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间接血凝反应诊断牛的锥虫病,是近几年来应用较广泛的一种血清学诊断方法。为了验证间接血凝反应诊断牛锥虫病的特异性和敏感  相似文献   

2.
作者研究了牛伊氏锥虫病的诊断方法并进行了一些药物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间接血凝反应法诊断牛伊氏锥虫病,其检出率高于团集反应及厚血片法。间接血凝反应法的三种处理致敏血球悬液(单醛化+鞣化,双醛化+鞣化,三醛化+鞣化)均具有相同的敏感性。血清稀释液可用生理盐水,作者认为此法简易、快速、准确性较高,适于普查牛伊氏锥虫病。药物试验在小白鼠体内进行,共使用了13种药物,结果除拜耳205、贝尼尔和 Samorin 对牛伊氏锥虫病有治疗效果外,其余药物均无效。  相似文献   

3.
诊断锥虫病常用鲜血压片、动物接种、团集反应和间接血凝等方法。其中间接血凝法具有简易、快速和检出率高等优点,目前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为使间接血凝反应进一步简便、快速、准确,适应大范围检疫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应用于家畜伊氏锥虫病的诊断方法有镜检法、琼脂扩散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反应和胶乳凝集反应等。在免疫学诊断方法中有的设备要求较高,有的手续烦琐,难于在基层推广使用。我省是家畜伊氏锥虫病感染严重的疫区,开展对牛、马锥虫病的查治工作很有必要。为了选择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调查方法,我们应用间接血凝试验、胶乳凝集反应和琼脂扩散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多采用间接血凝法检测家畜体内相应的抗体以诊断锥虫病,但在普查家畜锥虫病时须制备大量的间接血凝诊断液,而这种诊断液须用狗繁殖虫体和采集狗血进行。我们为了提高采血量及虫体的收集量,对濒死期的狗或80条以上虫/600#的狗施颈动脉放血集虫。方法是: 1 狗 从周围农村购入。观察一周,每日测R·T·P.健康狗愎腔接种大鼠虫血,第3天切除脾脏,隔日末稍血检虫。  相似文献   

6.
<正> 我县是牛伊氏锥虫病重点流行区。1981年采用小白鼠接种,首次发现牛伊氏锥虫。1983年又用小白鼠接种,送血样经省畜牧局寄生虫防治站鉴定,进一步确诊为牛伊氏锥虫。现将防治结果报告如下:一、查病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1984、1985两年中,我们采用血细胞间接凝集反应(简称间接血凝),并结合临床贫血、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许多学者对间接血凝试验诊断锥虫病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国外对骆驼和牛的锥虫病做了人工感染和田间试验,而国内仅见渐江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1980年)和  相似文献   

8.
血吸虫病、肝片吸虫病、锥虫病是江西省鄱阳湖周边地区危害最大的3种寄生虫病。尤其是血吸虫和肝片吸虫是人畜共患病。危害更为严重,被其侵害的马、牛、羊、兔等动物往往因极度消瘦而死亡。为了能探讨出一种有效、易行的诊断技术。近几年来,作者先后在进贤、南昌、新建3县应用“斑点酶标株联快诊法”,并与间接血凝法进行了同检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对家畜锥虫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10多种,但这些方法均有不足之处。为了选择一种在农村临床诊断和大面积普查中检出率高,假阳性低,材料来源广,反应快,易于操作,既经济又有实用性的最佳诊断方法,几年来,我市在检查家畜锥虫病的同时,将常用的几种血清学方法作为比较,最后选择了补体结合反应、间接血凝、物理吸附、乳胶凝集反应、变态反应、化学交联  相似文献   

10.
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被检血清标本:采自锥虫病疫区耕牛和7只实验感染兔。2.标准锥虫阳、阴性血清:锥虫阳性血清为感染家兔血清,其锥虫胶乳试验凝集价在1:160以上,琼扩或对流免疫电泳在1:8以上。阴性血清采自健康兔和非疫区健康牛。3.血吸虫阳性血清:采自动物实验感染牛,用间接血凝法和粪检法检测均为阳性。4.肝片吸虫阳性血清:采自实验感染牛和羊。5.焦虫阳性血清:有双芽焦虫感染、双  相似文献   

