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河南省沿黄稻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万hm^2左右,大部分为麦茬稻。豫南麦茬稻种植面积约10万hm^2。小麦收获后,水稻要抢茬移栽,但由于全省沿黄稻区插秧环节机械化率较低,不足30%,大部分依靠人工插秧,因此生产用工成本高、效率低,缺乏省工省时的轻简化节本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推广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有耕地1.2亿亩,居全国第三位,年产粮食5 946.6万t。其中,小麦种植面积8 198.49万亩、玉米4 975.29万亩。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900万亩左右,为河南省第三大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豫南及沿黄地区,平均单产在510 kg/亩以上,是河南省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亩效益800元左右。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相比纯作水稻亩效益可增加  相似文献   

3.
花生是河南省第一大油料作物,而豫南地区是全省花生主要产区且面积集中,花生种植面积在63.33万hm2左右,占全省花生总面积的40%以上。但豫南地区土壤多为砂姜黑土和黄褐土,土壤较为黏重紧实,且夏秋季节雨涝灾害频发。多年来,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力图从种植模式、生产手段上解决困扰豫南地区多年的土壤黏重、排水不畅、渍害严重所导致夏花生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是河南省第三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hm2以上,主要分为豫南稻区和沿黄稻区两大种植区,其中,信阳市种植面积稳定在46.7万hm2以上。稳定发展水稻生产及稻米提质增效是河南省农业生产重点之一。但是,河南省水稻生产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2010年之前,全省水稻病虫害发生严重,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等主要病虫害相继发生;黑条矮缩病、稻水象甲等新发病虫害不断出现,稻曲病等次要病虫害上升,病虫害暴发几  相似文献   

5.
豫南稻区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豫南地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有种植面积为46.7万公顷,年产量达到350万吨,实现产值50亿元.为保护豫南稻区生产安全,近年来,我们认真分析水稻病虫害发生的新形势,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一套豫南稻区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罗峥 《河南农业》2022,(7):35-35
罗山县地处河南省南部,常年种植水稻面积约6.33万hm2,每年水稻病虫草害发生面积13.33万hm2次左右,其中,水稻螟虫、稻飞虱、稻蓟马、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虫危害较重.2015年,罗山县结合豫南稻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内开展多项水稻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集成一套以农业防治、物理防...  相似文献   

7.
豫南稻区是我省水稻主产区,常年种植水稻7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70%。自推广三系杂交水稻以来,常规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少。目前豫南稻区推广的三系杂交水稻品种为汕优63。由于其品种单一,不抗白叶枯病,而且生产上所用杂交水稻种子有99%靠外省调入,种子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我们于1988年引进广东省农科院选育而成的特青2号水稻品种,经试验、示范,于199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现将其产量表现及利用情况简结如下。1 特青2号产量表现1.1 试验、示范产量结果 1989年在5个点试种,共种特青2号182.8亩,平均亩产稻谷497.7kg,其中有8.2亩平均亩产稻谷550.3kg,比同等条件下汕优63略为增产,比桂朝2号增产8.8%。1990年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中籼水稻良种区域试验,试验  相似文献   

8.
张艳 《河南农业》2023,(22):53-54
<正>我国对水稻的需求量很大,保障水稻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籼稻和粳稻是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亚种,其中粳稻种植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根据气候特点的不同,河南省水稻种植区域可划分为沿黄稻区和豫南稻区。沿黄稻区为华北粳稻生产区,豫南稻区是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具有南方稻区特征。有研究发现,豫南稻区气候特点导致粳稻籽粒灌浆慢、结实率低、稻米品质差、病虫害高发,严重影响粳稻的生长发育。中国水稻研究所张卫星等研究发现粳稻随着种植地域从北方向南方移动,其株高、生物量及产量等性状均降低,  相似文献   

