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利用 RAPD分析,可以确定热带、亚热带基因导入温带材料所形成的创新材料的亲缘关系,并对基因导入结果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
谷子目标性状基因库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谷子目标性状基因库育种法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所为加强育种工作主动性和目的性提出的一种新型常规育种方法,它成功地将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结合在一起,在对亲本材料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以不育材料作工具,构建多个混合群体-目标性状基因库,利用各基因库内基因的累加效应开展超亲育种,进行种质创新;利用基因库间基因的重组、互作效应及基因突变进行组合育种、改良育种,将各基因库创新的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用该法已创新出系列早熟、超早熟新材料,并利用这些材料培育出了多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在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和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培育出4份超早熟谷子新品种,在河北省坝上地区正常成熟,其中超早熟1号还具有甜秆、多穗、秸秆粗蛋白含量高的特点,超早熟2号小米富铁、粗脂肪、粗蛋白含量高。  相似文献   

3.
论农业科技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农业科技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指出农业科技创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揭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及其科教人员,客体是农业科技的产品、服务、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材料、结构功能等,主要形式是农业技术开发、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技术引进,强调要加快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必须从思维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环境创新等六个方面来促进和实现农业科技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已经从远古的石器时代逐步过渡到现代的新材料时代.新材料时代是一个由多种材料决定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时代,我们所研究开发的新材料是在我们对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为了特定的需要设计加工而成的材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材料时代是一个强调创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15个云南不同生态型割手密血缘F1代创新种质材料及其亲系共28个材料,在自然生长与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况密切相关的13个指标进行主成分与模糊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参试材料的抗旱性。试验结果表明:(1) 叶绿素因子、地下干物质积累因子和地上干物质积累因子等前6个主成分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达90.11%,可代表原始指标的大部分信息量;(2) 利用抗旱性度量值将参试材料聚为4大类6个亚类,聚入第Ⅰ类的共有4个创新种质材料,占参试材料的14.3%,尤其是云割F108-317、云割F108-319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第Ⅱ、Ⅲ类材料分别占参试材料的42.9%、39.3%,都分为2个亚类,其中云割F108-392、云割F108-391、云割F108-511、云割F108-397、云割F108-617等5个创新种质材料,可在育种实践中优先利用;云割F108-541单独聚为第Ⅳ类,其抗旱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甘蔗Co419创新血缘后代的DTOPSIS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TOPSIS法对49份甘蔗Co419创新血缘后代材料和2个对照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创新材料的蔗茎数量性状多优于对照品种,但糖分性状和蔗茎质量性状多次于对照品种。其中7份甘蔗创新材料的综合性状优于亲本对照Co419,但低于品种对照桂糖11,可作为核心后代继续进行杂交利用;另有15份甘蔗创新材料单项性状优良,综合性状稍次于亲本对照Co419,可作为备选材料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为在园林规划中创新利用造园材料,通过指出造园材料所表达的意义与氛围是材料环境与观察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分析典型材料不同的意象特征,包括时代特征(明清、民国、现代)和场所特征(商圈、居住区、公园、工厂),进而通过从时代意象与场所意象两个方面阐述不同材料给人们提供不同视觉体验与心理感受,探究在意象固化的环境下传统材料创新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原生地为云南半湿润半干燥生态型的甘蔗细茎野生种血缘F1代创新种质材料进行分类,为有针对性利用这些创新种质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个甘蔗细茎野生种血缘F1代创新种质材料的9个性状进行调查,采用集对分析同一度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分类。【结果】20个参试甘蔗材料被分为10个类型:Ⅰ类包括8个材料,综合表现较好,占参试材料总数的40%;Ⅱ类包括1个材料,分蘖力、宿根性特强、低锤度;Ⅲ类包括两个材料,有效茎数多、特高产、中等锤度;Ⅳ类包括1个材料,高产、高锤度;Ⅴ类包括两个材料,分蘖差、低产、中等锤度;Ⅵ类包括1个材料,茎细、低产、中等锤度;Ⅶ类包括1个材料,茎特细、低产、高锤度,枯心苗率为0,可能抗旱或抗螟虫;Ⅷ类包括两个材料,大茎、高产、高锤度;Ⅸ类包括1个材料,茎细、高产、高锤度;Ⅹ类包括1个材料,茎细、低产、高锤度。【结论】各类甘蔗创新种质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分蘖力、宿根性和较多的有效茎数,且各有特点。有针对性地利用不同类型甘蔗种质材料,可培育出各具特色的创新亲本材料,从而丰富中国甘蔗育种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秦单5号的创新1、材料创新 我国玉米育种一直采用栽培玉米品种间自交系组配杂交种。由于我国玉米,生产上利用的自交系主要来源于塘四平头,旅大红骨,兰卡斯特和瑞德这四类(占生产品种的80.9%),种质基础十分狭窄。近年来从利用78599(美国)杂交种选育和转育出一批自交系组配的组合在生产上迅速推广,经研究认为,这不属于上述4大类,应列为第5类。  相似文献   

