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春季水温回升,鱼类开始吃食,同时,鱼病也开始发生,甚至蔓延。调节水质虽然有利于预防鱼病,但若发生鱼病还应及时采取具体防治方法,现将几种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简介如下,供读者参考。 1 水霉病。病鱼体表水霉菌丝大量繁衍,呈白色和灰白色棉花絮状,病鱼活动失常,食欲减退,终因体衰而死亡。防治方法:①防止鱼体受伤;②在放鱼前用生石  相似文献   

2.
冬季水温低,鱼类活动弱,摄食少,鱼病的防治易被人们忽视。殊不知冬季鱼病虽不象夏秋季那样频繁。但若不加以防治,也会造成很大损失,对高密度的鱼种越冬池的危害更严重。现将冬季经常出现的、危害性较大的几种鱼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水霉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鱼类刚进入越冬池的一段时间内,因并塘时鱼体受伤,鳞片脱落,水霉菌入侵所致。病鱼体表菌丝大量繁殖,生长成丛,呈絮状,白色或灰白色。菌丝分泌毒素,破坏鱼体组织,使病鱼烦燥不安,游动失常,食欲减退,皮肤粘液增多,以至瘦弱而死。此病可危害各种养殖鱼类和鱼卵。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清塘。(2)在捕捞、运输及放养过程中勿使鱼体受伤。(3)鱼类下塘前用3~5%的食盐水或  相似文献   

3.
<正>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一般温度在10~20℃之间,水温比较适宜各种病源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份更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易患指环虫、小瓜虫、斜管虫等鱼病。其症状及防治方法如下: 1.水霉病。病鱼体表水霉菌丝大量繁衍,呈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病鱼活动失常,食欲减退,终因体衰而死亡。防治方法:①防止鱼体受伤。②  相似文献   

4.
1.水霉病。霉菌似灰白色棉絮状,鱼体分泌大量黏液,病鱼焦躁不安,食欲减退。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清塘。②在捕捞和投放、搬运过程中切勿使鱼体受伤。③用0.04%食盐水和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2.赤皮病。病鱼体表出血,两侧及腹部鳞片脱落,鳍基充血,末端腐烂,伴有肠道炎及烂鳃症状。防治方法:①在放养及捕捞过程中避免鱼体受伤。②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16,(7)
正鱼病流行季节,定期对鱼塘施用药物,可杀灭鱼体及水体中的各种病原体,起到防治鱼病的作用。但若施药不当,不但起不到防病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加重鱼病,甚至引起死亡。因此,鱼塘施药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对症用药一般对濒于死亡的病鱼或病死而未腐烂的鱼  相似文献   

6.
<正> 1.水霉病。病鱼体表菌丝大量繁殖,呈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病鱼运动失常,食欲减退,最后因衰弱而死亡。防治方法:①防止鱼体受伤。②池塘在放鱼前用生石灰彻底消毒。③用20毫克/千克的碱性品绿溶液,在水温10~18℃时洗浴鱼体20~30分钟,可有效预防鱼类水霉病。④每立方米水用五倍子2克煎汁全池泼洒。⑤每667平方米用菖蒲叶2.5~5千克、食盐0.5~1千克,再加入12~20千克人粪尿全池泼洒。 2.赤发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尤以鱼体两侧和腹  相似文献   

7.
正采用药饵防治鱼病是一项简单实用的好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如何让鱼吃到适量的药饵,是能否有效防治鱼病的关键。一、用药饵治鱼病的原则当鱼发病后,首先要正确诊断病因,只有确定是什么病,才能够对症选择药物。一是药饵适合治疗需要通过内服才有效的鱼病,比如肠炎病;而通过对水体消毒或对鱼体表杀菌即可治疗的鱼病则不适合用药饵治,如水霉病。其  相似文献   

8.
正冬季水温较低,鱼群活动减少,鱼病发生相对较少,因此鱼病防治极易忽视。其实,冬季也是鱼病发病率较高的季节,如果不加防范,就会给渔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1.赤皮病该病由荧光假单胞菌侵染引起。病鱼体表局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鳍条末端腐烂,有"蛀鳍"现象。病鱼反应迟钝,浮游于水面。该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等。防治方法: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水面平均水深1米用"强力菌毒杀"50毫升全池泼洒,预防效果良好;治疗时,每亩水面平均水深  相似文献   

