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殷建平 《中国水产》2017,(11):104-106
<正>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稻虾鳅"轮作+共作"养殖技术,首先从技术要点,而技术要点又分为稻田改糙、清理消毒、水草种植施肥、虾苗放养和管理等。然后对稻虾鳅共作进行效益分析,最后说说发展经验。稻虾鳅"轮作+共作"养殖技术即"一季虾、一季稻、一季鳅",将稻虾轮作模式和稻鳅共生模式相融合,上半年在稻田空闲期开展小龙虾养殖,实现水稻和小龙虾轮作,下半年在稻田中养殖一季泥鳅,实现水稻和泥鳅共作。该模式实现了"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稻渔互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盱眙县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小龙虾稻田养殖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模式,其养殖过程可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两个阶段,上半年的稻田尚未种稻,此时稻田以养虾为主,若下半年的稻田种植水稻后不再养虾,则全年的养殖与种植过程称为"虾稻连作"。若下半年在种植水稻的同时,继续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则称为"虾稻共作"。2015年盱眙县开展了"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试验区年产小龙虾  相似文献   

3.
<正>在稻田里养殖淡水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时节,辅以人工措施,种稻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改善稻谷、小龙虾品质的一种生产形式。近两年,广东省连南瑶族高寒山区充分利用稻鱼生态工程建设和小龙虾养殖基础,大力引进和示范推广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一、养殖模式介绍目前连南稻田养殖小龙虾方式有稻虾共作、稻虾连作以及稻虾共作加连作的混合模式。稻虾共作模式:连南高寒山区多  相似文献   

4.
<正>潜江"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享誉全国,早在2001年,充满智慧的潜江农民,就开启了"虾稻连作"的新时代。通过科学的稻田改造工程,营造出适合小龙虾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实现稻虾连作、稻虾共作与小龙虾生态繁育的良性循环,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直至2017年潜江市稻虾连作面积达40万亩,占全市稻田总面积一半以上,小龙虾养殖产量6万吨,"稻虾共作"模式亩  相似文献   

5.
盱眙小龙虾稻田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苏省盱眙县进行稻田养殖小龙虾始于2005年,当时是农户自发利用沿湖、河、水库等周边低洼水稻田进行虾稻连作,由于生产规模小,技术不成熟,走了一些弯路。近年来,盱眙龙虾驰名中外,市场需求量剧增,靠天然捕捞和池塘养殖已经满足不了消费市场的需求。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盱眙县稻田养殖小龙虾已初步形成规模。2015年,盱眙县政府在维桥乡永华村发展73.33 hm~2连片稻田养殖小龙虾,2016年初,又在兴隆乡西陡湖建成333.33  相似文献   

6.
正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是逐渐兴起的生态养殖形式,主要分为稻虾共作和稻虾轮作两种模式。崇明岛地处长江口,养殖小龙虾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本试验在崇明地区实施了上述两种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并比较了两种养殖模式下商品虾产量、苗种产量以及水稻产量,以探究崇明地区合适的小龙虾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7.
溧水区2020年发展稻田综合养殖面积约580 hm2,重点推广稻-龙虾轮作,小部分养虾户受上半年疫情影响,稻田中过多的虾苗销售不出去,导致了养殖密度偏大,上市龙虾规格偏小,养殖效益不尽如人意.一部分养殖户获得了良好的收益,实现了增收增效.笔者对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进行如下小结,以供参考. 1 养虾稻田选择 水源充足,土壤...  相似文献   

8.
2020年10月,广东省清远连州市的一位养殖户在稻田辛辛苦苦养殖了一年的澳洲淡水龙虾一周之内几乎死光,现场十分痛心。笔者受邀参与了该死虾事故原因调查分析,现将养殖概况、病情诊断、处置方法、分析讨论等总结如下,期望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一、养殖概况养殖地点位于连州市西岸镇青草洞村,该养殖户利用自家稻田改造,采用稻—虾—蛙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江苏盱眙县地处淮河与洪泽湖交汇处,全县水稻种植面积100多万亩,沿淮河、洪泽湖周边有20余万亩低洼稻田,水稻收割后即空闲搁置,没有加以利用。为满足小龙虾市场需求、充分挖掘低洼稻田的生产潜力,一种新型养殖模式——稻虾共生模式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成为现代渔业新的增长点。盱眙的稻虾共生种养起源于2005年,起先由老百姓在当地低洼稻田的空闲期开始零星养殖小龙虾。近几年发展很快,盱眙小龙虾协会高为淼会长介绍说:2014年稻虾种养面积1000亩,  相似文献   