10.
张国成 《现代农业科学》2008,(10):192-192,195
做学术研究工作,材料问题无疑十分重要,它是搞好学术研究的前提,对于丰富论文,促进学术创新作用都很大,这就要求研究工作者利用点滴时间,借助于图书馆等工具留心搜集占有材料,并在此基础上精当地选取材料。  相似文献   

11.
回顾“八五、九五”宁夏玉米生产用种情况和玉米育种工作、认真分析了玉米育种存在的种质缺乏、栽培技术不到位等问题,并对以后在联系沟通、材料引进创新、栽培技术研究及种子体制创新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四川割手密(S.spontaneum)资源的杂交育种利用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5年,对本所保育的197份甘蔗野生资源,重点是割手密(S.spontaneum)的开花习性,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等与杂交育种利用直接有关的性状作了观测,研究和分级,结果表明:四川甘蔗野生资源类型丰富,主要野生资源割手密的花期较长,分蘖力强、高抗黑穗病、抗旱、抗寒、高锤度(>=16%)材料所占比例较高,其中有两份材料的锤度多次在成熟高峰期达22%,这一表现居目前国内外已报导的同类材料之首。这些具有较高利用潜力和利用可能性的珍贵野生资源可在今后的品种和亲本创新计划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东北地区有很多育种单位主攻方向还是选育晚熟、稀植、大穗型品种为主,耐密育种方面还很薄弱,所参加的耐密区组和预试材料中表现一般、产量太低。最近几年耐密型品种迅猛发展,现有耐密品种选育方法和手段非常滞后,在选系组材和种质创新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通过对我国100位院士典型材料的剖析,就科持创新活动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投稿须知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2):F0004-F0004
1 来稿要求观点鲜明,立论新颖,材料翔实,数据准确,图表清晰,文字精炼,学术论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其它文稿4000字以内。欢迎短小精悍、有理有据、具有创新思想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从创新特色校园景观的角度出发,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景观设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药用植物作为景观绿化材料,以中医药传统文化景观为主线,把科学知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该文探讨了新校区景观设计的理念和原则,以期对校园景观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比较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选育玉米新品种和资源开发创新,对内蒙古自治区生产中应用的25份玉米自交系幼胚的愈伤形成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材料106、169、4112、7922、1028、502、K12、K14、北719、835、克1—1愈伤状态理想,诱导率高,生长速度适宜;材料444、167、3081、综3、461、黄C、丹340愈伤生长速度较快,状态表现也好,只是诱导率在80%以下;材料冀53、吉853、合344、C8605、MO17、773—2、独321愈伤形成能力最弱.在所选用的培养基上不适合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造与利用扁茎大豆材料,挖掘与转化有益基因,改良与创新品种,此研究以当地主要推广品种为核心亲本,扁茎大豆及其后代材料为改良亲本,连续进行杂交改良,充分利用杂交育种后代基因重组、累加与互补及突变等遗传效应,通过正确识别与确定扁茎大豆后代选择个体目标与连续定向选择,创新出合丰51、53号两个新品种和一批优良品系。概述了扁茎大豆材料改造与利用及创新品种的过程与试验结果,并就相关育种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梯级杂交、定向选择与连续改良是改造扁茎大豆及其后代材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支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为摸清天津市种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现有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通过调研及材料分析,从现有育成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力度、育种基地、科技创新基地、载体布局、种业企业、政策环境等角度,全面梳理天津市种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成效,并分析出天津市种业科技发展依然面临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低、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针对天津市种业创新现有优势及存在问题,从做好顶层设计、做好种质资源保护、推动平台建设、推动育种基地建设、壮大种业企业、引育用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对天津市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天津市构建种业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支撑种业振兴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保护上海市现有的甘薯种质资源,加快对地方甘薯优异种质和基因资源的挖掘利用,特对收集到的4份甘薯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表型鉴定,并对其薯块的食味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崇明红心山芋株型半直立、多分枝、薯块纺锤形且大薯率较高,适合在上海市的平地进行推广种植;山阳白心山芋的薯块综合食用品质评价为较差,但是其薯肉为桔黄色、小薯率较高,可用作种质资源创新或迷你甘薯新品种的亲本材料;白肉山芋和红皮白肉山芋的薯块综合食用品质评价均为较好,适合在上海市作为鲜食型甘薯进行推广种植,或作为种质资源创新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