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现代农业》2004,(7):19
奶牛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的15天内和分娩后的1个月时间,它包括了妊娠期和泌乳初期,这一期间的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五点:一、限量补钙。对分娩前半个月内的奶牛要实行低钙日粮饲养,使日粮中的钙质含量减至平时喂量的1/3~1/2,这种喂法可使奶牛骨骼中的钙质向血液中转移,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奶牛产后麻痹症的发生。二、精粗平衡。不要把奶牛喂得太饱,以免在分娩后的前几天奶牛患胴尿病,这一阶段精料的最大饲喂量不可超过奶牛体重的1%。三、少喂食盐。奶牛产前半个月左右,要减少食盐的饲喂量,增加运动量,这样可以减少奶牛乳房水肿的发生。四、产后…  相似文献   

2.
李斌 《农村科技》2006,(12):56-56
一、围产期管理1.限量补钙对分娩前15天内的奶牛,要实行低钙日粮饲养,使日粮中的钙质含量减至平时饲喂量的1/3~1/2,这种饲养方法可使奶牛骨骼中的钙质向血液中转移,可以有效地防止奶牛产后麻痹症的发生。2.精粗平衡注意精饲料和粗饲料合理搭配,做到精粗平衡。不要把奶牛饲喂得太饱,以免在奶牛分娩后的前几天患酮尿病。这一阶段精饲料的最大日饲喂量不可超过奶牛体重的1%。3.少喂食盐奶牛产前15天左右,要减少奶牛的食盐饲喂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科技》2006,(5):26-26
一、围产期管理   1.限量补钙对分娩前15天内的奶牛,要实行低钙日粮饲养,使奶牛日粮中的钙质含量减至平时饲喂量的1/3~1/2.这种饲养方法可使奶牛骨骼中的钙质向血液中转移,有效地防止奶牛产后麻痹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武丽萍 《新农业》2012,(17):19-20
1.抓好围产期管理奶牛围产期是指奶牛分娩前后各15天内的30天时间,它包括奶牛妊娠后期和泌乳初期两个时期。这一期间奶牛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五点:①限量补钙。对分娩前15天内的奶牛实行低钙日粮饲养,使日粮中钙质含量减至平时饲喂量的1/3~1/2。这种饲养方法可使奶牛骨骼中的钙质向血液转移,可以有效地防止奶牛产后麻痹症发生。②精粗平衡。合理饲喂,不要过多地饲喂精饲料,精饲料饲喂比例过大,不但增加饲料成本,还会使奶牛患各种疾病。注意精饲料和粗饲料合理搭配,做到精粗平衡。不要把奶牛饲喂得太饱,以免在奶牛分娩后的前几天奶牛患酮尿病。  相似文献   

5.
围产期管理限量补钙对分娩前15天内的奶牛,要实行低使奶牛日粮中的钙质含量减至平时饲喂量的1/3~1/2,法可使奶牛骨骼中的钙质向血液中转移,可以有效地后麻痹症的发生。精粗平衡注意精饲料和粗饲料合理搭配,做到精要把奶牛饲喂得太饱,以免在奶牛分娩后的前几天患酮阶段精饲料的  相似文献   

6.
1.泌乳奶牛阶段饲养法 泌乳奶牛阶段饲养法即依据奶牛不同的生理阶段采用不同的饲养方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产房期:指母牛分娩至产后15天,此期为母牛身体恢复期.因食欲不良,采食量减少,体重剧烈减轻,为此,应增加采食量,防止过度减重.要供应优质的粗饲料和精饲料,在产后6~15天,每天约加精料0.5千克,以提高日粮营养水平.此期精料日饲喂量按每100千克体重喂1千克精饲料,日粮中粗饲料与精饲料之比按干物质计为54∶46.  相似文献   

7.
1 干乳期的管理 干乳期是指完全停奶到分娩前15天,约为60~75天.这一时期应控制精料、多汁辅料的喂量,日粮以粗饲料为主,多喂优质干草,精、粗料比为1:4,粗纤维含量不少于20%,同时应补喂矿物质、食盐等.这样有助于奶牛对粗饲料消化利用功能的较快恢复,增强抗病力,也有利于下一产奶期的代谢组织再生及体内能量、蛋白等贮积.  相似文献   

