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汉语中“行”字的词义十分广泛,读音较多,其中xíng、háng最易于纠缠不清,出现在具体的语境中往往令人模棱两可,难于分辨。拟从“行”字的本义出发,检取较为常见的词条来探究衍生词义及其读音之间的关系,并按照最易于混淆的两种读音作简单的分类。  相似文献   

2.
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在语系上的差异是汉语教学中增强理解的重要障碍。通过汉字字形切入,提高学生的汉语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对汉语教学的深入进行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汉语教学事半功倍。本文从“因形析义以丰富词义含量”和从“同部首汉字展开以发散记忆汉字”两个方面探索了在民族大学生汉语教学中词汇活学巧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引申义语义关联的建立机制及其影响——以人体名词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思维方式隐喻和转喻深刻影响着词义的演变发展。通过分析人体名词的引申义可以看出,隐喻和转喻在词义发展过程中起到替代、推导和建构等多种作用。在这些作用下,人体名词词义赖以扩展的[形貌][位置][功能]三种特征以不同的方式发生意义的扩展和递变,形成了8种常见的语义关联。这为进一步考察两种思维在词义演变中的作用范围、归纳人体名词词义演变模式奠定了基础。从更深层面来看,隐喻和转喻建立语义关联的事实在词义系统中作用重大,影响着词义扩展的套路、词义的倾向,实现了对词义系统的统摄。  相似文献   

4.
日语用汉字和假名混和表记,假名又由汉字演变而成.本文就汉字是如何传入日本并被日本人使用,以及每个假名分别来源于哪个汉字,该汉字的日语读音与由它演变成的假名有何关系等进行了论述.深入了解这些,有助于加深认识日语假名的来源,正确地书写假名以及准确地讲日语的汉字词.  相似文献   

5.
在蛋鸡生产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常常使得处于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同一鸡群,在生产水平上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这就是在同一栋鸡舍或同一栏鸡群中存在着高产鸡、低产鸡与休产鸡等不同群体.如何正确鉴别这些鸡群,并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生产水平的鸡群进行调群管理,特别是能及时、准确的挑出休产鸡而淘汰之,避免造成饲料的浪费,这对提高蛋鸡生产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本文介绍几种简单而有效的鉴别方法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日语词中汉字的读音有音读和训读的读法。日语词不是由词干和词缀构成的,很难用词素分析法来记忆。日语词的构成方式复杂,有和语词、汉语词、外来语和罗马字等;从语音方面有音读、训读、音训混读;同为音读,还可分为汉音、吴音、唐音等。要解决记词难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日语词的音训知识。日语汉字的读音具有多样性,但也并非无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7.
姓氏读音和写法中存在着若干问题。读音方面主要包括:一字多姓,古今音不同,工具书、姓氏主人、老百姓三者之间出现矛盾,各工具书注音不同,同一木字典的姓氏注音体例不一致等。写法方面主要包括:某些姓氏的繁简体、正异体等是不同的姓氏,由于某种原因而改变姓氏的写法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姓氏规范应注意习惯性、同一性、简易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日语中有很多和制汉字词,有些词形跟汉语一样,但是读音和意思可能截然不同,这给学习日语的同学带来不少困惑。本文从中日校园称谓语和颜色词这两个方面来对比分析中日汉字词的差异,以期减少困惑,避免混淆。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等语言现象上的差异。英语教学中要适时、适度地导入有关英美国家的人文知识,将语言教学与人文知识教学融为一体,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魏行 《甘肃农业》2006,(10):259-260
本文在Blutner(1998),Wilson(2004)及冉永平(2005a,2005b)等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以往词汇语义理论,对词汇语用学进行探讨与分析。本文认为,较之以往的词汇语义理论,词汇语用学有如下突破:一,把词义的语用收缩与扩充看作同一语用过程的不同结果,该过程专门负责对使用中的词义进行收缩、扩充等语用加工。二,重视语境的作用,认为词语与结构的使用与理解是一个以语境为基础的语用-认知问题,而不单是语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的产生及其传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中的绝大部分汉字词是由中国传去的。但是,日本人也自造汉字词,尤其是明治维新前后利用汉字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其中又有不少汉字词传入中国,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就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产生的背景、特点以及传入中国的过程进行一番探讨,以期能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日文中有大量的汉语词汇,从书写、词义到用法与中文相同或相近,这对双方学习对方语言、进行交流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不少汉语词汇在词义、用法上差异较大,这又给双方交流带来障碍。本文就这部分形同或相近的汉语词汇在中日交流中的负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使汉语词汇在中日交流中真正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风油精法”(EB 法)对不同生态型的15个水稻品种进行了染色体 G 带分析。结果表明,高原生态型品种染色体 G-带的带纹数和特征均与普通生态型品种不同、在高原生态型内的不同籼粳亚种间,G-带带纹数有差异,而带纹特征无明显区别;普通生态型内不同籼、粳亚种间的 G 带带纹特征略有不同,而带纹数无明显差异。不同生态型水稻染色体 G-带带型差异大于籼、粳亚种间的差异。两种生态型水稻品种对风油精浓度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我们推测,两种生态型水稻可能起源于不同地域。即高原生态型水稻起源于云贵高原,普通生态型水稻起源于华南地区。各生态型内亚种之间的带纹差异则可能与各自长期生存和演化的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从汉字的字义、字形、字体等方面分析了汉字在苏州园林造园活动中的运用及透过园名、景点的字里行间所呈现出的诗情画意美。  相似文献   

15.
利用3个中国大豆品种和2个日本大豆品种杂交,对F2群体主要性状的平均值及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变异因亲本的不同有明显差异。对产量性状而言,利用日本10品种配制的组合F2变异幅度较小,而用日本9号品种配制的组合F2变异幅度大,有较广阔的选择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电视广告语言语用不规范现象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作为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斥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空间。广告的构成成分包括在文字、语言、标点符号和文字图形,并或者有意或无意地成为人众的一种语言标准,在我国语言文字的改革发展中占有重要一席。本文试针对我国电视广告中存在的语言语用的不规范现象进行探讨,以利其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玉米个体发育进程中控制叶片生长的基因效应差异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玉米各主要生育时期叶片性状的基因效应及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的叶片性状(单株出叶数、绿叶面积,出叶速率、叶面积增长速率)所受的基因主导效应是有较大差异的。因此,如果我们沿用以往的研究方法,以终结产物来推源(估算、推论)供试性状的基因型或基因效应,显然只能表示该性状终结阶段的状况,在此前后作用于该性状的基因效应不可能尽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由于仿拟修辞符合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因此在英汉语言中成为常见的修辞现象。要有效地将仿拟修辞表达在译文中呈现,传递给他民族的读者群体,就不得不观照表达与接受主体的社会性因素,包括受英语表音性和汉语表意性特点的影响而在仿拟过程中体现的不同语言使用偏好。仿拟翻译应顺应英汉民族社会性的语言使用偏好,采取优先保留仿拟修辞的策略,以实现源语文本跨语符的修辞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9.
刘俊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2(4):362-365,376
在词语文化层面上,动物文化丛的内容涉及面极广。以动物词为研究对象,探讨英汉词语形象的对应与不对应正好说明词语与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同一动物词语,英汉可具有相同的“文化继承型”形象,也可以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继承型”形象;另外,一种语言具有相对固定的“文化继承型”形象,另一种语言不一定具备,而是以“自然联想型”形象与之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