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866年,奥地利布隆修道院的修士孟德尔(G.Mendel,1822~1884)发表了《植物杂交的试验》一文,提出了生物遗传的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这是育种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1900年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以后,拉开了现代遗传学的帷幕,也揭开了育种科学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从此,遗传学和育种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孟德尔的工作不仅对现代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现代育种科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回顾孟德尔的工作,纪念孟德尔对育种科学发展的贡献,将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细胞遗传学是遗传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在人类健康、植物育种和基础研究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探讨了如何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型教学理念应用于细胞遗传学教学中,最终改变以知识灌输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浙江大学从2016年开始以"16+X"科技联盟的形式自主设计和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旨在整合学校基地和人力资源、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生物育种是一项高新技术产业,涉及遗传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以及农学、植保、土肥等农业学科,生物技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极大地推动着生物育种的进步。为此,在"16+X"框架下组建了浙江大学水稻及主要经济作物育种科技联盟。  相似文献   

4.
最近四十年来,由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多种学科的发展,梨属植物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广泛。本文以梨为重点,兼及其它树种认遗传学、抱粉学、酶谱分析等方面,对当前国内外梨的相关研究作一粗略介绍,旨在为我们有关香梨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1梨树遗传理论的研究遗传规律是育种工作的最重要的科学依据。不了解生物遗传变异的规律,育种工作就会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在梨树上,国内外学者结合其育种工作,对其遗传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些可喜的进展。1.1倍性遗传从三十年代起,西方国家一直注意果树倍数性及性状遗传的研究,1930…  相似文献   

5.
自本世纪初孟德尔遗传定律被重新发现以来,数量遗传学一直是遗传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并在动、植物遗传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和育种应用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在千年交替之际,为了回顾我国数量遗传学与育种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展望新世纪动、植物数量遗传学的发展趋势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给数量遗传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由中国遗传学会主办、扬州大学承办的“国际动、植物数量遗传与育种学术研讨会”,定于2000年5月8~10日在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召开。这是本学会在21世纪…  相似文献   

6.
遗传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生物类专业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及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生物分析技术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遗传学教学优化方法,以期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效率,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遗传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生物类专业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及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生物分析技术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浅析了遗传学教学方法的优化问题,以期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效率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动植物育种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覆盖农业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农学、园艺、植保、生物技术、畜牧兽医等各专业的骨干课程。国家教育部规定:高职高专遗传学教学为生物专业七大主课程之一。然而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的遗传学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遗传学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究其原因,主要是遗传学内容相对抽象、深奥,  相似文献   

9.
植物遗传学是农林专科院校的必修课程,是农学、园艺、林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育种和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的理论基础。抓好植物遗传学教学,提高运用遗传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课和其它相关学  相似文献   

10.
从真正的遗传学的建立到现在只经历了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与其他诸如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学科相比,遗传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比较年青的。然而正是这个年青的学科,其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从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到分子遗传学,遗传工程,使科学家们认识到,二十一世纪将是生物学的时代、遗传工程的时代!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1.
数量遗传学的诞生可追溯到Fisher(1918)关于方差组分剖分的论文[1],作为育种的理论基础已经发展了近一个世纪。本文就数量遗传学研究中基因图谱构建、数量性状主校基因的检测定位以及分子数量遗传学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1基因图谱的构建动物基因图谱(Gene map)是动物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研究以及数量性状座位定位研究的基础,也是分子数量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学科概况河北农业大学作物学科具有117年的发展历史,是河北省首批强势特色学科、河北省"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和河北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其所属的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两个二级学科为河北省首批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学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科学学位授权点和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相似文献   

13.
《周易》阐述的易理,是中国研究人与宇宙自然界科学古典著作。它与电脑的二进制,与生物遗传育种中"二项式"定律完全一致。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信息大爆炸"大数据时代,它将与世界历史上的工业革命一样,对各产业带来无限驱动力。由此可以预见对动物遗传育种学,将暴发一场全新变易,它以泛义融合易传为基本特征特性,我们完全有理由和条件采用融合遗传育种云集因素,包括生态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统计遗传学等等,这样均涵盖重要一个新概念的易传力,可以取代遗传力概念。用生物技术在不同家禽种间,进行无限杂交融合技术后,再经过现代全方位,多层次,全周期的云象选择育种。这样可能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形成有全新生产能力的新禽种(品种),并在该产业化生产试用。因此,可优先用电子监测技术,在家禽上优先进行大数据易传育种技术研究。因为世界家禽良种资源主要起源于我国,而繁殖周期较短,繁殖速度快。家禽在每次动物学产业技术革新中起到先锋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表观遗传学是近年来新兴起的生物学学科,主要研究在没有DNA序列改变情况下基因功能可逆的、可遗传的变异。介绍了表观遗传学的概念、研究范畴及相关进展,分析了棉花的生物学特性及育种的特点和难点,并提出了在棉花育种中开展表观遗传研究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遗传学是农学类本科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因此,应全面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以打造一流精品课程的目标,不断地对遗传学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包括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的发展来全面提升师资质量和教学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的建设水平、构建立体化的特色教材、提出并实施“基于创新型混合模式”的遗传学教学改革等。  相似文献   

16.
生物强化是近年来作物育种的国际前沿领域,代表新的学科发展方向。中国生物强化项目启动于2004年,并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经培育出一批富含微量营养素的作物新品种/品系,并且建立了全国性的生物强化研发队伍和组织机构。为借鉴国际最新进展,总结国内研究成果,宣传中国生物强化项目,提高公众认知度,  相似文献   

17.
陈宏 ,男 ,博士 ,1 95 5年 1 2月 1 2日出生 ,1 981年 1 2月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本科畜牧专业 ,留校任教至今。 1 987年就读于西北农业大学印怀教授的硕士研究生 ,1 990年获动物遗传育种硕士学位。 1 991年 8月至 1 998年 9月在德国李比希大学、萨尔大学和耶拿大学学习 ,攻读博士和做博士后 ,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导师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科学部学部委员。自 1 981年 1 2月毕业以来 ,一直从事动物遗传育种的教学和牛遗传种的科研工作 ,已承担过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动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生物统…  相似文献   

18.
<正>一、概况河北农业大学作物学科具有110年的发展历史,所属的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个二级学科为河北省首批重点学科,作物学一级学科为河北省首批强势特色学科,  相似文献   

19.
一、遗传育种的研究 现今食用菌的遗传育种除常规育种外,主要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开展两个层次的研究。联邦德国Karl Esser博士在《食用菌的分类和分子遗传学》的报告中指出,目前在某些食用菌中,应用突变、选择和重组子技术即所谓“协调育种”(Concerted breeding)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是可能的。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使用于发酵工业的低等真菌,通过遗传工程的方法来改良菌株已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杨宁  姜力 《农学学报》2018,8(1):64-69
经过上万年的野生物种驯化、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世界各国逐渐形成了现有的家养动物品种。伴随着遗传学理论的发现和逐步完善,动物常规育种技术从一般的表型选择发展到利用BLUP方法进行育种值估计,在近五十年为畜禽遗传改良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的逐步问世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动物遗传育种工作的研究和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DNA、RNA、蛋白质等各种组学信息的整合研究,不但为动物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挖掘、分子遗传机制解析带来新的契机,并且使得动物育种从传统育种时代真正迈入分子育种时代。近年来,世界动物育种工作在分子数量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分子育种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