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生地被植物属于最适宜当地环境生长、维持生物群落稳定以及美化生态景观的植物种类之一。通过对野生地被植物黄花三叶草的生长特性研究,发现其抗逆性强、生长迅速、自然繁殖快、覆盖度高,具有强大的水土保持功能,且极具观赏价值。研究结果对人工干预地表的植被恢复再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规划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一座城市是否适宜居住,不仅取决于基础设施建设,还取决于园林绿化设计是否符合城市的特点。地被植物是常用的绿化植物,不同的地被植物有不同的功能,通常与其他植物共成观赏体系,并形成具有一定协同功能的小型生态系统。合理设计和安排地被植物,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绿化的整体观赏价值,同时也能丰富城市的绿化体系,大大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基于此,在分析园林绿化设计中如何选择地被植物的基础上,对园林中地被植物的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被植物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其通过地被植物系统的建立,建设了具有独立体系的人工植物群落生态系统,丰富了城市植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在另外一个方面,其增加了城市的绿化率,美化了城市环境,具有城市美学价值。由此,从园林地被植物种类、功能、配置等几个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园林地被植物的应用现状,试提出我国园林地被植物在将来应用中,应加强园林造景、植物配置、良种培育和推广应用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乡土植物资源在城市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乡土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具有抗逆性强、资源广、苗源多、易栽植的特点,不仅能达到适地适树,满足于城市水土保持的要求,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然而,据调查现对于乡土植物利用问题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或存有偏见,导致很少应用。乡土植物资源丰富,是当地自然植被中具有绿化景观功能和一定观赏性状的植物种类,对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能筛选出众多的乔木、灌木、攀缘植物、地被和草本花卉,做到植物多样性;能展示地方资源,自然风貌,景观文化的本土性,创造地方风格特色;不致引入生物侵害,不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容易获取大量种苗,生产成本低廉。在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合理开发利用乡土植物资源,不仅能形成地域性植被特色景观,而且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城市水土保持应首选乡土植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北京市昌平区城市道路绿化中地被植物应用种类和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存在地被植物配置层次少、品种单一、部分道路的地被植物选择不当等问题。根据地被植物特性和道路应用的特殊要求,对昌平城区道路绿化地被植物应用提出"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多种类多形式配植,加强养护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天福 《南方农业》2007,1(6):24-25
地被植物在美化、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及城乡统筹的逐步深入,重庆及其周边地区对地被植物的需求正快速递增。为丰富重庆地区地被绿化植物的种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在2005年引进优良地被植物佛  相似文献   

7.
吕蕾  丁毅  周生路 《土壤》2008,40(2):200-206
鉴于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预测不准确的问题,本文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各驱动力对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推动作用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发展要求,对现有预测方法进行改进探讨,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预测方法结果较原方法更为合理,具有因地制宜、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为政府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主要就园林地被植物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阐述了地被植物在干旱地区选择及配植,并对常用的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造景、道路绿化等现状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地被植物应用分析及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9.
在温带、亚热带地区均有野生分布的活血丹,耐寒、耐阴,长久青绿,生长迅速,再生能力强,具备作为耐阴地被植物的基本属性和园艺性状。本文对活血丹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园艺性状,以及用途和前景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与其他沙区相比,毛乌素沙区自然条件优越,植物种类多,野生果树资源较丰富。为引导当地群众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给毛乌素沙区生态自然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毛乌素沙区野生果树资源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毛乌素沙区野果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