8.
叶日松 《饲料博览》2003,(11):48-48
1干奶前期(停奶至产前16天)①确保奶牛得以运动,牛舍卫生,集中饲养;②停奶一周前做好乳房炎的检测和治疗,确保无乳房炎(隐性)方可停奶,仔细监控干奶期的乳房变化;③保持奶牛在整个干奶期至分娩的体况(理想体况3.5~3.75分);④日粮以禾本科干草为主,视膘情辅以青贮玉米每头每天5~10kg和精料每头每天2~4kg,日采食干物质占体重1.8%~2.2%;⑤足额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2围产前期(产前15天至分娩)①因生理和激素的变化,奶牛食欲下降,应提高日粮的营养浓度和适口性,使日粮粗蛋白达14%~15%,泌乳净能达2.1NND;②应饲喂低钙(每头45~55g/天)、…  相似文献   

9.
正围产期指的是奶牛产前21天至产后14天,其中前3周为围产前期,也称为干奶后期;后2周为围产后期,也叫泌乳初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很多养殖户不懂围产期奶牛的需要,与产奶时喂法相同,缺乏必要的调整和变化,造成了一系列疾病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1.根据泌乳阶段不同,饲喂不同日粮日粮营养要平衡,饲料应质量好、适口性强、易消化。要注意精粗饲料合理搭配。粗饲料可任其充分采食,精饲料要视产奶量情况添加。奶牛产后16~100天产奶量迅速上升达到高峰,称为“升乳期”,此期精饲料喂量标准为:日产奶20公斤,喂精料10~20公斤/日;日产奶30公斤,喂8.5~10公斤/日;日产奶40公斤,喂10~12公斤/日。产后100~210天产奶量逐渐平稳下降,称为“泌乳中期”,此时精料给量标准应调整为6~7公斤/日。产后210天至“”料喂量可视奶牛体况和产奶量而定,一般每产3公斤奶饲喂1公斤精料。2.精饲料配方要合理…  相似文献   

11.
培育好小奶牛关系奶牛饲养的经济效益。因此,对刚生下来的小奶牛应及时采取科学的人工护养措施。其喂养要点如下: 1.喂奶要“三定”。一定奶温,2个月为37~35℃,3月以上为30~26℃;二定时间,母牛的初乳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所以前7天每天喂4次,7天后日喂3次;三定喂量,生后第一天的喂奶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年龄的后备母牛及不同泌乳阶段的成年母牛在日粮、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方法上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论是后备母牛还是成年母牛都必须分群饲养管理。1.成年母牛按泌乳阶段分群一般可分为五群:①干乳期(60天),自停奶日期至分娩日期之前。此期对奶牛产后及乳房健康至关重要。②围产后期(15天),自分娩日期至产后第15天(产后半个月内)。此期对奶牛的健康及以后的产奶量是关键饲养期。③泌乳盛期(110天),  相似文献   

13.
正读者刘先生问:怎样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答:1.科学饲养母猪配前优饲母猪在配种前10~20天,多喂1~2千克优质饲料,可以刺激母猪多排卵,从而在分娩时至少多产1头仔猪用此法催情,在母猪配种之后,要把日粮减回到正常喂量,否则会造成胚胎死亡率提高此法对纯种母猪、年龄较轻的母猪、断奶后体质较差的母猪较适宜改善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提高胚胎死亡高峰期的胚胎成活率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期是配种后9~13天,应  相似文献   

14.
<正>1泌乳牛要分阶段饲养奶牛的一个泌乳期可分成若干个阶段。通常把奶牛分娩到泌乳120d作为泌乳前期;120~305d后为泌乳后期(标准泌乳期305d);干乳期约60d。正常的胎次间隔约12~13个月。产犊前15d和产犊后15d为围产期。精饲料的配制可参考预混料使用说明书,日粮组成与饲喂方案(详见附表)。泌乳前期也可以再分段饲喂,例如:奶牛产后0~30d,日喂精料7kg,糟渣类8kg,玉米青贮8kg,干草4kg。产后  相似文献   

