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设施园艺生产中科学合理灌溉的重要性及当前应用的主要灌溉方法的阐述,进一步探索膜下滴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合理安装副管管道,调整不同时期的浇水量,安排好浇水施肥的顺序等,使膜下滴灌达到节水、节肥、增温、增产的作用,并总结出在设施园艺生产中应用膜下滴灌是一项高效节水的灌溉新技术,是实现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得到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日光温室黄瓜膜下滴灌和沟灌两种灌溉方式的对比试验,从生育期灌溉量、温室环境、病虫害、产量、品质、成熟期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日光温室黄瓜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可减少灌溉量、节本增效、提高水分利用率等,是保障温室蔬菜种植高产、优质、高效的有效措施,今后应在本地区设施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规范河北省日光温室膜下滴灌西瓜节水灌溉技术,促进河北省设施西瓜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河北省日光温室西瓜生产实际情况制订了《日光温室膜下滴灌西瓜节水灌溉技术规程》(DB 13/T 2993—2019)。该规程对不同茬口苗期-伸蔓期、开花期、膨瓜期和成熟期的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及注意事项提出具体要求。可为河北省日光温室膜下滴灌西瓜节水灌溉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现状,全面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开展M畦膜下沟灌来提高番茄水分生产效率的初步研究。试验采用保护地栽培方法研究番茄M畦膜下沟灌、膜上沟灌和传统畦灌,确定保护地番茄最佳的灌溉方法及灌水量,结果表明设施果类蔬菜灌溉采用M畦膜下沟灌具有节水、节肥、增产、省工、省时及提高水分生产效率的作用,建议在没有滴灌设施的果类菜田优先选用M畦膜下沟灌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化设施的发展,设施园艺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设施园艺内的环境相对封闭,水分不易流失,少量的水便能够满足植物生长需求。近年来,滴灌技术广泛应用到园艺设施内。滴灌技术与传统灌溉方法相比,有着很好的节水效果,水资源利用率可到95%,可小范围局部控制,进行微量灌溉,能够实现水肥同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园艺作物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被用于农业生产之中,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就是农田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将这一技术普及在玉米的种植和生产上,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农业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1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解析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其实就是在玉米膜下应用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当前最为先进的灌溉技术之一,其主要原理是将传统灌溉技术与覆膜种植技术相结合,利用铺设输水管道,及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30a来甘肃省灌溉农业区科技成果的全面回顾,指出今后我省灌溉农业区应推行有限灌溉、生物节水技术、培育节水耐旱新品种、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土壤局部湿润灌溉技术、间歇灌溉技术、保墒膜上灌溉技术、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日光温室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地膜覆盖节水技术和免冬灌技术、滴灌喷灌等设施节水技术、物化学制剂保水技术、节水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调控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汇总温室膜下微喷灌溉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分析该技术在温室生产的影响,为该技术在设施农业节水灌溉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文献资料,采用统计学对比分析方法,汇总近20年温室灌溉的概况,分析膜下微喷技术在温室灌溉中的研究进展。【结果】我国微喷灌面积占世界微喷灌面积的35%,主要研究包括微喷带的喷射角度、铺设长度对土壤水分分布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膜下微喷灌技术的应用,膜下微喷技术在大田露地种植和温室灌溉中应用,应用作物种类包括玉米、烟草、甘蔗、果蔬等。节水效果略逊于滴灌,在水源紧张地区使用有限,但抗堵塞能力强于滴灌,安装成本较低,限于半干旱地区。【结论】膜下微喷灌溉作为新型节水灌溉方式,具有良好的抗堵塞能力且造价较低,在减少地面蒸发以及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等优势显著,是有效控制和改善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灌溉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设施园艺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节水灌溉也是中国农业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节水灌溉技术已在设施园艺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设施园艺中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灌溉方法。番茄是现在设施园艺中大量栽培的作物之一,在此,就设施栽培番茄的节水灌溉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且介绍了各种灌溉方法的特点,指出了中国目前设施园艺中番茄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试验于2017—2018年在山西省中心灌溉试验站进行,共设3种灌溉方式(沟灌、分根交替灌溉、膜下滴灌),分别在分枝期、开花期、薯块结块期、膨大期和成熟期5个生育阶段研究不同灌溉模式的节水效益。结果表明,薯块结块期内,马铃薯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沟灌和分根交替灌溉,更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2017,2018年,马铃薯在膜下滴灌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13.16,8.58 kg/mm,比沟灌和分根交替灌溉分别高出55.37%,38.53%和36.84%,31.80%;在不施用化肥条件下,3种灌溉方式在经济效益上差异不显著,但在整个生育期间,2017年沟灌、分根交替灌溉、膜下滴灌分别灌水285,225,120 mm,2018年沟灌、分根交替灌溉、膜下滴灌分别灌水240,240,127.5 mm,膜下滴灌处理下节水效果更明显。总体来看,同其他2种灌溉模式相比,膜下滴灌是当地生产马铃薯中效果最好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1.
