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讲究高效率、快节奏的变化,袋泡茶的销售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并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随之市场上劣质袋泡茶骤增,可见急需在袋泡茶的质量上加以稳定和提高。近年来,采用添加芳香物质的方法来提高茶叶香气在各国巳十分普遍,为此,笔者对袋泡茶的原料——细茶进行加香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袋泡茶生产题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茶方式也有所改变,袋泡茶已成了城市青年人的时尚,其销量日增。目前较大的宾馆、饭店、合资企业、娱乐场所已将袋泡茶作为日常饮料,大城市中的部分家庭也饮袋泡茶。但并不是所有袋泡茶都好销,只有茶叶质量好、包装完美的优质产品才适合市场需要。粗制滥造,作坊式手工操作包制的低档货,都会被消费者拒之门外。现就有关袋泡茶生产的一些问题为生产者作一简要解答。 1.袋泡茶包装机的选择 袋泡茶包装机,在80年代全靠进口,随后,陕西某兵器厂生产出了袋泡茶包装机,且质量过关,才逐步摆脱了袋泡茶包装机依赖进口的局面。现将进口的和国产的袋泡茶包装机作简要介绍,供袋泡茶生产者参考选择。 (1)意大利伊玛公司(EMA)生产的C22、C21袋泡茶包装机,使用非热封型滤纸,每分钟可包160袋,每袋容茶量2.5g,滤纸袋、外袋提线和标签齐全,成  相似文献   

3.
袋泡茶是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应运而生的一种茶叶包装形式,"快喝"是它给人们的第一印象。袋泡茶一方面通过包装结构的改变,节约了泡茶时间,另一方面通过造型、图形、色彩的变化让人们能够寻求到一些"慢"的情绪,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由此得出结论,"慢喝"才是隐藏于袋泡茶外在表征之内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紧凑,迫切要求多种多样的快速食品和方便饮料。袋泡茶和速溶茶就是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茶叶饮料。袋泡茶是茶叶小包装的一种,是当今世界上很流行的一种方便饮料。它的产生来自一次偶然的启示。1904年,纽约茶商沙礼父将茶叶放进丝绸小口袋,作为珍贵礼品送给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喝茶。因此,茶叶商品包装的好坏关系到人们身体的切身健康。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进程,人们对医疗健康、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等各行各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点不仅限于国内市场,更多的对外出口贸易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新形势下有机茶对外出口贸易展开讨论,并针对相关出口贸易策略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6.
袋泡茶審评     
我国生产袋泡茶已有30余年的历史,近两三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已面市的袋泡茶就有红茶、绿茶、青茶、花茶、菊普茶和各种拼配的保健茶等。在这些产品中,绝大部分采用袋泡茶包装机自动包制,少数用机械结合手工包制。 在现有的专业评茶资料中,尚未见有系统论述袋泡茶审评方法的,故判断袋泡茶品质的好坏常常尺码不一,较难获得一致的审评结论。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采用如下的审评  相似文献   

7.
出口袋泡茶常见质量问题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州口岸从1974年开始出口袋泡茶,而后出口量逐年增长。花茶袋泡茶年出口量约100t,绿茶袋泡茶年出口量约150t。这些袋泡茶主要出口到欧美、日本、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福州辖区内某公司为例,2003年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袋泡花茶增长高达567%,出口袋泡绿茶增长高达202%。在近几年的检验工作中,我们发现出口袋泡茶常见以下几方面的质量问题:1包装方面正常袋泡茶的包装应做到滤纸袋封口完整;滤纸轧边处不夹茶;提线附着于滤纸袋和吊牌(或称品牌标签)处均定位牢固,即使冲泡后也不应脱线;滤纸袋与吊牌和外封套互不粘连。1.1滤纸袋…  相似文献   

