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对安徽省岳西、金寨、责池等11个县(市、区)1991—1992年马尾松飞播造林播区,开展飞播当年出苗调查和飞播3a后成效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收集飞播造林当年至成效调查前气象实况数据,就飞播造林成效与气象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找出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主导因子,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 飞播造林对于加速绿化步伐,有效地增加森林资源显示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应用1987年宜昌地区飞播造林成效调查的结果,力求客观地分析本区飞播造林成败因素,以期引起对其各环节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促进飞播造林成效的进一步提高。一、1987冬宜昌地区飞播造林成效调查结果概况  相似文献   

3.
我县从1983年3月开始,连续四年对我县的大面积低山丘陵进行人工飞播造林,四年累计飞播造林23. 77万余亩。我县飞播造林采用混播方式,主要树种为马尾松与刺槐混播,马尾松与川柏混播,其比例为8∶2。飞播造林的成效怎样?究竟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因子是什么?笔者近几年对我县的四大飞播造林区的飞播幼苗进行了成效调查,通过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无人机选择、播区调查、树种选择和处理、播种量确定、播种方式、播期、飞播作业实施以及播后管理、造林成效评估等方面介绍了无人机飞播造林,为推广无人机飞播造林种草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低山区飞播造林最佳季节选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洛南县春、秋两季不同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及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油松、侧柏飞播造林成苗数量。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秋季飞播造林出苗率和幼苗保存率明显高于春季飞播造林,因此,秋季是低山区飞播造林的最佳季节。  相似文献   

6.
岳洪林 《防护林科技》1995,(1):27-28,36
通过对山西省岢岚县飞播造林调查,总结了选好播区、选好树种、掌握播期、及时补播的飞播造林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7.
油松是洛南县的乡土树种,也是洛南县荒山造林、飞播造林的主要树种。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飞播油松造林的成效,评价了飞播油松林在发挥森林三大效益,解决边远地区立地条件差、造林难问题上的优势,以及油松飞播造林的优点。实践证明,油松飞播造林是加快造林速度、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国土绿化、实施天保工程的主要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巴彦淖尔市近年来主要飞播造林区为研究区域,以巴彦淖尔市2004—2008年5 a期间的飞播造林成效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立地条件、降雨量等影响飞播成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论是:合理确定适时的播期,严把飞播关键技术环节,是飞播造林的关键。近20多年,巴彦淖尔市实施飞播造林工程成效显著,对当地的生态和经济改善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飞播造林的持续实施,将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咸阳市1996—2005年飞播造林播区(以旬邑、淳化、礼泉为代表)开展飞播成效调查,并收集与飞播造林同期气象实况资料,对飞播造林成效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找出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主导气象因子,给出咸阳市飞播造林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10.
1978年,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将飞播造林种草治沙列为重点科研项目,给鄂尔多斯市林业部门先后下达了“飞播造林种草治沙实验”和“飞播造林种草中间实验研究”,治理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1988年,自治区林业厅又下达了“推广应用飞播造林种草治理毛乌素、库布其沙漠”项目。由鄂尔多斯市治沙造林飞播工作站牵头,与  相似文献   

11.
提高榆林沙区飞播造林治沙成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播治沙造林种草作为治理榆林沙区的一项主要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并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根据近年来榆林沙区飞播治沙造林情况,就现阶段飞播治沙造林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提高榆林沙区的飞播成效、加快该地区沙地治理速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提高浑善达克沙地飞播治沙造林成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实施以来,飞播治沙造林种草作为治理浑善达克沙地的一项主要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并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根据近年来浑善达克沙地飞播治沙造林情况,就飞播治沙造林中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提高浑善达克沙地的飞播成效、加快该地区沙地治理速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加快飞播造林步伐改善北京周边地区生态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北京周边地区飞播造林情况,论述了目前飞播造林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飞播造林质量,加快飞播造林步伐,改善北京周边地区生态状况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飞播固沙林植物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乌审旗飞播地的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飞播造林时间越长,地表植物盖度、种类和生物量增加越明显。同时,提高了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富集了土壤的有机质、全N、全P、速效N、速效P和速效K等养分。并且随着造林时间的延长,土壤的养分含量增加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对陕西飞播生产过程中若干基本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阐述了飞播的基本原理、飞播区、树种及种子、飞播作业、成效等内容。认为飞播属于人工促进的自然恢复方式,其实质就是通过种群演替实现群落演替。播区范围的确定应以地类的适播性为前提,选地适播。在群落学层次上,建群种或优势种是确定飞播树种的先决条件。对于种子质量,不仅仅只是播种质量,还需要注意种源质量。飞播作业的核心在于适时、准确落种。飞播成效上,飞播树种的成苗、成林效果是基本。同时,文中也论述了飞播生产中存在的技术偏差和误区,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关注的技术问题。建议飞播在工程理念上应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6.
冀南山地飞播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冀西、冀北飞播造林取得了好的效果。冀南山区气候、立地条件与冀西、冀北部都有差别,对飞播造林能否成功争论很大。我们从1984年起连续4年在冀南山区的武安、涉县进行了试验。本文通过1984、1985两年的飞播成苗效果调查,对冀南山区飞播造林成败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推广飞播造林技术,加快冀南山区绿化步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飞播治沙是一项快速而有效的治沙措施,是沙质荒漠化土地植被重建与恢复的重要途径。我国的飞播治沙无论是研究水平还是生产规模,都已走到世界的前列[1,2]。毛乌素沙地是我国飞播治沙试验开始最早、成效最为显著的沙区之一[1],然而,沙区飞播用种主要是能够适应流沙环境的物种[3],飞播后随着沙丘的固定及表层土壤的形成,沙层水分状况也随之变化。为此,探讨飞播后植被变化情况,研究飞播植被维持年限在生产实践中有其重要的意义。项目基金:国家林业局天保工程科技支撑项目“盐池县飞机播种造林绿化荒沙技术示范”;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西部专项课题…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成数抽样调查方法已不能满足客观、准确反映迅速扩展的飞播林调查需要,本文根据多年的飞播林调查技术探索,阐述了多层抽样法在飞播林中的应用技术以及应用的条件、范围。  相似文献   

19.
云南飞播造林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飞机播种造林始于 196 0年 ,经过试验、推广、发展三个阶段 ,飞播覆盖全省 12个地 (州 ) ,314个县 (市 ) ,10 12个播区 ,飞播总面积 2 95 386 7hm2 。经检查飞播成效比为 5 9 3%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 2 0 % )7 3个百分点。在分析了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今后规划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