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实用型氧气发生剂的研制与海鱼保活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通过实验数据报导了新近研制的实用型氧气发生剂能在较长时间稳定、均衡、连续发生氧气,有效氧利利用率高、供氧时间可调等特点,以及其在活海鱼24hr,48hr高存活率的保活实验结果。表明该实用型氧气发生剂是具有较广阔应用潜势的鲜活水产品理想的氧气发生剂。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实验数据报导了新迁研制的实用型氧气发生剂能在较长时间稳定,均衡,连续发生氧气,有效氧利用率高,供氧时间可调等特点,以及其在活海鱼24h,48hr高存活率的保活实验结果,表明该实用型氧气发生剂是具有有较广阔应用潜势的鲜活水产品理想的氧气发生剂。  相似文献   

3.
实用型氧气发生剂氧气发生动力学研究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近发明的“实用型氧气发生剂”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并提出了其氧气发生的可能机理;在有水存在下,一定配比的OG粉末与TG粉末所构成的反应物=产物体系,消除了Ca(OH)2对水扩散的阻滞作用,以瘃新产生的微小Fe(OH)3晶体对氧脱附的催化作用。该氧气发生剂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能够连续、稳定、均衡、在较长时间里向水生生物供应代谢所需的溶解氧,具有用水量少,用剂量省、单位剂量发氧量高,有效氧利用率高的特  相似文献   

4.
南京大学化学系教师研制出一种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新型供氧剂-UPO型化学供氧剂。它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呈中性,并逐渐释放出氧气。每100克能够释放出16.5克有效氧,并且能够增加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既可预防鱼池、虾池的  相似文献   

5.
有不少水产养殖场由于增氧设备不全,常发生鱼类浮头死亡现象;在运输鱼苗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由于途中缺氧,使鱼苗大批死亡。为此,特向广大水产养殖工作者介绍一种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新产品CPO型供氧剂。该产品的主要成份为过氧化钙,白色或淡黄色结晶颗粒,易于贮存和携带,遇水时则分解放出氧气,由于该产品无嗅无毒,不污染环境,因此,国外80年代就开始广泛采用。最近,南京大学化学系研制成功了CPO—Ⅰ型供氧剂,并在江苏省吴县无机化工厂生产,除了增氧以外,该产品还可以杀菌、解酸、净化水质,可用于鱼浮头的急救、活鱼运输、污水处理、水果保鲜等。  相似文献   

6.
给氧Ⅰ号(速效给氧剂)、外观为白色结晶。无毒无害,含有效氧大于4%。投入水中立即下沉溶解并放出氧气,从而增加水体溶解氧的含量,同时还可杀菌消毒。该剂放氧速度快,适用于鱼(虾)类急救给氧的场合。给氧Ⅱ号(长效给氧剂),无毒无害,含有  相似文献   

7.
使用简便轻巧,24h内能连续产生氧气的固体充氧剂自去年夏季在日本上市销售以来,普遍受到活鱼经销商的好评。这种固体充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经特殊方法加工成固体形态,得以实现了使用方便化。同以往的粉未状经过滤低包装后放入活鱼箱内的充氧剂相比较,消  相似文献   

8.
新书介绍     
冷习 《科学养鱼》1987,(4):32-32
给氧Ⅰ号(速效给氧剂)、外观为白色结晶,无毒无害,含有效氧大于4%。投入水中立即下沉溶解并放出氧气。从而增加水体溶解氧的含量。同时还可杀菌消毒。该剂放氧速度快。适用于鱼(虾)类急救给氧的场合。给氧Ⅰ号(长效给氧剂),无毒无害,含有效氧10%以上。  相似文献   

9.
作为运输期间鱼类福利的一种间接评估,在商业活鱼运输容器上采用流水式呼吸测量法测量运输时间超过10小时的鲑鱼鱼群的罐装氧气摄取率(M·O2)。运输1小时后罐装氧气摄取率M·O2是2.98±0.13mg O2/min/kg,运输10小时后减少到2.03±0.14mgO2/min/kg。这些氧气摄取率与之前在水池养殖的成年鲑鱼中测得的常规氧气摄取率以及用游动呼吸计测得的野生太平洋鲑鱼个体的氧气摄取率相似。因此,罐装氧气摄取率M·O2数值可间接表明鲑鱼已从所受到的装载应激中快速恢复并且在整个10小时的活鱼运输期间所受应激低,  相似文献   

10.
日本特许公报公布利用脒基硫脲(Gyanylthiourea——简写为GTU)作为鱼类由于氧气不足产生窒息及毒物中毒死亡的防止剂。氧气不足是指将活鱼从水中取出时,或在不含溶氧的水中和含少量溶氧的水中,以及在其他液体中放入活鱼时所引起的鳃呼吸困难。毒物以氰化物为例。  相似文献   

