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髓芯减压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8例.术前根据影像学资料,按Steinberg进行分期,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均在随访时间内进行疗效评估,对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65.28±4.26)分提高到术后末次随访平均(95.28±2.42)分,其中优5髋,良3髋.髋关节影像学稳定,股骨头无坏死进展.结论 髓芯减压钽棒植入可以延缓和逆转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植骨内支撑术结合中药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 疗效。方法将24例(34髋)Ⅰ、Ⅱ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12例,2组均采用髓芯减压植骨内支撑术治疗,治疗组同时结合中药治疗,疗 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rris积分、影像评分、疗效总积分等指 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8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 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Harris评分、影像学评分、疗效总评分较治疗 前均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髓芯减压植骨内支撑术结合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较单纯髓芯减压 植骨内支撑术治疗能较好地减轻甚至消除患髋疼痛、改善痛髋活动度和下肢 生理功能,促进了骨组织再生及修复,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小切口减压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小切口髓芯减压植骨、2枚空心螺钉内支撑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坏死25例(29髋)。结果:术后3个月以上随访,28髋得到改善或无明显变化,仅1例塌陷较治疗前有轻度加重,有效率为96.5%。结论:小切口减压植骨支撑术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能预防或延缓股骨头的塌陷,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符合外科手术微创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和单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配戴眼镜的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方法: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6个月,观察73例单眼单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配戴眼镜患者(Ⅰ组)和76例单眼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Ⅰ组)的眼部情况,使用生存质量调查量表记录分值。结果:术前生存质量总分值和各指标分值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值和各指标分值都得到提高,与术前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生存质量总分值以及各指标的分值,Ⅱ组均高于Ⅰ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效果好于单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配戴眼镜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1例采用P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L4/5节段22例,L5/S1节段14例,联合5例,其中合并椎管狭窄25例,合并腰椎滑脱8例。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3月、末次随访的JOA评分、VAS,测量手术前后的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椎间隙高度比值(Interventebral disc height ratio)。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JOA评分、VAS、LL、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P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达到充分减压,缓解症状,稳定融合,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有剧烈颈部疼痛颈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外科治疗的有效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且具有手术指征的伴有剧烈颈部疼痛颈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18例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术前及末次随访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临床疗效评价及X线片、MRI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椎体间植骨融合,无断钉、断板、复发。术前及末次VAS评分分别为(9.111±0.525)分、(1.011±0.704)分,JOA评分分别为(8.060±1.626)分、(15.170±1.505)分,术后VAS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临床疗效评价:术后无加重患者,末次随访优良率为100%。末次随访复查X线及MRI未见复发。结论手术治疗伴有剧烈颈部疼痛颈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关节镜辅助下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疗效.方法 28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根据Schatzker分型:Ⅰ型:09例;Ⅱ型:11例;Ⅲ型:03例;Ⅳ型:01例;Ⅴ型:02例;Ⅵ型:0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6例,内侧副韧带损伤Ⅲ度2例;所有病例均在关节镜辅助下结合微创技术进行复位和不同形式的内固定.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2.5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3~5.5个月,平均3.8个月.按H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标准:优18例,良8例,中2例,优良率为92.9%.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具有复位准确、损伤小、愈合快及功能康复顺利、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同期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哪t)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在我院接受THR的16例32髋DDH患者(Grower分型属Ⅰ型10例20髋、Ⅱ型5例10髋、Ⅲ型1例2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Harris评分(45.0±7.3)分。手术人路采用后外侧入路,结构性植骨后臼杯置于真臼水平。结果手术时间4.0~4.5h,术中输血800~1200mL,随访6-72(40.0±2.3)个月,术后Harris评分为(87.4±3.5)分,明显高于术前(P〈0.01)。随访期内无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对成人DDH患者双侧同时行THR术虽然难度大,技术要求也高,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经济有困难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综合性诊断和治疗在肾母细胞瘤中的应用,总结肾母细胞瘤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近1年来收治的肾母细胞瘤19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Ⅰ期9例,Ⅱ期6例,Ⅲ期2例,Ⅳ期1例,Ⅴ期1例;分化良好型(FH)15例,分化不良型(UFH)4例。随诊3个月~4年。总DFS84.2%,Ⅰ期、Ⅱ期CR 86.67%。3例术前辅助化疗后,手术成功切除肿瘤。结论 :肾母细胞瘤以手术、化疗、放疗为基本治疗,根据术前、术后准确的分期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使患儿生存率、生存质量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植骨融合技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疗效。方法应用经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治疗18例寰枢椎不稳患者,术中在C臂辅助下行C1、C 2椎弓根置钉,复位固定,磨钻准备植骨床,取自体髂骨行椎板间植骨,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 18例72枚螺钉成功置入,复位满意,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患者获12-24个月定期随访,螺钉位置良好,钉棒无松动、断裂,术后12-18个月均获植骨融合。术前JOA评分(8.6±2.8)分;术后12个月JOA评分为(15.8±3.5)分,明显高于术前(P〈0.01),JOA评分改善率为76%-92%。结论经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植骨融合技术具有直视下置钉、短节段固定、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等特点,有利于稳定寰枢关节、恢复脊髓功能和早期投入正常生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寰枢椎失稳的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皮髓芯减压结合介入外置管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经X线平片、CT、MRI检查及临床证实的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0例病人,首先行股骨头经皮髓芯减压术,同时行经皮介入外置管治疗,保留外引流管1周。