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践踏胁迫对马尼拉草坪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每天以人工和践踏器践踏马尼拉草坪,探讨不同践踏天数和践踏强度对马尼拉草坪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天践踏5~10次,对马尼拉草坪草的影响较小,每天践踏20~30次,可使草坪草叶片长度缩短25%,干重减少35%,密度减少50%,盖度下降40%,草坪质量严重恶化;践踏15、30和60 d可使马尼拉草坪盖度分别下降10.2%、17.5%和47.3%,密度分别下降23.1%、32.4%和51.9%。每天践踏10次以下对草坪的自然恢复比较有效。每天人工践踏5~15次与践踏器每天践踏1~5个来回对草坪的影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草坪草耐践踏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耐践踏性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践踏对草坪草的具体影响、草坪草耐践踏性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草坪草耐践踏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耐践踏草坪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践踏可以造成土壤紧实和对草坪草的磨损伤害 选择耐践踏的草坪草品种是建植耐践踏草坪的前提和基础;合理的坪床结构可以减轻或缓解土壤的紧实进程;同时适宜的养护管理措施可以提高草坪草的耐践踏性和践踏后的恢复率  相似文献   

4.
践踏强度对不同坪床结构狗牙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6种沙基结构坪床上建植狗牙根草坪,用特制践踏器进行4种强度的践踏处理。结果表明:轻度践踏对草坪草高度、盖度和密度的影响较小;中度和重度践踏对草坪会造成较大损伤,草坪的叶片长度和干重急剧下降,盖度和密度严重减少。不同坪床结构中,表土铺沙厚度为20~25 cm处理的草坪草植株生长较差;全土处理的草坪草,在不践踏时,生长较好,但是在践踏胁迫下,植株的干重、密度和盖度的变化幅度均较大;土表铺沙厚度为5~15 cm处理的草坪草在不践踏时生长较好,在践踏胁迫下,各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肖梅 《农村科技》2008,(8):68-68
草坪按其用途可分为游憩草坪、观赏草坪、运动草坪、护土围坡草坪和其他用途草坪,其中游憩草坪和运动草坪有着共同的要求“耐践踏”,即指草坪在经受践踏压迫后,能自身恢复或通过科学的养护管理后恢复到原状的一种特性。  相似文献   

6.
笔者就世博公园耐践踏草坪品种的选择、坪床结构改良的技术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在世博公园B8-9样板段建植了6000多m2的耐践踏草坪示范区,同时介绍了世博公园耐践踏草坪品种的选择和建植技术。  相似文献   

7.
不同践踏强度和坪床结构对马尼拉草坪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6种坪床结构上建植马尼拉草坪,用特制践踏器对其进行4种强度的践踏处理。结果表明,轻度践踏对叶片长度的影响不明显,但可显著增加叶片重量和草坪的生物量,减少反射率;中度和重度践踏则使叶片长度、重量和含水量减少,草坪高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坪床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和根重减少。土表铺沙20—25cm的草坪,其反射率要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盖度、叶片长度和重量小于其他处理;全土处理的草坪,其根重较小,在践踏胁迫下,减少幅度较大;土表铺沙5~15cm的草坪,土壤容重较小,孔隙度较大,其叶片形态和生物量在践踏胁迫下,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8.
耐践踏性是衡量草坪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文从草坪草形态解剖结构、细胞壁成分、代谢调节、矿质营养和水分等方面,综述了草坪草耐践踏性的生理机理。  相似文献   

9.
层次分析法在草坪耐践踏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3种草坪草耐践踏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评分在4.0以上的有轻、中度践踏下的结缕草和轻度践踏下的草地早熟禾;综合评分在3.0~4.0之间的有轻度践踏下的高羊茅、中度践踏下的草地早熟禾和重度践踏下的结缕草;评分在3.0以下的有重度践踏下的草地早熟禾和中重度践踏下的高羊茅.3种草坪草综合耐践踏能力:结缕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  相似文献   

