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安徽各地13个土类、15种母质上采集耕层土样1006个,剖面土样394个,分析了有效性B、Mn、Cu、Zn、Fe、Mo6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安徽省土壤微量元素缺乏频率约为B75%、Mo85%、Zn35%、Cu25%、Mn20%、Fe10%(仅占碱性土壤10%)。2、土壤pH与B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e和交换Mn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缓效Mn呈似抛物线相关;与Mo、Zn则无明显相关。3、各元素之间分布上也有一定相关性,其中Cu相关面最广,它除了与缓效Mn以外,与其他元素都有极显著正相关。4、聚类分析显示,在土壤形成和熟化过程中,Cu、Fe的有效化和移动性经常有相似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江西毛竹主产区土壤有效Cu、Zn、Fe和Mn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西6个毛竹主产县8个林地的土壤有效Cu、Zn、Fe和Mn含量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含量差异变化均较大.0~10,10~30和30~50 cm平均有效Cu含量分别为0.70,0.51和0.39 mg/kg,排埠、双峰和官山林地有效Cu含量主要分布在0.5~1.0 mg/kg,分别占全部样地的77.8%,100%和88.9%;除太平山庄外,10~30 cm和30~50 cm土层有效Cu含量均低于0.5 mg/kg.有效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0,1.34,0.86 mg/kg.有效Fe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41,15.93和13.56 mg/kg,三爪仑样地0~10 cm土壤有效Fe含量在20~25 mg/kg,占全部样地的88.9%;10~30 cm在15~20 mg/kg,占全部样地的55.6%.土壤有效Mn平均含量分别为16.37,12.13和9.20 mg/kg,太平山庄样地0~10 cm和10~30 cm土壤有效Mn含量为15~20 mg/kg,均占全部样地的66.7%.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样地土壤有效Cu、Zn、Fe和Mn含量均达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有效Fe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Cu呈负相关,与10~30 cm和30~50 cm土壤有效Zn和0~10 cm有效Mn呈负相关但不显著.除0~10 cm的土壤有效Fe和Zn含量之间不显著外,其它微量元素之间均达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西昌市耕地土壤有效钼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毅  王昌全  薛国祥  蔡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701-2705
采用GIS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西昌市耕地土壤耕层有效钼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内耕层土壤有效钼含量为( 0.27±0.15 )mg/kg,其空间分布呈带状,土壤有效钼含量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能较好地符合指数模型;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为6.1%,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表明受母质、地形、土壤类型等结构性因素影响较大;不同海拔高度对土壤有效钼含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貌类型中土壤有效钼含量为平原>丘陵>山地,平原与山地之间土壤有效钼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平原与丘陵、丘陵与山地之间无显著差异;成土母质也是影响土壤有效钼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安徽省土壤有效硼含量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安徽省土壤有效硼含量平均为0.37±0.01ppm,有78.2%土壤缺有效硼(<0.50ppm),30.2%土壤极缺(<0.25ppm)。地区分布为:皖西山地<沿江平原<皖南山丘<江淮丘岗<淮北平原。主要土类的含量是砂姜黑土>潮土>棕壤>粗骨土>石灰岩土>黄棕壤、黄褐土>水稻土>紫色土、红壤。不同母质土壤有效硼含量是黄泛冲积物、黄土性古河湖相沉积物>碳酸盐岩风化物、湖积物>长江冲积物>下蜀黄土、河流冲积物>泥质页岩风化物>紫色岩风化物>第四纪红土、酸性岩风化物。耕作层土壤有效硼含量一般比心土层和底土层土壤高0.1—0.2ppm以上;土壤有效硼含量与pH多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辽河平原地区不同土类的土壤中铬的自然背景值和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母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物理粘粒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辽河平原土壤中铬的含量呈正态分布;其算术平均值为52.1ppm,含量范围在25.6—101.6ppm之间。不同土类中的铬与土壤有机质、土壤物理性粘粒(0.01—0.001mm)都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本文还从元素的化学性质方面初步讨计划论了铬与土壤中其它金属元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沂源县耕层土壤营养元素调查结果表明:沂源县耕层土壤中有效态N、P、K、Ca、Mg、S、Cu、Zn、Fe、Mn、Si含量丰富,有效态B与有效态Mo含量缺乏。统计分析表明:K、Ca、S、B、Mo、Si元素的有效态含量与土壤pH值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N、P、Fe、Mn元素有效态含量与土壤pH值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pH值并不是影响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完全控制因素;土壤有机质含量与N、P、K、Ca、Zn、B、Si元素有效态含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促进元素活化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7.
