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提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从浪费和破坏资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以节约和保护资源的集约型,生态型转变,其发展途径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自觉性,节约和保护现有的农业自然资源,依靠科技进步,挖掘资源的深层潜力,加强立法,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调节机制,发展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增长潜能已逼近其极限。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得出走农业循环经济的道路是我国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道路,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增长潜能已逼近极限。实践证明,解决"三农"问题只能依靠农业自身功能的增强、产业链的延伸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发展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以上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兴宁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方案,立足兴宁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导致农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严重后果。如何寻找一条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循环经济是从经济活动源头来解决如何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6.
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国情,探索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本依据提出由于我国资源禀赋不足,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走可持续集约发展道路;科技滞后,农民素质低下,决定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科技兴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性,决定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的基础性、弱质性,决定了我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健全农业保护机制;农业生产的区域特征,决定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必须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虽然我国实现了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十一连快",农村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但是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切入点,分析新常态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应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研所建设、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激发农业科技工作的创新积极性三方面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是事关全局的大事。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农业生产为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途径。发展现代农业,要考虑有限资源的保护和可再生,要防止边发展边浪费的现象,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正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解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对此解读道:"推进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围绕市场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潍坊市寒亭区生产实际,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得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产品质量。所以 想要农业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可以通过加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实现,不断改善推广工作的手段 以及加大投入,保证现代化社会建设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经济是受农业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影响而出现的,它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为动力,不断改造着传统产业,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推动着社会变革。文章重点针对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建设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的重要任务,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与标志之一就是农业人口的大量转移,但由于长期政策因素制约,我国农业人口转移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也制约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建国后福建农业人口转移的历史分析,提出了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加快人口转移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5.
论农业产业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企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应堂  尹正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489-1490,1493
农业产业化是当前“三农”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即缺少企业家资源、缺少组织生产体系、缺少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缺少品牌策划与市场营销、缺少竞争力、缺少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缺少企业化,最根本的是缺少价值链的链接;指出农业企业化的核心就是形成以利益为中心的产业链,在各个环节之间要形成以利润为润滑剂的产业链,也就是使产业链转化为价值链,这样的产业化才会有长远的生命力,而利润的来源在于市场、技术、管理、制度。结合南京远望富硒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案例,提出了8项对策,核心是农业产业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企业化。  相似文献   

16.
结合全国农业科技年,从“发展优质特色作物、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4个方面对我市农业发展进行了现状分析;提出了“加工体系不发达、市场体系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保护体系不完备”是制约我市农业产业和种植业效益发展的4大主要因素;根据发展的需要,提出从“提升六大产业、拓展五个功能、做好四方面工作”上对提升我市农业产业、拓展农业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曲庆红 《北京农业》2012,(6):245-246
农业机械机械化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来是十分重要的,定位好农业机械化不但可以有效地推进全国农业化进程,还可以促进中国工业农业的大幅度迈进。农业机械化的改进彻底改变了中国农业的传统生产模式,加快了很多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开发。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的新型农业人才大批涌现,使得全国一直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急速飞跃发展,构建其一整套完善的农村服务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18.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logistics is important to farm products circulation and it is helpful to solve the problems about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peasantry of China. It is not a negligible countermeasure to increase peasants' incomes and enhance the capability of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meanwhile it can also raise the efficiency of farm products circulation. This paper firstly expounded that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should include agricultural logistics, then analyzed the present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logistic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modem agricultural logistics which based o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Lastly, it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develop agricultural logistics based o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相似文献   

19.
农药残留危害很大,影响农业生产和身体健康,解决好农业残留问题意义深远。笔者主要介绍了农业残留控制和降低策略。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业合作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述了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经济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作用,剖析了新型农业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点,提出了新型农业合作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