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弓剑 《饲料研究》2012,(10):19-21
反刍动物乳肉产品是人类摄取共轭亚油酸(CLA)的主要来源,但反刍动物乳肉产品中CLA的含量较低,CLA及CLA在乳腺和脂肪组织中的合成前体十八碳单烯酸是不饱和脂肪酸瘤胃生物氢化的中间产物,深入了解不饱和脂肪酸的瘤胃生物氢化过程和代谢途径有助于通过瘤胃调控有针对性地提高反刍动物肉奶产品中CLA的含量.综述不同瘤胃微生物对脂肪酸的生物氢化作用及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生物氢化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为进一步调控反刍动物乳肉脂肪酸组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瘤胃脂肪酸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瘤胃微生物对脂肪酸的代谢机理,重点讨论了不饱和脂肪酸的氢化、共轭脂肪酸的形成、微生物脂类的合成以及影响不饱和脂肪酸生物氢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泌乳奶牛饲养技术中,利用瘤胃保护技术可有效缓解日粮不饱和脂肪酸对瘤胃发酵功能的负面影响,同时可以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过瘤胃率,从而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利用率。根据不同的营养机理和加工原理,作者对包被油脂和脂肪酸化合物等两类不饱和脂肪酸的过瘤胃保护技术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奶牛瘤胃脂肪酸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脂肪酸在奶牛瘤胃和小肠内的消化代谢机理,重点讨论了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的脂解、氢化、微生物脂类的合成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选取3种典型的植物油:菜籽油、豆油和亚麻油,利用体外培养系统进行体外发酵,研究植物油的类型和添加水平对瘤胃体外发酵和甲烷生成的影响。3种植物油分别添加底物干物质的3%、5%和7%,未添加植物油组为对照,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菜籽油对甲烷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豆油7%添加水平显著抑制了甲烷生成,而亚麻油所有添加水平均显著降低了甲烷生成量(P<0.05)。在豆油和亚麻油处理组中,随着添加水平的提高,甲烷产量线性下降(P<0.01)。3种植物油均显著改变了瘤胃发酵模式,随着植物油中所含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乙酸和丁酸的摩尔比例显著降低,丙酸摩尔比例显著升高(P<0.05);植物油添加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乙酸和丁酸摩尔比例,显著升高了丙酸摩尔比例(P<0.05),乙酸丙酸比例显著降低。本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油降低甲烷的效果跟其来源和添加水平有关;随着植物油添加水平的提高和所含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甲烷生成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脂肪酸的生成与瘤胃发酵参数、生物氢化以及瘤胃微生物等因素密切相关。植物多酚可以调节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提高氮的利用率,调节脂肪酸氢化,影响瘤胃微生物活性及数量。文章综述了植物多酚对反刍动物瘤胃脂肪酸氢化及微生物组成影响的研究进展,为植物多酚在对反刍动物瘤胃脂肪酸氢化及微生物组成影响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瘤胃发酵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通过调控饲料的加工细度和饲料精粗比 ,去瘤胃原虫或向日粮中添加唾液盐、应用酵母培养物及瘤胃素调控瘤胃发酵来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方法。并讨论了调控效果及调控瘤胃发酵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瘤胃原虫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胃原虫是瘤胃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瘤胃原虫特点、作用、调控及瘤胃细菌和真菌间的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的产生及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棕榈油酸钙和包被共轭亚油酸对瘤胃氢化和长链脂肪酸从十二指肠到乳转化的影响。试验将12只体重(61.9±8.57)kg处于泌乳期的多胎次萨能奶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两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补充50g棕榈油酸钙和包被共轭亚油酸,试验共开展42d。结果显示,两个试验组对山羊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淀粉摄入量及养分在十二指肠流量和瘤胃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棕榈油酸钙组相比,包被共轭亚油酸组有降低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的趋势(P=0.08),但处理组对淀粉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山羊饲喂棕榈油酸钙或包被共轭亚油酸日粮后,脂肪酸的十二指肠流量高于脂肪酸摄入量。包被共轭亚油酸增加了C18:2trans-10,cis-12和C18:2cis-9,trans-11的十二指肠流量,导致两种脂肪酸对瘤胃的氢化保护率均达到16%。C18:1cis-9、C18:2cis-9,12、C18:3cis-9,12,15的瘤胃生物氢化不受包被共轭亚油酸处理的影响(P>0.05)。综上所述,与添加棕榈油钙相比,在奶山羊中饲喂不受瘤胃生物氢化包被共轭亚油酸对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淀粉摄入量、十二指肠流量及瘤胃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包被共轭亚油酸增加了十二指肠的流量和C18:2trans-10,cis-12和C18:2cis-9,trans-11的比例,使瘤胃生物氢化保护率达到15%~16%。  相似文献   

11.
