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菇金针菇原生质体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质体技术的应用为食用菌育种开辟了新天地,国内外均进行了以原生质体为材料的食用菌育种的研究。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是开展以原生质体为材料育种工作的基础。笔者在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的同时,也重点研究酶解时间、渗透稳定剂和再生培养基对香菇、金针菇的野生型和营养缺陷型单核体菌株原生质体释放、再生的影响,以及它们的再生过程,为食用菌原生质体的融合育种、诱变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芝 《长江蔬菜》2003,(10):39-41
通过对金针菇的遗传特性和遗传育种手段,即驯化育种、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等的概述,指出当前金针菇的遗传育种进展,并分析了金针菇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对育种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原生质体辐射诱变培育金针菇新菌株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 60 Co γ射线诱变金针菇原生质体 ,对原生产品种进行改良 ,培养出生物转化率高 ,品质优良且产量较高的金针菇新菌株。这种育种法比传统育种方法简便快捷 ,加快了育种过程 ,缩短了育种周期。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其紫外线诱变的条件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食用菌育种手段包括自然选育、杂交、诱变等.近十年来,原生质体作为一种新的育种手段,已开始应用于金针菇中.1983年Magae等实验认为,在洋葱浸出液培养基上,金针菇的原生质体易于产生并具有较好的再生频率.在国内这方面报道不多.本文拟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金针菇双核菌丝的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其紫外线诱变作进一步的实验.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原生质体技术在灵芝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灵芝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灵芝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诱变育种技术、单核化杂交育种技术以及灵芝原生质体基因工程育种技术,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灵芝原生质体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金针菇与凤尾菇科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金针菇与凤尾菇皆属四极生异宗结合食用菌,其双核异核体菌株都具有锁关联合遗传标记本研究以金针菇和凤尾菇的双核异核菌株为亲本,将热灭活的凤尾菇原生质体,以PEG为融合剂,在高下,高PH值条件下,与金针菇原生质体融合,结果从1329个再生菌株中选择出6株双亲细胞质和细胞核都融合的无锁状联合菌株,经融合核分裂技术处理后,融合核分裂成为具有锁状联合的双核菌株。  相似文献   

7.
田娟  郭岩 《食用菌》1999,21(1):12-12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已应用于食用菌育种和基础研究。原生质体融合再生率低,影响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上的应用与推广。远缘杂交原生质体融合再生高低,除与两亲本亲缘远近有关外,具体的操作技术对再生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为此笔者进行了这方面的初探,获得如下体会,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述了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双孢蘑菇遗传育种研究的现状及进展,并展望了上述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原生质体融合在食用菌交配型鉴定、遗传规律研究、新品种选育、菌种复壮、野生菌驯化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概述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融合方法以及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食用菌菌株改良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应用,展望其未来应用前景,为食用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甘蓝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甘蓝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再生植株的获得、原生质体融合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毛木耳与黑木耳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毛木耳(A. polyiricha)与黑未耳(A.auricula)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研究结果。制备毛木耳与黑木耳营养缺陷型单倍体的原生质体。通过电融合及再生筛选,获得了8株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野生型融合子。这一结果对探讨远缘杂交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干菇种间原生质体融合的成功,使得平菇的遗传育种工作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但是,在开展原生质体融合时,通常对亲本菌株加入一些遗传标记,以便融合后顺利地挑选融合子。在实践中人们又发现所加的遗传标记,往往会因为干扰了其正常的代谢途径,而降低了亲本菌株的生产能力,对育种的效果不利;同时,做遗传标记又会耗时、费工,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育种工作的时间和成本。因此,自1977年以来,人们就开始了用灭活原生质体进行微生物融合育种的尝试。美味平菇A76和佛罗里达平菇A95是侧耳属两个不同的种,为了将它们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人工创造新品种,我们采用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经过两年的研究,获得了美味平菇A76和佛罗里达平菇A95种间融合子。对融合子进行了多代选育,获得了性状稳定的高产优质新菌株。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概述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5种育种技术在平菇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诱变技术、单核化技术以及转化技术等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并简述了原生质体融合后融合子的几种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5.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戴秉丽(农学农机系农业微生物室130062)(二)食用菌原生质体变系统另一类原生质体研究是与常规诱变手段相结合的,统称为食用菌原生质体诱变系统。一些研究应用该系统产生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这类工作大多旨在为原生质体融合...  相似文献   

16.
原生质体技术与果树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超低温保存及利用原生质体进行遗传转化等几个方面概述了果树原生质体技术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原生质体技术在果树育种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引言应用原生质体融合的体细胞杂交,为植物育种增加遗传多样性和克服有性杂交不亲和性提供了可能性。对包含多种重要蔬菜和油料作物的芸苔属,有人已经用原生质体融合作过研究。我们想通过本文提供应用原生质体融合培育甘蓝和大白菜体细胞杂种的第一个例子。甘蓝和大白菜都是结球型蔬菜。  相似文献   

18.
我国食用菌育种技术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食用菌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和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应在系统考查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杂交育种等常规育种技术与DNA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相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利用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进行食用菌育种的研究中,我们对平菇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做了一些初步研究,摸索出了较适宜的方法和条件。在PDA或MDA(麦芽汁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复盖灭菌玻璃纸,接  相似文献   

20.
总结分析了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原生质体融合的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和混合法;融合子鉴定中的生物学鉴定法、生化鉴定法、分子生物学鉴定法及各种方法的相关问题;分析提出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现行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