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敏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3):122-124
城市是人类物质投资和智力创新的中心。把发展低碳经济贯穿于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除发达国家以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最有能力开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之一,必须以节能减排来减少城市碳源、增加有效的城市碳汇和发展低碳经济做为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将是引领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该文通过对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的剖析,继而提出引导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健康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低碳城市的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发低碳能源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有效方法.持续发展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3.
周欢  龙丽民  李琪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91-8594
在我国,低碳城市理念主要应用于大中城市,而占绝大多数的县级城市低碳建设研究仍处于空白,低碳县城的建设对我国的低碳城市发展意义重大。以河北省南和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南和县县城的高碳排放量与低碳吸收量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对南和县低碳县城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构想,以期为全国其他低碳县城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高碳能源利用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传统产业内的低碳化改造难度较大,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低碳城市建设机制不完善。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未来应从战略高度把低碳城市纳入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多渠道引进并推广低碳技术的应用示范,构建低碳交通体系,建立健全促进低碳城市发展的融资体系和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5.
低碳社区建设路径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志英  陈江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16-11518
低碳社会发展的重心是建设低碳城市,低碳社区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低碳社区建设的主要路径是规划设计低碳化、建筑材料低碳化、社区环境低碳化、能源系统低碳化、资源利用低碳化和生活方式低碳化。低碳社区建设的基本策略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科技创新、培育低碳文化、倡导公众参与和强化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6.
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黄文娟  葛幼松  周权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68-5970,5972
低碳城市成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选择,而低碳城市社区规划是构建低碳城市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综述低碳城市社区的概念发展与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国外低碳城市社区建设经验,总结国内近几年低碳城市社区规划最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而阐述社区规划与城市空间规划相结合的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研究方向与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框架及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轲  龙丽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718-11720,11727
谯碳化是未来全球城市的发展方向,在低碳视角下研究我国城市的发展框架和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内涵、国内外低碳城市研究现状及实践,构建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框架,并深入分析我国低碳城市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王丁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36-15239
在全球环境问题背景下分析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景观设计的突出作用与显著成效,强调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处理人地关系的综合学科,将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多种景观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9.
城市园林绿地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建设低碳城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低碳园林是今后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方向。在对低碳园林概念、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节能减排的要求出发,探讨低碳园林评价的指标及其标准,以期为低碳园林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低碳园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贵州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城镇化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婧 《江西农业学报》2011,(9):188-190,198
低碳城镇化是对城镇化建设理念的创新,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新途径。该文以低碳城镇化建设为方向,对贵州省黔东南州在建设低碳城镇中的尝试与经验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如何构建低碳社会已经成为全球化热点问题,我国城市的低碳建设备受关注,而农村地区由于一系列原因导致严重的高碳排放,新农村低碳建设问题日益突出,从而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建设低碳新农村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结合新农村低碳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政府保障机制来进行新农村低碳建设,新农村低碳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各个行业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而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生态环境急剧退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应对这一问题的对策之一就是建设低碳城市。随着这一对策的提出,城市低碳园林作为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基于此,对低碳园林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并讨论低碳园林的主要生态学途径,以期促进我国生态园林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记者日前从海南生态省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海南省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今年上半年,共拒绝或暂缓审批25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的建设项目。海南省稳步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城镇等试点工作开展。目前,海口市加强低碳城市建设,已建成12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桩并投入使用。三亚市率先在全省实施节能灯推广补贴政策,国家节能示范项目——亚龙湾冰蓄冷区域供冷站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保亭县已被正式批复为低碳发展试点县。  相似文献   

14.
唐菲  施六林  任杰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3):20-21,40
以中国新农村建设为背景,针对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的现状,阐明新农村低碳发展规划的必要性,提出新农村建设低碳发展的方向,强调指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新农村低碳模式建设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低碳园林绿地的营造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方向。从低碳园林绿地的内涵分析出发,构建低碳园林绿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探讨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的低碳园林绿地评价方法,满足低碳园林绿地建设的需要,促进低碳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发展理念也不断与时俱进,"低碳经济"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更是永续发展的需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成为世界的各地发展的新的导向园林作为一个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可避免地要遵循此方向。本文就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对城市生活中的园林规划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发展理念也不断与时俱进,"低碳经济"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更是永续发展的需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成为世界的各地发展的新的导向园林作为一个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可避免地要遵循此方向。本文就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对城市生活中的园林规划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低碳城市发展背景下的节约型园林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城市是在全球气候变化日趋明显、传统化石能源日渐匮乏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城市发展的新思路。而建设节约型园林已然成为发展低碳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个视角提出了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模式。其中"减源"模式包括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选用低碳材料、废弃材料的再利用、雨水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的碳排放以及延长园林绿地的"使用寿命"等6种途径;同时,"增汇"模式包括选择固碳能力强的园林植物、科学进行植物配置和积极拓展绿化用地等3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杨晓  罗文正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37-17638,17735
低碳农村建设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正处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湖南省,建设低碳农村、推动低碳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针对目前湖南省低碳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笔者紧密结合湖南省农村的实际情况,从法治建设角度提出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加强执法力度、构建保障低碳农村发展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低碳发展已从一个生态问题转变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在全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载体,其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必将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关注焦点。作为中部一线城市,合肥如何走发展低碳经济之路,逐渐成为热点话题。大量有关资料显示,城市交通、城市建筑以及城市工业是阻碍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这些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能更好地发现关键问题所在,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有效的对策。通过此方法来研究如何打造低碳合肥是可行的,即在分析了合肥市交通、建筑以及工业的低碳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