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近几年,随着商品经济和林业的发展,香椿栽培范围不断扩大。以往香椿主要靠根蘖繁殖,其优点是:生长迅速,并能保持母本的优良形状;缺点是:产苗数量有限,难于满足大面积造林的需要。近年来推广了香椿实生苗的繁殖方法,为大面积造林提供了可能。现将优质香椿实生苗的繁殖技术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香椿的扦插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椿根插繁殖可采用粗0.8-2.4cm的根作插穗。0.3-0.5cm的细根宜用平埋方式,覆土厚1-2cm,成苗率可达85.7%。硬枝扦插,在窖藏前用IBA500mg/L或NAA500mg/L处理插;或在扦插前用2,4-D50mg/L处理插穗,均为提高生根率。  相似文献   

3.
浅谈香椿的资源价值与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香椿又名椿花、香椿头、香椿芽 ,楝科香椿属 ,是一种高大落叶乔木 ,因其嫩芽有特殊香气而得名。香椿材菜兼用 ,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1] ,不但是我国特有速生用材树种[2 ] ,而且被国外称为“绿色保健菜”[3] 。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广西北部、湖南南部及四川诸省 ,其中以安徽的太和香椿、山东的西牟香椿和河南的焦作红香椿最为著名。1  香椿的特征特性1.1 植物学特征香椿是多年生的落叶乔木 ,树木可高达 10多m。叶互生 ,为偶数羽状复叶 ,小叶 6~ 10对 ;叶痕大 ,长 4 0cm、宽 2 4cm ;小叶长椭圆形 ,叶端锐尖 ,长10~ 12…  相似文献   

4.
香椿的综合利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香椿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并从采种、圃地选择、播种育苗、造林、病虫害防治、嫩芽采收等方面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香椿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香椿的当年生嫩枝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香椿外植体在0.1%升汞中消毒8min条件下成活率最高,香椿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A 0.6 mg/L+NAA 0.2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1.0 mg/L,最佳移栽混合基质为蛭石+珍珠岩+泥炭(1:1:1,v/v/v),移栽成活率平均为90%。  相似文献   

6.
香椿树,也叫红椿树,属楝科香椿属落叶乔木,生长迅速,树干通直,木质坚硬,是造船工业和建筑行业及制作各种家具的优质木材;春季新发的嫩芽,可精制加工成美味可口的香椿菜,是一种难得的高营养的天然木本蔬菜。 大力发展香椿生产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致富项目。  相似文献   

7.
香椿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保健蔬菜,本文介绍了香椿的幼株繁殖技术要点及温室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9.
任泽辉 《农业与技术》2013,(11):100-100
介绍了香椿的植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食用、药用等方面的利用价值,以及苗木培育、栽培技术要点,为其更为广泛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香椿的试管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具腋芽的香椿茎段作为外植体,诱导腋芽萌发,进行芽苗增殖和生根培养。通过试验,筛选出了各阶段适宜的培养基组成及试管苗移栽条件。结果表明,香椿萌芽诱导中,M S基本培养基效果优于1/2M S;芽增殖阶段,适宜的培养基是M S 6-BA 0.2 m g/L GA32.0,有效增殖倍数为3.38;在1/2M S 1.0 m g/L IBA中,试管苗生根率最高,可达69%;适宜的移栽时间是3~7月初,移栽基质以蛭石或和沙为好。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利用烤鳗副产物这一资源,分别对其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烤鳗副产物主要含脂肪和蛋白质;副产物中脊骨的Ca和Mn的含量显著高于鱼头和鱼皮中的含量,但是K和Zn含量较低,鱼皮中Zn的含量明显较高;副产物中亚油酸的质量分数均为50%左右;脱脂鱼头粉中17种氨基酸质量分数达64.87%,其中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超过氨基酸总量的30%.  相似文献   

