斑块数增多,破碎度增大;而草地的破碎度下降,斑块数减少;通过对景观级别指标的分析,得出整个区域景观结构日趋破碎,复杂性和变异性都在增加。  相似文献   

6.
张文帅  王飞  穆兴民  李锐  何毅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148-152,157,291
基于1980年和2005年两期土地利用矢量数据,选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重心转移3种方法对延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在近25a,延河流域森林和农田面积在数量上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以农田流向森林为主,然而草地和农田始终是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二者所占比重之和在两个时期均在87%以上,加上森林三者所占比重达99%以上;(2)25a内,延河流域仅有3.89%的土地资源发生了利用方式的变化,但聚落用地面积增加迅速,年均增加速率为4.10%,主要靠占用农田和草地来实现;(3)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和整个流域之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方向和变化速度不一致,其中安塞地区的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均大于全流域,这与安塞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比较活跃,土地利用变化总体较为剧烈息息相关;(4)25a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分布比较均匀,其中森林在空间上不断向上游、高海拔方向转移,而流域内水体的重心向流域下游迁移。  相似文献   

7.
1998-2005年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1998年和2005年两期影像数据,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近7 a来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数量、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上的变化情况,并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作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7 a间石羊河流域草地、戈壁、沙地、林地、旱地和盐碱地面积呈减少趋势;高山、居民点、水浇地呈增加趋势;水浇地增加幅度最大,增幅为89 485.22 hm2,主要是由林地、盐碱地、居民点、沙地和戈壁转变而来;人工林地、重轻度盐碱地和水浇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明显,依次为4.14%,3.48%,2.23%和2.56%;人口压力、经济因素、生态政策是影响该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应用MODIS数据监测福州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应用新一代对地观测卫星EOS的MODIS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2001—2005年福州地区不同地表类型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年际动态变化进行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福州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监测研究,并初步分析了土地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基于MODI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对区域土地利用/覆盖的年际变化反映是敏感的,应用MODIS数据可以监测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分布和面积大小。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地表各种景观过程。地表景观过程的改变,必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以快速发展的西南山地城市重庆市都市区为例,利用1997年、2006年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图,以GIS技术为支撑,计算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景观格局指数,以期从景观格局的角度定量刻画区域景观过程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景观呈破碎化趋势,景观多样性有所提高,斑块类型趋于离散,生境质量下降导致内部生境损失,使内部生境更容易遭受外部的侵袭干扰;边缘效应显著,使灌草地从内向外产生生态环境梯度,生物多样性降低;景观内部均质化发展,降低了景观抗干扰的能力,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过程响应。要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生态功能的良性发挥,须注重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0.
秦岭地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岭地区是中国南北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线,是我国自然环境特征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近20年来秦岭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在数量、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上的变化情况。并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作了进一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20年间秦岭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呈增长趋势,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则呈减少趋势,林地基本呈稳定状态,增幅仅为0.70%,但增加和减少的面积均较大;耕地减少的幅度较大。减幅为158838.02hm^2。主要转变为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并且多为优质良田;建设用地高速增长,增幅为47.46%,主要源于耕地,草地也呈增加态势,增幅为10.99%,主要源于林地与耕地;该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人口压力、经济因素、宏观政策等,且这3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作用影响着秦岭地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大渡河上游生计方式的时空格局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该文以大渡河上游壤塘县、马尔康县和金川县为例,在野外考察、农户调查、历史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手段,研究了该区1950~2000年生计方式的时空格局和1967~200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河谷区、中山区、林区和牧区,居民生计方式的演变具有不同的特点。随着生计方式的演变,大渡河上游具有多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1980年代以后,该区不同地带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具有显著的差异,居民对环境退化具有不同的响应方式。该研究还表明,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重建的关键在于改变居民的生计方式,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2.
近10 a黄河三角洲LUCC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滨海脆弱生态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过程,可以为区域土地资源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黄河三角洲区域1995-2004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10 a来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发生了复杂变化;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动态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而人类活动是近10 a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尽管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取得了快速发展,但部分人类经济活动给区域土地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甚至导致区域土地质量的进一步退化。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1986年、1996年和2001年土地覆被数据,运用ARC/INFO软件,研究了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土地覆被演化状况。结果表明:在各覆被类型中耕地面积最大,就耕地变动而言,1986~1996年间耕地的减少明显多于其开垦面积,而1996~2001年间两者面积相当,基本上维持了耕地的动态平衡;1986~1996年间盐生植被的顺向演替与逆向演替面积相当,海域造陆速度明显高于蚀退,而1996~2001年间,顺向演替的面积超过逆向演替,造陆速度明显减缓,蚀退面积超过造陆面积,呈现陆地萎缩的趋势;15年间建设用地迅速增加,1996~2001年间比1986~1996年间增长速度更快,使建设用地面积由1986年的第6位,上升为1996年的第3位,到2001年仅次于耕地处于第2位。  相似文献   