岩溶地区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岩溶地区土壤微量元素分布规律,选取广西6个不同岩溶地区的10个石灰性土壤剖面、不同层次样品共32个,进行微量元素Cu、Zn、Fe、B的有效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层次不同样品有效Cu、Zn、Fe含量差异较大,而有效B含量差异较小;有效微量元素含量自土壤剖面由上而下呈明显的递减性分布。此外,不同岩溶地区有效Cu、Zn含量差异不显著而有效Fe、B差异显著;在岩溶地区,绝大部分土壤缺乏B、Zn,部分土壤缺Fe或Fe过高,而有效Cu比较适中,但个别土壤表层Cu、Zn含量过高。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来合理施用相应的微量元素肥料,增施有机肥才能获得作物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延安市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Cu的形态特征及环境影响因子,以延安市近郊蔬菜基地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BCR法测定各形态Cu的含量,分析其形态分布特征,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各形态Cu与土壤理化性状之间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4个采样点土壤Cu的形态分布统一表现为残渣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酸溶态的规律。残渣态Cu在47%~53%之间,占总量的1/2;可还原态、可氧化态Cu含量分别在29%~33%和11%~13%之间,酸溶态Cu占的比例最低,在10%以下;土壤活性态Cu占总量的47%~53%,在土壤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潜在毒性;相关性分析得出:pH与酸溶态、可还原态Cu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可氧化态Cu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酸溶态、可还原态和残渣态Cu与总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3、0.881和0.752。土壤pH和Cu总量是影响Cu形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宁波市耕地有效硅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宁波市9个县(市、区)的747个土壤样品的有效硅含量,并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及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宁波市耕层土壤有效硅(SiO2)平均含量为68 mg.kg-1,土壤有效硅含量丰富(≥130 mg.kg-1)、中等(100~130 mg.kg-1)、缺乏(50~100 mg.kg-1)和极缺水平(<50 mg.kg-1)的土壤分别占15.8%,5.5%,19.8%和58.9%。旱地有效硅的平均含量(95 mg.kg-1)高于水田(61 mg.kg-1),两者的缺硅土壤面积分别占各自总面积的58.8%和83.5%。不同土类的有效硅含量按以下次序递减:滨海盐土(133 mg.kg-1)>潮土(110 mg.kg-1)>水稻土(61 mg.kg-1)。在水稻土中,有效硅含量以渗育水稻土最高(88 mg.kg-1),淹育水稻土最低(49 mg.kg-1)。各地貌类型的土壤有效硅含量:滨海平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丘陵山区。土壤有效硅含量与pH、有机质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与有效磷、速效钾均无显著相关性。针对宁波市耕地严重的缺硅现状,提出了补施硅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江苏南通地区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南通市204个耕层土样Fe、Mn、Cu、Zn等微量元素进行化验分析,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通市耕层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平均含量高于临界值,其中有效态微量元素Fe、Cu含量丰富,Mn、Zn含量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各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变幅较大,分布不均匀;且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与土壤p H值呈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Using polyaerylamide gel clectrophoresis. the zymogram pattern of esterase isozymes for R. tsukushiensis var. transiens. H. vulgare and their hybrid F_1 in young routs. young spikes and flag leaves was analy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zymogram pattern of esterase isozymes displayed diversity in different organs of R. tsukushiensis var. transiens and H. vulgare. The zymogram activity and position of esterase isozyme of them at same organ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t suggested tha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 tsukushiensis var. transiens and H. vulgare were remote. The isozymic pattern of the hybrid F_1 mainly displayed complementary pattern of two parents and a tendency to the maternal type.  相似文献   

12.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3.
