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忠  洪乃桥  周国富  肖乾一  陈恩瑞  周义 《种子》2012,31(7):132-133,136
香早优2017是贵州省黔南州农科所用内香3 A与自选恢复系QN2017组配而成的优良早熟品种,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06001)。为了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对香早优2017的制种技术进行探索研究,提出了香早优2017的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T香优557是用不育系T香A与恢复系黔恢557配组育成的早熟三系杂交稻,于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有稻米品质优良、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稻瘟病抗性好、耐冷性较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T香优557父母本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茶叶品质的优劣,取决于鲜叶质量的高低和初制机械性能与技术是否合理。品质优良的炒青绿茶应具备:壮实、紧结、园直的外形;香高、(熟板粟香)味醇  相似文献   

4.
正9香优007系笔者利用自育恢复系铜R 007与自育不育系9香A杂交选育的新品种。米质优、抗性强、丰产稳产性好。推广前景较好。于201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因此,9香优007高产制种技术研究对其成果的转化意义非常重大。通过2016—2017年的研究探索工作,完成了9香优007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烟用天然植物增香保润技术的研究进展。天然植物中含有独特的致香以及保润物质,在构建卷烟特征香韵、提高抽吸舒适性方面,体现出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应用效果。针对烟用天然植物增香保润必要性、作用机理、烟用增香植物分类和增香途径应用作了详细论述,并且简介了烟草保润剂的种类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优质香稻品种三香628的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优质香稻新品种三香628的特征特性,并根据在桂南的栽培表现,总结了三香628品种的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为三香628品种机插高产栽培走向规模化、数量化、标准化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和酶学技术在烟草发酵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微生物和酶学技术在烟草发酵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陈化烟叶表面微生物区系与优势菌种的筛选、分离和鉴定;外源有益微生物协调与改善陈化烟叶化学组分,提高烟叶香气量,缩短烟叶陈化周期;以及添加外源生物活性酶降解烟叶中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的方法相结合来深入研究烟叶发酵机理及其增香技术仍是今后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张顺  申关望  邹俊 《种子》2017,(5):120-122
川香优156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用引进的不育系川香29A与自育恢复系R 156测配而成的中熟优质杂交稻新组合,2015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5001).2014、2015、2016年连续3年在豫南各县区布点试种、示范,该组合综合表现株型适中、高产稳产、米质好、抗性强.根据川香优156(川香29 A/R 156)的父母本特征特性以及生产中制种经验,总结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几个香稻保持系香味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任鄄胜  肖培村  陈勇  黄湘  吴先军  汪旭东 《种子》2004,23(12):24-28
对四川省新选育的7个香稻保持系和1个引进改良的香稻品种的香味遗传和等位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对D香2 B和泸香90的香味基因进行了初步定位.结果显示,所有香稻品系(品种)与非香稻杂交,F1植株的叶片均无香味,显示出香味由隐性基因控制;从香与香杂交F1植株、回交BC1F1和F2群体分析看,D香1 B、D香2 B、内香2 B、内香4 B、绵香2 B、绵香3 B、宜香1 B的香味受单隐性基因所控制;泸香90的香味可能受一对抑制基因和一对香味基因控制.初步将D香2 B和泸香90的香味基因定位在第八染色体上,D香2 B香味基因位点与SSR引物RM 210相距17.3 cM,与RM 515相距5.7 cM;泸香90的香味基因位点与RM 515相距4.3 cM.RM 515可应用于水稻分子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调亏灌溉技术对玫瑰香葡萄果实品质和葡萄酒质量的影响,为玫瑰香葡萄精确水分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调亏灌溉条件下,研究玫瑰香果实及葡萄酒的基本理化成分变化,以及主要功能性成分——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揭示调亏灌溉对玫瑰香葡萄与葡萄酒酚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调亏灌溉均能提高玫瑰香葡萄果实中的总酚、单宁含量,降低了果实总花色苷、总类黄酮和总黄烷醇含量。葡萄酒与葡萄果实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存在差异,80%常规滴灌量处理降低了葡萄酒中的总酚和单宁含量,而其余调亏灌溉处理均提高了葡萄酒中的总酚和单宁含量;所有调亏处理均提高了葡萄酒中的总类黄酮和总黄烷醇含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70%常规滴灌量时,玫瑰香葡萄和葡萄酒品质均为最好。  相似文献   

