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配麦技术改善面粉质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乃新  兰静 《麦类作物》1997,17(3):20-22
本研究利用优质小麦与次质小麦进行不同比例的配麦制粉,并对其面粉质量进行了全项分析与测定,结果表明,对于新克旱9号这样的次质小麦(面团弹性过大,延伸性过小)用延伸度大(21~25cm),弹性较小(最大抗延阴力200~350e.u)的中筋优质小麦(如91B569和克旱13)与其搭配,面粉质量明显得到了改善,而用弹,延性均较强的类型(如克丰6号)或弹,延性均较小的类型(如龙辐3号)与其搭配,面粉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2.
为通过合理配麦提升国内优质强筋小麦的面包加工性能,对11种主栽强筋小麦品种进行理化、面团流变学检测及烘焙评价,筛选出综合品质较优、特点不同且互补的三个品种,分析其不同比例配麦对面粉理化特性和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麦26和师栾02-1具有良好的面包烘焙品质;配麦可有效均衡小麦品质特性,提高烘焙品质。新麦26、师栾02-1和西农979搭配后,3种配麦样品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均高于单个品种和对照,面包感官评分均显著高于西农979;配麦3的面包感官评分显著高于师栾02-1。由此可见,国内不同品种的优质强筋小麦合理搭配,可有效弥补单个品种的品质缺陷,提升其面包加工性能、适用性和综合效益,满足市场对面包专用粉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4.
面粉质量与手工挂面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面粉质量与手工挂面品质的关系,测试了陕西关中地区15种小麦面粉的主要品质特性,及用这些面粉制作的手工挂面的食用指标,对面粉品质与手工挂面品质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面粉的拉伸长度与手工挂面吸水率呈显著正相关;白度与手工挂面的色泽、表现状态、食味呈显著正相关,是影响感官评价的主要因素;沉淀值、5min拉伸阻力和拉伸能量与手工挂面品质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是面粉品质检测、质量控制以及预测手工挂面品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甘春20号配麦面粉和面片色泽及其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配麦比例对面粉色泽、面片色泽及其褐变的影响,将甘春20号与普通小麦高台麦和宁春18号的籽粒按不同比例(重量比)进行配麦,测定配麦面粉色泽和面片色泽及褐变情况.结果表明,甘春20号的面粉色泽最差,在甘春20号中搭配70%的高台麦或90%的宁春18号,其面粉色泽较好.新鲜面片的色泽以甘春20号搭配90%的宁春18号最好;贮藏12和24h后的面片色泽以甘春20号搭配90%的高台麦最好.面片褐变现象在12h内以甘春20号较严重,在甘春20号中搭配90%的高台麦可显著减轻褐变程度.在贮藏期间,面粉颗粒度、配麦比例和PPO活性对褐变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川麦28的稳产性分析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川麦 2 8,是近 5年来以 80 - 8为对照增产点次率最高、增产幅度最大的新品种。本文根据两年四川省小麦区试资料用 Eberhart- Russell法进行稳产性分析。川麦 2 8的稳定性参数接近于稳产品种的理论值 ,G× E互作效应主要表现为线性关系 ,具有较好的平均稳定性。稳定性的分析结果与区试、生产示范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充分表明川麦 2 8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的特点 ,符合主推品种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川麦44的产量、品质表现、蛋白质亚基构成和抗病性进行了分析.表明川麦44的产量高、面筋接近强筋粉、抗病性好;亚基组成为1,7 8,5 10,Payne标准评分为10;川麦44是适应四川各生态麦区种植的优质小麦.  相似文献   

8.
