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宁南山区发展窑窖节水农业的依据与潜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经济不断发展与人口日益剧增的形势下,缺水已成为全球性严峻问题,西北黄土丘陵地区更是如此(地均水量204m^3/hm^2,a,为全国平均数7.8%),其中宁南山区更为贫乏,地均水量为630m^3/hm^2,a,仅占黄土丘陵区与全国平均数的30.76%和2.4%,属极贫水地区,相对而言,雨水资源量地较丰富,地均达4000m^3/hm^2,a,是地表水与地下资源量的6.7倍,且有天然集流条件,能就近拦  相似文献   

2.
选取4种不同的坡面集水处理(有机硅、拍光、地衣和草坡)措施,探讨抗旱造林的坡面集水技术对降雨集水量、集水率的影响,以及坡面集水处理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旨在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和具体抗旱节水造林方案。结果显示,集水量和集水率最大的是有机硅处理面,而后依次是水泥处理面,地衣处理面,拍光处理面和荒草面,从生态角度考虑,地衣处理面最佳。拍光面和地衣面促进林木生长的效果远大于普通面,地衣面促进林木生长的作用大于拍光面的作用。选取了6种造林密度条件下刺槐林地的水分利用效率、降水生产效率、蒸散水分生产效率和蒸腾水分生产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为随着刺槐造林密度的降低,其4种效率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3.
窑窖农业是干旱山区发展高效农业的一条新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窑窖农业是建立在利用雨水资源基础上这发展起来的集流农业,它经历了三个阶段:雨养农业,径流农业,窑窖农业,在固原试验的试验与应用中,“窑窖农业”在干旱山区的高效农业建设中已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充分证明它是发展干旱山区高效农业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4.
窑窖集雨滴灌成为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途径之一。该文分析了窑窖分散式水源特点:水量较小,零星分布,管道设计困难,系统管理繁杂。以在农作物缺水关键期进行灌溉为出发点,根据水窖和地块分散的特点,通过对水窖输水线路优化设计,降低灌溉的管理和工程造价,设计最佳滴灌输水路线,达到水源联合调度的目的,并与传统设计方法和图论优化设计法进行了比较。所提出的设计方法适合解决各种地形条件下分布水源的输水路线布置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坡面集水工程的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种不同的坡面集水处理(有机硅、拍光、地衣和草坡)措施,探讨抗旱造林的坡面集水技术对降雨集水量、集水率的影响,以及坡面集水处理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旨在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具体的抗旱节水造林方案.结果显示,集水量和集水率最大的是有机硅处理面,而后依次是水泥处理面、地衣处理面、拍光处理面和荒草面,从生态角度考虑,地衣处理面最佳.拍光面和地衣面促进林木生长的效果远大于普通面、地衣面促进林木生长的作用大于拍光面的作用.选取6种造林密度条件下刺槐林地的水分利用效率、降水生产效率、蒸散水分生产效率和蒸腾水分生产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为随着刺槐造林密度的降低,其4种效率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建设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过去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诸如部分坝系工程总体规划滞后、工程布局不合理、工程设计无开拓性、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对坝系建设目标、建坝时序安排、创新工程设计、建立长效投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8.
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预测是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现有的水土流失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有预测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提出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进行分析和预测的新思路,并描述了数据挖掘方法及其过程。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预测,可为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及流域综合治理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把水土保持作为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确定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是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 ,近期目标是用 10年时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2 1万km2 ,增加林草植被面积 10 1万km2 ,建设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 10 61万座 ,基本控制人为因素产生的新的水土流失 ,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 5亿t。规划还确定了近期重点防治措施和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黄土高原城镇化发展思路与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以"二带二圈"经济布局构建黄土高原城镇化基本格局建议和总结了城镇化发展的4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1.
黄土地区水窑窖设计参数与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岩土稳定理论 ,分析了黄土地区水窑窖的合理断面形状 ,提出水窑主要几何参数矢跨比的计算公式。探讨了我国分布的黄土力学性质分区规律和水窑施工技术 ,并对典型地区水窑矢跨比的合理取值进行了计算 ,旨在为黄土水窑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针对草土高原植被建设中存在的覆被率低,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和效益低等问题,提出了只有在生态效益、树种选择等方面转变观念,才能切实搞好植被建设,并提出了植被建设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类活动对黄土沟壑区小流域水沙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峰杨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降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治理前后水沙变化.通过分析发现,治理后流域内的人类活动使年均径流量比治理以前略有增加,而年均输沙量却比治理以前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14.
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投资预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的前提条件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的目标。并在1998年7月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实现该目标投资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建设,每平方公里需投资3.287×10^5元,其中群众自己需投资2.258×10^5元,国家投资1.029×10^5元。  相似文献   

15.
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水环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水环境背景特征,主人为黄土高原雨水环境差;人工林草地土壤水分长期处在亏缺状态,高产农田、林草、坡地生产力受水分环境制约严重;径流水可利用程度低。生态环境的改善必须借助于水土保持的生物、工程等措施,首先改善水环境。水土保持措施对在水环境的影响表现为:在地块尺度上,可以汇集雨水、增加入渗、满足作物、植物生长的水分需求平衡。但高耗水的林草地、水分亏缺严重,在植被建造中还应因地制宜。水土保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的发展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进入了全面、协调、稳定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以小流域治理为基础,以各级重点治理项目为骨干,以重点带动面上治理开发的新格局。该从水土保持工作内在发展动力和外部环境条件,分析了这一新局面形成的原因,宏观论述了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概括总结了10多年来的基本经验,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主要是:进一步加强领导,放宽政策,加大科技资金投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水资源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论述了黄土高原土壤水资源的数量、性质和动态规律,提出了土壤水资源管理应从提高作物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建立水分良性循环的植制度3个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建设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水土保持是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基础,但在有效拦蓄径流和泥沙的同时,水土保持建设改变了水分和养分的静态分布格局和动态循环过程,并由此对区域的环境产生影响。分析了水土保持建设对水文环境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其研究动态。不同水保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控制水文过程,改善流域的水质,提高土壤的质量,提高土壤的含水率;而人工林草植被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土壤含水率。同时对黄河断流以及土壤干层与水土保持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策略回顾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当前在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中出现的植被自我修复的舆论倾向为切入点,论述纯自然观、“草、灌先行”、“适地适树”、“适地适林”等植被恢复策略,试图达到澄清问题的目的。认为“适地适树”并没有错,贯彻“适地适树”,将人工建造和自然修复二者结合起来,建设植被是适宜的,但期望通过“草、灌先行”,顺序恢复森林植被有其困难性。分析表明,“适地适树”的标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最后讨论植被地带性原则与“适地适树”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