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箴言     
《南方农机》2012,(4):47
一个人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就不会有自尊;而一个人缺少独立的思想,就难以有自信。——李响国企和民企竞争,好比皇帝与大臣下棋,大臣不敢赢,赢了麻烦大。——经济学家张维迎有些失望是不可避免的,但大部分失望都是因为你高估了自己。——张小娴我觉得,在爱情上如果考虑起自尊心来,那只能有一个原因,实际上你还是最爱自己。——毛姆一直对发型不满意的人有一个共同点:不肯承认这是脸的问题。——活在自我欺骗中的人励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看别人成功,一种是看别人失败。  相似文献   

2.
声音     
《农电管理》2012,(11):8
为什么有的事故会重复发生?其根源就在于我们对别人的事故普遍持有一种旁观者的心态,没有从别人的事故中吸取教训。俗话说,聪明的人从别人身上吸取教训。只有真正把别人的教训与自己的生产实际联系起来,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根除自身的顽疾;只有真正深入分析别人发生事故的原因,我们才能吸取教训,警钟长鸣。安徽电力淮北供电公司李伟认为在安全生产上,我们应当增强"别人生病我们体检"的意识,只有这样,安全生产才能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正>编辑同志:时下,一年一度的春检工作在电力系统正全面展开,这种季节性循环检修,对于消除安全隐患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然而笔者发现,有的人善于查找别人工作中的不足,却很难正视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甚至刻意掩盖自身的问题,这也是一种安全隐患。笔者建议,在检查工作中,检别人,更要检自己。检别人,更要检自己,是一种自律。可以说,在诸多安全事故中,自我约束力不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一位朋友与我聊天时说:"人要懂得知足,知不足,不知足。"朴实的话语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生活待遇要知足。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意思是名利、财富、得失都比不上人的自我重要,执著于名利场的人耗精神、费心机、失自我,积藏的东西越多失去的就越多,包括人格、尊严、品质等。没有什么事是绝对平等的,如果心态不平和,这山望着那山高,永远不会满足。生活待遇知足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大度,也是一种宽容,只有知足,才会心情愉快,无悔无怨。  相似文献   

5.
道歉,是在人们有了错误、通过自己反省对错误有所认识的一种悔过表现,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的有效手段,更是一种对自己的人格、品质的修正和完善。一个人能鼓起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能对因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伤害的人进行道歉,无疑这是一种受人欢迎的行为。   学会道歉,对一个人而言,作用十分重大。   道歉能减轻内心的不安。不能否认,一个人做了错事,只要他能认识到,必会有一种不安和惶悚时刻萦绕心间。如果对别人造成了某种伤害,这种心理状态会更为明显。但是如能在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下,把…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就是一个人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知道自身的不足。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善于提醒别人,却很难正视自己。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开展的"安全年"活动,笔者认为,安全生产,既要善于"提醒别人",更要勇于"观照自身"。提醒别人,莫忘自己,是一种自觉。纵观每一次安  相似文献   

7.
宽容是美德     
做人要有自己明确的生活信条或主张,那就是不仅需要诚信,还应宽容,假如凡事斤斤计较、逞强好胜,到头来吃亏的恐怕还是自己。宽容之人朋友多。对于某种事物或问题,任何人都会有自己独立的看法,若能宽以待人,允许别人讲话,且耐心地倾听,仔细寻找彼此间的共同点,做到求同存异,便可以实现利益共赢、皆大欢喜,从而获得他人的好感与信服,从此成为朋友。  相似文献   

8.
陈红艳是江苏省滨海县的一位女种菜能手 ,她和父亲、女儿种的 0 .4hm2 菜地 ,每年都能获纯收入2~ 3万元。她的种菜致富经就是走好以下 5着棋。一是看市场“脸色” 早在 8年前 ,陈红艳的菜就种得比别人好 ,并变追市场为努力寻找市场新热点。 1995年 ,别人种露地菜 ,她开始搞大棚立体种植。近几年 ,大棚菜遍地开花 ,她又别出心裁 ,别人种时令蔬菜 ,她却种了半亩 (1亩 =6 6 7m2 )南瓜 ,一下子赚了 30 0 0多元。周围的人知道后都跟着种南瓜 ,她种起了苦瓜。她始终盯着市场变化 ,不断出新招 ,自然就比别人多赚钱。二是“出奇制胜” 陈红艳认为…  相似文献   

9.
精彩瞬间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说:…  相似文献   

10.
贾雪言 《河北农机》2019,(10):112-113
当下处在属人社会,一切制度的建设都无法脱离人这一主体要素,法律的建设也不例外。而法律的性质不仅是理论更是权力的博弈,故法制的建构要秉持宽容和尊重的理念,发挥人的理性和意志自由的作用,才可能创造出有共识、秩序化的行动世界。  相似文献   