10.
在6种坪床结构上建植狗牙根、马尼拉草坪,用特制践踏器对其进行4种强度的践踏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践踏胁迫可使土壤容重和硬度增大,草坪草根系表层化。全土处理的坪床,其容重和硬度较大,根量仅有其他处理根量的50%~80%;而土表铺沙厚度超过15cm的坪床处理,其保持养分的能力差,在建植的第2年,其全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仅为全土处理的1/6~1/4,速效钾含量仅为全土处理的1/3~1/4;而土表铺沙厚度在5~15cm的坪床处理,其土壤容重和硬度较小,根系较多,可作为建植耐践踏草坪的配方。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大量一手文献的翻译、整理,从公共体育、专业体育和课外体育三个方面,阐述美国大学体育 的创建历程。在此基础上,从合理性、合法性层面,揭示美国大学体育构建的内部机制。体育思想的转变 为美国大学体育的萌生提供了动力来源,并通过合理性、合法性的构建指引、规约了美国大学体育体系的 构建;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大学体育改革和发展必须有先进的体育思想为基础、以完善的制度为保障。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和系统分析法,以近十年来(2002-2012)中文体育类期刊发表的体育现代化研究论文为研究样本,对体育现代化的概念、内容、特征、指标体系、区域研究5个主题进行了阐述,并对体育现代化相关问题,即体育现代化与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总结与评价,理清了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的基本状况及其特点,并对该领域研究存在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为今后体育现代化理论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终身体育的意义和高校体育现状的分析,就高校体育在如何实现终身体育方面发挥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论点,以期高校体育教育和终身体育能够有效地接轨。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广州、珠海、汕头、湛江四市体 育绘图知识的普及和推广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广东省群众对体育绘图知识比较感兴趣,女性识图能力 强于男性,但健身运动场所关于体育绘图方面的设置不均衡。建议在体育专业和大学普通体育课中开设体 育绘图的课程、健身运动场地中增加有关体育绘图的图案,增加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体育硬件和软件投入, 并将体育绘图作为社区指导员上岗的培训项目。以期为从心智拓展及形象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拓宽全民健身 途径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竞技体育取得的辉煌成就有目共睹,但当中国人实现了几代人做过的奥运金牌和体育强国的梦 想的时候,一股理智的体育思潮开始在社会上蔓延,竞技体育、体育,他们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在竞 技体育长足发展的同时,我国体育文化缺失的现状无遗被表现出来。我们应当着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 育文化,并使西方体育文化在本土化发展的基础上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6.
产业服务信息化已经成各领域发展的重要话题,“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带给了体育发展的新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体育产业发展模式也给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全民体育服务成为了新的体育发展话题。户外体育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体育线上活动等成为体育服务延伸的新方向。多元化的影响因素直接带来了体育运动功能性的转变,促进了体育价值内涵的深度挖掘。不仅关系到体育活动本身的功能与意义,体育经济与体育服务成为了互联网环境下体育产业发展领域中新的研究内容。基于互联网给体育服务业带来的变化,系统地阐述体育增值服务体系,并展望互联网模式下体育服务的发展方向。最后结合当前互联网与体育发展的现状,提出发展社区基层体育服务信息化的主要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层体育行政组织作为体育行政管理体系中一个职能部门,是贯彻和落实国家体育基本政策的基本行政单位,在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认为:四川省基层体育行政干预呈现出:重竞技、轻群体、弱学校,重指令、轻市场,重建设、轻服务,重结果、轻过程,重内部管理、轻外部实践等特征;制约四川省基层体育开展的诸多因素包括:上级监管、职能建设、行政供给、环境保障、行政协调等。基于此,确立基层体育行政部门的法学地位、明确基层体育行政干预的行为重点、加大与基层教育部门的职能协作、积极培育和完善基层体育市场、加紧基层体育场所设施的新建与维护、政府放权积极培育社会体育团体组织等可以提升基层体育行政干预效能。  相似文献   

18.
新常态是不同于旧质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经历深刻变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样面临新形势、呈现新常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与数理统计法,选取量化的区域竞技体育项目实力评价视域,以广东竞技体育项目实力综合评价为基础,以竞技体育项目发展面临的新常态为背景,对广东竞技体育项目布局重构进行研究,为竞技体育总体发展战略服务。提出新常态下广东竞技体育项目布局重构,既要明确发展定位,又要拓展项目发展方式,强化空间合作机制,促进竞技体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对比与归纳等方法,依据区域经济学发展理论及辽宁体育产业的城市发展现实情况,通过依托“两核四极”城市节点的体育产业支撑,构建具有辽宁体育产业地区特色的“伞状地域发展模式”。辽宁整体经济水平及城市经济发展条件、体育人文环境等社会条件给辽宁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伞”状模型构建不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且将辽宁体育产业发展归结到围绕城市集群空间范围内协调发展,起到调节、协调、推动的历史作用,也将会形成辽宁体育产业及城市间体育产业共同提高、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休闲体育与竞技体育同样兴起于西方,经过各自漫长的发展历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形式趋向 于融合,竞技休闲化与休闲竞技化是当代体育发展的总特征。一方面,在过去民族主义推动下的传统意义 的竞技体育在向生活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休闲体育在人类自我发展与完善的基调中,积极 引入竞争因素,从而向竞技化方向发展。而无孔不入的商业则促使休闲体育与竞技体育相互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