川麦107慢条锈性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配制杂交组合川麦107×川育12和川麦107×台长29,研究了小麦品种川麦107的慢条锈性遗传特性和分子标记,以期为该品种慢条锈性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两个组合F1代植株均表现感病,F2代感病、慢条锈植株呈15∶1分离,表明川麦107慢条锈性受2对隐性基因控制。用已知与Yr5、Yr15、Yr24和Yr26连锁的SSR标记Xgwm501-2B、Xgwm413-1B、Xgwm11-1B和Xgwm18-1B等检测后,没有扩增出相同的条带,表明川麦107可能不含上述4个基因。初步发现了与该品种2个隐性慢条锈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即Xgwm46-7B和Xgwm648-3D,其中,Xgwm46-7B位于7B染色体,Xgwm648-3D位于3D染色体,分别与慢条锈性基因相距15.9和20.6cM。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超高茬麦套稻的产量结构、源库参数等性状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超高茬麦套稻高产栽培应依据不同穗型,确定适宜的基本苗和N肥运筹措施,在大穗型品种单株成穗5个左右,穗粒并重型品种单株成穗4个以上,每公顷有效穗330万~360万时,群体综合性状最优。同时提出降低基本苗、调节肥水运筹等具体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两个小簇麦易位系的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2个小簇麦易位系(V9128-1、V9129-1)苗期抗条锈性的遗传机制,用7个中国当前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CY29、CY30、CY31、CY32、Su-4、Su-11和Su-14)接种两个易位系及簇毛麦、用CY29接种V9128-1与感病品种铭贤169配制的正反交F1、BC1F1代以及F2代群体、用CY29、CY30、CY31和水源4接种V9129-1与铭贤169配制的正交F1、BC1F1代以及F2代群体进行苗期抗锈性鉴定分析.结果表明,V9128-1对CY29的抗条锈性由1显1隐2对独立作用基因控制,V9129-1对CY29、CY30、CY31和Su-4的抗性都由3对显性基因控制,其中2对基因表现为累加作用,另外1对基因表现为独立作用.这说明这2个小簇麦易位系中含有丰富的抗条锈基因,可作为优良种质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轮回选择目标群体,改良晋麦21488的株高、全生育期、抗病性和丰产性等效果明显。并育成了20个比晋麦2148植株明显较矮、成熟期早、较抗赤霉病、丰产性较好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12.
河东乌麦的选育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东乌麦属冬性小麦品种,是用硬粒小麦86243为母本,7EB87为父本杂交育成,其长相近似普通小麦,有奇特的功能叶片,颖壳白,籽粒呈黑色,粒质有硬质、软质两级。产量接近对照。该品系营养价值高,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高于普通白粒小麦,尤其是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含量比白粒小麦品种晋麦21分别高33.33%,31.60%和36.67%,微量元素中的硒、碘、铁比白粒小麦分别高112.8%,78.3%和33.3%,属于优质小麦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为了从云南省地方小麦种质资源中发掘优异抗条锈材料,采用近年来国内主要流行小种条中31、条中32、水源11—14及Hybrid46—7、Hybrid46—8等,对37份高蛋白地方小麦(普通小麦)和23份特有小麦(云南小麦,俗称“铁壳麦”)种质的抗条锈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不同程度地具有很强的抗条锈性,全生育期表现免疫的占48.33%,仅成株期表现免疫的占18.33%,成株期表现中~高抗的占6.67%,具有慢锈性的占26.67%,说明这批优异抗锈种质可作为云南省小麦抗条锈育种的宝贵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为了发掘来自节节麦的抗穗发芽基因资源,利用具有染色体自然加倍特性的硬粒小麦栽培种(Triticum durum L cv. Langdon,2n=4x=28,AABB)与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on.,2n=2x=14,DD)杂交,经染色体天然加倍合成了4份新六倍体小麦SHW-Z1、 SHW-Z2、 SHW-Z3和SHW-Z4 (Triticum aestivum L.,2n=6x=42,AABBDD).通过对这4份材料不同灌浆期的不同发芽处理研究表明,节节麦抗穗发芽特性得到表达,4份材料平均穗发芽率分别仅为1.75%,0.31%,1.09%和0.17%.与穗发芽抗性极强的合成六倍体小麦RSP相比,亲本为节节麦As65的合成小麦SHW-Z2和SHW-Z4具有更强的穗发芽抗性.4份合成六倍体小麦抗穗发芽的因素主要来自穗部与种子的抑制,颖壳内含物的化学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5.
16.
