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卧式旋耕机弯形刀侧切刃曲线滑切作用的理论分析,尚停留在以前进速度Vm=0为前提下滑切角变化的静态分析,与实际工作中的滑切作用相差甚远。木文提出的旋耕机组在向前运动时旋耕机弯形刀侧切刃曲线滑切作用的动态分析,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甘蔗切割器刀片切割甘蔗的质量及提高刀片的使用寿命,本文对单圆盘甘蔗切割器上采用的3种形状刀片建立切割器仿真模型,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刀片模型进行切割力仿真试验研究.以刀片节点变形量和应力值为判别指标,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数理统计分析,建立影响刀片工作性能的多因素(刀片刃角、切割长度、节点位置)数学模型,在相同切割力作用下定性和定量分析不同形状刀片在不同位置下的变形量和应力值,通过优化分析,得出较优的形状刀片及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弯形刀片形状优于梯形和矩形刀片,机械强度较好,结构参数优化为刀片刃角15°,切割长度75mm,该研究结论对甘蔗收获机械的研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退化草地切根改良机械的作业功耗,根据草地切根作业的要求,按照滑切角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基于对数螺线、阿基米德螺线、正弦指数曲线、偏心圆弧线的4类16种刀具刃口曲线。通过土槽试验,测得不同种类刃口曲线刀具与土壤作用的牵引力和扭矩,计算得到比功耗大小;拟合不同种类曲线的参数与比功耗的关系,以比功耗最小为目标,优化得到不同种类曲线的最优参数组合,再比较4类刃口曲线最优参数组合下的最小比功耗大小,得到最优的刀具刃口曲线。优化结果表明,初始静态滑切角为40°,静态滑切角的增量与极角的比例系数为-0.1时对应的正弦指数曲线切根比功耗最小,为3 345kJ/m3,是试验条件下的切根最优刃口曲线。  相似文献   

4.
改进设计后的割禾器主机,基本解决了原割禾器存在的刀片磨损集中、寿命低的问题。由于动刀片每个齿都参与切割,所以,磨损较均匀。设计使动、定刀片皆可自磨锐,切割功率随时问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刀片磨损后,只要调整动定刀间隙即可继续切割,刀片寿命估计比原来的要提高4倍以上。由于推进只是起到行走和预切割部分茎秆的作用,切割主要还是由动刀旋转来完成。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收割机切割器运动对甘蔗收割质量的影响,提高切割器的切割质量,研究了甘蔗收割机双圆盘切割器的运动学规律,推算出描述该运动规律的计算公式。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最佳参数匹配,利用pro/E建立甘蔗切割器三维实体模型,在Adams中进行运动学仿真,对刀刃上单点运动进行分析,得出了刀刃单点的位移、轨迹的运动规律图。结果表明,在不同前进速度、不同刀片数目的情况下,随着公式系数P的增加,甘蔗被重复切割次数会增加,通过合理选取系数,可以算出准确的刀盘转速以达到特定的切割效果。当系数P取1或2时,能够控制甘蔗被一刀或两刀切断,是比较理想的切割效果。  相似文献   

6.
旋转剪刀式荔枝采摘机采摘机理分析与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荔枝采摘的劳动强度,结合荔枝果实分布特点及保鲜特性,对荔枝采摘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一种旋转剪刀式荔枝采摘机。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对剪切部件中切割刀片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采摘过程中切割刀片的受力情况,结果显示安装座传递至切割刀片的转矩为238.75Nm,枝条对切割刀片的最大反向作用力为3851N,切割刀片在剪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切应力为23.02Mpa,由此得出切割刀片的安全系数为8.99。分析结果验证了切割刀片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和采摘机理的可行性,为其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及采摘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矮砧密植型果园生草制管理所面临的垄面草体处理困难的问题,通过三维设计软件建立了果园垄面割草机侧盘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前进速度、刀盘转速、刀片数和刃线长度对重割率影响的优化仿真试验,利用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得到刀片运动轨迹并计算重割面积,对模型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虚拟正交试验,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取值为前进速度A=2 m·s-1,刀盘转速B=2 500 rad·min-1,刀片数C=2。刃线长度D=55 mm时,重割率最低为16.6%。通过田间试验验证该模型仿真设计满足果园割草机技术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果园垄面割草机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圆锯片上热应力及回转应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该文运用实验的方法对木材切削加工所用的圆锯片上的温度分布进行了测定,据该温度梯度对圆锯片的热应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计算. 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对于未适张锯片,当锯片上的温度梯度达到21℃时,锯片将发生失稳并出现"蛇行".在分析计算了圆锯片回转离心应力后,将锯片上的热应力和回转离心应力进行了叠加,得出锯片发生失稳时的应力分布曲线.对照已有的辊压适张应力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辊压适张的应力分布在数值上至少应抵消锯片上的热应力和回转离心应力.因此,实验和分析结果对圆锯片的加热适张和机械适张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矮砧密植型果园生草制管理所面临的垄面草体处理困难的问题,通过三维设计软件建立了果园垄面割草机侧盘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前进速度、刀盘转速、刀片数和刃线长度对重割率影响的优化仿真试验,利用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得到刀片运动轨迹并计算重割面积,对模型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虚拟正交试验,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取值为前进速度A=2 m·s-1,刀盘转速B=2 500 rad·min-1,刀片数C=2。刃线长度D=55 mm时,重割率最低为16.6%。通过田间试验验证该模型仿真设计满足果园割草机技术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果园垄面割草机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反转旋耕刀性能分析及切土扭矩比较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把,正,反转旋耕刀的运动统一起来,用同一个方程表示,二只是在不同的切土范围内工作,用这种方法对正,反转旋耕刀的不同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可知在同样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条件下,反转旋耕刀能以较低的转速获得较高的切削速度,对I S225,ⅡS225和T140三种正,反转旋耕刀进行了单刀切土扭矩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旋耕速度比值较大,切土角变化的影响较小时,反转旋耕刀的切土扭矩小于正转旋耕刀,但切土角对旋耕刀切土扭矩的影响很大,不适合的切土角会使旋耕刀切土扭矩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1.
就刀具λ_s≠0°时刀具的标注角度、实际工作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了λ_s影响下的工作角度计算公式,并给出了λ_s对刀具工作角度的影响曲线。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的基本培养基、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配比、不同的原球茎切割方式系统地研究了黄花白芨(Bleti lla ochracea)组织培养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2 MS +1.0 mgL-1 BA +0.1 mgL-1 NAA 培养基有利于原球茎增殖, 培养60 d 增殖到4.21 倍;Kyoto +1.0 mgL-1 BA +0.1 mgL-1 NAA 的培养基有利于诱导原球茎增殖、分化及幼苗的生长, 培养60 d 分化形成的芽数为接种原球茎数的4.79 倍;Kyoto +2.0 mgL-1 BA +0.1 mgL-1 NAA 的培养基对球茎切块诱导芽的效果最好。在继代培养中, 应采用纵切法切割球茎或用自然掰开法来分割原球茎。同时, 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表5 参4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影响烟秆切割力大小的因素,自制夹具,在万能试验机上对烟秆试样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切割力测试。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光刀片还是锯齿形刀片,以滑切方式切割的切割力最小;光刀片和锯齿形刀片滑切的切割力都与切割速度呈负相关,与切割角度和试样直径呈正相关。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烟秆切割力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切割速度、切割方式、切割角度、试样直径、切割刀片形式;最佳切割方案为滑切,切割速度为300 mm/s,切割刀片为光刀,切割角度为0°,试样直径为26.5 mm。  相似文献   

