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从弘扬衡阳历史文化、挖掘农耕文化精髓,融合农机农艺技术、创新现代农耕文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助力农耕文化发展等方面阐述了衡阳市现代农业发展措施,以期为推动该市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农耕文化与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的耦合发展,需注重特色农业产业、地方农耕文化、"科技、管理、资金"投入的有机结合,促进农耕文化的传承和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以江西会昌岚山园规划为例,对江西休闲观光农业和江西农耕文化结合方式进行了阐述,提出传承农耕文化、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是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立融入原生态农耕文明的供产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创新模式》的阶段性成果。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农业模式,结合我国国情与历史文化,重点从理论上探讨,基于传统农耕文明,以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农业循环生态的打造和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区域化等手段,将原生态绿色农耕文化精髓融入现代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供销各个环节,并以此探究现代农业的创新模式,促进“三农”统一、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16,(8):287-290
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而传统农耕文化既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与源头,也是田园旅游得以快速发展的灵魂。农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发展田园旅游中的重要意义。在挖掘古镇人文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立足于杨凌示范区资源特色和人才优势,紧扣"农耕文化"主题脉络,从"田园旅游传播、学校文化渗透和农业园区示范"三方面统筹构筑现代农业体系,以充分认识农耕文化景观设计对现代农业开发建设和田园旅游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概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劳动力需求、农耕文化3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生态农业是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园发展势头好,因此衍生出一批对于农耕文化,地域文化,农业文化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南宁青秀区的农耕文化园功能区是集农业种植,农业观光,综合服务,住宅休闲区,为一体的农业园,在实现其农业种植,观光旅游,物流销售的功能之外,还对农业的文化起到一定的宣传和延展的作用。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对南宁市青秀区农耕文化园功能分区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其功能分布和经营形式的优势与劣势,为以后进一步的发展做铺垫。  相似文献   

7.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人类在漫长的农耕文化发展历程中,已经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的阶段,正进入现代农业发展新阶段。现代高效农业已在我国迅速展开,但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一些问题。从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基本思路和路径选择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而实现加快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同鑫现代农业大观园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农业景观、农业科技、农耕文化、休闲体验和旅游服务在同鑫现代农业大观园中的应用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创意农业在同鑫现代农业观光园中的应用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耒阳以神农创耒得名,是农耕文化发祥地,具有非常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多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等荣誉称号。 1因地制宜,推动农业从分散生产到聚集发展1.1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结构调整把优化布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来抓。  相似文献   

10.
【目的】黄河横跨我国东中西部,流域内农耕文化根基深厚,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黄河流域农耕文化有效传承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重新审视黄河流域农耕文化内涵,破解其传承发展困境,并在此基础上为流域内农耕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发展提供相应的路径选择。【结果】传承发展黄河流域农耕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改善生态环境,繁荣乡村文化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但进入新时代黄河流域乡村地区正处于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流域内农耕文化面临着传承力不足、供需不平衡以及独立性受冲击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其传承发展。【结论】为解决这些问题,应着力构建“生态+文旅”结构、提升乡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建设等措施,提升新时代黄河流域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的延续性、稳定性、独立性。  相似文献   

11.
耒阳以神农创耒得名,是农耕文化发祥地,具有非常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多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等荣誉称号. 1 因地制宜,推动农业从分散生产到聚集发展 1.1 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结构调整 把优化布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来抓.  相似文献   

12.
农耕文化是不同时代乡村农业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传统农耕文化与县域特色农业融合发展,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河南省固始县通过传承弘扬农耕文化,在县域特色农业发展中融入农耕文化元素,发挥优势资源的群聚效应,促进了特色农业与农耕文化联动共进发展,增加了农村各产业综合收益。本文采用实证调查、典型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地农耕文化传承与县域特色农业融合发展进行分析总结,为其它地方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农业科技发展和农耕文化演变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农耕文化演变与农业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认为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耕文化革新的主要驱动力,农耕文化既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结果,也反作用于农业科技创新;在阐明当前农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科学农耕文化的精神实质,综合现代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确立了科学弘扬农耕文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山东是农业大省和齐鲁文化发源地,农业为齐鲁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农耕文化又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水乳交融、相伴而生。文章全面阐述了齐鲁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传统农业,总结了重农思想在齐鲁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表现,指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对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了农业对齐鲁文化的影响,对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促进当前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华文明深深植根于农耕文化。乡村作为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战略地位显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准确研判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乡村演变态势、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乡村生态文明、推进"三农"工作等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现代农业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力。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现代农业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之一,因此现代农业创新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对目前现代农业创新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以现代农业为基础,融合农耕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老、教育文化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农业旅游业态应运而生。近年来,江苏农垦新洋农场不断丰富和拓展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及文化内涵,因地制宜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一、新洋农场发展农业旅游的优势新洋农场位于江苏省射阳县境域中东部,创建于1952年12月,方圆63.1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  相似文献   

17.
<正>耒阳以神农创耒得名,是农耕文化发祥地,具有非常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多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等荣誉称号。1因地制宜,推动农业从分散生产到聚集发展1.1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结构调整把优化布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来抓。1.1.1优先发展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8.
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日前,农业部公布了19个传统农业系统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我国传统农耕技术的使用正在萎缩,农业文化遗产也面临消失的危机。危机面前,我们不禁要问:农业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一所大学如果忘记了自身的文化传承,这等于否定了历史发展的经验,一所大学如果不去进行文化创新,就等于故步自封,终被淘汰。因此,我们开辟了《农耕文化研究》专栏,连续刊登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张海翔博士就如何传承与创新云南农耕文化所作的系列探讨。旨在动员大家都来关心云南农业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把学校置于社会发展之中,置于为"三农"服务之中来思考自己的历史方位与现实价值,担负起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的历史责任,在走向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专栏共分七个专题:(一)剑川海门口的震撼;(二)站在现代农业门槛上回眸;(三)云南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四)云南农耕文化的局限;(五)云南农耕文化朴素生态思想未能传承的历史评价;(六)迈向生态文明的思考;(七)绿色农业——云南农耕文化的回归与升华。本期刊出"农耕文化研究"之一:剑川海门口的震撼。  相似文献   

20.
农业嘉年华——现代都市农业园区的新业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农业嘉年华是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科学装备为支撑,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为载体,以弘扬农耕文化、享受农事乐趣为内容,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最终实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现代都市农业园区的新业态。经过几年实践,我国的农业嘉年华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文章从农业嘉年华的发展、特点、科技创新、效益简析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农业嘉年华提供了部分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