9.
豫南稻茬区作为全国油菜的主产区之一,近几年由于受种植习惯、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影响,油菜种植面积难以扩大。笔者结合多年的研究与生产实践经验,针对限制当地油菜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和群众种植习惯,提出了豫南"稻-油"轮作区双低杂交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谨供参考。一、豫南"稻-油"轮作区油菜生产情况(一)区位优势豫南"稻-油"轮作区主要包括信阳市、驻马店市的正阳县、确山县、泌阳县、新蔡县及南阳市的桐柏县、新野县、唐河县、邓州县,常常年种植面积为20万~25万hm^2。  相似文献   

10.
南阳夏花生蛴螬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阳是河南省主要的花生种植区和集散地,年花生种植面积300万亩左右,其中夏花生种植面积170万亩左右.平均单产260kg/亩左右,种植面积居河南省第二位,总产第一位,不仅形成了小麦、花生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和产品交易的区位优势,并且成为继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作物。  相似文献   

11.
越南水稻的栽培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越南属农业国家,近年大米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九龙江平原和红河平原。南部地区一年三熟。杂交稻只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0%。  相似文献   

12.
沿黄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治配套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河南省水稻种植面积800万亩,其中沿黄稻区大约150万亩。与豫南稻区相比,沿黄稻区植稻历史虽短,然而气候条件和黄河水浇灌决定了优良的米质,深受消费者欢迎。80年代初期,沿黄稻区水稻病虫害并不复杂,整个生长期仅用药2次,可基本控制病虫害发生,很多田块甚...  相似文献   

13.
段同峰 《河南农业》2019,(19):31-31
豫南浅山丘陵盆地花生生产区是河南省第二大花生生产区。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豫南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振兴老区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农民缺乏防治技术、管理粗放、病虫基数逐年增大等原因,致使花生病虫害发生较重,因病虫害造成减产10%~20%,发生重的田块减产50%以上。因此,准确掌握花生病虫害的发生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防治,是夺取花生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南阳盆地夏花生茎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盆地常年花生种植面积300万亩左右,其中夏花生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平均单产260kg/亩左右,种植面积居河南省第二位,总产第一位,不仅形成了小麦、花生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和产品交易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饮食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喜欢吃米饭。河南省潢川县地处南北的过度地带,气候适宜种植水稻,是豫南水稻种植的主要产区。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为了满足自身粮食的需求,种植了大量的水稻。并且随着农业不断发展和进步,水稻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和草害现象,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就需要采用科学、合理、有效地的种植方法,做好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各种病虫害和草害的防治工作,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的解决问题,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信阳市种子管理站联合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共同对信阳市目前推广的主推水稻品种进行田间鉴定,以便掌握其特征特性。一、材料与方法(一)品种来源。每县区选择本区域内当前种植面积前2位的杂交籼稻品种及豫南稻区"籼改粳"项目主推粳稻品种,最终确定杂交籼稻品种15个,粳稻品种7个(杂交粳稻3个)。所有品种安排在信阳市农科院试验园区进行,田块属典型信阳水稻土,肥  相似文献   

17.
稻田套种毛木耳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南、豫北为河南省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大,在稻田套种毛木耳.可充分利用二者生态因子互补作用,节水增肥,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稻田套种平菇已有报道.但套种毛木耳未见报道。因此,笔者自2002年进行试验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稻田套种毛木耳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的20%,总产量为世界的34%,居世界第一;单产高于世界单产水平(3648kg/hm^2)居第6位(6024kg/hm^2)。水稻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到目前为止,种植机械化程度很低。乘坐式水稻直播机的研究成功,进一步推动了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步伐,对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9.
以河南省息县水稻种植面积提取为例,选取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对环境小卫星数据进行分类,并计算出水稻种植面积,将其结果与高分辨率ALOS数据进行位置精度计算,得到平均精度达87.89%。同时,与决策树分类方法和神经元网络分类等方法进行对比,混合像元分解方法总量精度显著提高。表明针对环境小卫星的混合像元分解方法可以提高水稻种植面积的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20.
南阳盆地每年花生种植面积300万亩左右,平均单产260kg/亩左右,种植面积居河南省第二位,总产第一位,不仅形成了小麦、花生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和产品交易的区位优势,并且花生成为继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