14.
黄花白芨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的基本培养基,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配比,不同的原球茎切割方式系统地研究了黄花白芨组织培养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2MS+1.0mg.L^-1BA+0.1mg.L^-1NAA培养基有利于原球茎增殖,培养60d增殖到4.21倍;  相似文献   

15.
木材斜角切削时垂直分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试验结果研究了在木材斜角切削时,垂直于切削方向上的分力与刃倾角及法面前角的关系。试验分为斜角纵向切削和斜角横向切削两部分,采用两种试材和两种切屑厚度。通过试验,找出了刃倾角和法面前角对垂直分力的影响规律;通过数学分析,对垂直分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表面离子氮化处理后的人造板切削加工刀具与未经处理的刀具进行切削性能的对比实验。得出离子氮化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地提高人造板切削刀具的耐用度。降低刀具切削刃的磨损;降低人造板生产加工的成本,提高劳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向日葵茎秆切割阻力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向日葵收获机械在使用现有往复式切割器收割向日葵茎秆时存在适用性差及切割质量差等问题,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模拟直刃切刀配合的切割方式,对向日葵茎秆进行切割试验,研究刃口倾角、削切角度及斜切角度等参数改变对切割阻力和切割能量消耗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条件下向日葵茎秆的切割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切割速度一定,切刀刃口倾角为0°~20°时,切割阻力峰值及切割能量消耗随着刃口倾角的增大逐渐减小,滑切效果逐渐增强,当刃口倾角在20°时的切割能量消耗较其他角度小。2)切割速度一定,削切角为0°~45°时,切割阻力峰值与切割能量消耗先逐渐减小而后急剧上升,削切角为15°时,切刀对向日葵茎秆的切割阻力和切割能耗较小。3)切割速度一定,斜切角度为0°~60°时,切割阻力峰值和切割能耗先逐渐减小而后迅速增大,斜切角为30°时,其切割阻力和切割能耗最小。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皮瓤分离机剖瓤机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玉米秸杆皮瓤分离机的结构和运动参数,利用本研究设计的玉米秸秆剖瓤实验台对玉米秸杆皮瓤分离机的关键机构-剖瓤机构进行了试验研究.为优化剖瓤机构的结构和运动参数,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安排了影响剖瓤质量的主要因素的四因子试验,并以剥净率和茎秆外皮损伤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试验,得出了结构和运动参数的合理组合:剖...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求减少油菜联合收获机割台损失的途径,设计了一种适应油菜收获的圆盘式切割器。利用摆锤冲击试验机,研究单株油菜的生物物理特性,得出适合油菜切割的高度为200~400 mm。运用自制的自走式切割试验装置,对影响切割功耗和落粒损失的切割速度、切割高度、刀盘倾角等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切割转速700 r/min,切割高度300 mm,刀盘切割倾角10°时,其切割功耗为30.19 W,落粒损失为1 162粒。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切割转速750 r/min,切割高度250 mm,刀盘切割倾角10°,装置前进速度0.4 m/s,刀片6片为最佳参数,与正交5号试验相近,其切割功耗36.39 W,落粒损失895粒。  相似文献   

20.
对PCD刀具微细切削加工刃下区的弹性应力、弹性位移和弹塑性分界线方程进行了推导,利用PCD刀具进行微细切削无氧铜和硬铝的实验,并对工件表面进行了SEM分析,指出侧向塑流和纵向塑流是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后刀面熨压作用的分析,提出了PCD刀具后刀面刃磨方向应平行于刀具刃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