两种芦荟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中国芦荟和木立芦荟为试材,取其茎段和叶为外植体研究芦荟的组培快繁。结果表明:①外植体以茎段为佳。②适当浓度的NAA对荟出芽(0.2mg/L)和长根(0.5mg/L)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浓度过高则抑制出芽和根的分化。且培养基中加入NAA有利于壮苗。③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的培养基均以MS+BA5mg/L NAA0.2mg/L 活性炭1.5‰最优,中国芦荟的繁殖系数大于木立芦荟。木立芦荟生根培养基以MS+BA4mg/L NAA0.5mg/L 活性炭3‰为佳,中国芦荟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0.5mg/L IBA0.5mg/L为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报道了杨山牡丹的核型及银染间期细胞核仁数目.结果表明,银染核仁数最多为6个;核型简式为2n=2x=10=6m(3SAT) 2sm(lSAT) 2st(2SAT),其中第1和第4对染色体短臂上具1个随体,第2和第5对染色体短臂上具1对随体.此外,对国产芍药属二倍体种的随体数目及其杂合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两种辣椒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去壁低渗法研究了两种辣椒的核型。结果表明,小米辣椒Capsicum.frutescens Linn.为2n=24=22m+2Sm(SAT),属2A 型核型;樱桃辣椒c.annuum var.cerasiforme Irish 为2n=24=20m+2sm(SAT)+2st,属2B 型核型。本文还讨论了小米辣椒和辣椒核型的进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腐霉对姜根茎腐烂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了姜根茎腐烂的三种症状类型:青枯型、黄腐型及黄枯型;分别由青枯细菌、腐霉菌及青桔细菌和腐霉苗引起,鉴定出4种致病腐霉:P(?)(?)P.(?)P.(?)和P.(?).通过接种试验,证明腐霉对姜有较强的致病力;与青枯细菌共同为害,病将更严重,故姜的根茎腐烂不完全是细菌青枯病。  相似文献   

17.
办好自然科学学报是推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作者从长期实践经验出发,分析了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主编的任务、职责、质量生命线、学报编辑部的构成、编辑人员自身素养以及经济支撑等问题,提出了切中时弊的看法,言简意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观察分析了湖南洞庭湖区南荻变种“突节荻”的染色体核型.结果如下:2n=38=22m+8Sm(4SAT)+2St+6T,x=19;1,2,3,4,6,7,9,10,11,12,13号染色体为m;5,8,14,18号染色体为Sm;15号染色体为St;16,17,19号染色体为T;5号和8号两对染色体为随体染色体.染色体绝对长度平均4.63μm,相对长度平均5.36%.最大与最小臂比值分别为8.43和1.00,平均2.66.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为3.00,臂指数在50%~89.39%之间,平均64.67%,其核型属于Stebbin的2B类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H.T.Van Velthizen生产潜势估算方法,结合吉林省中部地区自然资源实际,并对有关参数加以修正后,就主要农作物的潜在生产力进行了连续8年的估算。结果表明,本地区各作物的现实生产力与潜在生产力间均有较大差距。为充分发挥本地区作物生产潜力,必须提高地力,实行节水耕作,扩大灌溉面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作者1985~1987年间在广东省肇庆地区调查栽培药用植物病害过程中发现的尾孢属新种:Cercospora alpinicola sp.nov.寄生于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C.alpinii-Ka'sumadaicola sp.nov.C.alpini-katsumadae sp.nov.寄生于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Hayata),C.ardrographicola sp.nov.寄生于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C.sauropi sp.nov.寄生于龙利叶(Sauropus apatulifolius Beille)C.evodio-rutaeearpae.sp.nov.寄生于吴茱萸(Evod:a ruttaecarpa(Juss.)Benth.),C.pueraria-thomsona ap.nov.寄生于葛(Pueraria thomsoni Benth.)。文中对以上各菌进行了形态学描述。标本存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