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两系杂交水稻奥两优69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奥两优69是湖南怀化奥谱隆作物育种工程研究所用自选光温敏核不育系奥龙1S与自选优质高配合力恢复系R69配组育成的两系迟熟杂交中籼新组合.2007-2008年在湖南怀化芷江、靖州等地制种167.5 hm2,平均产量3.6 t/hm2,最高产量4.2 t/hm2.介绍了奥两优69双亲的特征特性,结合湖南怀化制种实践,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冷浸田双季稻品种和栽培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宜于冷浸田栽培的双季稻品种和高产栽培方式,2009年早晚两季在湖南宁乡县、永兴县和桃源县进行了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品种间差异显著,3地点平均产量早稻以陆两优996最高(5.68 t/hm2),晚稻以天优华占最高(5.61 t/hm2);(2)双季稻不同栽培方式间产量差异显著,3地点平均产量均以垄厢栽培最高,早稻和晚稻分别为5.52 t/hm2和5.81 t/hm2;以传统栽培方式最低,平均产量分别为4.75 t/hm2和5.25 t/hm2。由此可见,选用适宜于冷浸田的双季稻品种,采用垄厢栽培方式有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早籼与早粳稻品种在湖南的生态适应性,2013年早季在湖南浏阳市永安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品种产量在5.37~8.25 t/hm2之间,中早39产量最高,达8.25 t/hm2,产量最低的是龙粳21,为5.37 t/hm2;品种全生育期在107~113 d之间,均在7月16日之前成熟。可见试验品种均能在湖南长沙地区做早稻栽培,籼稻品种比粳稻品种产量高,早籼稻更适合在湖南地区作早稻栽培。  相似文献   

4.
优质杂交早稻新组合岳优1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优108是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洞庭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早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07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在江西省区试中平均产量6.85 t/hm2,大面积示范产量7.50 t/hm2左右.该组合繁茂性好,分蘖力强,米质好,米饭亮泽,适口性好.适宜在江西、湖南等省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5.
引进7个豆科饲用灌木在贵州南部地区进行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贵州南部地区能正常开花结实的有多花木蓝、羽叶决明、木豆、猪屎豆和云南羊蹄甲等5个品种;抗旱、耐瘠薄、鲜干草产量、种子产量较高的品种为多花木蓝(年均鲜干产量为54.24 t/hm2和16.49 t/hm2,种子产量为2 430.04 kg/hm2)、羽叶决明(年均鲜干产量为31.54 t/hm2和6.47 t/hm2,种子产量为1 727.53 kg/hm2)、木豆(年均鲜干产量为15.44 t/hm2和4.90 t/hm2,种子产量为2 345.89 kg/hm2),其粗蛋白质含量为16.77%~26.07%,是贵州南部地区值得推广利用的优良豆科饲用灌木。  相似文献   

6.
PLUTONE是黑龙江省九三科研所从荷兰安地公司引进的二倍体多粒杂交种,2005~2007年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块根产量分别为46918.2kg/hm2和47078.2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9增产34.9%和57.6%;平均舍糖率为16.2%和17.1%,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均比对照品种低0.2度;平均产糖量为7606.0kg/hm2和7874.6kg/hm2,比对照提高29.0%和59.6%.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产糖量高,耐根腐病、丛根病,苗期立枯病发病率低,适应性强.适宜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黑河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新疆奇台县某甜菜种植专业户12年连作种植甜菜实现高产,块根产量达到75 t/hm2以上,其关键技术是2~3年增施猪粪60~75 m3/hm2,并辅以高产栽培技术保证了多年连作实现甜菜高产。  相似文献   