小麦品种茎秆质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抗倒性不同的15个高产小麦品种(系)为材料,于不同生育期测定了茎秆的机械强度,利用“品种倒伏指数”评价了品种(系)的抗倒性,并采用通径分析对茎秆质量与抗倒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茎秆机械强度存在极显著差异,通过系统聚类可将品种划分为特强型、强型、中间型和弱型四种茎秆质量类型。品种间的抗倒伏能力差异很大,茎秆质量与抗倒性关系最为密切,要提高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应重点加强对茎秆质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为给小麦品种镇麦168优质高产栽培中氮肥和种植密度管理提供参考,在基施有机肥15 000kg·hm-2、复合肥(N∶P∶K=15∶15∶15)375kg·hm-2条件下,设置240、285和330kg·hm-2三个追施氮肥水平以及135万、180万、225万、270万和330万株·hm-2五个种植密度(基本苗)水平,研究了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群体质量、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0~285kg·hm-2范围内,增加追氮量可明显提高镇麦168的籽粒产量、千粒重、成穗率、沉降值和弱化度,但当追氮量达到330kg·hm-2时,有效穗数、穗粒数、籽粒产量、容重、出粉率、吸水率、面团稳定时间增加不显著,千粒重明显降低。在135万~270万株·hm-2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有效穗数、籽粒产量、容重、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弱化度,而当种植密度达到330万株·hm-2时,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成穗率、容重、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弱化度显著降低,分蘖期和拔节期群体叶面积指数、越冬期和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出粉率、沉降值、吸水率增幅不明显。综合来看,镇麦168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追氮量和密度分别为285kg·hm-2和27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8.
一年生二倍体簇毛麦携带多种抗性基因,被认为是小麦抗性改良的重要基因源。本研究前期创制了一个高抗小麦条锈病的普通小麦(中国春,CS)-簇毛麦3V(3D)代换系CD-3,并将该条锈病抗性基因初步定位于簇毛麦3V染色体上。本研究以川麦60作为父本,以CD-3为母本,在回交自交系BC1F2群体中筛选到一个高抗条锈病的株系,命名为1901-245,并进一步对该株系进行分子标记、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分子标记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结果显示,1901-245携带一对簇毛麦3V染色体,丢失了一对小麦3D染色体;1901-245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配对正常,单价体出现频率较低,且3V染色体未出现单价体。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1901-245及其亲本CD-3均表现为高抗小麦条锈病,而亲本川麦60则表现为高感小麦条锈病。以上结果表明,簇毛麦3V染色体上的条锈病抗性基因在1901-245的遗传背景下能正常表达;1901-245为普通小麦-簇毛麦3V(3D)代换系材料,高抗小麦条锈病且遗传稳定,可进一步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加以应用。另外,FISH鉴定及植株形态观察结果显示,1901-245仍含有较多亲本CD-3(CS背景)的遗传背景,因此后期可继续将1901-245与川麦60进行回交,并在后代中加大簇毛麦3V染色体的追踪力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研磨法测试玉米子粒耐破碎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X-MFC90D数字式超细研磨仪测定玉米子粒破碎率,评价玉米子粒耐破碎性,探寻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并以此表征不同品种耐破碎性。结果表明,测试子粒样本质量、转速、碾磨时间均对子粒破碎率有显著影响。随子粒样本质量的增加,破碎率呈下降趋势,两者符合二次曲线关系;随着转速和碾磨时间的增加,破碎率呈线性增加。可以用子粒破碎率达50%和100%需要的碾磨时间、转速作为评价玉米品种耐破碎性的指标。研究认为,PX-MFC90D数字式超细研磨仪可用于测定和表征玉米品种的耐破碎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小麦抗早衰性的早期鉴定指标,采用种子萌发试验比较了不同抗早衰类型的33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系)萌发种子的芽长、胚芽鞘长、主胚根长、种子根数、根系活力、种子贮藏物质转运率、总鲜重、总干重、根芽干重、干物质含量等指标与抗早衰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萌发种子的芽长、胚芽鞘长、主胚根长、种子根数、根系活力、总鲜重及根芽干重等7项指标均与小麦抗早衰性无明显相关性;萌发种子的总干重、干物质含量与小麦抗早衰性有部分相关性,但不能准确区分抗早衰型和典型早衰型品种(系);种子贮藏物质转运率能较好区分不同抗早衰类型的小麦品种,可作为小麦种子萌发期抗早衰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