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洛地处秦岭腹地,拥有多个高A级景区,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指出商洛高A级景区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及措施,对促进商洛旅游健康发展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具有现实意义,以期为其他高A级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2017年6月浙江省启动"万村景区化"建设,A级景区村庄(以下简称A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加速发展的"融合体"。A村的创建,为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创造了条件。基于村庄旅游发展的角度,以金华市首批3A级景区村庄为例,为A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模式,以期促进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字     
正80万张甘肃省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确保至2018年底,甘肃省首批3市(州)、11县(区、市)全部成功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十三五"期间,每个市(州)启动创建1个5A级景区,全省力争创建5A级景区10个以上、4A级景区40个以上,力争到2020年,全省住宿业床位数达80万张以上,民宿、乡村客栈等乡村旅游床位数15万张以上。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全域旅游的概念并提出了三亚市景区开发提升中全域旅游实践的必要性,介绍了三亚市景区开发的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指出三亚景区数量较多,等级分布较为均匀,类型较为丰富,市场定位互为补充,市场吸引力较大,但同时景区与社区共同发展模式仍需完善,景区等级提升仍有空间,非传统优势景区市场吸引力仍待提升。从创新景区经营模式,提高景区旅游体验网络口碑好评程度,提升景区旅游产品创新水平,提高景区旅游营销体系丰富程度以及提升景区信息化水平等五方面提出全域旅游背景下三亚景区开发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5.
商洛地处秦岭南麓,古为商鞅封邑,凭借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全域旅游发展迅速。“秦岭最美是商洛”和“中国气候康养之都”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商洛被誉为秦岭里最美的地方。但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商洛旅游文化品牌建设还存旅游文化产品支撑不够、旅游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入、旅游文化品牌传播渠道狭窄和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应依托商洛旅游文化资源优势从旅游文化产品支撑、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品牌宣传渠道和旅游产业要素构建等方面全面发力,提升商洛旅游文化品牌知名度,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推动区域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宁夏农垦集团作为宁夏旅游产业发展的一方重镇,近30年来,开发建设了国家首批5A级景区——沙湖景区,发起成立了全区旅游行业第一家股份制公司——沙湖旅游股份公司,在推进葡萄酒文化旅游、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促进全区旅游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16年,宁夏成为继海南之后的全国第二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决  相似文献   

7.
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京津冀高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高A级旅游景区属凝聚型空间分布格局,呈现"直辖市密集、河北省分散"的特征.各区域高A级旅游景区占比与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值、旅游收入5项经济...  相似文献   

8.
《乡村科技》2020,(2):7-7
近年来,河南省孟津县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和健康养老产业的战略机遇,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确立全域景区化发展理念,秉持差异化布局、集群化推进、景区化建设的思路,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旅游集聚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深度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美在山水、乐在休闲、悟在文化”的旅游新形象,致力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和升级,推动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将孟津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推动过去单一的历史文化游,向农业采摘游、休闲度假游、乡村生态游等全域旅游转变。  相似文献   

9.
在全域旅游发展观的支持下, 为了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景区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问题不容忽视. 基于空间分析有利于辨识和优化产业结构, 采用空间数量关系、 空间质量关系和空间耦合关系发展度, 以南疆3个地州为例, 评价各市、 县(县级市)A级景区和星级农家乐的协调发展等级, 并从旅游政策、 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旅游产业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产业之一。商洛乡村旅游也在缓慢的发展,乡村旅游提高了农民的就业率,带动了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游客出游方式多种多样,游客的需求也越来越差异化,传统的乡村旅游很难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商洛乡村旅游应该向智慧旅游方向发展,这样就可以快速完成商洛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提高商洛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以乡村旅游智慧化成长的背景为基础,对商洛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商洛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网站内容单一、商洛智慧旅游相关人才匮乏、信息化技术落后与景区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应该从政府部门、旅游管理部门、乡村旅游社区、其他部门等方面入手加快商洛智慧乡村旅游的建设步伐与商洛乡村旅游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星湖旅游景区为例,结合星湖旅游景区实际,提出从生态基础建设、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管理服务提升等方面开展生态景区保护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陆韵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3):11-14
全域化景区建设有助于丰富美丽乡村发展载体,创新生态经济经营模式。安吉县山川乡是浙江省最美乡村之一,获批全国首个全乡域4A级旅游景区,成为美丽乡村升级版经典案例。山川乡全域化景区建设模式涵盖目标定位与战略规划、资源整合与品牌塑造、环境维持与深度经营。该模式在运用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异质性与整体性相统一、形式与意境的交融统一、吸引力与承载力相协调。  相似文献   