8.
H809是黑龙江省九三科研所引自荷兰安地公司的二倍体单粒型杂交种。2008年进行鉴定试验,平均块根产量52364.8kg/hm2,比对照甜研309增产28.9%;平均含糖率为17.7%,比对照低0.7度;平均产糖量9268.6 kg/hm2,比对照品种增糖24.0%。2009-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分别为55987.9 kg/hm2和57260.2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3.1%和11.1%;平均含糖率分别为15.9%和17.3%,比对照品种分别高0.1和0.4度;平均产糖量分别为8959.7 kg/hm2和9865.9 kg/hm2,比对照提高13.9%和13.7%。该品种丰产性好、产糖量高、抗褐斑病、根腐病,糖汁纯度高。适宜种植区域:哈尔滨、绥化、佳木斯、齐齐哈尔、黑河等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内蒙古土默川地区通过选用甜菜优良品种,调节群体结构,推广纸筒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施用甜菜专用肥,以及保护甜菜功能叶片等技术措施获得大面积甜菜高产高糖的经验。该地区使用国外甜菜遗传单芽型品种(RIMA、KWS0149)种植纸筒育苗移栽甜菜750hm2,平均产量48.0t/hm2,含糖率16%,纯度84%以上;种植地膜覆盖栽培甜菜1414.4hm2,平均产量39.91t/hm2,含糖率18.22%,纯度8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木薯花叶病对非洲国家每年的木薯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为获得耐花叶病木薯品种,对17个木薯栽培种(包括6个华南系列品种)在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进行了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K-265的产量最高,为42.15 t/hm2,8个月后发病率较轻,为12%,属于耐花叶病的高产木薯品种,适宜在刚果(布)大面积推广种植。I93产量中等,为25.95 t/hm2,但叶片的花叶病发病率最低,是1个高耐花叶病毒病的木薯品种,在刚果(布)花叶病高发地区可推广种植。华南系列木薯品种除SC101外,其他5个品种均属高感花叶病品种,产量在7.90~13.26 t/hm2,不适合在刚果(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11个薏苡属牧草品种材料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贵州地区种植的薏苡(Coix lacryma-jobi)品种(系),2014~2015年对11个薏苡品种(系)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系统测定并分析与动物生产性能相关的粗蛋白、粗纤维、Ca2+的含量及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结果表明:Y81植株高大,茎叶幼嫩,再生能力强,生育期为190~192 d;兴仁小白壳植株矮小,生育期为160 d左右;Y81鲜草产量为86.48~94.21 t/hm2,对照兴仁小白壳为61.23~66.28 t/hm2,Y81比对照增产41.23%~42.14%;Y81干草产量为16.43~17.90 t/hm2,对照为14.08~15.25 t/hm2,增产16.67%~17.42%;Y81茎叶中的粗蛋白含量为14.94%;粗脂肪为4.47%。综合分析,Y81适合作青贮利用,此品种(系)在贵州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紫云英地方种质资源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紫云英地方品种之间的经济性状、物侯期及抗性进行研究,以期正确评价各地方品种的特性,筛选适宜福建地区栽培的紫云英地方品种,为今后新品种选育做基础。结果表明:‘信阳种’、‘大悟种’、‘湘乡种’和‘光泽种’在福建表现为早熟,早熟品种盛花期鲜草产量平均为44 225.59 kg/hm 2,低于中、迟熟品种。‘大悟种’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均较高,分别达48 015.75、342.04 kg/hm 2,且抗寒性和抗病性强,可作为优良的早熟品种。此外,中、迟熟品种地上鲜草产量平均达52 600.43 kg/hm 2,从高到低依次为:‘余江大叶’>‘南桥种’>‘升钟种’>‘金沙种’>‘常德种’>‘弋江籽’。鲜草产量高的品种其株高、茎粗、叶面积、叶周长等参数值一般比较大;叶面积和叶周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SPAD值(叶绿素)与叶面积、叶周长未有明显的相关性。中、迟熟品种中‘升钟种’、‘余江大叶’和‘金沙种’植株的抗寒抗病能力较高,氮、磷、钾含量较高,氮2.85%~3.00%,磷0.31%~0.34%,钾3.11%~3.85%,成熟期时每荚粒数、千粒重、种子产量也都较高,分别达7.34~7.85粒、3.35~3.42 g、333.01~346.52 kg/hm 2。以高产、优质、抗性强等综合良性状为选育目标,‘升钟种’、‘余江大叶’和‘金沙种’这3个中、迟熟品种在福建的适应性较好,可作为今后扩繁品种或新品种选育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金花葵的营养价值与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广东地区引种种植的金花葵为试材,检测了其花朵和嫩果荚中氨基酸、矿质元素、总黄酮、总酚和多糖等营养成分含量,并评估了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金花葵的花朵和嫩果荚中均检测到16种氨基酸(含7种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占干重的13.01%和12.56%,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分别为70.49和67.83。花朵中总黄酮、总酚、铁和钾含量显著高于嫩果荚,而嫩果荚中多糖、钙和镁含量则显著高于花朵。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试验表明,花朵的抗氧化能力要优于嫩果荚。综合来看,金花葵的花朵和嫩果荚都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且适合在广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1987~1994年在山东省泰安、临沂、莒南等地设点研究。夏直播覆膜花生生育期108d,大于10℃有效积温1513℃·d。叶龄与器官发育进程有一定对应关系。主茎高呈“S”型生长曲线。结荚中期LAI峰值达4.5,产量形成期平均LAI3.42。7月中始花,7月31日前为有效花期。8月10日前为有效针期。7月底开始形成幼果,9月初开始形成饱果。与春花生相比,夏直插花生的生育特点是,苗期短,有效花期短;饱果成熟期短,前期生长发育速度快,产量形成期分配系数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山西省1973-2017年间审定的84份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株高和主茎节数以1980年代最高,而后逐渐降低,2010年后略有回升。单株荚数以1990年代最高。随着年代推进,在分枝数和单株荚数下降的情况下,由于百粒重的持续增加,单产也随之增加。平均产量由1970年代的1 992.5 kg/hm2提升到2010年后的2 964.34 kg/hm2,提高了48.8%。蛋脂含量以2010年后育成品种最高,主要是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在山西省审定的大豆品种中,有限结荚习性大豆所占比例持续增长,但还是以亚有限结荚习性为主,无限结荚习性大豆1990年代所占比例最高,随后下降。圆形和椭圆形叶片比例有所下降,而披针叶和卵圆叶比例有所增加,主要在于后者能够更合理利用光能。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株型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2年开展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以来,山东省共有50个大豆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本文分析了这50个审(认)定品种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最高产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区域试验平均产量由1982-1985年的1892.73 kg/hm2提高到2001-2005年的2820.67 kg/hm2,增幅为49.0%;最高产量由3072.0kg/hm2提高到4389.3kg/hm2,提高了42.9%;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随时代和选育目的的不同而在37.00%~46.44%和16.80%~22.50%之间变化。山东省夏大豆的理想株型应是株高70~80cm,主茎节数14~16节,有效分枝1~2个,并且在此基础上,有密而均匀的结荚。  相似文献   

