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88年开始,我们在广东省农业厅杂种优势利用站、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的支持和指导下,在英德市大湾镇长山、布心村建立了杂交玉米秋制种高产生产基地.迄今为止,已连续实施12年,先后繁制了桂顶1号、粤顶1号、英三1号、南玉847和粤农9号等新品种,累计制种面积达到65.65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338.33 kg,总产33万 kg以上(表1),解决了本市杂交玉米良种的需求,又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达到1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民和县地处湟水灌区,光源充足,自然隔离条件好,非常适合杂交玉米制种,特别是地膜覆盖玉米制种潜力较大。从2006年开始,地膜玉米杂交制种平均每666.7m^2产量由248kg提高到320kg,创造了民和县玉米杂交制种历史最高水平,种子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川单13号是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中心,以"478"作母本、"18-59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9年在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制种产量达7 500~9 000 kg/hm2,现将其丰产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甘肃河西地区适宜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光、热、水、肥资源,全国各地知名的种子公司纷纷前来开展农作物制种,河西地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作物制种基地,尤其是杂交玉米制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仅张掖市杂交玉米年制种面积就达26 700 hm2,总产量1.6亿kg[1].  相似文献   

5.
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热量条件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早、中、晚熟制种品种,形成区域化杂交玉米制种总结出杂交玉米优质、高产制种技术,使杂交玉米制种产量达5250—6750kg/hm^2。  相似文献   

6.
玉米杂交种豫玉22在我区的制种中,由于其父本植株较矮、母本偏高而授粉不良,结实率较低,制种产量一般仅4 500~5 250kg/hm2,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制种单位的效益.2000年我们在酒泉市清水镇中寨村一组、十一组繁制8.55 hm2豫玉22玉米单交种,种子平均产量为7 774.5kg/hm2,最高产量达9 652.5kg/hm2,创杂交玉米制种高产水平,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双低”杂交油菜华协1号是我国著名油菜专家与瑞典SWAB合作育成的与“双低”春性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其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早熟。1999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并被农业部122号公告列为重点推广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协1号油菜杂交制种在本省迅速发展,已形成新的产业,制种面积自2000年以来一直稳定在5000亩左右,制种亩产量达100~150kg,最高产量超过200kg,创造了全国杂交油菜制种产量之最。华协1号适宜的制种地区有天祝县、山丹县、民乐县、和政县等地。但天祝县是我国春油菜杂交制种的最佳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杂交玉米制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种子的质量,对经济效益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一、制种环境1.杂交制种必须有相应的隔离区,制种时应考虑不同品种之间的隔离区距离。2.部分农户制种水平和意识不高,不具备时间观念,对制种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为提高农户的制种水平,培养其紧迫意识,技术人员需耐心给农户传授制种技术,逐年提高各项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酒泉市的制种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蔬菜制种深受农民欢迎.甜椒杂交制种的经济效益高,发展很快,但甜椒杂交制种是一项技术性强、管理要求严格的工作,在生产过程中总是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产量和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甜椒杂交制种技术,制种产量达225~300 kg/hm2,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中,把握种子质量是种子生产的核心,提高制种单产是增加制种户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生产高质量种子的重要条件.贵州省农科院油料研究所自2000年开始在遵义县制种以来,紧紧围绕种子质量开展工作,以提高农户制种产量为出发点,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制种技术和基地组织管理,使黔油14号制种获得了大面积平均单产785.52 kg/hm^2以上、不育株率控制在5%以下的制种效果.  相似文献   

11.
河西走廊境内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制种的理想基地.茄子杂交制种经济效益高,近年来河西走廊茄子杂交制种发展比较快,其制种产量达1 200~1 800 kg/hm2,产值为4.8万~9.0万元/hm2.现将河西走廊茄子杂交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其中包括制种玉米的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并在新疆兵团农四师霍城垦区进行了推广,取得了亩增产10%的效益.在新疆兵团农四师霍城垦区种植富禾1号制种玉米0.35万亩,平均单产560 kg,最高单产达654 kg,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文章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南玉2号是五华县农业局从华南植物研究所引进的新组合,该组合性状优良,抗病力强。2000年秋季我们进行了制种,面积8.1 hm2,收获时经梅州市科委、五华县科委、五华县农业局等部门验收,平均每667 m2籽粒产量400 kg,创梅州市玉米秋季制种单产最高记录,现将其高产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杂籼稻粤优938亲本特性及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粤优938是由江苏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与粮食作物研究所合作育成,于2000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的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粤优938母本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高,一般制种产量为225~250kg/亩,高产潜力达300~325kg/亩。本文介绍了粤优938的亲本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1 亲本特征母本系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株高85±5cm,穗长20±2cm,每穗颖花数165.5±25.8个,包颈度(24.5±5.8)%,柱头外露率100%,异交结实率(61.5±9.8)%,千粒重23.5±0.3g。全生育期120±2d,单株总叶片数14±1,从播种(浸种)至抽穗的时间85±2d。大田营养生长表现分蘖力强…  相似文献   

15.
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父母本花期是否完全相遇,是玉米杂交制种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制种产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玉米杂交制种生产过程中,往往因错期不当或受气候条件、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等因素影响,造成母本吐丝与父本抽雄散粉在时间或空间上相遇不良或不能相遇,制种因而达不到预期产量目标,甚至制种失败,从而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研究探讨花期预测方法和花期调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 0 1年由湖北省杂交油菜开发公司和华南农业大学、古浪县农技推广中心联合 ,在古浪县二阴山旱地建立了双低油菜杂交制种示范基地 ,并进行了杂交制种油菜的覆膜栽培试验 ,结果覆膜种植制种油菜籽产量达 1312 5kg/hm2 ,较露地种植可增加制种油菜籽 2 85 0kg/hm2 ,增产率达 2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姚县低热河谷地带的自然条件,研究冬季玉米制种栽培技术获得成功。该技术解决了夏季玉米制种与玉米生产争地的矛盾,又避开了夏季制种的限制因素,还容易满足制种区域内的隔离条件,确保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对大姚县亩产500kg玉米种子冬季制种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一套能获得较高产量的玉米制种技术,现予介绍供参考。1选择制种基地1.1热量是杂交玉米制种取得高产的首  相似文献   

18.
刘茂福  夏忠志 《现代农业科技》2007,(20):115-115,117
丰优丝苗是江西农业大学用粤丰A×广恢998配组选育的一个杂交晚稻中熟组合,2002年引入南昌,在同等制种条件下,制种产量较汕优63增产450~600kg/hm2。详细介绍了其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1 春玉米地膜覆盖制种的经济效益 山阳县地处秦岭山区,有宜耕土地3.15万hm2,其中玉米常年播种面积1.67万hm2,总产占全年粮食总产的43.8%,年推广杂交玉米1.13万hm2左右.品种布局均匀分布在海拔620~1 200m的流岭、鹃岭、郧岭之间,境内雨量充沛,光源充足.  相似文献   

20.
豫玉29号是周口市农科所培育的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具有丰产性好、抗病抗倒、适应性广、粮饲兼用等特点。2000年在甘肃省酒拉市制种,平均产量5655.3kg/hm^2,高产田超过6000kg/hm^2。现将豫玉29号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