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尔滨市9种湿地植物在不同HRT下净污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晶  郜莹  肖洋 《森林工程》2012,(6):22-24,27
选择慈姑、水葱、香蒲、小叶章、菖蒲、泽泻、芦苇、地榆、水莎草9种典型湿地植物,构建小型人工模拟湿地,分析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湿地植物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 d,植物对COD、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25%、81.80%、77.51%,均高于对照组;植物对COD的去除能力大小排序为:香蒲>菖蒲>水莎草>水葱>慈姑>小叶章>泽泻>地榆>芦苇;对TN去除能力大小为:香蒲>慈姑>菖蒲>小叶章>水莎草>水葱>泽泻>地榆>芦苇;对TP去除能力的大小依次为:香蒲>小叶章>慈姑>水葱>菖蒲>水莎草>泽泻>地榆>芦苇。综合分析表明,香蒲、菖蒲、水葱和慈姑的净污能力最强,可应用于人工湿地中。  相似文献   

2.
应用RT-PCR和RACE法从麻疯树总RNA中分离出pepc基因全长cDNA,长度为3 142 bp,阅读框2 898 bp,编码965个氨基酸,在GenBank中登录,序列号为EU069413。它的氨基酸序列与蓖麻、陆地棉、橙、大豆、花生、烟草、油菜、拟南芥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94%、92.46%、90.60%、90.50%、90.50%、88.33%、84.61%、82.44%。该基因编码了pepc基因家族中的pepc1,蛋白属于C3型PEPC。推测了pepc编码蛋白分子量为110.6 kD,并对其稳定性、二级结构、疏水性等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确定了该蛋白的功能位点和结构域。  相似文献   

3.
对大花序桉幼苗生物量及营养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花序桉苗木平均单株生物量大小排序为茎>根>叶。幼苗主要营养含量和吸收积累规律为K>N>P>Fe>Mn>Zn>B>Ca>Cu>Mg。大量元素N、P、K贮量最高的部位均为茎,根部和叶中含量相近。大花序桉苗期叶片对主要营养元素N、P和K的吸收分配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Mg与Ca,Cu与P、K,Zn与N、K、Cu、Fe,Fe与N呈现互相促进关系;Mn与N、Fe、K、Cu,B与P、Cu为相互抑制关系。据此,大花序桉苗期以氮、磷、钾肥为主,其中要求养分K2O>N>P2O5,并有针对性地添加铁肥、锌肥和铜肥。  相似文献   

4.
张文献 《中国林业》2008,(18):12-13
地处豫西边陲的三门峡市卢氏县,位于东经110°35′至111°22′,北纬33°33′至34°23′之间。居黄河、长江分水岭南北两麓,横跨崤山、熊耳、伏牛三山。北邻灵宝,东连洛宁、栾川,南接西峡,西和西南部与陕西省洛南、丹凤、商南三县接壤。全县总面积3665.2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353个村民委员会,3082个居民组,总户数79,804户,总人口37.2万。卢氏县人均纯收入2362元,属国家级贫困县。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全州县成水林场种子园81^#、91^#、104^#、143^#和250^#五个杉木优树作为杂交亲本,按照5×5完全双列交配设计进行控制授粉,得到25个杂交组合。1998年在广西苍梧县白南林场进行育苗试验,测定苗期性状,估算亲本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力等遗传参数,根据子代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在25个杂交组合中初选出91×81、250×104、91×250、143×104、143×81、81×250组合为最佳杂交组合,为杉木第二代强化种子园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白蜡适应性强,抗寒,抗旱,抗烟尘、二氧化硫、氯、氟化氢等。萌芽、萌蘖力均强,耐修剪,生长较快,寿命长。其枝叶繁茂、根系发达,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在朝阳地区生长良好。其育苗技术要掌握以下几点:1、种子采集;2、苗圃地的选择;3、整地;4、灌水;5、种子处理;6、播种;7、当年苗管理;8、大苗管理。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油茶林地不同母岩红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广东省油茶林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主要限制因子,采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ASI),以高粱为指示作物,对该省主要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因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油茶林地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均较低,N、P、K元素严重缺乏,Ca、Mg、B、Zn、Mo等元素普遍缺乏,而S、Fe的含量丰富;就供试的4种类型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吸附量而言,第四纪红壤对K、Zn、Mn、Cu和砂岩类土壤对B的吸附固定量大,而千枚岩类土壤对K、B、Cu和花岗岩类土壤对P、Mn、Zn的吸附固定量小。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N>P>K>B>Mo>Mn,砂岩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K>P>N>Zn,千枚岩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P>N>K>Cu>Zn>Mn>Mo>S,第四纪红壤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N>P>K>Zn>Mo>Cu>B。由此得知,P、N、K是广东省油茶林地土壤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其次为Zn、B、Mo。文中还提出:下一步的田间试验应致力于N、P、K、B、Zn、Mo的平衡施肥,还应重视补充Ca与Mg元素。  相似文献   

