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木 《山东饲料》2001,(6):25-25
兼用型新品种苏薯7号 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育成。1997年通过江苏省品审会审定。鲜薯比徐薯18原种增产18.2%,薯块平均干率29.9%。薯形长纺,皮红色,薯肉白色。耐旱性强。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萌芽性好,出苗多,蔓长中等。广泛适于北方、黄淮、长江流域薯区的丘陵旱地茎线虫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甘薯新品种鲁薯8号鲁薯8号是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以徐薯18为母本,群力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它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多用的特点,1994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经所内品比及多点试验结果表明,春薯亩产2695.2公斤,烘干...  相似文献   

3.
苏棉12号是江苏太仓市棉花原种场育成的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原系号“太193”。1995年引进徐州市并组织试验示范。199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定名,1999年在徐州地区已有一定规模的种植面积,部分县(市)区的种植面积占当年棉花种植面积的比重已超过80%。一、苏棉12号在徐州地区的生物学表现1.生育特性苏棉12号属中熟陆地棉类型品种,全生育期平均137~139天,与对照品种泗棉3号生育期相仿。若以霜前花率高低作为评价棉花品种早熟性的指标,1994~1995年省区试结果两年平均87.52%,比…  相似文献   

4.
川农单九号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强、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已先后通过四川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会审定。两年省区试验亩产为475.6公斤和416.2公斤,分别比目前的当家品种中单2号增产17.2%,比农大65增产12.8%。生产试验亩产464.2公斤,比农大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农科院新近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扬稻5号扬稻5号由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属中熟中籼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9.2公斤,比对照盐籼156增产4.9%;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6公斤,比对照增产8.4%。该稻株型紧凑,苗期长势好,分蘖性较强,穗大粒多,综合...  相似文献   

6.
《农业新技术》2004,(2):26-26
该品种于2002年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审定通过。增产效果2000—2001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848.7k,较对照品种合丰25号增产123%:2(101年生产试验产量29366kg/hm^2,较对照品种台丰25号增产13.9%: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cm左右,有分枝,圆叶、白花、  相似文献   

7.
薯类育种专家王庆南和沈稼青等同志历经10年育出的特短蔓、特早熟、特高产的双季红心薯,于1998年4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定名为“苏薯8号”。薯块整齐,呈短纺锤形,结薯大而集中,大中薯率高达90%以上。薯皮紫红光洁,薯肉桔红色。且食味面甜,较豫薯10号(也称52-7)品质更优,尤适用于蒸煮、烘烤、鲜食或食品加工。 苏薯8号在丘陵或平原、贫瘠或肥沃、无霜期90~100天地区均可栽种,高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平均667米2(1亩)产3500公斤。薯类珍种“苏薯8号”@吴晓虹  相似文献   

8.
一、果薯间作研究与推广 近几年随着北京市退耕还林不断深入,密云县山区有将近1万hm2山地都种上了果树,其中,幼龄果树占其500 hm2,这些果林间隙该种植什么?既不影响果树生长又能增加收入?这几年密云县原种场一直在研究果树空档甘薯的种植,即果薯间作.通过实验示范选育出了具有节水、耐旱、耐寒、耐瘠薄耐荫适应能力强,抗灾能力强且高产,稳产适合山区果薯间作的品种.通过推广种植,甘薯平均产量在2 000kg/667m2以上,出售鲜薯价格为0.60元/kg,收入1 200元,比种植花生、大豆多收入500元,经济效益可观.发展果薯间作不失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连云港市农科院在杂交粳稻育种上取得突破。经过农业科技人员的努力,今年有2个水稻新品种通过江苏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其中3优88为连云港市第一个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杂交粳稻新组合。该品种株型紧凑,长势旺,穗型大.后期熟相好,抗倒性和抗病性较强,米质优,产量高,一般亩产60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亩产高达750公斤。适宜江苏省淮北、苏中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辽烟15号”是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于1987年以“MSC28”为母本,新选系“8022一1”为父本杂交而成的烤烟新品种。该品种经小区对比试验、省区试验、生产试验和大面积试种示范后,于199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1995年又通过了国家审定。该品种比较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1800干克,比“G28”增产39·4%;省区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1515千克,比“G28”增产35.7%;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55g千克,比“G28”增产15.9%。“辽烟15号”为杂交种。植株筒形,打顶株高116~125厘米,茎围9~10厘米,节距5~6厘…  相似文献   

