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池塘网箱养殖条件下,比较了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长江如皋段以及浙江长兴等五个群体青虾生长养殖情况。结果表明,这五个群体青虾在网箱中体长以线性速度生长、体重以指数形式生长;太湖群体青虾的性成熟率最低,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养殖总产量最高,浙江长兴本地养殖群体相反。以30天性成熟率、绝对增重率、瞬时增重率、90天成活率和90天总产量这几个指标,太湖群体分别比养殖效果最差的浙江长兴群体低37.3%和高73.2%、20.8%、3.9%、75.2%。在浙江长兴养殖太湖青虾最好,并应做好青虾保种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适合安徽省养殖的优良青虾群体。[方法]选择南漪湖野生青虾、太湖1号以及池塘养殖青虾为试验对象,对3个青虾群体的生产性能进行比较。[结果]太湖1号青虾群体与南漪湖野生青虾群体的绝对抱卵数和相对抱卵数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养殖青虾群体(P0.05);3个群体的青虾商品率、商品规格从大到小依次为太湖1号青虾群体、南漪湖野生群体、养殖群体;南漪湖野生青虾群体的平均育苗量达1 005 kg/hm~2,分别比太湖1号青虾群体和养殖青虾群体高26.4%和3.1%;南漪湖野生青虾群体的平均利润达到42 673.5元/hm~2,分别较太湖1号青虾群体和养殖青虾群体高22.2%和34.6%;太湖1号青虾群体的增重率波动性较大,而南漪湖青虾群体的增重率无波动性。[结论]南漪湖野生青虾对安徽省生态环境适应性强,生产性能较好,适宜作为安徽养殖的优良青虾群体。  相似文献   

3.
在露天水泥池养殖条件下,比较了黄河鳖、日本鳖、太湖花鳖、本地鳖、杂交鳖等5个群体稚鳖养殖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日本鳖和杂交鳖孵化率最高,达到96%以上,其次是本地鳖和太湖花鳖,黄河鳖最低;杂交鳖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养殖性能最佳;5群体越冬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三疣梭子蟹在水体盐度为0、5‰、10‰、15‰、20‰和25‰的条件下的生长及成活情况。结果表明:水体不同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的生长和成活率影响显著,其最适生长盐度为20‰及25‰,在此环境下三疣梭子蟹生长速度最快,存活率最高,增重率、成活率分别达到179%、100%;在水体盐度为10‰~20‰时三疣梭子蟹生长速度较快,增重率较高,但是其成活率不是很高,而当盐度低于5‰时,三疣梭子蟹养殖效率明显变差,成活率仅为45%,不具有养殖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颜色荧光标记方法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选育新品种──"南太湖2号"与非选育群体的生长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共进行103 d。结果表明:"南太湖2号"两个选育群体间的生长性能及相对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南太湖2号"选育群体的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肌肉中RNA/DNA值(3.86%/d、3.08、2.98)均显著高于非选育群体(3.55%/d、2.51、1.58)(P〈0.05);选育群体的相对增重率比非选育群体快36.87%;选育群体的相对成活率比非选育群提高7.76%。研究表明,应用数量遗传学方法选育的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的生长性能要明显优于非选育群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河蟹单性化养殖技术逐渐受到养殖者的青睐,不同品系单性化养殖技术对环境影响分析尚不清晰。本研究初步比较了河蟹早上市新品系、长江蟹这2类群体在雌雄分养和雌雄混养模式下成蟹规格、成活率、增重率、产量等生长性能、饵料模式、效益情况和养殖尾水情况。结果表明:(1)长江蟹平均产量显著高于早上市新品系河蟹,同一品系内,雄蟹组的平均产量最高,早上市新品系河蟹的成活率及增重率普遍低于长江蟹,但在两种品系内不同组别表现却不同;(2)以冰鲜鱼为主的饵料模式,不同品系河蟹均表现雌蟹组饵料系数最低,饵料转化效率最高,且早上市新品系的雌蟹组显著低于长江蟹雌蟹组;(3)河蟹早上市新品系的亩均投入低于长江蟹,且以早上市新品系雌蟹组最低,上市时间早晚的差异导致河蟹早上市新品系单价比长江蟹高,平均利润也显著高于长江蟹;(4)河蟹不同品系、不同模式监测下,尾水所有指标均达到DB32/4043的二级标准,总磷、高锰酸盐指数达到一级标准,两种河蟹品系高锰酸盐指数趋势一致,雌蟹组养殖池塘高锰酸盐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7.
