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鳢早期消化器官发育与幼鱼日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敏  曹克驹 《水利渔业》1994,(6):9-11,46
孵出3天的仔乌鳢,以吸收自身卵黄为营养,从第4天开始,除继续以卵黄为营养外,主要是吞食较大的浮游动物;全长12mm的乌鳢,进入仔鱼后期,消化器官发育基本健全,能捕食游泳能力较强的大型活饵料。全长90-120mm的幼乌鳢,摄食饵料鱼的日粮为体重的6.19%-9.22%,其摄食节律一般为每昼夜2-3次,以晚上摄食最盛。幼鱼鳢能捕食最大规格饵料鱼的全长为自身全长的55.0%-66.7%,水温32℃时,消  相似文献   

2.
尼罗罗非鱼摄食器官胚后发育生物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显微解剖,石蜡切片,光镜的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系统观测全长6.0-223.0mm尼罗罗非鱼标本278尾,描述了口径,鳃耙,口腔上腭,颌齿,咽齿等摄食器官的形态学特点和量性胚后发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论述了尼罗罗非鱼的摄方式和摄食机能,摄食器发育与摄食方式的转化,摄食器官数量性状发育与适口食物规格和食物组成的转变,摄食器官发育与饲养生物学技术措施。为制定培育尼罗罗非鱼苗种和饲养食用鱼生物学技术措施提  相似文献   

3.
李生武  王宾贤  雷逢玉 《水利渔业》1999,19(2):15-15,21
刚脱膜的蓝鳃太阳鱼仔鱼全长4±05mm,全身透明,行内源性营养;3~4d后行混合营养,鱼体全长5±03mm,体色灰白;10d后转为外源性营养,全长68±03mm,体色变为灰黄,鱼体增粗;15d后,出现栉鳞。  相似文献   

4.
李华 《水产学报》1996,20(3):203-208
采用显微解剖和测量、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方法,系统观测全长为5.6~330.0mm的青鱼标本370尾,描述了鳃耙、咽齿、角质垫和肠等消化器官数量性状在胚后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论述了青鱼的摄食特性、消化器官数量性状胚后发育的阶段性及其相关性、消化器官数量性状发育与食性转化,为制订培育青鱼苗种和饲养成鱼的生物学技术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白鲫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连续石蜡切片方法对全长5~155mm的白鲫消化系统胚后发育进行了光镜观察,描述了其仔鱼、稚鱼、幼鱼摄食器官、消化器官发育的组织结构特征;讨论了腭褶、鳃耙侧突起胚后发育的组织结构特点在摄食中的作用及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结构特点同摄食方式和食性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南方大口鲶苗种自残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晖林 《科学养鱼》2002,(10):15-15
一、产生自残现象的主要原因1.饵料不足或不适口:饥饿是大口鲶发生自残现象的主要原因,饵料不足(育苗水体中浮游动物量低于每毫升水5个;或适口的饵料鱼水花与大口鲶苗种比小于1∶1)时,大口鲶在开食的第3天(此时规格尚且整齐)即开始互相残食(前期阶段主要是咬对方的尾鳍)。然而即使饵料充足,但若不适口(饵料规格过大或过小)也会导致自残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投足适口饵料。2.苗种规格不整齐:全长8厘米的大口鲶能将全长5厘米的大口鲶完整地吞到胃中,可见,大口鲶可吞食全长占自身2/3的同种。因此饲…  相似文献   

7.
尼罗非鲫摄食器官胚后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翟宝香 《水产学报》1997,21(4):353-359
对全长8.5-199mm的尼罗非鲫的横,纵,水平向石蜡连续切片进行了系统观察,描述了口腔壁,颌齿,鳃,耙,前咽顶壁和上下咽摄食器官胚后发育的组织结构特征。探讨了该结构特征与摄食方式和食性转化的关系,并对该结构的发育特点与青鱼,鲢的作比较。  相似文献   

8.
多鳞鱚早期发育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鳞的受精卵在水温20.5~20.8℃,经2h300min发育到多细胞期;4h为囊胚期;18h30min原口关闭、胚体形成;36h30min仔鱼孵化。初孵仔鱼全长1.56~1.64mm,油球在印黄囊后下方。孵化后21~31h,肛门开口于体外,胸结芽形成,尾鳍膜出现弹性丝。50h仔鱼全长2.34mm,口完全张开,口裂0.10mm。72h仔鱼全长2.51mm,卵黄完全被吸收,油球吸收殆尽。口、咽、胃和肠相通。胸鳍条4根,尾部弹性丝20余根。98h仔鱼全长2.65mm,印黄、油球完全被吸收,口裂0.22mm。  相似文献   

9.
在水温27 ̄29℃,硬度为12德国度,pH值6.5 ̄7.5的相同条件下,用轮虫、蛋黄、杨氏饵料3种饵料试喂蓝星鱼和斑马鱼仔鱼20d。蓝星鱼仔鱼平均体重从0.022g,增到0.053g、平均增量倍数为2.51,平均体长从6.42mm增到10.40mm,平均增量倍数为1.62;斑马鱼仔鱼平均体重从0.021g增到0.051g,平均增量倍数为2.33,平均体长从6.48mm增到9.98mm、平均增量倍数  相似文献   