13.
汪琳  李帅  刘骐珲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7):183-185
A级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其空间分布和可达性将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以甘孜州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不平衡指数、可达性研究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可达性.结果表明,甘孜州A级旅游景区呈现明显空间聚集,中东部地区A级旅游景区聚集特征尤为明显,且可达性较好,研究区北部石渠县、西部白玉县及南部得荣县旅游景区可达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发展乡村旅游能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更新农村居民社会观念,实现农村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该文对商洛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进行分析,指出通过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旅游规模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商洛乡村旅游特色等措施来实现商洛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重庆市2008年、 2013年和2018年A级景区点位数据,从重庆市及四大片区两个视角出发,利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和标准差椭圆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其空间格局特征及演变.结果表明:重庆市A级景区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总体布局"西南密,东北疏"; 10年间主城片区以及渝东北片区景区分布先分散后极化,渝东南片区以及渝西片区景区不断聚集,并且聚集程度逐渐加深;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区分布的高密度区不断从主城片区扩散,基本形成覆盖主城片区及渝西片区的全域核心密度圈;景区分布重心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略有偏移;地形地势、旅游政策、经济水平以及交通格局对A级景区的空间凝聚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商洛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指出商洛旅游精准扶贫在精准识别、帮扶、管理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商洛市旅游精准扶贫发展提供一定参考,进一步推动商洛市全域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8年是韶关市全面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完善提高和初验阶段的一年。丹霞山景区作为韶关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四大重点景区建设之一,备受关注。丹霞山景区周边村落的居民对当地居民、村落、景区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基于全域旅游的视角下,居民和政府需要增强自主组织意识,维护共同利益、提高职业技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提升创新意识,加强合作能力、重视培养,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效率,提高办事水平、做好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工作、加大宣传,积极引导群众、落实创文工作,提高当地居民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商洛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指出商洛旅游精准扶贫在精准识别、帮扶、管理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商洛市旅游精准扶贫发展提供一定参考,进一步推动商洛市全域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9.
商洛依托良好地域位置和丰厚的自然景观,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提出了"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品牌。首先从4个维度建立了"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品牌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设计调查问卷以分析该旅游品牌的现状。结果显示该品牌目前存在品牌满意度低、与旅游地关联度不均衡、知名度与忠诚度不高等情况,难以发挥品牌效应。因此,利用"CIS识别系统"理论,从3大方面对"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品牌进行重新塑造:MI提炼出"领略商於文化,体验秦岭南麓风光"的"人文+生态"发展理念,BI通过对商洛景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完善, VI以商山洛水等作为视觉设计的组成元素,以期提升该品牌的辨识度,进而提高其品牌地位以及知名度。  相似文献   

20.
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程度.基于对长株潭城市群98家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梳理和定位,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及地理分析方法,具体分析长株潭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表现为凝聚型分布,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整体呈现中心集中、周边分散、小型组团的分布格局,分布最集聚区域为长沙中部开福区、天心区和芙蓉区的交界处;(2)市域尺度上,3市各设区市内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具有不均匀、不平衡分布的特征,其中,长沙市为随机型分布,株洲市与湘潭市则为凝聚型分布,在3市中长沙市景区的数量与质量均占明显的优势地位;(3)长株潭城市群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主要受到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产业条件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