自行研制开发的大黄鱼低沉性配合饲料,与冰鲜、普通配合饲料在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效果对比,分二个地点、大小二种规格、二个水平进行重复试验。结果表明:低沉性配合饲料在大小两种规格的大黄鱼养殖中,成活率最高(91.8%和85.5%)、日均增重率最高(1.59g/d和0.40g/d),平均饲料系数较低,养殖成本低于冰鲜饲料。大规格商品大黄鱼养殖中,达400g上市规格的以低沉性饲料所占的比例最高达86.8%,普通配合饲料次之为61.5%,冰鲜最低为48.5%,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2012年7月6日花斑裸鲤苗种在公伯峡水库进行网箱试养,规格为8g,经过2a网箱养殖,花斑裸鲤成活率80%以上,均体重在160g以上,从网箱养殖分析,花斑裸鲤也适应黄河水域网箱养殖,网箱养殖生长速度远快于自然水域生长速度,从而解决了花斑裸鲤培育亲鱼难的问题,为黄河流域人工增殖放流花斑裸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放养密度下黄鳝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放养密度对网箱养殖黄鳝的体重和体长的增长有显著的影响。黄鳝在密度35尾/m2的网箱养殖条件下体重增长速度较快,其最终体重、增重率、增长率显著高于黄鳝最低密度组15尾/m2和黄鳝最高密度组90尾/m2。实验表明密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黄鳝的生长,黄鳝网箱养殖存在着一个最适放养的密度。高密度养殖黄鳝生长离散较大,大小规格不齐;密度过低时,黄鳝摄食效果差,生长发育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江苏长江和太湖2个地区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77个ISSR引物中有6个引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6个引物对2个群体各24个样品扩增出44个位点.青虾长江和太湖两群体的多态位点比率均为63.64 0A,Shannon's指数分别为0.348 0、0.346 5.Shannon's指数估算和AMOVA分析均显示日本沼虾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日本沼虾UPGMA系统树表明:两个地区日本沼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处于较高水平;日本沼虾江苏长江和太湖两个群体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山樱花为接穗,分别以食用樱桃、毛樱桃、山樱和福建山樱花1年生实生苗为砧木,进行了嫁接繁殖研究.结果表明:以食用樱桃为砧木嫁接福建山樱花嫁接成活率最高(84%),其次是福建山樱花本砧,成活率为59%,二者之间虽然差异不显著,但明显高于以山樱嫁接福建山樱花(34%)和毛樱桃嫁接福建山樱花(23%);袋栽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及保存率明显高于裸根砧木;嫁接时间以冬至后20 d左右嫁接成活率最高;而不同类型的接穗对嫁接成活率也有显著影响.接穗最好随采随用,但在4℃条件下保温冷藏20 d仍有较高的嫁接成活率,与即采即用的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在安徽省女山湖围网区的生长性能的研究结果。(1)两水系河蟹的生长速率各月略有差异,长江蟹3月-7月生长速度稍低于辽河蟹,但差异不显著(P〉0.05);8月-10月份长江蟹生长快于辽河蟹,差异极显著(P〈0.01)。(2)辽河蟹青春期蜕壳时间比长江蟹提前30d,生殖洄游期也相应提前30d。(3)两水系河蟹养成的商品蟹规格、增重倍数和回捕率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认为,长江蟹在淮河流域湖泊中网围养殖的生长性能指标优于辽河蟹。  相似文献   

13.
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网围养殖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了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在安徽省女山湖围网区的生长性能的研究结果。(1)两水系河蟹的生长速率各月略有差异,长江蟹3月-7月生长速度稍低于辽河蟹,但差异不显著(P〉0.05);8月-10月份长江蟹生长快于辽河蟹,差异极显著(P〈0.01)。(2)辽河蟹青春期蜕壳时间比长江蟹提前30d,生殖洄游期也相应提前30d。(3)两水系河蟹养成的商品蟹规格、增重倍数和回捕率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认为,长江蟹在淮河流域湖泊中网围养殖的生长性能指标优于辽河蟹。  相似文献   

14.
