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从文是中国文坛上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清新、朴实、自然.特别是关于湘西乡村风情的小说,以表现人性为中心,传递出作者原始古朴的人生审美理想.对善良淳朴的民风民情等人性美的讴歌、对美的刻意追求和作品中展现出的浪漫色彩是沈从文乡土小说中重点表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王远年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16(1):51-53
沈从散化小说的审美持征,一方面是没有“中心事件”和“中心人物”的“散”,体现出散式的疏散,自如和结构上的跳跃多变;另一方面是人物和事件的“不散”,体现出浓郁的抒情性和人物塑造的写意传神。 相似文献
3.
韩晓伟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4):55-57
彭家煌与沈从文两位作家在乡土小说创作中表现出不同的美学倾向。彭家煌着力于丑的攀露,沈从文则侧重于美的挖掘。不同的美学倾向在他们作品中表现在对人性、乡土风俗、自然景物的描写上。他们的写作目的是改造社会和国家民族。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的小说是“对人生的远景的凝眸”,对人生和生命的独特感悟。本文把沈从文小说的女性形象按湘西女性、都市女性进行分类,并对城乡两种生命形态进行分析、比较,展示她们与众不同的人性美与生命美。这种美体现在天人合一、自在自然中,在憧憬爱与自由、追求梦想中,在执着独立、实现存在的价值中。对女性形象的人性美和生命美的凸现是作者表现女性人物的重心。沈从文的作品塑造的各种女性形象从美学的、历史的原则出发,远离政治,超越时空,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湘西系列小说中,沈从文从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哲学思想高度,把对自然、人性、社会和谐之美的追寻和探索作为贯穿于整个创作中的主线,审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乡土中国的冲击,批判过分注重物质发展所造成的人性异化,提出"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存状态是最理想的"人生形式",彰显独特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6.
郭晶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2):14-16
沈从的创作历程可以说是一个寻求美好人性寄居地的历程,但是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悖论决定了他寻找的无望。尽管如此,他依然固执地坚守在自己的精神守望中。但客观现实又让他不能完全超脱。这种强烈的精神冲突煎熬着他的整个创作过程。正是因为此,在他寄予了美好理想的湘西女性身上,读看到了世代妇女的身影,她们依然生活在传统的樊篱中。 相似文献
7.
刘进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文章探讨了沈从文与现代性线性时间观念迥异的时间意识,以及这种时间意识对小说叙事的影响。在“常”与“变”的执着思索中,沈从文超越了现代作家普遍存在的进化论的时间观念,拆解了“新”“旧”之间的对立模式。在普遍“新”胜于“旧”的价值期许和对未来乐观表达的现代叙事中,沈从文小说中的时间诗学构成了对现代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杜昆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2):143-146
城市与文学紧密相联却不能休戚与共,揭示了文明发展困境的存在。沈从文的都市小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引起研究者更多的关注和探讨,研究者对沈从文都市小说的认识有变化、有共识,也有争论。沈从文都市小说的创作和接受表明:文学与城市之间的张力和纠结关系,正是作家视野和研究者视野的交融区;人类在走向城市的进程中存在困惑,但又一直执著地追求和谐的文明。 相似文献
9.
江守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7,26(1):95-100
沈从文关注文学中的生命表现,用生命来充实文学,推崇生命的神性,认为文学之美就在于表现生命,由此形成“美在生命”的文学理想,在文学中追求一种真、善、美合而为一的理想人生。这种文学理想的实现需要三个方面的合力:作家对生命的静观、用生命体验来阅读“社会”、用勤奋写作来表现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10.
小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产物。把同一时代中国和英国两本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加以比较,不难发现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红楼梦》和《十日谈》这两本小说对人物肖像描写的不同手法反映了东西方对人体美、服饰美、男性外貌的不同认识,以及对“丑”这一概念的不同处理。作者在书中对环境的不同描写也充分反映出中西文化对自然的不同态度和对意境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1.