主要就动物日粮脂肪酸来源对肉、蛋和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主要就动物日粮脂肪酸来源对肉、蛋和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不仅能提高奶牛饲料能量浓度,改善能量负平衡,还能够调控乳脂组成,使牛奶中含有更多有益人体健康的功能性成分(如共轭亚油酸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笔者主要从UFA的营养特性、奶牛日粮中UFA的来源及UFA在奶牛上的研究3个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调控奶牛乳脂肪酸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3×4两因素设计,在饲粮中分别设置低、中、高三个蛋白质水平和0、3%、6%和9%的过瘤胃脂肪含量,共形成12组饲粮。蛋白质水平/过瘤胃脂肪分别为:低/0(1组)、低/3%(2组)、低/6%(3组)、低/9%(4组)、中/0(5组)、中/3%(6组)、中/6%(7组)、中/9%(8组)、高/0(9组)、高/3%(10组)、高/6%(11组)、高/9%(12组)。通过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模拟人工瘤胃,对12组饲粮进行消化降解,测定过瘤胃脂肪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不同蛋白质和过瘤胃脂肪水平对瘤胃pH无影响;第12组的瘤胃氨态氮浓度极显著高于1、2、3、4和9组(P<0.01),显著高于5、6、7和10组(P<0.05),8和11组显著高于1、2、3、4和9组(P<0.05);11组的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1、6、7、8和9组(P<0.01),显著高于2和5组(P<0.05),3、4、10和12组显著高于1、6、7、8和9组(P<0.05);12组的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6组(P<0.01),显著高于5和7组(P<0.05);2、3、10、11和12组总酸浓度极显著高于6和7组(P<0.01),显著高于5和9组(P<0.05),1、4、8组总酸浓度显著高于6和7组(P<0.05);11组乙酸/丙酸值极显著高于1、2、8和12组(P<0.01),显著高于4、6、7和9组(P<0.05),3、5和10组乙酸/丙酸值显著高于1、2、8和12组(P<0.05)。由上述结果得出,过瘤胃脂肪最佳添加量为中蛋白质水平下的6%。  相似文献   

15.
日粮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畜禽的免疫反应,本文主要从不饱和脂肪酸对淋巴细胞膜,淋巴细胞增殖,体液免疫,淋巴细胞及免疫器官这五方面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主要分为ω-3 PUFA和ω-6 PUFA,是精子质膜脂质的主要成分,对精子抗氧化、提高精子质膜流动性、维持精子结构完整性及睾酮合成等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类型PUFA对精液品质的作用有所不同,ω-6 PUFA中的花生四烯酸(AA)能够促进睾酮的分泌,但精浆中过量的AA可能诱导氧化应激;亚油酸(LA)同样可提高体内睾酮水平,共轭亚油酸(CLA)可降低精子的氧化应激;动物体内少量的二十二碳五烯酸(DPA)不仅能参与精子的运输过程,还能提高精子的抗氧化能力。ω-3 PUFA中的α-亚麻酸(ALA)具有抗氧化作用并能刺激睾酮的合成,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作用与ALA相似,可提高精子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可促进睾酮合成;二十碳五烯酸(EPA)对精子结构及睾酮合成具有调节作用。适当的ω-6/ω-3 PUFA比例对精子的活力、质膜结构、脂质组成和顶体反应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PUFA对精子的作用可因添加的方式、类型、ω-6/ω-3PUFA的比例及动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近年来,PUFA对动物精液品质作用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其提高精液品质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作者综述了在饲粮或精液稀释液中添加不同类型的ω-3 PUFA、ω-6 PUFA及ω-6/ω-3 PUFA比例对精子的影响,以期为深入了解PUFA在动物精液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反刍家畜的瘤胃微生物可降解饲料生成挥发性脂肪酸(VFA)、甲烷、氢气和水,其中VFA为机体提供主要的能量,VFA的产量及各组分比例与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反刍家畜瘤胃VFA的生成机制和国内外预测模型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模型估算精度的因素,旨在为进一步研究VFA模型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日粮中分别添加8%、10%、12%、15%的亚麻籽,研究对鹌鹑采食量、生长发育、料肉比、内脏器官鲜重、内脏器官指数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10%以上的亚麻籽时,能够提高鹌鹑的生长发育速度,提高35日龄鹌鹑增重,降低35目龄鹌鹑的采食量,并降低料肉比。添加量为12%时,35日龄鹌鹑的料内比最低。添加亚麻籽可明显增加鹌鹑肉及蛋黄中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瘤胃原虫对瘤胃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庆茹 《中国牛业科学》2006,33(1):49-51,55
本文在广泛查阅有关瘤胃原虫对糖代谢包括淀粉和可溶性糖代谢及纤维素代谢、对蛋白质代谢和对瘤胃内甲烷代谢等的影响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瘤胃原虫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机理,指出瘤胃原虫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代谢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实际应用时可根据不同的日粮类型、家畜的生理状况、当地的饲养管理条件等实际情况因时控制瘤胃纤毛虫区系及种群密度,创造适宜的瘤胃内环境,充分发挥原虫在特定条件下的有利生理功能,从而提高反刍动物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