17.
花生生产潜力与高产途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据估算,中熟大花生和早熟小花生最高单产可达到17.3t/hm^2和11.9t/hm^2,实际生产中,中熟大花生和早熟小花生最高单产已达到11.2t/hm^2和9.5t/hm^2。目前全球花生平均单产不到1.0t/hm^2,我国平均约3.7t/hm^2,花生生产仍有较大的增产余地。延长作物生长期、提高植株光合效率和增加光合产物向生殖体的分配比例,是花生品种改良的有效途径。适期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和密度、合理调控叶面积系数、在增加总生物产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经济系数等,是目前花生高产栽培有效的措施途径。  相似文献   

18.
陈新  唐浩  严继勇  高兵 《大豆科技》2007,(3):34-35,46
以来自5个国家的9个辐射诱变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纬度来源的大豆品种在泰国的表现.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在82~96 d,产量为0.51~2.34 t/hm2,其中以来自泰国的Sukhothai产量为最高,来自中国的HC18M产量为最低.构成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系数由高到低分别为每株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这说明在热带地区每株荚数对产量因素的贡献为最大,每荚粒数为其次,而百粒重等对产量的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19.
木薯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蛋白质和类胡萝卜素是重要的营养品质特性,但木薯蛋白质含量低,提高木薯块根类胡萝卜素和蛋白质含量,提高其营养成分,已成为木薯选育种的重要目标。本研究以蛋黄木薯(‘SC9')、紫叶黄心木薯(‘BGM019')和白心面包木薯(‘SC101')3个木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黄心和白心木薯块根营养品质特性的研究,分析其不同发育期类胡萝卜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同时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法开展木薯块根有色体亚细胞结构蛋白质组的研究,揭示其蛋白质含量提高与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关联性。结果表明:3个木薯品种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在块根形成期、膨大期和成熟期差异显著(P<0.05),‘BGM019'和‘SC9'蛋白质含量在同一生长发育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SC101'(P<0.05)。随着木薯块根发育成熟,其类胡萝卜素和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二者表现为正相关。以膨大期为对照,在‘SC9'成熟期块根有色体中检测到3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26个上调表达,10个下调表达;‘BGM019'中检测到49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28个上调表达,21个下调表达;‘SC101'检测到38个差异蛋白质,其中20个上调表达,18个下调表达。通过对上述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分析,发现它们均参与抗氧化、碳代谢和能量代谢、信号转导等多个代谢过程,说明木薯块根类胡萝卜素积累是由多个代谢途径协同作用的结果。对比分析3个木薯品种块根有色体亚细胞结构的差异蛋白质,发现2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在其中2个品种或3个品种间出现相同的表达趋势。它们主要涉及到碳代谢及能量代谢、抗氧化、细胞骨架蛋白、无机离子运输及代谢、分子伴侣和蛋白质合成等代谢途径,其中与抗氧化相关的蛋白质占20%。构建蛋白质生物调控网络揭示块根有色体蛋白质与β-胡萝卜素积累的关联性,为培育优质高营养的木薯新品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