11.
我县自1982年9月发现耕牛锥虫病以来,目前已有28个乡(镇)发生流行。据我站最近对17个乡(镇)的选点调查,两年多来死于锥虫病的耕牛达532头,已成为威胁我县耕牛最严重的一种疾病。现将我们在锥虫病调查和治疗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分述如下。一、从临床发病情况和以间接血凝法普查结果来看,此病在流行病学方而有下列特  相似文献   

12.
用间接血凝法和动物试验,对仙游县牛伊氏锥虫病流和情况,分区域进行调查,本病7,8,9月份为高峰期,全县平均阳性率为6.13%,水牛阳性率最高,各区阳性率因传播媒介,自然条件 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伊氏锥虫病又被称为苏拉病,是一种原虫病,是因为伊氏锥寄生在马属动物、牛、骆驼等动物的血液中所引发的。在文中主要就针对骆驼伊氏锥虫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 牛的伊氏锥虫病以直接血液虫体检查比较困难,通常借助于以小白鼠和幼犬进行人工接种予以确诊,尤其在新流行区,幼犬更显得重  相似文献   

15.
我县是耕牛锥虫病、血吸虫病、肝片吸虫病老疫区,过去一直采用镜检、粪孵和单项间接血凝方法诊断,既费时费力,又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资金。我站自1990年在浙江农科院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先后采用锥——肝间接血凝二联诊断液,锥一肝一血间接血凝三联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法大面积普查耕牛锥虫病,方法简便,灵敏性高,特异性强。但在操作时洗涤血凝滴定板比较困难,用毛刷洗涤一是费时,二是沉积的孔底部的血细胞很难洗净,经三年时间的摸索,我们找到了一种简易洗涤方法。介绍于后。先将脸盆或铁桶盛装2/3的清水,在血凝滴定板洗涤前,将需洗涤的血凝滴定板用手指  相似文献   

17.
1988年12月中旬,我市××乡发生因过量使用灭锥净(磷酸伯氨喹啉制剂,江西生物药品厂生产)引起耕牛死亡一例,现报告如下。一、病牛情况:我市一农户饲养黄牛一头,雌性,体重202公斤,体况中等,经用锥虫诊断液作间接血凝试验(血纸法)为阳性,诊断为锥虫病。二、投药情况:灭锥净的正常使用方法和剂量应按每公斤体重3毫克作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续注射2天。而某基层兽医误把所需药量600毫克折算为6克,以致使药量增加10倍。当该兽医给牛静脉注射到1.2克  相似文献   

18.
<正> 伊氏锥虫病是一种主要寄生在牛、马、骆驼、驴等家畜血液、淋巴、骨髓、脾脏等组织中的一种原虫病。本病在我市流行面较广,且有蔓延趋势,冬春四本病致死的牛较多,对耕牛危害严重。历来诊断本病的方法,常采用血液抹片染色法、全血压滴法、毛细管集虫法等查虫法进行诊断。这些诊断方法,虽有较大诊断价值,但在普查本病工作中,存在着花工多、费时长、器材损耗大,而检出率较低等缺点,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普查耕牛伊氏锥虫病的需要。为探求一种简便、快速、准确诊断牛伊氏锥虫病的方法,近年来,对血清免疫学诊断伊氏锥虫病的研  相似文献   

19.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对4头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病水牛的抗体消长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抗体最早出现的时间为感染后3~6d,第9d达到高峰.高峰时抗体滴度为1:1280~5120.纳加诺尔治疗后,抗体滴度缓慢下降,但有波动,治疗后86~101d全部转阴.由此表明,间接血凝试验用于检测水牛伊氏锥虫病的抗体,具有早期诊断和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20.
牛伊氏锥虫在牛体内时隐时现,出没无常,一般多用实验动物接种牛血的方法查病原。以往多用小剂量牛血注射小鼠来诊断,效果不太理想。以后又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方法,但操作复杂,且有交叉反应,农村不易推广。家兔则取材方便,我们自拟了本课题,进行摸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