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新城疫发生比较普遍,冬春季节发病更多。人们尽管采取了各种方式预防,病也一直在发生。各个养鸡户(鸡场)采用的免疫程序都不相同,免疫效果也不一样,但是没有哪一种免疫程序能普遍使用。问题在哪里?原因除了有疫苗质量问题、病原的变异、环境污染的加重外,与免疫程序的不合理关系比较大。在此向大家介绍新城疫的免疫程序及制定免疫程序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是一种危害严重、流行广泛的烈性传染病。近几年来,不少地方由于此病造成大批猪发病死亡,给养猪业带来极大损失。由于根除该病还比较困难.所以通过疫苗免疫来预防该病仍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但由于免疫程序(免疫剂量、免疫次数、免疫间隔)的差异,免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上千家猪场免疫记录进行统计后发现,目前猪场免疫程序比较混乱。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免疫程序应该由谁制定。2.免疫程序制定的基本原则。3.疫苗免疫种类的选择。4.免疫程序制定以后是否执行严格。5.免疫效果的判断标准。6.猪场猪瘟、伪狂犬抗体检测情况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筛选出的2周龄首免、3周龄二次免疫的免疫程序在实际生产中的免疫效果,本试验在选择5个肉鸡场、5个肉鸭场、3个肉鹅场及5个种鸡场、5个种鸭场、3个种鹅场共26个禽场,采用国家指定厂家生产的H5亚型禽流感疫苗,按2周龄首免、3周龄二次免疫的程序进行临床免疫,采用血凝(HA)与血凝抑制(HI)试验和荧光RT—PCR病原学检测方法,在大田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H5亚型禽流感科学免疫程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1免疫程序的影响 免疫程序存在缺陷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养猪场(户)一般采用种猪集中统一免疫、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以及仔猪超前免疫3种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6.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多数人对疫苗质量比较关注,而忽视免疫程序的科学性。好的疫苗不执行科学的免疫程序也不会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甚至会引起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依据HI抗体水平的检测和攻毒试验比较了鸵鸟ND三种免疫程序的效果。结果表明,A组效果优于B组和C组。A组的免疫程序为:10日龄用lasota疫苗点眼滴鼻、30日龄用lasota疫苗饮水、60日龄用油苗注射,用量均为10头份/只。  相似文献   

8.
仔鸡新城疫免疫程序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HI抗体水平的检测和攻毒试验,比较了雏鸡新城疫免疫程序的效果。4种程序免疫的雏鸡50日龄对强毒攻击均得到完全保护。对有一定母原HI抗体水平雏鸡,于孵出出后次日用Ⅱ系疫苗加灭活油佐剂疫苗免疫或4倍剂量Ⅱ系疫苗免疫,均优于仅用油佐剂苗免疫或10日龄和20日龄用Ⅱ系疫苗次免疫。  相似文献   

9.
当前猪场免疫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上千家猪场免疫记录进行统计后发现,目前猪场免疫程序比较混乱。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免疫程序应该由谁制定。2.免疫程序制定的基本原则。3.疫苗免疫种类的选择。4.免疫程序制定以后是否执行严格。5.免疫效果的判断标准。6.猪场猪瘟、伪狂犬抗体检测情况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不同的免疫程序对仔猪免疫,采取免疫保护期仔猪血液分离血清,用常规微量间接血凝试验(MIA),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按计划免疫,其免疫效果优于春秋两季突击防疫、春季防疫并常年补针和随意适时免疫。疫区制定科学免疫程序,可有效提高仔猪猪瘟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肃南地区肉牛口蹄疫免疫动态,达到为本地区肉牛养殖制定科学口蹄疫免疫程序的最终目的.本文与2019年3月份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20头肉牛,分成了3组,分别采取不同免疫程序,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水平的变化,选择免疫效果最佳的免疫程序.试验结果表明,第3组的口蹄疫A型、O型抗体水平最高.因此,本试验推荐肉牛场每年免疫3~...  相似文献   