10.
南方大口鲶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昌齐  唐毅 《淡水渔业》1995,25(6):31-35
以动物活、鲜体为主要饵料,在小网箱和小面积鱼池中分两阶段高密度强化培育南方大口鲶苗种。放养密度0.7—1.0万尾/m2(网箱阶段),200—270尾/m2(鱼池阶段),每万尾投饲总量115—130kg(鲜重),水温积温1000—1200度·日条件下经50天左右饲养,可将全长10—12mm的鱼苗培育为全长70—90mm的鱼种,成活率为63—76%。在上述生产条件及技术水平下,苗种培育投入产出比为1:2.273且相对稳定,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虹鳟饵料中亮氨酸含量不宜过高加拿大安大略省圭尔夫大学,在用亮氨酸含量分别为1.回、1.5、2.2、2.7、3·5、4·5、6·0、6.5%的饵料投喂虹组试验中,发现饵料中亮氨酸为6.5%的饵料,对角的增重和摄食无影响,只是体内蛋白质含量随饵料中亮氨酸...  相似文献   

12.
六线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从海区采集和人工催产获得的六线鱼卵块1091g,孵化仔鱼11万尾,平均孵化率为56%,仔鱼经45~60天培育,育成全长2.5~4.0cm,鱼种1.83万尾,平均成活率24.4%,专家验收认为,育苗量,苗种规格及生长速度均处国内领先水平,对卵块收集,人工孵化,苗种生长,饵料系列,育苗病害,饵料生物培育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3.
大口鲇苗种培育和配合饲料驯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水体,高密度,全投饵的集约化培育方式,在1994~1995年中,共将8.9万尾3~4日龄,全长6~8cm的初孵大口鲇苗,经11~41天培育,养成全长30~100mm的鱼种5.112万尾,出池率为57.4%,用人工配合饲料驯食全长50~60mm的鱼种,只需一星期左右,全部摄食配合饲料,驯食阶段成活率为54.1%~84.7%,为配合饲料养大口鲇成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鳗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1.鳃肾炎:在池中加入海水或岩盐,使水的盐份达到0.5~0.7‰。2.赤点病:①提高池水温度到25℃以上;②投喂四环素、金霉素;③5ppm呋喃剂浸洗4小时。3.烂鳃病;①停喂配合饵料,改用投喂生饵:②口服磺胺剂;③用2ppm呋喃...  相似文献   

15.
许氏平鲉人工育苗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1993年4~7月在辽宁省长海县獐子岛镇海珍品厂进行的许氏平人工育苗的试验结果。在水温13.0~20.5℃、溶氧5.2mg/L以上、光照2000lux以下的条件下,经61天的培育’22m3水体共出鱼苗17317尾,规格为全长36~49mm,平均41.6mm,育苗总成活率为34.63%。文中还讨论了影响育苗成活率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将在近海捕获的14尾黑亲鱼放在海带育苗池内进行流水培育,让其自然产仔。共产健康仔鱼361400尾,产仔率达28.57%。以小球藻、轮虫、卤虫幼体、少量海捕天然浮游动物和鱼、虾肉糜为系列饵料,培育20~30天,育出全长14.2~30mm的稚鱼322198尾,平均成活率89.15%;单位水体平均出苗量为6712尾/m3。在18~24℃水温范围内,仔稚鱼的平均日增长量约为0.5mm。每3~5天轮流使用1mg/1的氯霉素,0.3mg/l的鱼虾安,可以有效地防治仔稚鱼的细菌性疾患;用0.05mg/l的孔雀石绿药浴15~20分钟,可以防治真菌疾患。  相似文献   

17.
真鲷幼鱼的EPA,DHA需求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向真鲷幼鱼饵料中分别添加0.2%、0.5%和1%的EPA、DHA以及两种混合脂肪酸,以豆油为基础脂肪源研究真鲷幼鱼的EPA、DHA的需求量。结果表明,饵料中缺乏EPA、DHA时,真鲷幼鱼生长缓慢,成活率仅达65%,随着EPA在饵料中的添加,幼鱼的成活率与增重率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廖丹枫  方倩  朱国平 《水产学报》2022,46(3):402-409
为了研究南极磷虾渔场汤氏纽鳃樽的食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实验基于2020年3—4月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采集到的汤氏纽鳃樽样本,通过分析肠道内容物确定了其食物组成,并进一步分析了其食性的月间以及生活史阶段间差异.结果发现,汤氏纽鳃樽主要摄食硅藻和浮游动物,还少量摄食纤毛虫、原生动物等,优势饵料为羽状环毛藻;汤氏纽鳃樽的摄食存...  相似文献   

19.
泥河水库梭鲈池塘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梭鲈鱼苗平均全长3.0cm,平均体重0.13g,采取自然繁殖饵料鱼与投喂碎野杂鱼的方法,经120d饲养,出塘时平均全长11.54cm,平均体重11.0g,成活率100%。肥满度K=1.32,体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0.0001319L^5.0179。本文还讨论了梭鲈在高寒地区水产养殖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壳径10mm左右的虾夷马粪海胆幼胆,在每m^2770个,1150个和1540个3种密度下,经过历时50余天的陆上网箱流水饲养,其壳径的增长和幼胆成活率差异不大,而体重的增长率,后两种密度仅为前者的46%差异显著几种不同饵料的喂养结果,以海带居首位,体重的增长率当量分别为海带1.0,鼠尾藻0.77,石莼0.65,裙带菜0.37,饵料系数依次为石莼4.7:1海带7.8:1,尾鼠藻9.4:1,裙带菜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