结果:①骨髓静脉造影复查显示50例回流通畅,回流时间加快。②治疗后1年X线平片复查显示:35例复查显示骨质完全修复,余15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③治疗后1年.MRI复查显示:48例显示骨髓水肿消退,仅2例显示残留散在小斑点状骨髓水肿信号病灶。④治疗后1年临床症状随访结果:43例治疗后疼痛完全消除,大部分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未改善0例,其临床症状改善率达100%。结论:经皮髓芯减压结合介入外置管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明显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促进股骨头坏死区的修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颈椎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椎间cage融合内固定治双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5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的双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28例.A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器治疗,B组采用传统钛板传统钛板cage融合器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病变椎间隙高度和吞咽困难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6个月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好转(P<0.01),但两组术后同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bb角及病变椎间隙高度变化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术后6个月,两组的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系统治疗双、多节段颈椎病不但拥有传统前路钛板固定相似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状况好及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对18例23处(0.4~1.4)cm×(0.9~2.1)cm的乳腺纤维腺瘤进行B超引导下的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术,术前、术中、术后给患者相关的专科护理。结果:乳腺纤维腺瘤行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切除,操作全部成功。手术护理配合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随访及健康教育,是进行微创旋切术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SuperPath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SuperPath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资料.15例行SuperPath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SuperPath组,选择15例同期行常规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为常规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置换时间、切口长度、置换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情况及影像学评价结果.结果 SuperPath组的切口长度较常规组短,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输血量均少于常规组(均P<0.01);两组的置换时间、置换后影像学评价及髋臼角测量、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后时两组假体位置均良好.结论 SuperPath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且响假体位置及置换后早期功能锻炼,可选择性用于部分病例的全髋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分期手术结合固本消痰汤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例髋关节结核患者采用分期手术结合固本消痰汤治疗,采用Harris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髋关节活动情况。结果经过6~24个月的随访,10例患者功能均恢复良好;1例患者术后1年拍术侧髋关节X线片发现假体周围骨质丢失较多,给予对症处理及用药6个月,未发现骨质丢失加重现象。未见结核复发,无髋关节翻修病例,患者预后基本满意。Harris评分平均88分。结论通过系统的抗结核治疗和全面的术前评估,分期手术结合固本消痰汤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是一种较安全和理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结肠手术后患者肠道通透性及炎症反应,探讨肠黏膜通透性(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APCHE Ⅱ评分、白介素-6(IL-6)、白细胞(WBC)计数与外周血中大肠杆菌DNA阳性率的关系.方法 2005年2月至2006年6月我科收治的结肠癌行手术患者48例,检测术前和术后第3天、第7天的L/M比值、APCHEⅡ评分、IL-6、WBC数和外周血中大肠杆菌DNA,并根据外周血大肠杆菌DNA的PCR阴、阳性分组行各指标的比较.结果 术后第3天的尿L/M 比值、APACHEⅡ评分、IL-6、WBC数均较术前和术后第7天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天的尿L/M比值、IL-6、WBC数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阳性(例次)组的L/M比值、APACHEⅡ评分、IL-6、WEC数高于与PCR阴性(例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肠手术后第3天肠黏膜通透性增加,炎症反应明显;细菌易位与肠黏膜通透性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鼻泪管阻塞患者57例(57眼),行鼻内窥镜下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术后常规护理2个月后拔管,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57例中治愈51例,有效5例,无效1例,无效者需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结论鼻内窥镜下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成功率高、微创,治疗鼻泪管阻塞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采用小剂量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24例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小剂量骨水泥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术前、术后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和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进行评价。结果 24例患者共28个椎体注入2~3mL骨水泥。24例患者随访12~16个月(平均13.2个月),术后随访终点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后随访终点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明显高于术前(P<0.01)。除1例患者椎旁骨水泥渗漏外,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剂量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可靠,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围术期应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方法 行手术治疗的67例骨盆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速康复组34例及常规护理组33例,在围术期分别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使用痛觉可视化评分(VAS)评价术后24、48、72 h患者疼痛情况,观察术后恢复情况,使用Majeed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时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加速康复组术后24、48、72 h VA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Maje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时加速康复组Majeed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骨盆骨折围术期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在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骨盆功能恢复及加速康复方面较常规护理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47例(50眼)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术后1d视力较术前提高2行以上的有48眼,占96.0%;术后1d视力较术前提高4行以上的有38眼,占76.0%。术中后囊破裂3例;术后1d角膜明显水肿6例;术后3个月后发障9例,视网膜脱离1例。结论使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