8.
本刊是由全国园林科技信息网主办的综合性园林行业学术期刊。它集政策性、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为一体,主要刊登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园林植物引、选、育;园林植物栽培;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营养;园林植物保护;园林生态;园林工程;园林文化;公园及风景名胜区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科研成果和技术经验等内容,并设有译文、科技动态以及信息报道等相关栏目。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9.
以火力楠、木荷、油茶3种防火树种为研究对象,对各季节3种防火树种树枝、树皮、树叶的含水率、燃点、热值、灰分含量、粗脂肪含量、木质素含量、粗纤维含量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以评估不同树种在不同季节的燃烧性。结果表明:各季节3种防火树种树枝、树皮、树叶的含水率、燃点、灰分含量和木质素含量总体为木荷>油茶>火力楠;热值春季为油茶>木荷>火力楠,秋冬两季为火力楠>油茶>木荷;粗脂肪含量各季节均为火力楠>油茶>木荷;粗纤维含量各季节均为油茶>火力楠>木荷。研究结果为3种防火树种的防火效能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Cd及矿质营养元素在结缕草植株中的积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水培方法研究了镉在结缕草中的积累特性及对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处理下结缕草根、叶中镉的分布比例为细胞壁>胞液>细胞器。低浓度(1、10 mg·L-1)处理下,结缕草茎细胞液中镉的比例分别较细胞壁中镉的比例高出61.70%、69.60%;高浓度(100 mg·L-1)处理下,细胞壁中镉的比例较细胞液中镉的比例高出47.70%。低浓度(1、10 mg·L-1)处理的结缕草地下部的镉含量显著高于地上部,而高浓度下(100 mg·L-1)结缕草地上部的镉含量较地下部显著提高37.31%;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镉转运系数显著提高,100 mg·L-1处理下镉转运系数分别较1、10 mg·L-1提高了4.12、2.45倍。高浓度(100 mg·L-1)处理下,结缕草地下部N、K、Ca、Mg含量下降,P、S含量有所提高。高浓度(100 mg·L-1)镉处理下,地上部N含量较对照显著上升16.11%,Ca、Mg的含量均较对照升高;不同浓度镉处理的地上部P、K、S含量均较对照降低。  相似文献   

11.
对广州市越秀、天河、荔湾和海珠 4 个区 106 个样点的立体绿化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到共有 80 个样点应用了立体绿化景观,立体绿化应用率为 75.47%,其中天河区的应用率最高,为 88.46%,荔湾区的应用率最低,为 66.67%。应用植物种类共 42 科 72 属 86 种,包括草本植物 45 种,木本植物 24 种,藤本植物 17 种,种数应用最多的科是天南星科和百合科,使用频率较高的种是鹅掌藤 Heptapleurum arboricola、光叶子花 Bougainvillea glabra、肾蕨 Nephrolepis cordifolia、使君子 Quisqualis indica 和绿萝Epipremnum aureum 等,植物种类应用较为集中、单一。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类型以棚架、桥体和墙面绿化为主,立柱和斜坡绿化较少;植物栽培形式主要有绿篱式、悬挂式、攀爬式、模块式等。  相似文献   

12.
于2022年,选取浙江省松阳县松针褐斑病发病严重的4个马尾松林分,从坡向、坡位和枝条方位3个维度,以病斑数为指标,分析病害的发生、发展进程。结果表明,坡向、坡位和枝条方位对松针褐斑病的影响大小分别为:南坡>北坡>东坡、西坡;上坡>中坡>下坡>全坡;枝条东西向>南向>北向。  相似文献   

13.
2种桉树不同林龄生物量与能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东廉江市石岭林场2种桉树不同林龄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桉树各器官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都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各器官生物量都以干的最大,叶的最小。4.5年生雷林1号桉和尾巨桉林分生物量分别为77.13、80.03 t·hm-2。不同器官间灰分含量、干质量热值、去灰分热值差异很大,排序分别为:皮>叶>根>枝>干,叶>枝或干>根>皮,叶>枝或根>干>皮。叶、枝、根、干的灰分含量随林龄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而干质量热值则相反;皮的灰分含量和干质量热值随林龄的变化与前者相反。植  相似文献   