10.
<正>澳洲淡水龙虾作为填补水产高端市场的优质养殖品种,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本次研究探索建立澳洲淡水龙虾的“两段法”稻田共作模式——小棚集中培育早苗+稻田养殖,以提高澳洲淡水龙虾养殖规格、养殖成活率,并通过示范带动,实现澳洲淡水龙虾的开发与推广。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试验点选择在嘉兴市海盐县绿优农场,是海盐县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工程6个示范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湖北省2016年稻田综合种养面积381.07万亩,较2015年新增79.77万亩。其中稻田养虾面积352.57万亩,稻田小龙虾产量达35.61万吨;"稻鳖共作"13.4万亩、"稻鳅共作"15.1万亩。为了进一步推动稻田综合种养健康发展,我们深入小龙虾养殖合作社和乌林镇李桥村个体养殖户,对从事水稻种植及稻田养殖的年限、水稻种植方式、销售情况等进行调研。一、调研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2.
正该文通过分析一年来稻田养虾的实例,介绍了如何在武汉市利用稻田来进行"一季稻两季虾"生产的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为养殖户开展稻田养虾提供相关案例参考。一、稻田工程改造(一)稻田选择我们选择了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街道办事处一农户的稻虾田进行技术合作示范。所选稻田土质为黏  相似文献   

13.
“虾稻共作”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虾稻共作属于一种"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克氏原螯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克氏原螯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1养殖条件1.1稻田选择养虾稻田应是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保水性能好,土质最好为壤质土,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涝不渍不旱,尤其是冬季,要保障稻田能上足  相似文献   

14.
正湖南省石门县三圣乡彭家堰村充分利用水源丰富的200亩稻田资源发展稻虾养殖取得良好收益。达到年平均亩产龙虾150千克、稻谷250千克,取得年收益110万元的良好成效。2016年4月,该村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帮助与指导下,外出考察稻虾共生生态种养项目,决定利用本村的水稻田资源发展龙虾养殖。采取"田土种稻、田水养虾、虾粪肥田、稻虾共生"的模式,每亩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2018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中的定义,稻渔综合种养是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作轮作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标准生产、品牌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新增、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显著减少的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安徽稻渔综合种养盛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2006年起,安徽开始实施小龙虾进稻田工程,大力发展稻虾轮作和稻虾共作。2016年以来,安徽小龙虾养殖可谓是发展迅猛,全省稻虾综合种养面积成倍速式增长(图1),  相似文献   

16.
正二、虾稻共作标准化养殖技术虾稻共作理论设计之初主要是基于繁养一体化模式,以销售虾苗和商品虾为主题,随着虾稻共作实践的不断深入,虾苗市场萎缩,呈现以生产大规格商品虾为主的养殖趋势。我们已经开始探索繁养分离养殖模式,该项技术正在探索总结阶段,现就虾稻共作繁养一体化技术介绍如下。(一)养虾稻田条件养虾稻田应满足以下条件:生态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17.
正"稻-虾"生态循环种养,是指基于现代生态学原理,通过简单的稻田工程改造,在单一种稻的基础上,引进小龙虾养殖,使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构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生态系统,提高稻田综合利用率,增加综合种养经济效益。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小龙虾稻田养殖,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既开展水稻种植业生产,又开展小龙虾养殖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是近年来农业农业部大力推广的稻渔综合种养的一种形式。该模式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通过对稻田进行必要的工程改造,营造水稻栽培期间小龙虾同时生长繁育的基本条件,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随着我国小龙虾消费热潮的不断高涨,小龙虾价格逐年走高,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稻田已成为小龙虾市场供应的主要来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快速发展,水稻品种选择、茬口衔接、施肥与用药等是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选育具有抗倒伏、抗虫害、米质好等特性的优质水稻品种成为影响稻田养殖小龙虾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稻田养殖小龙虾的特点,该试验选育了具有抗倒伏性、抗虫害和不需烤田的水稻开展稻虾综合种养试验,取得  相似文献   

20.
湖北荆州市和潜江市稻虾综合种养情况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作为传统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是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之一。这种立体式种养结合的模式已经延续千年,在此种养模式下既能稳定稻田生态、保持较好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三产"融合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18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了3000万亩以上,现已发展为稻田养虾、养蟹、养鱼、养鳖等17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其中小龙虾养殖已被推至水产行业的最高点。湖北省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水土资源优越、气候适宜,特别是江汉平原,土壤肥沃,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发展优势,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水稻是湖北的主要作物,面积和总产量均排在全国前列;湖北又是水产大省,淡水水产品产量连年位居全国第一。为促进稻田种养产业迈上新台阶,实现可持续发展,扩大并充分释放潜在效益,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双水双绿"理念,作为产业发展升级的模式和目标。华中农大成立了"双水双绿"研究院,建立"双水双绿"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示范与推广。为了更详细地了解稻虾综合种养的养殖模式,湖北省便是调研首选之地。近期科学养鱼杂志社调研了湖北省荆州市和潜江市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为养殖户提供最真实的一线养殖方法和养殖效益数据,从而更好地促进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为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可靠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