11.
1发生的时间氨氮中毒发生在连续晴天的午后。药害不分昼夜,随时都可发生。泛塘发生在高温季节,特别是连续几天的阴雨天后低气温、天气闷热时。2症状发生氨氮中毒的鱼塘,鱼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时而浮上水面呼吸减慢。泛塘时池鱼分散于全塘各处,头浮出水面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嘴  相似文献   

12.
正氧气对需氧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同一分压下,水中氧含量仅为陆地空气氧含量的1/30,水生脊椎动物氧的可利用性比陆生动物更重要。此外,氧气在水中的扩散速度只有空气中的1/10 000[1]。所以,无论是生物或非生物过程中引起氧的可利用性或氧消耗变化,均显著影响水环境中溶解氧的含量变化。因此,大多数海洋、河口和淡水较容易发生连续或慢性的低氧现象。低温下淡水水体表面  相似文献   

13.
CPO供氧片是以CPO供氧剂为主要成份制成的片剂,它遇水即释放氧气,有偏碱性和中性两种,无毒、无味,并具有净化水质作用。CPO供氧片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在活鱼运输、鱼苗、鱼种运输中可代替充气、充氧的办法,只要定期放入片剂,可确保活鱼、鱼苗鱼种不会缺氧死亡。家庭小规模养鱼如果缺氧,可在养鱼容器中投放两片即可解除缺氧情况。  相似文献   

14.
工厂化养鱼中氧气锥的增氧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制养殖水体溶氧是工厂化养鱼水处理主要技术之一.介绍一种工厂化养鱼氧气锥的结构、原理及增氧效果.为了掌握氧气锥增氧规律,对氧气锥进行了氧气流量单因素等差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水流量为65 m3/h,水温24.5℃,氧气流量为0,1,2,……,10 L/min的条件下,溶氧与氧气流量回归方程为y=0.100 9x2+0.059x+5.958 8(r=0.992 7);根据物料平衡原理,推算出氧气锥的最大氧气利用率为84.56%;在最大氧气利用率的条件下,依照尼罗罗非鱼的耗氧率计算模式,推算出工厂化养鱼系统需配置氧气锥的台数.  相似文献   

15.
<正>丘陵地区的水库周边常有成片的林地,林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利用林间空地养鹅,给鹅群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有利于防疫,能有效减少鹅群疫病发生的几率,降低了死淘率,提高了成  相似文献   

16.
<正>氧气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在机体的代谢过程中,氧气与机体发生作用时除了通过还原作用生成水,还会生成部分活性氧。而活性氧对于机体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弊也有利。机体内的很多自由基反应与活性氧密切相关。自由基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及代谢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自由基的报道及研究层出不穷,因为自由基的存在会对机体产生很多危害。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近些年来虾蟹养殖的兴起,才有了大规模的水草人工种植,然而对于水草的营养需求、病害、虫害的实践研究还显的不足,这就要求广大养殖户在日常水草养护上尽量在生态防控、强化营养这一块来降低水草病虫害的发生。1水草对水质环境要求1.1水体溶氧在自然条件下,水草白天光合作用产的氧气与晚上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比为1∶0.9,水草呼吸耗氧量与水草总量成正比,但白天光合作用的有效产氧量却不与水草总量成正比关系,水草白天光合作  相似文献   

18.
水产动物诱食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产动物饲料中适量添加诱食剂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并防止水环境污染,从而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减少疾病发生。水产动物诱食剂种类很多,本文阐述了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生物碱、脂肪、糖类、有机酸、含硫有机物、动植物组分以及中草药等诱食剂对水产动物的诱食效果及有关研究进展,并认为深入研究水产动物的诱食剂对世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在海参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漂参现象,发生时间主要出现在春季化冰时期和夏季暴雨集中时期,2013年秋季的高温也导致海参漂参。一、春季化冰时期化冻初期水体海水盐度分层现象严重,尤其是池水较深的池塘和没有及时排淡、降水位的池塘。盐度的分层会导致底层海水氧气不足,一些海参向浅水处移动,并通过肛门大量吸水以滤取水中氧气,因浅水处盐度偏低甚至于接近淡水,海参吸淡后会因整体比重变小和运动能力下降而发生漂浮现象。漂浮海参刚  相似文献   

20.
郭宝林  王可 《畜禽业》2002,(8):X038-X038
肉鸡腹水综合症主要是由供需氧矛盾引起的生理性疾病,凡是能造成氧或提高机体对氧气需要量的因素均可在不同程度上导致该病的发生.根据目前的看法,可将肉鸡腹水综合症归结为以下一个或数个因子作用的结果:遗传、营养、管理、环境、孵化和疾病.较为重要的特定病因有孵化期环境条件不适(限制了肺部血液对氧气的吸收,比如肺部疾病、高海拔等)通风(氨气、灰尘与二氧化碳积累)以及引起需氧量增加的因素(比如冷环境中基础代谢率增加,体细胞快速增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