15.
1.成年奶牛阶段饲养法 (1)产房期:指母牛分娩至产后第15天,此期为母牛身体恢复期.因食欲不振,采食量减少,体重急剧下降.应增加采食量,防止过度减重.要供应优质的粗饲料和精饲料,在产后6~15天,每天加精料约0.5公斤,以提高日粮营养水平.此期精饲料按1公斤/100公斤体重供给,日粮中粗饲料与精料之比按干物质计为54:46.  相似文献   

16.
脂肪喂量要适当:奶牛日粮中脂肪的含量最多不能超过日粮干物质的7%。在正常情况下,奶牛基础日粮本身就含有3%左右的脂肪,因此,补充量一般为3—4%,即一天一头奶牛补充0.45—1.36千克。如果日粮中的脂肪添加量超过7%,就会降低瘤胃微生物的活性,影响对粗纤维的消化,导致奶牛食欲降低,使干物质采食量下降,产奶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高产奶牛饲养 泌乳前期 (1)产后第一天,日粮按产前供给,充分供给清洁温水。第一次饮水最好加入食盐50克。麸皮1千克。食糖和益母草适量,以使母牛及早恢复体况。(2)从产后第二天起,以喂给适口性好.易消化的能量饲料为主,自由采食优质干草。酌情增喂精饲料,每天增喂量0.7~1千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产奶期指母牛分娩后到干奶前这一时期,一般为305天,一般分为泌乳早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一、各期的饲养要点1.泌乳早期,时间为分娩至产后21天。饲养要点为产后恢复、疫病防控和产奶高峰准备。母牛产后,及时饮温麸皮红糖水,做好挤奶和子宫检查、消毒或给药;转饲产奶期日粮,每日每头增加0.25千克精饲料,按3千克奶增加1千克精饲料确定精饲料用量,为高产做准备。恢峰时饮温和子宫检产奶期日千克精  相似文献   

19.
一、母猪产仔前的饲养管理 1.母猪产仔前的饲养 母猪产仔前,尤其是产仔前30天左右,胎儿生长发育很快,体重急剧增加,母猪腹腔容积不断缩小,这时应减少青、粗饲料喂量,增加精料喂量,尤其是蛋白质饲料的供应。日粮营养水平以每千克混合料消化能12.13~12.55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硫酸头孢喹肟子宫注入剂对健康奶牛的正常体温、生产性能和子宫内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10头健康的奶牛,所选奶牛在试验前30天内未全身性或子宫内给予任何抗生素,奶牛正常饲养管理,日粮和饮水中不含有任何抗菌药物。给药前1天统计记录各试验奶牛的日产奶量(早、中、晚3次产奶量的加和),试验当天测量并记录每头试验奶牛的直肠温度,并采集子宫分泌物进行病原菌检测,采样前用75%的乙醇棉球对阴道边缘及内侧进行消毒,将灭菌的子宫洗涤器送入子宫内吸取患牛子宫内容物,置灭菌试管内冷冻保存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然后子宫内注入硫酸头孢喹肟子宫注入剂(规格:25mL:900mg/支),1支/次/头,连用两次,间隔72h。给药期间及样品采集期间,试验奶牛正常投入生产和饲养管理,日粮和饮水中不含有任何药物,也不能全身或局部给予任何药物。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3、5、7、10天分别统计记录每头奶牛的日产奶量和直肠温度;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0天,采集子宫分泌物进行病原菌检测。比较奶牛用药前后日产奶量、直肠温度、子宫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变化。【结果】给药前1天和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3、5、7、10天,试验奶牛的日产奶量平均值分别为28.8、29.2、29.7、29.6、29.9和30.2kg,总体上有一定的增加,但是期间也有波动,X2检验的结果显示相互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直肠温度平均值分别为38.5、38.5、38.4、38.4、38.4和38.4℃,相互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在给药前0天采集的子宫分泌物样品中,分离到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化脓棒状杆菌分别为3株、3株、2株和1株,最后一次给药后第10天采集的子宫分泌物样品中仅分离到大肠杆菌2株、葡萄球菌1株,链球菌和化脓棒状杆菌未分离到。与给药前相比,子宫分泌物中的病原菌数量有所减少,同时,没有增加新的病原菌。【结论】硫酸头孢喹肟子宫注入剂对奶牛正常体温、生产性能和子宫内菌群没有不良影响,该制剂用于奶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