9.
早春主要的鱼病有:(1)在捕捞、运输等操作过程中,造成鱼体鳞片脱落等机械损伤,为细菌和病毒的入侵打开了通道,引起鱼病发生,有水霉病、坚鳞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打印病等.(2)早春鱼种经过几个月的越冬,体质较差,大量寄生虫容易以主动或被动形式侵袭鱼体,侵入鱼鳃引起发炎.引起鳃丝腐烂的有隐鞭虫、口丝虫病、单孢子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等.(3)侵入鱼体表和体内寄生引起鱼体消瘦直至造成死亡的有锚头鳋病、鱼虱病等.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渔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渔民增收,本人总结直接参加渔病防治工作经验,将本地多发鱼病种类、诊断、防治、用药注意事项总结出来,供渔民参考。1常见鱼病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1.1水霉病病因:由于鱼体受机械损伤水霉菌从伤口侵入引起。发病期:早春及晚冬水温低时多发病。危害鱼类:淡水鱼类、虾、蟹及甲鱼均可发生。症状:病鱼体表有棉絮状的白毛,粘液分泌增多,食欲减退,游动缓慢,直至衰竭而死,死亡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1.鱼类因操作不慎擦伤鱼体,且越冬鱼池放养密度过高,鱼类极易患水霉病。病鱼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柔软棉絮状物,染病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导致衰弱而死。防治:①发病鱼池用0.04%食盐和0.04%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②受伤亲鱼可用4%碘酒涂抹患部;③鱼卵可用4%福尔马  相似文献   

12.
幸奠权 《新农村》2014,(12):29-29
1.水霉病临床症状:病鱼体表可见菌丝大量繁殖,多呈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运动失调,食欲减退,最后衰竭死亡。防治方法:1防止鱼体受伤。2放鱼前池水用生石灰彻底消毒。3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克煎汁全池泼洒。4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用菖蒲叶2.5~5千克、食盐0.5~1千克。  相似文献   

13.
<正>肉眼检查(简称目检)是诊断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用肉眼找出病鱼患病部位的各种特征或一些肉眼可见的病原生物,从而诊断鱼患了什么病。对鱼体进行目检的部位和顺序是体表、鳃和内脏。具体方法为:1.体表。将捞出的活病鱼或刚死不久的病鱼放在鱼盘或白瓷盘中,对头部、嘴、鳃盖、鳞片、鳍条进  相似文献   

14.
超市买鱼     
肉眼检查(简称目检)是诊断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用肉服找出病鱼患病部位的各种特征或一些肉眼可见的病原生物.从而诊断鱼患了什么病。对鱼体进行目检的部位和顺序是体表、鳃和内脏。具体方法为:  相似文献   

15.
鱼病绝大多数在3~11月流行,尤其是4~6月为高峰期. 一、体外鱼病的药物预防 1.用中草药扎成小捆,沤在池水中,可杀灭鱼体外病原体.如乌桕叶沤水可预防细菌性烂鳃病,苦楝树叶沤水预防轮虫病.该法宜用于早期治疗,可就地取材,副作用小,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6.
在鱼病流行季节,定期用药泼洒全池,可杀灭鱼体表、鳃部及水体中的病原物,防治鱼病效果显著。为了确保安全有效,用全池泼药法防治鱼病时,必须注意“四要”与“七忌”。一要对症下药。漂白粉、硫酸亚铁、硫酸铜、敌百虫等为防治鱼病的常用药,防治鱼病的种类多,效果也...  相似文献   

17.
一、夏季鱼病成因 夏季,随着水温的上升,水中各种病原体也开始滋生,一定的条件下感染鱼体,引起鱼病。夏季鱼类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鱼体体质瘦弱,抗病力差,易被细菌侵袭;其二是由于捕捞、运输、放养活动较多,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鱼受伤后被细菌感染;其三是潜伏在底泥中的病原体在水温上升后大量繁殖,再加上鱼池长时间未换水,水质较差,为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因而易侵袭鱼体引发鱼病。  相似文献   

18.
一、夏季鱼病成因 夏季,随着水温的上升,水中各种病原体也开始滋生,一定的条件下感染鱼体,引起鱼病.夏季鱼类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鱼体体质瘦弱,抗病力差,易被细菌侵袭;其二是由于捕捞、运输、放养活动较多,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鱼受伤后被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鱼病的诊断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鱼病的诊断供检查的病鱼应是活的或刚死不久,鱼体湿润。1.肉眼诊断常见鱼病的发病部位均集中在体表、鳃瓣和肠道,应对这些部位重点观察。①体表检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了解近期渔业生产情况、现场观察预判鱼体病情和进行病鱼个体检查等方法诊断鱼病,及时发现、准确诊断、采取合理措施对症施药,从而达到预期防治效果,避免鱼病蔓延给养殖生产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