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3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是荆州市水稻上主要迁飞性害虫之一,常年以第2代、3代在中、晚稻上发生为害。自1989年、1991年大发生以来,发生一直比较平稳,发生量中等、局部偏重。2003年该虫在荆州市再次大发生,发生范围广,发生程度重。全市中稻约40%受害严重,直接导致减产20%~30%,有的田块减产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2.
稻纵卷叶螟是三穗县水稻主要虫害之一 ,每年发生面积3300hm2 至4700hm2,损失粮食达80~120万kg,为搞好该虫的治理工作 ,1990年以来该县植保站通过20W黑光灯及糖醋诱集、大田调查、饲育观察等方法 ,基本摸清了其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1发生规律1.1发生世代稻纵卷叶螟在全县每年发生不完全4代 ,第1代(全国第3代 ,类推 ,下同)成虫于每年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 ,个别年份5月中旬开始迁入全县 ,5月中旬达迁入高峰 ,卵期为5月中、下旬 ,幼虫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 ,蛹期6月中旬至下旬。第2代成虫期…  相似文献   

3.
蓝妮春 《广西植保》2005,18(4):14-16
稻纵卷叶螟是崇左市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发生量主要取决于当年迁入虫源量的多少、迁入后的气候条件、水稻生育期以及上代的残留基数.2004年由于气候等因素影响,造成第3代稻纵卷叶螟的暴发为害,其严重程度为近年来所罕见.为此,根据田间虫情及苗情调查结果,认真分析其大发生特点及原因,探索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对今后的测报及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4年梧州市第6代稻纵卷叶螟为大发生,部分田块达到特大发生程度,是近15a来罕见的;而常年发生程度为轻,最重年份2002年是中等偏轻局部中等程度发生.2004年第6代稻纵卷叶螟的大发生对我市水稻产量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失治及防效差的田块出现一片白叶现象,分析其发生原因,为今后开展测报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荔波县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及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2005年的稻纵卷叶螟在荔波县大发生危害,发生程度是历年来最重的一年,导致部分田块全田枯死。通过对其发生原因及危害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发生年份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浅谈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属迁飞性害虫,是危害我县水稻主要虫害之一。由于受气候、天敌、寄主类型田、南方虫源等诸因素的影响,年度间发生差异大,常年发生面积5 400hm2,占水稻面积的61%。为了减轻该虫危害,本站就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进行了调研:1发生规律稻纵卷叶螟在我县不能越冬,历年的初次  相似文献   

7.
苏北沿海地区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03、2004年稻纵卷叶螟在苏北沿海地区大发生,其原因主要与成虫迁入量大、繁殖代次多、残留基数高、气候条件适宜、天敌控制能力下降等因素有关;生产上制定了准确测报、科学用药、治前控后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9.
2009年,利川市水稻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局部特大发生,呈现出迁入时间早、迁入虫量大等特点,累计发生面积6.87万hm^2,严重受害田块白叶率达70%以上,给水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
肖定明 《植物医生》2010,23(2):10-10
<正>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cis medinalis(Guenée)俗称卷叶虫,是黔东南州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对黔东南州水稻生产的影响较大。2008年黔东南州稻纵卷叶螟大发生为害,是历年来发生为害最重的一年,累计发生面积14.14万hm2,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添加瀚生专用有机硅助剂和未添加瀚生专用有机硅的阿维菌素2%乳油对稻纵卷叶螟进行田间药效防治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防治稻纵卷叶螟,同样施用3.0g.a.i./667m2,药后1、3、7d,阿维菌素2%乳油(含3%瀚生专用有机硅A)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54%、90.36%、97.19%;对照药剂阿维菌素2%乳油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8.80%、72.71%、85.69%。由此表明:添加3%瀚生专用有机硅A能有效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在同样施用剂量下,添加3%瀚生专用有机硅A的供试药剂防治效果显著高于添加3%瀚生专用有机硅B的供试药剂防治效果,说明在实验中添加瀚生专用有机硅A的防治效果比瀚生专用有机硅B防治效果要好些。  相似文献   

12.
甲胺磷对稻纵卷叶螟及其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田间试验表明 ,甲胺磷对稻纵卷叶螟及其寄生蜂、捕食性天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杀伤作用。各代推迟喷药、放宽防治指标可提高纵卷叶螟幼虫被寄生率 ,对产量并无影响。结合前期施药对褐飞虱再增猖獗的促进作用 ,建议在水稻生长前期谨慎用药 ,尤其应限制甚至禁止在稻田使用甲胺磷。  相似文献   

13.
稻纵卷叶螟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路  廖晓兰 《江西植保》2013,(2):185-187
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已成为害水稻的重要害虫。结合生产实际,介绍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分布、危害情况,重点讨论了控制稻纵卷叶螟发生的新方法和技术,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稻纵卷叶螟在修水县水稻上大发生,尤以一季稻受害重。其发生特点是:迁入早,迁入峰次多,峰期长,蛾量大。为害重的田块白叶率达98%,亩虫量最高达5万头。从栽培制度、气候条件和防治技术等方面对该虫大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三化螟在江夏区一直是水稻主要害虫。自2000~2005年发生面积呈阶梯上升。2005年第3代3化螟为大发生。迟中稻、一季晚稻为特大发生,危害程度属历史之最。一般田块减产5%~10%,严重田块减产达48%以上。现将2005年三化螟第3代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叙述如下。1发生原因与分析1  相似文献   

16.
1998~1999年六(4)代稻纵卷叶螟重发原因与测报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1999年 ,六(4)代稻纵卷叶螟在东台市连续大发生 ,未治田块水稻产量损失率分别为 11.71%和12.43%。笔者就其大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对测报技术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常发性水稻重要害虫。近几年来,我县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尤其是2007年,第2代、3代、4代均严重发生,一般稻田每667m^2蛾量达5000-8000头,高的超过60000头,白叶率一般为40%-60%,高的达90%以上,少数田块严重座蔸需重新翻耕移栽,由于该虫抗药性强,世代重叠又使防治时间难掌握,虽经大力防治但全年仍造成稻谷损失3000吨左右,已成为德安县水稻上严重发生的三大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的卵孵始盛期和稻飞虱的若虫盛期,用虫酰-辛硫磷20%乳油100g/667m2,药后15d对稻纵卷叶螟与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5%以上.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稻丰散50%乳油120g/667m2,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与吡蚜酮25%可湿性粉剂25g/667m2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
Simulation models are synonymou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s approach in pest management and help to formulate decision support tools for an effective decision-making. A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improve our earlier work on simulation of rice leaf folder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damage and to develop decision support tools for its management. Currently, the leaf folder damage on Pusa Basmati1 rice was simulated with data sets generated in two field experiment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2008 and 2009. Simulated yields and total dry matter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over the experiments were close to their observed counterparts, indicating an appropriate validation of the leaf folder damage mechanisms on Pusa Basmati1 rice. The leaf folder economic injury levels were simulated based on control expenditure on application of cartap hydrochloride 50SP and quinalphos 25SC, and market price of Pusa Basamti1. The simulated economic injury levels of the leaf folder were more precise than that simulated in our previous study. Likewise, iso-loss curves represented combinations of crop age and the leaf folder damage that resulted in a similar yield loss. These decision support tools would facilitate accurate monitoring of the leaf folder damage to ensure judicious pesticide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