11.
糖及糖衍生物因其良好的亲水性、热稳定性及作为香气物质的前体物,广泛应用于卷烟的增香保润。通过总结糖类、糖酯类、糖苷类及美拉德反应产物等化合物的增香保润机理及其在卷烟增香技术、保润技术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从而阐明其在卷烟行业中应用的可能性及重要性,为我国卷烟行业关键技术的突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烤烟致香物质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提高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简述了烟叶致香物质种类及影响其含量的因素,认为遗传差异、生态环境、栽培措施和烘烤调制是当前限制烤烟致香物质含量提高的主要因子。结合烟草生产实际,建议进一步重视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熟采烤及适宜化控技术对改善烟叶香吃味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运用nested-PCR技术对广西黄皮和九里香进行柑桔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 HLB)检测,结果表明:从部分黄皮和九里香样品抽提的DNA中,可扩增出一条特异性的400 bp条带,说明广西种植的黄皮和九里香均可感染黄龙病;在柑桔黄龙病疫区,黄皮和九里香黄龙病感染率分别为35.0%和40.0%。  相似文献   

14.
在盆栽条件下对百里香和小花溲疏叶片的气孔特征、叶绿素含量及气体交换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百里香的气孔密度明显高于小花溲疏,且气孔的长与宽比小花溲疏要小;百里香的叶绿素含量比小花溲疏高;百里香和小花溲疏都具有比较典型的双峰型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它们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基本一致;在一日内百里香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始终大于小花溲疏;百里香叶片气孔的结构特点、叶绿素含量的生理基础以及百里香植株的生物学特点是其净光合速率始终高于小花溲疏的主要原因,也使得百里香较小花溲疏更适应旱生环境.  相似文献   

15.
孔旭晖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379-383
摘要:本文阐述了香根草系统及广东香根草产业化发展历程并介绍了香根草在广东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以研究、示范推广实例阐述了香根草在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污水治理等方面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有机初烤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内标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技术,以常规烟叶作对照,研究了有机初烤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组分及其含量.结果表明:有机烟叶和常规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却有较大差异,且部位间也有明显的差异,在所测定的28种主要中性致香物质中,总量均表现为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有机烟叶除上部叶中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略低于常规烟叶外,类胡萝卜素类、类西柏烷类、棕色化产物类致香物质和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在3个部位均高于有机烟叶,其中,以中部叶提高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亲本内恢5550和内香2A的特征特性及近年多点高产制种实践,总结了内香2550高产(3 t/hm~2以上)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8.
香紫苏是伊犁河谷重要的香料作物之一,在察布查尔县、昭苏县及七十七团等县乡、团场种植,表现出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出以选地、整地、播种质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为重点的膜上机械化点播栽培技术,并对该技术的应用推广进行探析,以期为香紫苏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汪攀 《茶业通报》1995,17(4):29-30
新创名茶“长香思”的研制初报汪攀(巢湖地区农牧业局)长香思茶是安徽省名茶中的一枝新秀,是巢湖地区经作站以国营含山县长山茶场600亩优质高产茶园为基地,采用“技术入股,共同分担风险,成果共享”的新模式,与长山茶场共同攻关,经过我国著名茶业专家、安徽农业...  相似文献   

20.
对奶香风味香精中奶味成分的提取方法和气质联用条件进行了探讨。通过试验确定同时蒸馏萃取法为最佳的奶味成分提取方法,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得出奶油和香基A、香基C的主要致香成分为己酸、辛酸、正癸酸、十二烷酸、十四酸、正十六酸、油酸、硬脂酸等中短链脂肪酸和酯类;香气不同,各化合物之间的组成及含量也不同,但含量最高的均为中短链脂肪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