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自美国、澳大利亚引进的赤羽病病毒和标准阳性血清,参考国际上常规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方法,建立了赤羽病(AKV)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方法。用以对澳大利亚进口的四批绵羊(共1092头)作赤羽病检疫,检出血清阳性反应绵羊70头,有效地防止了国外赤羽病的传人。  相似文献   

2.
赤羽病微量病毒中和试验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引自日本的赤羽病病毒,制备了微量病毒中和试验抗原和高免阳性血清,建立了赤羽病微量病毒中和试验诊断方法,应用此方法对广东省724头牛血清进行了检查,阳性率为35.3%,对上海665头牛血清作了检查,阳性率为67.7%,说明这些地区曾流行过赤羽病,同时对澳大利亚当地牛108头进行检查,阳性率为55.5%,与外报道一致。对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进口牛173头的检查结果,全部阴性,对澳大利亚进口羊992头的检查结果,发现阳性1头,已得到澳方认可。  相似文献   

3.
赤羽病中山病和茨城病流行病学调查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引自日本的赤羽病病毒OBE-1株,中山病病毒K47株和茨城病病毒BK13株以及相应的标准阳性血清,建立了这三种病的病毒微量中和试验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诊断方法。应用此方法先后对我国7个省市的牛场进行这三种病的检疫。通过血清检疫、现场临床症状观察和疫病流行规律调查,证实我国目前这三种病都在流行,应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已知日本脑炎病毒、恶性卡他热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和狂犬病病毒感染都可以引起牛的脑炎。最近,在日本鹿儿岛县发现一种由赤羽(Akabane)病毒的新毒株入来(Irki)分离物引起的牛脑炎。 1984年10~11月,在日本鹿儿岛县两个地区的10个饲养场中,发现10头有脑炎症状的犊牛,其年龄为3天至16月龄。其中,6头为日本黑牛,4头为黑白花牛;5头公犊,5头母犊。发现明显神经症状后5  相似文献   

5.
1流行病学中山病的易感动物主要是牛,并以肉用日本黑牛多发,奶牛及其他品种牛较少发生。由于中山病是虫媒病毒病,中山病毒主要通过库蠓在牛体间进行传播,科学家可从牛和库蠓体内分离到中山病毒。本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流行于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异常分娩发生的高峰在每年1月下旬至2月下旬。用中山病病毒给妊娠母牛静脉接种,接种后母牛无发热等症状,但1星期左右出现白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红细胞中病毒的感染价较高,而血浆中病毒的感染价较低。本病毒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用病毒培养液给1日龄未哺乳的犊牛静脉接种,症状与妊娠母牛相似。病毒经脑内接种,犊牛在接种后的第一天开始发热,第四天开始出现中和抗体,吸乳量开始明显减少,第六天左右犊牛体温明显降低,不能站立,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最新分离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分离株SY0608和传统毒株S1对仔猪的致病性,本研究选择9头30日龄商品仔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种2株病毒,即S1株感染组(n=5头),SY0608株感染组(n=4头),接种后隔离饲养观察2周。经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病原学和血常规学检查,结果:SY0608毒株感染组仔猪表现明显临床症状,接种3 d后体温急剧升高至41.8℃;白细胞数急剧减少(降低了45%);病理学变化严重,肺泡膈增宽,大部分肺组织肺泡不张;而S1株感染组仔猪仅出现轻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SY0608毒株感染组仔猪病毒血症持续时间较S1毒株感染组长,病毒在脏器中的分布更为广泛。SY0608株感染组血清ELIS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S1株感染组。结果表明,SY0608毒株对仔猪致病作用明显强于S1毒株。  相似文献   

7.
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感染引起的心包积液综合征(HPS)病例在国内鸡群中持续增加,前期从患有HPS的病鸡样品中分离了 1株FAdV-4病毒(FAdlV-4ZZ)并获得了全基因组序列.本研究以FAdV-4 ZZ病毒株感染SPF鸡,从临床症状、存活率、组织病理学变化、病毒的组织分布情况对该毒株的致病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地方株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河南省不同地区规模化肉牛场牛病毒性腹泻(BVD)疑似病例中采集病料,将处理好的6份病料接种MDBK细胞,并盲传4代,得到了两株可产生细胞病变的病毒,经测定该两株病毒的TCID50分别为10-6.59/0.1ml和10-6.51/0.1ml;琼脂扩散试验表明该两株病毒均能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OregonC24标准阳性血清反应,出现沉淀线,且均能被BVDV标准阳性血清中和;电镜观察到圆形、有囊膜、直径为40~60nm、囊膜表面有突起的病毒粒子,与BVDV颗粒基本一致。动物回归试验表明,用两株分离毒攻毒的2头3月龄犊牛均出现了和BVD自然病例相似的临床症状,并检测其抗原和抗体,结果均为阳性,从而确定分离的两株病毒均为BVDV,分别将其命名为HN-1和HN-2株。  相似文献   