将膜下滴灌技术应用到马铃薯种植中来,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生产产量。因此在干旱地区尤其需要推广这一节水灌溉技术。文章主要就内蒙古地区马铃薯种植中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展开相应探究,希望能借此为科学应用以及推广膜下滴灌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以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日光温室种植规模的日益扩大,传统的灌溉、施肥方式已不适合无公害蔬菜对环境的要求.膜下滴灌施肥技术不但省水、省肥、省工、省力、灌溉均匀,而且具有提高产量和品质、改善温室小气候、减少病虫害发生等优点,目前正在银川地区蔬菜、瓜果种植区推广应用.为提高滴灌设施的应用效果和黄瓜产量,现将我们经过2003-2005年试验、示范总结出的适宜银川地区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时应用的滴灌施肥技术介绍如下,以供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膜下滴灌技术是按照作物需水、需肥规律,根据土壤墒情和养分状况,通过滴灌系统将水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水施肥方法。随着甘肃省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的实施及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滴灌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古浪县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农业中。近年来,古浪县大力推广日光温室番茄越冬一大茬栽培,采用膜下滴灌灌溉定额和施肥标准新模式,取得显著效果。应用效果表明:温室番茄膜下滴灌施肥技术不仅省水、省肥、省工、省力、灌溉均匀,而且可以改善温室小气候,减轻病虫危害,提高产量和品质。1日光温室番茄滴灌灌水技术 根据古浪县日光温室番茄滴灌灌溉试验,总结出了日光温室一大茬番茄的灌水次数、间隔时间、灌水量,确定了温室番茄灌溉制度。农户应根据当地气候、土质、作物品种等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使用或按照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在农业生产中也逐渐的运用新型技术,玉米膜下滴灌也就是对生产灌溉的一种,膜下灌溉主要就是将滴灌设置在膜下,运用地面的水道将水源引入到滴灌内进行灌溉。滴灌没有设置滴头.这样也就使水源不断的深入到作物的根部,减少田间水分的蒸发流失,提高水源的利用率。这项技术使用在干旱地区进行大量的推广,这也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措施,该项技术在南疆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节水灌溉技术,也目前最先进的灌溉技术,该技术具有良好效益,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得到广泛使用。本文主要论述了玉米膜下滴灌的概念及滴灌系统组成、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效益、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要点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新疆是我国严重的干旱区之一,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瓶颈。滴灌技术为干旱地区发展现代化高效节水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开辟了一条新路,为缓解我区旱情,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滴灌设施投入高,设备选型和系统规划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影响了膜下滴灌效益的发挥,制约着该技术进一步发展。现就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设计中几个主要参数选择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浅析膜下滴灌技术在南疆棉花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河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107-108
针对南疆棉花特殊的栽培及灌溉模式,阐述了膜下滴灌的主要特点,重点介绍了膜下滴灌技术的优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南疆地区发展膜下滴灌技术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和措施,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膜下滴灌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灌溉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干旱地区的农业的发展。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及提出了解决办法。并应用在农业中对影响进行分析,对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完善设施蔬菜种植的水肥运筹技术,掌握肥料施用量对番茄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番茄垄膜沟灌与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尿素施用量为600 kg/hm~2时,番茄产量和纯收益均最高,分别为145 464 kg/hm~2和21.519 24万元/hm~2;在相同的灌溉模式下,番茄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高先增加后降低;氮肥施用量相同时,膜下滴灌的产量高于垄膜沟灌的产量;膜下滴灌模式的氮肥利用率高于垄膜沟灌模式的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膜下滴灌是节水灌溉中的一种,我区膜下滴灌是我省不同积温带膜下滴灌探索可推广的成型方案,是实验寒温带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方案,推广前景可操作的应用途径。发展节水灌溉,才能保证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的小兴安岭北端的黑河市爱辉区,全区耕地面积130万亩,农田基础设施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