12.
林麝生殖生理和繁殖性能观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上海新杨养麝实验场,对1998~2003年饲养繁殖的林麝进行繁殖生理和繁殖性能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林麝15~18月龄可达性成熟,性成熟时体重5~6kg,雌性性成熟比雄性早1~2个月;30~36月龄时可达体成熟,成龄林麝体重7~8kg。雌雄林麝繁殖特点均具有明显季节性,每年9月下旬开始发情,至次年3月下旬后逐渐进入休情期,雄林麝繁殖季节略早于雌林麝;雌林麝1个发情周期为18~23d,发情持续期32~48h,1年1胎,每胎1~3仔,妊娠期为178~183d,饲养林麝年平均繁殖率为152.05%,年断乳仔麝平均成活率为74.04%。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水稻种子处理剂利用现状与使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使用种子处理剂的历史较悠久,古代就有温汤泡种和药剂浸种。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推广浸种、拌种技术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和种传苗期病害,保护种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但种子处理技术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在过去的20年里,种子处理药剂特别是种衣剂发展经历了研究、推广和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大量的调查和试验表明:经过药剂浸种、拌种或包衣处理过的稻种,既能防止或减少种子和土壤传染病菌引起的水稻恶苗病、水稻干尖线虫病及其他病害所造成的损失,提高了产量,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阶段人们一直采用在播前进行种子处理来消灭种传病害,并使种子和幼苗免遭土传病害和害虫的危害。截止到2004年,全国已累计推广应用水稻种子处理面积约2000多万hm^2,尤其是近两年来,全国年推广应用面积均在200万hm^2左右。  相似文献   

14.
泰州市海陵区京泰路街道(原泰州市泰东镇)地处泰州市主城区的近郊,区域经济较为发达.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民普遍将农业劳动作为工余时的附带劳动,不仅对传统精耕细作的手栽稻不感兴趣,对抛秧稻和机插稻也不愿接受,对稻作方式的选择是越简便越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Motyka相似系数作为两个群之间相似程度的一种度量,给出了分析群相似性的Q-型聚类分析方法 ,利用这种方法对2014年我国各省、市、区的农、林、牧、渔各产业的产值结构类型进行了区划,并将结果与10年前进行比较,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香芋的开发利用价值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芋(又称菜用土栾儿、美洲土栾儿等)因其块根食之清香而得名.原产北美洲,在我国已有较长的栽培历史.但由于香芋生长期长,产量低等原因,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地区零星种植.随着人们对香芋营养保健作用认识的提高及栽培技术的改进,其开发利用前景将逐步得到展现.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秸秆高值化利用现状与困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重要生物质资源。我国农业秸秆资源化利用正处于初始期向成长期过渡的关键时期。秸秆资源化利用面临着总量大,但区域特色明显、产品附加值低、商业化应用不足的困境。基于我国农业秸秆资源现状和高值化利用视角,重点分析了秸秆综合利用中的经济效益和技术困境,并提出发展路径,即围绕秸秆的高值化利用,重点加强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坚,拓宽和提升秸秆转化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和能力。可为下一阶段我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抗条锈优质温光型不育系MTS-1利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抗条锈温光型不育系MTS-1的不育特性,抗性及配制的组合杂种优势,品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TS-1不育性稳定,制种纯度高;MTS-1对条锈免疫且抗性遗传力强,其所配组合对条锈有较好的抗性;杂种一代优势较强;品质特性优良,粗蛋白含量达16.849%(干基),湿面筋含量达49.3%(14%),形成时间达4.8 min,稳定时间达7.0 min。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医行业发展和中医药制取技术的进步,中药渣的产生也与日俱增,现年产量已超过3500万吨。利用好中药渣资源不仅能保护环境,降低企业支出,还能创造额外的巨大经济效益。本文总结了中药渣在活性成分再提取、环境治理、作为饲料或饲料添加剂、作为有机肥料与栽培基质、作为轻工业生产原料等传统生态经济化利用现状,以及开发能源物质、膳食纤维产品、纳米纤维素类产品及复合材料等高值化利用现状,以期为中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蛋白粉中所含蛋白质主要是玉米醇溶蛋白,近年来随着对玉米醇溶蛋白的研究的深入,它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本文着重介绍了玉米醇溶蛋白的几种提取方法,同时根据它独具的特性,在涂膜剂、可食性薄膜,粘结剂、渐释性制等应用方面作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