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离体条件下甘薯的块根形成MakotoNakatani了解甘薯块根形成的生理机制对甘薯的改良很重要。通过马铃薯离体块茎化体系的资料,弄清了马铃薯块茎形成的机制。然而甘薯除了某些偶然的离体块根形成之外,其块根形成的根的组织培养体系至今尚未建立起来。据说甘...  相似文献   

2.
对引进CIP甘薯实生种子后代鉴定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本地甘薯实生种子做对照,将引进的国际马铃薯中心(CIP)甘薯实生种子及其后代品系进行萌芽性、生长势、生产力、抗病性、品质等性状的综合鉴定筛选,结果表明,CIP实生种子的出苗率、移栽率及初选、复选、品系比较等各级试验的入选率分别为60.35%、55.97%、6.30%3、2.18%、16.67%,本地实生种子分别为63.38%、48.97%、4.67%、32.20%、25.76%;筛选结果CIP实生种子和本地实生种子差异不显著。从CIP实生种子后代中筛选出了6个优良品系作为育种材料利用。通过引进CIP甘薯实生种子,在国内鉴定筛选,可以丰富国内甘薯种质基因库,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3.
已报导过马铃薯经电离辐射处理后,块茎可积累更多的还原糖,所增加的还原糖主要是蔗糖。但关于照射量和蔗糖含量的关系尚无确切的报告。本篇研究主要讨论γ-射线辐射对甘薯块根和马铃薯块茎糖含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马铃薯品种为 Danshku;甘薯品种有古溪十四号、农林九号和 L-4-89。Co—60 γ—射线的辐射量为2.85千戈瑞/小时~*。照射后马铃薯和甘薯分别贮藏于  相似文献   

4.
<正> 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创建那天起,就制定了一项与其它机构协作研究的策略,其宗旨就在于利用每个机构的相对优势去从事改良马铃薯的研究。这类共同研究协定已经使得本中心事半功倍地达到了目的。在过去的几年中,有几项类似的共同研究协议已经被国际马铃薯中心沿用到新的研究领域中,例如:植物组织培养和遗传工程。国际马铃薯中心已经从事了多年植物生物技术的工作,事实上有许多这类工作在其它的机构中被认为是生物技术的研究,而在本中心的组织培养实验室中只是日常工  相似文献   

5.
甘薯和马铃薯是两种重要的热带块根和块茎作物,对酸性土的耐性属中等。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甘薯和马铃薯对低 pH、高 Al、低 P土的耐性并分析其机理。材料和方法1987~1989年在田间和培养液条件下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马铃薯作为一种粮蔬兼用作物,已被我省农民广泛接受,种植面积逐年上升.而旱地多熟制的迅速发展,尤其以马铃薯/玉米/甘薯高产高效熟制的不断扩大,使马铃薯栽培技术越来越被重视,以住生产上较注重玉米、甘薯等作物的间套技术,而对马铃薯的间套增产栽培技术研究不多.因此,研究总结出一套马铃薯的间套栽培技术已迫在眉睫.1990~1993年,我们组织丽水、东阳、衡州等单位开展了马铃薯间套技术研究,为间套作春马铃薯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合作003号是云南省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师范大学薯类研究所、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合作,采用381400.22作母本,387334.5作父本杂文选育的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2007  相似文献   

