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菇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观察了45个草菇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情况,以及供试草菇品种生育期情况、蛋形期子实体农艺性状以及生物学效率等。通过初筛、复筛试验,结果表明,V0045和V0014两个菌株表现较好,可大面积推广示范。V0045菌株子实体形态好,菌丝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平均11 d,比其它菌株提前2 d~5 d。产量以头潮菇为主,平均产量为2 990 g.m-2,生物学效率为13%,比对照提高9.93%,但菌膜厚薄及开伞难易均居于中等;V0014菌株菇体大,平均单朵商品菇重量为46 g.朵-1,菌膜厚,不易开伞,产量与生物学效率较高,分别为3 035 g.m-2、13.19%,比对照提高11.6%,但子实体形态较差,菌丝生长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2.
吴建妹  方汉江等 《蔬菜》2000,(11):35-36
草菇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鹅膏科,小包脚菇属,是一种喜高温、多湿的食用菌。 一般只有在热带、亚热带的夏天才有,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江南地区的草菇生产发展迅速,但有些市民不知道如何烹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草菇的消费市场。 草菇的营养价值极高,每100g草菇含维生素C15.84g,粗纤维9.81g,粗蛋白37.1g以及担子等多种物质,尤为可贵的是其菌体蛋白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中有8种是人体代谢所必须的。草菇肥嫩鲜美、脆滑爽口,用它既可烹制普通家常菜,又可烹制出宴席上的名菜,在烹饪…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朱建标 《食用菌》1993,15(3):31-32
南汇县栽培草菇是从1983年开始的。近年来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油菜——草菇——后季稻的粮经型模式,迅速推广了草菇大田畦式小环棚栽培,1991年全县共投料3600余吨,生产鲜菇1357吨,平均生物学效率37%。且将草菇栽培期从原来的7、8两个月延长到5~9月。1992年仅6月份投料150吨,生产鲜菇总量60吨,延长了草菇生产期。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长期以来,草菇在北方麦区很少形成集团产量,且产量低而不稳。一年来,我们通过对临猗县千户农民开发草菇生产的调查和研究,摸索出了一套以麦草为原料栽培草菇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建成了全省最大的草菇生产基地。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爱华  宫志远 《食用菌》1994,16(2):23-24
为开发利用农村中丰富的麦秸资源,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麦秸栽培草菇的研究,每百公斤麦秸平均产鲜菇在30kg左右,高者达37kg。现将高产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一)菌种及菌龄 经引种试验,台湾草菇、V_(35)及GV_(34)三个菌株均为适合麦秸栽培的良种,尤以GV_(34)表现最好,适应性广,出菇快,产量高。由于草菇菌丝生长快,易衰老和自溶,所以栽培时一定要选用菌丝健壮、菌龄较短(略带少量砖红色厚垣孢子)的优质栽培种,掌握菌龄在20天以内,超过20天的老菌种尽量不用。 (二)培养料配方及原料处理 原种及栽培种配方选用棉子壳100kg,麸皮5~10kg,尿素200g,磷肥500g,糖1Kg,石灰2kg,水140kg左右,装瓶或装袋  相似文献   

14.
草菇保鲜生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富民  宫秀荣 《食用菌》1990,12(6):37-38
  相似文献   

15.
草菇在植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鹅膏科,苞脚菇属。是一种高温型食用菌.其菇肉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高(每百克鲜菇中含158.44~206·27毫克). 近几年来.各地城郊发展了不少玻璃温室用于蔬菜生产.但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杨草 《中国食用菌》1992,11(3):34-35
1.注意掌握草菇制种特点。(1)草菇属高温型。和恒温性结实,对温度尤其低温反应敏感,温度多变、温差大均不利于菌丝生长。适宜温度35℃左右,掌握32~35℃为好。温度过高生长快易衰老,温度过低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2)草菇菌丝生长迅速,培养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菌丝易衰老和自溶,因此应掌握好培养条件与时间。(3)草菇的适龄菌丝生长旺盛、呈灰白色。无或有少量厚垣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