9.
未哺初乳的犊牛(n-24),给以初乳、初乳代用品或代乳品,使其血清中被动获得病毒中和抗体。然后,用非致细胞病变牛病毒性腹泻强毒(BVDV-890)鼻内攻毒,监测犊牛体温,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腹泻情况,此外,用犊牛的鼻分泌物、细胞棕黄层和血清进行病毒分离和滴定,病毒中和效价为256或以下的犊牛出现体温升高和病毒的全身感染,病毒中和效价低于16的犊牛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即体温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减  相似文献   

10.
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从常年饲养马匹的历次血清检查中,证明几乎全部均含有高水平的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中和抗体。1964年7月23日1443号马出现神经症状,越一日死亡,取脑进行病理学及病毒学检查。分离出来一株嗜神经性病毒。病毒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庄浪县某牛场,生后1-3d的犊牛出现体温升高、气喘、腹泻等症状,共发病25头,死亡3头,死亡率为12%.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及康复犊牛及其母牛IBR抗体检测,确诊为传染性鼻气管炎同时继发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2.
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病猪脑部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接种Balb/c小鼠出现神经症状,病死率为60% ,接种PK-15细胞出现拉网病变.伪狂犬病阳性血清能特异性的中和该分离毒.根据基因库(GenBank)的PRV gE基因设计的引物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证实该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  相似文献   

13.
赤习毛病(AKA)又称阿卡斑病.该病以妊娠牛流产、早产、死产、异常产的犊牛,常发生四肢关节弯曲或屈曲,脊柱呈S状弯曲,不能站立、哺乳困难为特征.引起本病的病毒为布尼安病毒科布尼安病毒属的辛波病毒群的赤羽病毒.1997年,上海等地区的一些奶牛场暴发流产,流产率10~15%,流产胎儿以死胎、畸形、关节弯曲为多.1998年从当地捕获的蚊、蠓中分离到12株病毒,其中3株与赤羽病病毒相似,证明我国也有本病存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鸡胚尿囊腔接种,对河北省保定地区采集的死于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肝组织进行病原分离,获得1株病毒,经病理学检查、电镜观察、理化特性试验、中和试验、PCR检测、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为血清Ⅰ型鸭肝炎病毒(DHV),命名为BD-Ⅰ株.  相似文献   

15.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新疆某奶牛场犊牛腹泻粪便和流产胎儿中各分离出1株能使犊牛肾细胞产生明显病变的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病变细胞超薄切片,电镜下在内质网内可看到病毒颗粒。通过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和中和试验证明这2株分离毒可被美国BVD Oregon C24V标准毒抗血清所中和,与BVD毒具有共同的抗原性。这2株分离毒是同一种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该毒能使犊牛和家兔出现类似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应用细胞培养病毒蚀斑技术,将分离的伪狂犬病毒(PrV)HS-9304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单层培养上覆以营养琼脂培养基,连续挑斑纯化3次,成功地获得了纯化病毒克隆株.对病毒克隆株在传代细胞上复壮增殖后进行毒价测定.接种试验动物人工造病并进行血清中和试验以及外源性污染的检定.该病毒克隆株对BHK-21细胞感染的滴度为10~(8.5)TClD_50,能使小鼠和家兔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死亡,病毒对PrV标准阳性血清的中和效价达到1:195.病毒纯净无外源性污染.  相似文献   

17.
从病猪肾脏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接种Palb/c小鼠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为60%,接种PK-15细胞出现拉网病变,阳性血清能特异性的中和该分离病毒,根据基因库(genebank)的PRVgE基因设计的引物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以上结果证实该病毒为伪狂犬病毒。  相似文献   

18.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传染性鼻气管炎脓疱性外阴、阴道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在成年牛、犊牛中都有感染发病。我们先后发现新生犊牛至5周龄以内的犊牛流行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病毒中和试验等综合诊断,确定为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新生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并继发多种细菌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在北京地区某股份制牛场,生后1~3天的犊牛出现体温升高、气喘、腹泻等症状,共发病25头,死亡3头,死亡率为12%。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及康复犊牛及其母牛IBR抗体检测,确诊为传染性鼻气管炎同时继发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巴州地区犊牛腹泻的流行情况,分别抽检114头腹泻犊牛(本地杂交黄牛、黑白花奶牛、新疆牦牛)的脏器、血清和粪便样品共342份,对脏器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采用ELISA方法对血清进行副结核抗体检测,对粪便进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的病原检测和寄生虫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沙门氏杆菌阳性率为42.1%,大肠杆菌阳性率为38.6%,病毒性腹泻病毒阳性率为24.6%,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1.9%,冠状病毒阳性率为14.0%,球虫阳性率为13.2%,隐孢子虫阳性率为14.0%。肉牛、牦牛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和寄生虫(P0.05),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轮状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细菌和寄生虫阳性率(P0.05)。说明巴州地区犊牛腹泻主要由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引起,不同犊牛品种感染的病原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