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伐对森林土壤碳库影响的不确定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森林土壤有机碳(SOC)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多样的森林类型和不同森林经营措施的干扰,使得森林土壤碳库维持机制以及碳固存过程的研究和森林土壤碳库的估算存在较大的变异。作为主要的森林经营措施之一,采伐对森林土壤碳储量以及碳过程均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为深刻理解森林土壤碳库对于采伐干扰的响应,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不同采伐方式下森林土壤碳储量及其主要碳排放过程——土壤呼吸的研究现状,综合分析了采伐方式、森林类型、采伐剩余物管理以及微生物因子等对土壤碳库的影响及其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1)生物因子作为CO2产生的主体,在应对干扰时结构、功能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土壤碳排放以及碳固定,但它们具体作用机制以及过程并不清楚,需展开进一步的调查;2)不同森林采伐方式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森林土壤的影响的复杂性,亟须在进一步加强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森林土壤碳循环的过程或机理模型,为森林生态系统完整的碳循环过程表达及碳计量提供技术支撑,以期为我国森林经营以及碳汇等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谈森林采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概念及研究意义,探讨了影响森林土壤呼吸的因子,并着重论述了森林采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同时指出确定土壤呼吸对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经营方式的反馈作用,对选取适当的森林经营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天然林和森林采伐区土壤理化性质,评价了森林采伐对土壤的影响。采集了自然林和邻近的采伐林地三个土层(表层、中层和底层)土壤,对其属性进行了调查。森林土壤颗粒大小分布无显著变化。森林表层土和中层土体积密度存在显著差异。林地内表层土和中层土壤pH、表层土有机质和中层土有效磷均显著高于采伐林地的值。两块林地内可交换Na+和阳离子交换能力没有变化。这些结果表明,两块林地内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变化较明显。森林采伐降低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4.
森林采伐与森林培育的过程影响着森林生态环境的变化,作者参加了黑龙江省森工系统的林业土壤普查试点,现就森林采伐与森林培育对土壤因子的影响分析如下:一、森林采伐对土壤因子的影响土壤是森林生长、发育的基地.森林采伐后未能更新,森林土壤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表土层流失、土壤冲刷、草被植物侵入、地下水位上升等均影响着土壤因子的变化.由此形成的土壤有:(一)草甸暗棕壤(Meadow darkbrown forest soil)一般分布在山地平缓地势较低的老采伐迹地(图1)。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家公园入选标准和指令性文件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锐 《世界林业研究》2004,17(2):64-64,36
论述了土壤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和测试方法的重大进展 ,森林土壤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指出依据森林土壤功能与其组成、结构、性质一致性的原理 ,揭示并调控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功能的动态演化规律 ,合理地利用森林土壤资源、永续经营是森林土壤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人类经营活动对森林土壤碳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文章从森林采伐、林地生物质燃烧、造林前整地、森林采伐后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阐述了人类经营活动对森林土壤碳的影响。对我国亚热带杉木林地力衰退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免耕免烧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7.
土壤微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促进养分循环、能量流动的重要推动力。根据目前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的研究现状,文中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地理区域、季节变化和垂直分布)、功能(促进碳氮循环)以及环境影响因素(植被类型、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人为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将来研究方向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今后的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和森林经营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7,(3):35-40
采伐既是收获林产品,也是森林抚育的重要内容,对森林质量与可持续经营意义重大。综述了各种采伐方式对森林结构、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及土壤质量等森林生态系统要素的影响,旨在引起人们对合理森林采伐措施的重视。结合经营目标和森林现状,提出合理的采伐方式与强度,以期在获得林产品的同时保障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森林生态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9.
森林土壤动物是森林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着重要作用。文中综述了近10年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功能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森林土壤动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植物的影响以及外来土壤动物入侵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展望了我国森林土壤动物的未来研究方向,未来研究应多关注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功能的作用机制、森林土壤动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外来土壤动物入侵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森林土壤动物种类的研究范围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功能、土壤动物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土壤动物等领域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森林经营措施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最热的环境问题之一, 其主要原因是大气中CO2浓度剧增。而森林土壤呼吸占生态系统呼吸总量的60%~90%, 是全球碳循环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文中综述主要森林经营措施对土壤呼吸造成影响的程度及方向, 详尽总结采伐、林地施肥、土壤改良、凋落物移除和火烧等措施对土壤呼吸影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经营措施下红松林和杂木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水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红松林择伐区土壤自然含水量、饱和含水量较杂木林高;土壤容重、总孔隙杂木林高于红松林;红松林内土壤的最大、最小、毛管持水量等指标皆高于杂木林。择伐上层林木栽植的红松林对土壤的改良效果较皆伐造林和直接林冠下造林者好。中度抚育间伐的森林经营措施改良土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伐强度对小兴安岭低质林分土壤碳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择伐后的小兴安岭低质林分,采用LI-8100碳通量自动监测系统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低质林分土壤碳通量进行观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采伐强度对土壤碳通量、土壤温度与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伐区的土壤碳通量高于对照区,随采伐强度的增加土壤碳通量呈现波动性,从采伐强度22%~47%,碳通量逐渐减小,之后趋于平稳,春、夏、秋、冬4个季节土壤碳通量的最大值出现在低度和中度采伐强度林分条件下;随采伐强度增加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土壤碳通量与距地表10cm处的土壤温度的关系符合指数模型,土壤碳通量与土壤湿度的关系符合一元二次模型;从标准化回归方程看出,土壤碳通量主要由土壤温度与湿度共同影响,且土壤湿度对碳通量的影响大于土壤温度的影响。采伐强度与土壤碳通量具有负相关性,二者的关系为双曲线。  相似文献   

13.
在明确水土保持林定义及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土保持林密度对林分成活率、郁闭度、高生长、直径、单株材积、干材产量、生物量、干材质量、根系等的影响,详细介绍了常见的几种林分密度控制的测算方法。针对山西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山西省要利用密度调控实现经营目标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抚育采伐是森林经营过程中人类作用于森林的主要措施。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外森林抚育采伐对林分更新的影响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抚育采伐对林分小气候、土壤环境和林下更新的影响。特别指出,在今后的森林经营过程中,应实施分类抚育采伐,加强群团状抚育采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不同经营方式对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林内分别设置六块采伐样地,采伐强度依次为10%、15%、20%、25%、30%和35%,每块样地设置6、10、14和18m四种带宽,在每条采伐带内取土壤样本,对其化学性质进行测定,分析不同采伐强度、不同带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从而选择用材林的最佳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6.
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用材林进行不同强度的采伐改造,采用集对分析法,对不同强度采伐后的土壤养分进行综合评价,对比采伐改造后土壤养分.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用材林中,采伐强度为19%时,土壤养分最优,低强度和高强度的采伐对土壤养分有负面影响,且采伐强度越高,土壤综合养分越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母竹林、材用林和景观林3种经营模式的毛竹林在林分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经营模式的毛竹林,其林分结构、植物多样性指数、地上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符合毛竹林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这些经营模式可在生产上应用;景观林是一种近自然经营模式,竹林生产力较小,年龄结构老化,土壤理化性质较好;材用林新生竹径级和株数率呈上升趋势,土壤质量指标与景观林间差异显著;母竹林初次强度采伐降低了林分质量,提高了小径竹株数,是一种破坏性经营模式,由于经营措施的频繁干扰,土壤性质界于材用林与景观林之间;3种经营模式的经营措施可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