采用温州蜜柑、椪柑、沙田柚为中间砧高接纽荷尔脐橙,对其成活率、新梢长度、粗度以及产量、品质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州蛮柑成活率最高,为87.1%,各次梢生长势最强.平均单株产量最高(9.55kg),而以椪柑为中间砧高接纽荷尔脐橙各性状表现均较差.从品质方面综合分析.以沙田柚为中间砧高换纽荷尔脐橙最好.  相似文献   

15.
用OPJ和OPM两组40条10碱基随机引物,对中国五大湖三角帆蚌地理群体及诸暨养殖蚌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其中12个引物的扩增结果具有丰富的群体多态性,多态率为55.6%~80%。群体内遗传相似度大小依次为:鄱阳湖(0.8889),太湖(0.8694),洞庭湖(0.8111),诸暨(0.7746),洪泽湖(0.7348),巢湖(0.7185)。依据群体间遗传距离指数及分子系统树,表明洞庭湖群体和洪泽湖群体亲缘关系最近,鄱阳湖群体则与巢湖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近,并且诸暨人工养殖群体与鄱阳湖和巢湖的群体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1月-2011年3月,采用样线和样点法相结合,对鄱阳湖流域非繁殖期鸟类种类及数量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3目36科106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居留型方面,留鸟和冬候鸟最多,分别占鸟类物种总数的56.60%和35.85%.鸟类区系上,古北界种类最多,占41.51%;其次是东洋界鸟类,占32.08%.鸟类物种数1月份和3月份最多,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以12月份和3月份最高,以11月份和2月份最低.欧氏距离显示,修水段、龙虎山段和靖安段与其他河段的鸟类组成差异较大.宜黄段、耳口段和浮梁段的鸟类组成比较相近.研究结果表明,鸟类的相似度与各河段间隔的距离无关,而可能与当地的生境密切相关.鄱阳湖流域分布着一些濒危鸟类,然而人类活动如采砂、非法捕鱼等严重影响了这些鸟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建议降低人类活动强度,维持鄱阳湖流域鸟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五大湖三角帆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用OPJ和OPM两组40条10碱基随机引物,对中国五大湖三角帆蚌地理群体及诸暨养殖蚌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其中12个引物的扩增结果具有丰富的群体多态性,多态率为55.6%~80%。群体内遗传相似度大小依次为:鄱阳湖(0.8889),太湖(0.8694),洞庭湖(0.8111),诸暨(0.7746),洪泽湖(0.7348),巢湖(0.7185)。依据群体间遗传距离指数及分子系统树,表明洞庭湖群体和洪泽湖群体亲缘关系最近,鄱阳湖群体则与巢湖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近,并且诸暨人工养殖群体与鄱阳湖和巢湖的群体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辽河和长江水系及其杂交种中华绒螯蟹在成蟹阶段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果差异,在相似的池塘条件下将辽河和长江水系及其杂交种扣蟹养殖至成蟹。本文系统地比较了在养殖过程中的生长、生殖蜕壳率和性腺发育情况,进一步评价了成活率、产量、饲料系数和最终体质量分布等差异。结果表明:(1)在生长阶段,四组中华绒螯蟹平均体质量、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雌体生殖蜕壳高峰出现在7月25日到8月25日,雄体生殖蜕壳高峰则出现在8月25日到9月25日。人工养殖辽河水系成蟹生殖蜕壳时间与长江水系成蟹基本一致,并无二龄早熟性状。9~11月,雌雄个体的肝胰腺指数(HSI)逐渐下降,性腺指数(GSI)显著上升。(2)四组中华绒螯蟹在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最终养成成蟹雌体体质量集中于100.00~175.00 g,雄体体质量集中于175.00~225.00 g。综上,长江与辽河水系杂交组生长性能与自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 0.05),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在长江流域经适应性养殖后,生长性能得以提高,二龄早熟性状消失,而以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作为母本的杂交种则成活率和产量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