8.
世界马铃薯晚疫病学术大会于1999年3月16~19日在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举行,会议主题为“晚疫病:全球粮食安全的威胁”。基多是国际马铃薯中心设在海外的晚疫病研究工作站所在地。本次大会是由“全球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行动组织”,即GILB(GlobalInitiativeonLateBlight)发起,通过国际马铃薯中心召集主办的。会议得到了一些欧美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资助。来自全世界30多个国家的14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中国有两位代表应邀出席,他们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何卫博士(大会发言,着重介绍了中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蛋清浆合适的不同原料上浆工艺参数。[方法]通过研究蛋清浆中玉米、甘薯、马铃薯3种常见淀粉及变性淀粉对上浆工艺的影响,得出了在一定条件下蛋清浆的用量之比。[结果]结果表明,在淀粉的用量方面,以变性淀粉用量最少;就上浆总体效果而言,以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较为适宜。甘薯淀粉调制的蛋清浆加水量略多一些,但从试验来看,对于少量原料制作的蛋清浆,随着加水量的增多,浆液性能呈下降趋势,故宜少加或不加水。[结论]通过试验,得出了蛋清浆合适的成型指标及滑油的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10.
甘薯茎线虫病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周忠  马代夫 《杂粮作物》2003,23(5):288-290
甘薯茎线虫病是由马铃薯腐烂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引起的,我国的南北薯区均有发生,北方薯区春作地危害更重。近年来,茎线虫病扩展较快,逐年加重,对甘薯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中国甘薯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对甘薯茎线虫病的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发病机理、危害及对甘薯对茎线虫病的抗性鉴定、抗性遗传规律和综合防治等作了综述,并展望了甘薯茎线虫病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秘鲁利马的国际马铃薯中心(“CIP”,以下筒称“中心”)的科学家们正在为世界上高温、多湿地区提供马铃薯的优质蛋白质而努力。培育耐热的马铃薯品种并不容易。马铃薯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脉的高寒山区。当前热带种植的一些马铃薯是北美和欧洲的温带品种,或是它们的后代。这些品种产量较低,主要原因是不适应那里的环境。研究者们试图培育特别适于高温、多湿地区的高产且耐病虫的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12.
收集活动 1987年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CIP)有16个收集队考察了7个拉丁美洲国家,不仅收集甘薯的栽培种质资源,也收集野生种质资源。经127天的田间工作,从476个地点进行了采集。收集的栽培样品总数是579个,包括如下各类样本:野草型材料、地方品种、改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公示     
<正>2015年中国马铃薯大会期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决议通过新增补常务理事1人,理事1人,委员26人,新团体会员单位4个,现将名单公布如下:新常务理事、副主任委员1人:卢肖平(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新理事1人:陈合安(政协延庆县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正在2016年1月18~22日,由21世纪全球木薯合作团队和国际块根类作物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ropical Root Crops,ISTRC)共同于南宁市召开的"21世纪全球木薯合作团队第3次会议暨国际块根块茎类作物学会第17次会议"上,国际块根类作物学会授予金黎平研究员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她在块茎类作物方面的贡献。同时获奖的还有我国著名的甘薯专家马代夫先生。金黎平研究员是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部薯类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和863计划、  相似文献   

15.
<正>湖北恩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注重专用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特别是70年代和80年代以来,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密切合作,征集了大量有益基因资源,从而使专用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已选育出鄂马铃薯1号、鄂马铃薯3号及南中552等适于薯条或薯片加工的马铃薯品种。这些品种由于淀粉含量较低一直不能满足日益兴起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业的需要,而新育成的高淀粉品种鄂马铃薯5号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引种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铃薯品种“大西洋”(Atlantic)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于1978年和1996年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入的品种,在《全国马铃薯品种资源编目》的永久编号为5015。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经多年小区试验和大面积栽培鉴定,采用...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晚疫病科学防治及有效药剂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马铃薯晚疫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危害,被国际马铃薯中心列为马铃薯头号病害。该病特别在高湿、多雨、冷冻地区发生严重,防治不当经常造成大面积死秧、大量薯块腐烂,甚至绝产、绝收。  相似文献   

18.
<正> 膨大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剂,它能提高马铃薯光合效率,可将较多的光合产物运送到马铃薯块茎内,提高经济系数.近年来,江苏、四川、云南等省在甘薯上应用面积较大。1988年山西省开始引进并在马铃薯上应用,我  相似文献   

19.
自从甘薯传入日本以来,作为专门的救荒作物,已经多次拯救人们摆脱了饥饿。天保年间,关东地区开始小规模生产甘薯淀粉,并逐渐地扩展到关西和九州,作为淀粉原料,取代了马铃薯。甘薯淀粉的生产,对南洋诸岛进口木芋和西米淀粉以及朝鲜淀粉价格和生产量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以后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0.
<正>1选育经过1994年由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采用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水平抗性的高世代材料387115.40作母本、XY.14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1995年,由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引入该杂交实生籽,1995年云南省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