11.
葛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导豆科葛属高产优质薯类饲料新作物──葛薯的概念,来源,与野生葛的主要区别,葛块生长规律和产量。赣饲5号葛薯是从弋阳的家葛种质资源中筛选的优良品系。鲜葛薯晒干率为37.2%,出粉率为24.48%,出粉率比野生葛翻了一番。薯干的无氮浸出物、粗蛋白、粗纤维的含量分别为80.58%、4.81%、2.36%。叶片的粗蛋白为19.58%,粗纤维为11.98%。藤叶的粗蛋白为11.8%、粗纤维为30.14%。在较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定植二年采挖,每公顷的生物风干产量为54545.6kg(其中薯干25475.5kg,青干藤叶29070.1kg)。葛薯是豆科多年生作物,可利用荒山荒坡种植,能生物固氮,抗逆性比甘薯强,种植葛薯比种植甘薯省工省肥,在地里越冬不腐烂,是饲粮兼用和水土保持作物,经济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12.
“鲁枣13号”是金丝小枣自然实生品种,为鲜食加工枣新品种。2012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果实短圆形,两端齐平,平均纵径2.20cm,横径2.30cm;平均单果重5.8g,最大果重7.5g:果实大小均匀,极整齐,果实橙红色。果肉绿白色,肉质细、疏松,汁液中多,风味酸甜,鲜食品质优良。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0.50%,总酸含量1.15%,维生索C含量6640.0mg/kg,可食率94.20%。因维生素C含量和总酸含量极高,而且果实大小整齐均匀,鲜枣适宜加工枣汁和枣酱等。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饲草产量及适口性,2005年以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3SX14A为母本,以SCR72为父本组配而成高粱/苏丹草杂交种,2006—2011年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2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晋牧1号’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Jinmu 1’)。结果表明:‘晋牧1号’高丹草平均干草产量10020kg·hm~(-2),比对照‘皖草3号’增产5.90%,比‘乐食’增产10.70%,适宜在北京、天津、新疆、四川、山西等地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4.
桂闽引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cv.Gui Min Yin)2003年从台湾引进,经过单株筛选,几年的扩繁,筛选出比桂牧1号杂交象草质量更好、产量更高的桂闽引象草新品种.桂闽引象草品种试验产鲜草154 067 kg/hm2,比对照品种桂牧1号杂交象草126 717.4 kg/hm2,提高了21.6%,比华南象草产量109 187.4 kg/hm2提高了43.7%;区域试验、大田生产年产鲜草1.8~2.8万kg/hm2,比桂牧1号杂交象草增产10%~20%;粗蛋白质含量达10.5%,比桂牧1号杂交象草提高11.7%,氨基酸含量达7.89%;2010年通过审定登记为国家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5.
应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对不同苜蓿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灌水次数、不同施用化肥量的各种组合两年产草量比较试验,明确了施用化肥在各因素中的主导作用,筛选出了每公顷基施颗粒磷肥(P2O5含量12%)750kg、种施复合肥(含N24%-P2O5 12%-K2O 6%)150kg、现蕾期施复合肥300kg;品种为中苜1号;灌水为冬灌、春灌和第一次刈割后灌水;播种密度1012.5万粒/hm^2的搭配组合增产效果较大,比其他水平组合增产3.2%~43.5%。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更优质的亚热带豆科牧草,从澳大利亚牧草种质资源中心(ATFGRC)引进的41个决明属牧草中筛选出闽引2号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Minyin 2’,原品系号ATF3248),并于2011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2010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闽引2号圆叶决明系多年生直立型热带豆科牧草,干草产量达12000~15000kg.hm-2,比对照品种闽引圆叶决明(C.rotundifolia‘Mi-nyin’)增产27.7%以上,种子产量200~400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25%以上(P<0.05),盛花期植株含粗蛋白质16.9%,适宜在我国热带、亚热带红壤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对引进的五个饲用甜菜品种(系)甜饲一号、甜饲二号、RICCI、TAMARA、PETRA在临夏川塬灌区试验种植。结果表明,每个饲用甜菜品种(系)均适合在临夏川塬灌区种植,其中甜饲二号块根667 m^2产量最高,为6 630.9 kg,较CK产量3 014.83 kg增产119.9%,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鲜茎叶667 m^2产量为3 503.7 kg。因此,选择甜饲二号在临夏州种植经济效益最大,在实践中推广应用甜饲二号。  相似文献   

18.
8份饲用小黑麦在贵阳的生态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8份饲用小黑麦品种在贵阳地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进行了评价,试验表明:黔饲1号成熟早,生育期短,抽穗期比对照中新830提前6 d,干草产量高,比对照中新830提高26.7%;黔饲2号鲜、干草产量均较高,分别比对照中新830增产9 854.3 kg/hm~2和3 777.0 kg/hm~2,属于高产品种,茎叶比低,叶量丰富,可作为贵州当前主要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吉宏6号吉林省全禾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水稻新品种,201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吉审稻2014019。是目前吉林省审定的首个带香气的圆粒优质水稻新品种。生育期138d,分蘖力适中,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2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333.4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2.1%。适应于吉林省中熟及中熟以上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杂交、回交、系统选育和五龄期高温冲击等育种方法,经多年的选择培育,育成了中系品种5号、4号,然后经测交鉴定选配成5·4×24·46,该对四元杂交种经多年江苏省实验室鉴定,四龄万蚕收茧量22.58kg、茧层量5.71kg,比对照种苏5×苏6提高14.27%、14.89%,江苏省农村生产鉴定,张种产茧量47.11kg、产值526.11元,比对照种苏5×苏6提高7.34%、8.29%。并获得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通过。该品种强健好养,茧形大且匀整,茧丝质性状良好,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