12.
仔猪猪瘟免疫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IDEXX公司阻断ELISA实验方法,在同一猪场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对3种常用猪瘟免疫程序免疫后不同时间的猪瘟免疫抗体阻断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仔猪进行超前免疫(0、60)的免疫效果比其他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好。不同疫苗免疫的仔猪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仔猪平均抗体阻断率差异极显著(P〈0.01),因而制定适宜的免疫程序,应该根据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而定。  相似文献   

13.
<正>1免疫程序的问题严格来讲,没有固定的免疫程序。所谓免疫程序只能是根据自身猪场的实际情况和猪瘟抗体的变化情况适时进行免疫。目前,大多数养猪场户一般采用以下3种免疫程序。1.1种公猪、种母猪1年2次集中统一免疫。采用此方式应坚持抗体监测,抗体效价应保持在64~128倍。  相似文献   

14.
<正>1免疫程序的制定1.1免疫时机的选择要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必须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而合理的免疫程序需要根据动物本身的抗体水平进行制定,才能达到良好的免疫效果。母源抗体是一种出现于胎儿或新生动物体内、但来源于母体的抗体。可以通过胎盘、初乳或卵黄传递,使新生动物天然获得被动免疫,其持续时间与动物种  相似文献   

15.
猪瘟属于具有极强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所有年龄猪只都可以被感染,并且全年流行,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带来特别严重的危害。而在实际的临床生产中,猪瘟免疫常常失败,所以,在此主要分析影响猪瘟免疫失败的因素。1免疫程序不合理导致猪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程序的缺陷。现在我国大部分饲养场通常采用以下3种免疫程序。第一种:集中给种公猪和种母猪每年统一进行2次猪瘟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每头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年对黑龙江省部分养猪场和养猪户的调查表明,黑龙江省因猪瘟引起的直接死亡或因猪瘟的隐性感染并发其他传染病引起的间接死亡占总死亡数的25%左右。针对这一情况,黑龙江省兽卫生防疫站承担了省攻关课题“猪瘟免疫防治技术的研究”,适时开展了猪瘟免疫程序的系统研究。此次试验针对种母猪的免疫程序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种母猪的免疫,除保护自身免受感染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苏亮  李江  欧伟业 《猪业科学》2016,(1):102-103
通过采用阻断ELISA抗体检测法检测了猪瘟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并比较了5种猪瘟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仔猪体内母源抗体水平随着日龄的增长不断下降,21~28日龄下降幅度最大,35日龄时母源抗体水平低于保护限值(抗体阻断率为40%),抗体阳性率为44.64%。未进行超前免疫组(C组、D组、E组)比较,最佳首免日龄为28日龄;超前免疫组中B组(0、60)免疫效果比A组(0、35、60)免疫效果好;综合比较确定B免疫程序(0、60)为最佳免疫方案。通过研究为规模化猪场制定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没有哪一种免疫程序可适用于所有的鸡场,所以在设计免疫程序时应考虑免疫程序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9.
为调查规模猪场猪瘟的免疫效果,选取北京市3个规模猪场,每场随机抽取10头仔猪分别在25、60日龄和90日龄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A、B、C3个猪场的母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50%,0%;2次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90%,90%.由于猪场A猪瘟免疫失败,对其免疫程序进行了优化,将首免时间推迟至50日龄.优化免疫程序后2次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达到70%.结果表明,母源抗体阳性率直接影响猪瘟疫苗对仔猪的免疫效果,仔猪母源抗体降至50%左右进行猪瘟免疫可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本研究为规模猪场结合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猪瘟免疫方案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1免疫程序目前,我国大多数养猪场户一般采用种猪集中统一免疫、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和超前免疫3种免疫程序。种公猪、种母猪每年2次集中统一免疫,每头种公、母猪每次接种4~6头份猪瘟疫苗,仔猪21~25日龄左右进行首免,每头仔猪接种2~3头份,50~60日龄左右进行二免,每头猪接种3~4头份。仔猪的断奶时间为21~28日龄,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时,母猪若出现繁殖障碍问题如流产、死胎、返情复配,就会出现首免失败。如果母猪的猪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