14.
 对珠江源头区占马地小流域灌木林地、疏林地、耕地及荒草地4类不同用地的土壤含水量、理化性状、土壤侵蚀特性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在土层60 cm深度范围内,随着土层的加深,灌木林地和疏林地的土壤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耕地和荒草地则呈上升趋势。2)土壤在持水能力、通透性能等方面排列顺序是灌木林地>荒草地>疏林地>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以荒草地最高,为2.34%,分别是灌木林地、疏林地和耕地的1.08、1.89和3.46倍;全氮含量顺序是荒草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耕地;全磷和全钾含量顺序是疏林地>荒草地>灌木林地>耕地。3)不同用地的初渗速率、稳渗速率与渗透系数均为灌木林地最大,荒草地最小,灌木林地的稳渗速率、渗透系数分别是耕地、疏林地、荒草地的1.142、.06和2.7倍。4)不同用地的土壤最大持水量,在020cm土层,排列顺序为耕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荒草地;在2060cm土层,则为疏林地>灌木林地>荒草地>耕地。5)在坡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用地的降雨产流时间为荒草地>疏林地>灌木林地>耕地;地表径流量为荒草地>疏林地>灌木林地>耕地;土壤侵蚀量以耕地最大,分别是灌木林地、疏林地和荒草地的2.51、2.26和1.32倍。研究结果可为珠江源头区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990-2018年黄河流域<河南段>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研究长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对科学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1990、2000、2010和2018年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以具有中游和下游双重属性的黄河流域(河南段)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弦图(Chord Diagram)可视化模型及重心迁移模型,探讨了近30年黄河流域(河南段)土地覆被变化的流量、流向、多样性程度及政策启示。结果表明:1)粮食保障用地(约55%)和生产生活用地(约10%)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带,生态保育用地(约35%)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的山地。2)1990-2018年间旱地的流出和流入行为均体现出显著的主导性,水田、水域和草地以流出行为为主导,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和其他建设用地以流入行为为主导。3)中心城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在整个时期内具有明显的区域带动效应。4)粮食保障用地和生态保育用地的重心均向西迁移且面积呈减少趋势,说明下游平原地带的优质耕地减少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逐步减弱;生产生活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城镇用地重心向东迁移表明下游各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逐渐活跃,农村居民点和其他建设用地重心向西迁移表明中游的人口规模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基于黄河下游地区1990-2015年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探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程度及转移情况,运用当量因子法、热点分析、重心模型、地理探测器探究黄河下游地区县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及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耕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逐渐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是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主要贡献者,建设用地扩张存在侵占耕地的现象。2)从时间尺度看,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减少;从空间尺度看,县域尺度的高值区逐渐减少,低值区逐渐增加;从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率来看,大部分县区的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持续降低趋势。3)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高值区与低值区空间集聚程度明显,但有逐渐弱化的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心始终分布在山东省郓城县,重心迁移与两地区之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差值有关。4)黄河下游地区县域尺度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是不同驱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综合影响指数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异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上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1980年、1990年和2000年3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将GIS和景观生态学的数量分析方法相结合,运用Arc Info和Arc View以及Fragstats(栅格版),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1980~2000年间的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林地和耕地大幅度减少,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水域和未利用地相对变化幅度不大。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方向是林地转化为草地和耕地、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和草地、草地转化为未利用地。通过对该区斑块类型级别指标的分析,得出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分离度和破碎度较大,而耕地、林地和草地在宏观政策和人类活动强烈干扰下,分离度和破碎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通过对景观级别指标的分析,得出整个区域景观结构日趋破碎,景观异质性也逐渐提高,土地向着多样化和均匀化发展。长江上游地区脆弱的生态体系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强烈,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程度加剧,自然灾害频发等景观生态效应。可通过调整景观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方式,使长江上游地区生态建设及水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出发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但现有研究缺乏对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权衡情景下生态系统状况的认知。该研究以黄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单元,在测度2019年食物供给、碳固定、产水量、土壤保持及生境质量5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上,利用有序加权平均(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OWA)模型识别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度最高的优先保护区作为生态源地,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电路模型识别生态廊道和战略点区域,进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源地斑块共计169个,总面积27 460.56 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9.2%。5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在全流域尺度下呈现出协同关系,甘南高原、陇中、陇东黄土高原由于受地形气候和植被覆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差异显著。利用电路模型提取得到441条生态廊道,总体呈网状分布,贯穿东西,识别出生态节点49个。提出构建\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空间发展问题突出,探索该区域土地使用结构和布局优化配置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该研究以黄河中上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区域土地使用、社会经济等数据,运用多目标规划(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MOP)和PLUS模型模拟了惯性发展、生态保护、经济优先和生态-经济均衡4种情景下研究区未来土地格局和变化趋势,并在平衡生态与经济的目标下提出最优土地使用结构和布局方案。结果表明:1)4种情景下,土地使用比例结构存在较大差异;2)均衡情景下的区域土地使用结构和空间布局方案为最优,其综合效益值最高且达到19481.01亿元,与生态保护情景相比其经济效益(12223.88亿元)增长了4.03%,与经济优先情景相比其生态价值(77257.12亿元)增长了2.32%;3)经济优先情景下综合效益值为20273.96亿元,是4种情景下最高的。研究可为黄河中上游区域未来土地使用规划编制和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