8.
袋泡茶出现于二十世纪初,直到七十年代末才开始流行起来。由于袋泡茶具有“定量、卫生、方便、快速”的特点,全球的袋泡茶市场呈快速增长之势。目前世界袋泡茶的年消费量已占世界茶叶总消费量的23.5%,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喝茶。因此,茶叶商品包装的好坏关系到人们身体的切身健康。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进程,人们对医疗健康、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等各行各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网络摄影系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更新,同时也推动了多媒体领域相关的软件和硬件相关技术的快速进步。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基于网络技术对茶叶商品包装摄影系统做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颗粒绿茶试制情况当前,国际上饮用袋泡茶日益发展,为适应国际袋泡茶市场发展的需要,以及增加国内茶叶市场的花色品种,我们进行了颗粒绿茶试制试销的研究工作。 1971年,在江苏芙蓉茶场的支持协助下,利用红碎茶的部分作业机,进行了试制工作,并由杭州茶厂精制整形及窨制成茉莉花茶后,往北京、天津、济南投入市场试销,受到消费者的好评。1972年,中国农科  相似文献   

11.
马平 《福建茶叶》2016,(1):75-7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了。茶座就是一种很好的娱乐休闲方式,但是面临其他新样式的休闲方式的挑战,比如咖啡、肯德基等。在这种多元化的信息交融社会环境中,一定要使用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做好茶座的室内的空间设计,形成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现代审美的结合,才会使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意识不断增强,国家间的竞争最终也将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无论是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对经济的发展都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我国政府也构建了由国家级、省市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组成的保护体系,但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而濒临消亡,非遗传承人居住的环境、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等社会现像都对非遗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现代信息社会,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以互联网为媒介用现代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交际的频繁,市场上对名茶的需求越来越大。衡阳市农业区划要求,要抓好南岳“云雾茶”生产,增加名茶商品量,并计划到2000年,要新扩南岳云雾茶4000亩。本文就如何认识、利用南岳的名茶资源,发展南岳云雾茶略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一、南岳云雾茶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粮油食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才能让百姓每天都吃上安全可靠的放心粮.粮油质量检测工作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在逐渐提高,因此茶艺已经成为人们追逐的一大趋势。现阶段,我国品茶的人越来越多,对茶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茶叶的需求也带动了茶叶种植业的发展,市场销售量也在逐年递增。本文通过对山区茶叶种植的有效管理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行的种植措施,促进我国茶叶种植质量,提高茶叶的种植产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拜金主义的盛行,人们不再崇尚勤俭节约,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奢侈浪费的习惯,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领域出现了一些高端礼品,这些高端礼品动辄上万,简直是"天价",而高端茶消费更是其中翘楚。高档茶消费等不良文化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的发展。为了制止这些不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了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国民收入显著提高,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之后,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我国旅游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热衷于在节假日出门旅游,旅游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因此,各种各样的具有旅游价值的事物不断被挖掘出来,慢慢走近人们的视野.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文化,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准也在逐渐提高,茶叶日益广泛地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茶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喝茶与参加茶艺活动,在此过程中,人们对茶叶的包装设计要求逐渐提高,如何将茶叶的包装设计的富于创意与具有传统文化气息,已经成为了摆在现代茶叶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权启爱 《中国茶叶》2006,28(1):26-27
三、常用袋泡茶包装机的主要性能和选用原则 (一)国内外生产的袋泡茶包装机 1920年,美国衡器公司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全自动袋泡茶包装机,但其包装的茶包内袋是采用纱布缝制的。20 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衡器公司和德拉梅尔·威廉斯公司联合研制成功内袋采用热封合纸袋的包装机,推动了之后20 年袋泡茶包装机的迅速开发。50~60年代,意大利的IMA公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茶叶之大国,不仅是体现在生产、销售茶叶方面,而且也体现在茶叶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中,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必备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已经不单单作为一种饮品,茶发展的领域已经越来越宽泛。现如今的人们对养生问题越来越关注,茶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所包含的成分对人体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由茶发展而来的衍生品——采茶舞,也已经成为体育活动的方式之一。为此,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茶与体育健康之间的联系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