11.
提出批评批评是责任,也是艺术。想要说出话来公平、有力、正确,就得下功夫。⊙直接向你认为对不起你的人提出异议,绝不对其他任何人发牢骚。⊙尽量避免在别人面前批评自己的配偶,你在别人面前批评配偶,说明你对配偶的难堪漠不关心;有话要等到你们单独相处时再说。  相似文献   

12.
农村电工难干,农村电难管,农村电工是个五味缸。农村电工同行一见面,同声一语:难……。 电友们,别泄气。我这里有一个方案,您不妨试试看。这个方案的内容就是:铁、查、忍、勤、尊、让、公、明八个字。 铁:就是铁面无私。俗语说:治家先治本。首先把自家的电能表上杆。然后,本家、村民一视同仁,一律上杆装在集装箱内。并按正确的计量方法接线,封箱上锁。 查:就是勤查勤转。目前,大部分农村用电,都是一个行政村一个村电工。一个行政村又分几个自然村。所以,一个村电工查电,查一圈就得一个多小时到两个小时。有些人,就认为有机可乘。乘村电工查电过去后,投机取巧,想办法窃电。对于这些人,就应该进行返查。就是说:查过去后,再突然杀个回马枪。就会抓住窃电者。 忍:就是说,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以忍为高。我们在查电过程中,抓住窃电者怎么办?先别忙上火,压一压火气。喊开窃电者家门。礼貌在先,面不带怒气。抽支烟,先让他。耐心说明,讲解清楚,今夜先不断电,明日再掐线。俗语说得好;打不怕,敬怕。窃电者永不再敢。此法是不是灵验,不妨试试看。  相似文献   

13.
<正>要从思想上消除顾虑。一个人有点缺点、毛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以致小病拖成大病。"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始终相信严于解剖自己是自我觉悟的表现,虚心地、自觉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展示的是自己知错就改的勇气和宽广的胸怀,得到的将是自己的进步、组织的赞许和肯定;善意地、实事求是地指出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是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善举,将得到理解和  相似文献   

14.
温馨小语     
当我们是少数人的时候。就是考验我们的勇气的时候:当我们是多数人的时候,就是考验我们的宽容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正>"人都说种地是赔钱买卖,不划算,我却是越种越想种。这两年我租种了别人20亩地,每年净收入3万多,我是越种越有劲。"4月1日下午3时许,在河南省林州市陵阳镇区一个名为新农村服务社门前,村民侯来军说起种地的事来,顿时有了精神。一个在镇里做生意的人,为啥会做起种地的事呢?原来,侯来军是经营种子、化肥、农药的,他不仅给周边群众提供优质化肥、农药和  相似文献   

16.
<正>他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像一盏盏明灯时刻闪耀着夺目的光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们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状态,像一团团火迸发出激情的炽焰,奋发向上,不懈进取;他们信念坚定永不动摇,像一面面旗帜永远保持鲜艳的本色,带领群众,奋力前进。一盏灯,一团火,一面旗,这是对他们的一种诠释,更是他们  相似文献   

17.
许诺,意味着一种责任。当你向别人许下诺言时,对方往往已把你的诺言牢记在心,并对你抱有很大的期望。许多事情当时看似容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却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而有些“障碍”并不能通过自己人为的努力而逾越。真挚的友情是建立在相互帮助、相互信赖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人总免不了求他人帮忙,既然别人有求于自己,而自己又能够做到,不防作一下许诺,打打“包票”,让别人心里觉得安稳。但有些人常常乘着高兴劲儿,在酒桌上趁着酒兴,面对朋友希望的目光、哀求的口气,随口答应、轻易许诺,什么“没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机手朋友,当你一不小心做了错事,别人对你进行批评,该怎么办呢?不妨这样: 一、别人批评你,你要平心静气,而且明白表示你在谛听。至于你是否同意,等他说完你再说。二、眼望着对你说话的人。只有这样才有表示诚心听他说话。三、对刚刚批评过你的人,无论  相似文献   

19.
凯哥 《湖南农机》2007,(4):33-33
人口腔中会产生异味,有时这种异味别人闻到了自己反而未察觉,有时自己知道而别人闻不到。什么原因引起口腔有异味?主要有七种原因产生七种异味。  相似文献   

20.
昭文 《农电管理》2003,(4):22-22
凡管理有成者,没有不精于以史为鉴的,古代的许多领导人物,颇有哲理的领导艺术,对于提高现代人的管理水平,仍有宝贵的参考价值。现列举几则故事,以飨读者。宽容待人,不拘小节楚庄王有一次大宴群臣,令其爱妾许姬敬酒,恰遇风吹烛灭,黑暗中有人拉了许姬飘舞起来的衣袖,许姬顺手摘下那人的帽缨,并要楚庄王掌灯追查。楚庄王说:“酒后狂态人之常情,不足为怪。”并请群臣都摘下帽缨后再掌灯。不久,吴国侵犯楚国,有个叫唐狡的将军屡建战功后,对楚庄王说:“臣乃先殿上绝缨者也。”宽容,这是领导者的一种美德和修养。“宰相肚里能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