14.
比较分析棕黄色、棕红色和黑色3种颜色玛咖种子的大小、萌发特性、幼苗生长特性和酶活力,探讨3种颜色玛咖种子的表型性状及其与种子活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棕黄色和黑色种子的长、厚、厚宽比、千粒质量、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苗长、根长、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POD活性、脱氢酶活性等性状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棕红色种子(P<0.05);棕黄色和黑色种子的新鲜不发芽种子数、死种子数和不正常幼苗数均显著低于棕红色种子(P<0.05)。不同颜色玛咖种子的千粒质量与种子的长、厚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与千粒质量、POD和脱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棕黄色和黑色种子活力高于棕红色种子,萌发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5.
王兰兰 《绿色科技》2023,(5):153-155+161
通过桉树林景观改造工程建设中引入树种筛选,采伐强度2个因子,开展了红锥、木荷、樟树、乐昌含笑、灰木莲等5个树种成长测定,结果表明:树木高度的大小为红锥>樟树>灰木莲>木荷>乐昌含笑;地径的大小为红锥>木荷>樟树>灰木莲>乐昌含笑;冠幅的大小为红锥>木荷>樟树>乐昌含笑>灰木莲。总体来,红锥生长效果最好,其他树种的生长情况与和其他文献较为接近。研究了林下多样性变化情况,发现桉树林全部采伐后物种的数量达到最大。更新层、灌木层、草本层、藤本新的物种的进入也更为频繁,证明林相改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州市12个城市公园的板根树种进行实地调查,对其科属组成、地理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板根树种景观应用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显示,广州公园中应用的板根树种共有65种,隶属26科47属,其中桑科、桃金娘科和苏木科的种类最多;应用频率较高的有榕树Ficus microcarpa、木棉Bombaxceiba、黄葛树Ficus virens、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等;板根树种的科属地理成分组成中,热带成分的科有 18 科,属有38个,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90%和88.37%,表现出显著的热带性;板根树种以孤植和群植为主,树木板根区域土壤浅薄贫瘠,公园常应用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吊竹梅Tradescantia zebrina、花叶冷水花Pilea cadierei等生势强健且耐荫的地被进行覆盖造景。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柳树无性系SH31离子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柳树无性系SH31为试材,研究了NaCl溶液半抑制浓度胁迫下根、茎、叶中Na+、K+、Ca2+ 的分布规律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NaCl溶液半抑制浓度(0.6%)下,SH31耐盐性较强;在0.6% NaCl溶液胁迫下,根部在前16 d积累大量Na+并拦截部分Na+向地上部运输;盐胁迫降低了根、茎部对 K+ 的吸收,而叶部却保持较高的K+ 含量来维持离子平衡;Ca2+含量在根、茎、叶中与对照的相当。在NaCl溶液半抑制浓度盐胁迫下,SH31 的净光合速率前7 d降低之后保持稳定,而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先降后升,表明前7 d的蒸腾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气孔限制。SH31根部对Na+ 选择性吸收并维持K+、Ca2+的高含量及维持较高光合作用是其重要的耐盐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以成都市区内4个不同工业区为研究区域,对其土壤中Cd、Cr、Cu、V、Ni、Mn六种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个工业区表层土壤的V、Cr、Mn、Ni、Cd的平均浓度基本都高于四川省背景值;研究区土壤单项重金属平均污染程度Cf顺序为Mn>Cd>Ni>V>Cr>Cu,单项重金属的平均潜在生态风险程度Er顺序为Cd>Ni>Cu>V>Cr>Mn。从中可见: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总体上为中等污染,特别是龙潭工业区受人为活动影响更大,土壤重金属污染更严重;其中,Mn、Ni、Cd的富集程度更为明显,在龙潭工业园Mn是主要污染元素;在锦江工业园Cd是主要污染元素。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条件下,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南方型和北方型美洲黑杨在5、7、9月的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南方型美洲黑杨在5月和9月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峰值分别为15.79、14.13 μmol·m-2·s-1,在7月为双峰曲线,最高峰值为22.03 μmol·m-2·s-1;北方型美洲黑杨在5、7、9月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一直为双峰曲线,最高峰值分别为13.46、18.08、12.91 μmol·m-2·s-1。南方型美洲黑杨仅在生长旺盛的7月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北方型美洲黑杨在整个生长季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南北方型美洲黑杨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化特点为:夏季(7月)>春季(5月)>秋季(9月);10月份,南方型美洲黑杨净光合速率达到12.70 μmol·m-2·s-1,北方型美洲黑杨已落叶。分别对南方型和北方型美洲黑杨5、7、9月的光合有效辐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空气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偏相关及通径分析,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  相似文献   

20.
以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不同杂交组合为材料,依据转录组测序信息,成功获得了11种日本落叶松材料的4 CL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该序列长1 537 bp,包含完整ORF片段1 368 bp,编码455个氨基酸。qRT-PCR结果分析表明,除日本落叶松Larix16×Larix61组合外,Larix82×Larix13、Larix40×Larix10和Larix82×Larix61子代的表达均高于双亲,推测4 CL基因差异表达与落叶松杂种的木质素生物合成有关。进一步采用SNP标记方法和DNAMAN软件对不同日本落叶松杂种和亲本组合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66个SNP多态性位点,表明日本落叶松4CL 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6个SNP变异中,属于三突变1个;转换类型45个,占总变异的68.18%;20个属于颠换类型,占总变异的30.30%,转换:颠换=9:4。在转换类型中,A/G和C/T转换分别占28.79%和39.39%;颠换类型中A/C、A/T、G/C、G/T分别占4.55%、9.09%、9.09%和7.58%。采用NJ 聚类法对克隆片段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