李晔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43-46
无论是官场小说、新写实小说,还是新历史小说,刘震云批判写实的风格在当代文坛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他在关注人的生活的同时,总会有意无意地将过去与现代、城市与农村作比较,对人性进行深入的探索。尤其是刘震云在小人物精神困境的解读上,体现了作家对历史,对社会的人文关怀精神。上演了一幅幅风风雨雨、兴衰荣辱和因果报应的生活画卷。本文试从刘震云小说的创作动机以及人物分析方面,反映作家刘震云对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们的精神困境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文论中所提倡的直觉感悟的审美方式、静观人生与“和谐 - 节制”的美学趣味、美在生命的文学理想,无不与禅宗的人生哲学相契合。解读他的文学思想、探寻他与禅宗文化之间的关系,意图是努力靠近沈从文的历史真貌,从另一思维路径去探讨其文艺思想的独特性,从而为更全面认识沈从文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提供一种有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的乡土小说描写了独特的湘西世界。上世纪20年代未期到30年代中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代表作为《边城》,作品着力表现的是湘西劳动人民身上人性的善和美的光辉,希望是把这种积极健康的生命活力输入到整个民族的道德文化建设中,促使民族生命力的觉醒。在他的作品里孜孜不倦地描写着人性的善和美,赞美着原始自然的生命活力,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独特而又美好的“湘西世界”。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自小生长于湘江楚水间,故乡源远流长的屈原文化、奇异的自然风物、人情世态蕴就了他独特的情性。他以一个忠实信徒的态度、度诚赞美着心中理想的人生形式。于是,那样一个近乎完美的“湘西世界”成就了一种独特的人生文化。但是,现实冲撞着这个古朴和谐的、牧歌式的、世外桃源般的世界,“完美”被撞碎或变质。沈从文终于清醒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而要给“湘西世界”找到新生和光明,就不得不思考变革的问题了。《箱子岩》比较显著地显示了作者这一思想裂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高立琴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2):135-136
美国作家霍桑的作品<红字>中关于自然法则与社会法则的对立描写最为突出.在作品中,霍桑十分深沉地表现了加尔文教的统治对人们的摧残和留在人们心灵上的烙印,描写了宗教压抑下的变态心理,思想矛盾和生活悲剧.同时也表现出作者自己的思想里也充满了矛盾,充满了消极处世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宗教意识.他经常陷入苦思冥想,执着于加尔文教义上的"恶"的概念,并往往从这一观念出发来看待社会现象,把一种具有神秘含义的恶当作造成一些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这可能是由于作者一方面身受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极其普遍存在的宗教的熏陶和影响,另一方面作者本人对自由和个性解放有着强烈的要求.然而,自始至终,霍桑站在自然法则的一边,热情地赞美野蔷薇及人们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本文拟从社会学及心理学入手,对作者创作的心理历程及其在作品中的反映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细节是构成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最小细胞,是文学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最小组成单位,小说中人物形象之间的差异,往往就在那些细枝末节上.细节描写可以把外在的形象、内在的心理都鲜明直接地展示给读者,让读者去判断、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可以作为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暗示小说的章法;可以突出小说的主题.一般来说小说中的细节描写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杂文在沈从文创作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它却涵纳了沈从文思想艺术中的诸多曲折与矛盾。特别是《怎样从抗战中训练自己》这一组杂文,展现了三四十年代沈从文曾经有过的尝试、探索与失败,补充了沈从文由"边地牧歌"转向"抽象的抒情"的精神轨迹。而《沈从文全集》对"杂文"的收集、归纳,又为我们提供了沈从文研究的一条新思路,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沈从文被经典化的研究倾向。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的创作与傩文化关系密切,在多方面受到了傩文化的影响。傩祭仪式和傩戏是沈从文创作表现的重要内容。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表现为塑造神巫形象、写信仰傩神的俗民、给人物取有“傩”字的姓名以及采用与傩相关的语汇写人物。沈从文创作的情节设置、神秘风格与小说的尚“三”特征也受到了傩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姜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
从民俗学角度看,沈从文小说中出现的审美意象显示出与民间情爱主题的某种关联:风、云、雨、水是天地造化的结果,也是具有情爱内涵的意象;自然界许多动植物被赋予了情爱和子嗣繁衍的内涵;民俗节日也是民间男欢女爱的时节。小说中民俗风物的意象化是作者叙事建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丁光梅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4):52-55
张爱玲是我国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一位女作家.在四十年代的特殊条件下,她奇迹般地成为上海沦陷区新作家中最耀眼的一位,并于七、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在海内外形成新的"张爱玲热".她的作品对人性中的虚荣、自私、嫉妒、情欲、金钱欲等都有深刻的表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