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OPPV)的琼脂凝胶免疫扩散(AGID)试验在农一师某团46只卡拉库尔种公羊中检出阳性1只,某团150只卡拉库尔羊老龄母羊中检出强阳性1只,弱阳性3只。平均阳性率2.13%,病毒接种细胞培养出现融合的多核巨细胞破碎脱落致细胞病变作用(CPE)达70%左右,琼扩定性试验为阳性,电镜观察可见病毒大小形态与国内外有关OPPV 相一致,证明从卡拉库尔羊-33号脑脉络丛中分离的病毒为OPPV。  相似文献   

2.
通过流行病调查、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病原检查及病理检查等综合检验,首次在省內某羊场作出绵羊副结核病的定性诊断。相隔32周,对该羊场同一发病群进行了两次检疫,第一次在1998头绵羊中,检出皮试阳性羊188头;血清学抽检432头,其中补反阳性19头、琼扩阳性45头。第二次在1606头绵羊中,检出皮试阳性羊32头;血清学抽检288头,其中补反阳性1头,琼扩阳性5头。  相似文献   

3.
在被检的140头牛胴体中,检出阳性胴体67只;150只绵羊胴体中,检出阳性胴体79只;135只山羊胴体中,检出阳性胴体84只;150头猪胴体中,检出阳性胴体71只。根据检出的虫体形态特点及大小,初步确诊冷湖地区牛感染的肉孢子虫为枯氏住肉孢子虫、绵羊和山羊感染的肉孢子虫为嫩肉孢子虫、猪感染的肉孢子虫为米氏肉孢子虫。  相似文献   

4.
自1997年牛、羊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防制达到“控制区“标准后,玉树州在继续加强动物检疫,病畜淘汰和部分地区畜间检疫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布病监测和防制效果考核。2004-2006年玉树州六县先后用试管凝集反应法抽检牛22752头,羊36171只,其中:玉树县抽检牛4349头,检出阳性牛7头,阳性率为0.16%。抽检羊6107只,检出阳性羊2只,阳性率为0.03%;称多县抽检牛4148头,检出阳性牛5头,阳性率为0.10%。抽检羊6865只,检出阳性羊6只,阳性率为0.08%.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吐尔尕特口岸区域内牛、羊体内寄生虫情况,采用常规剖检法,对吐尔尕特口岸范围内的6头牦牛、14只绵羊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体内寄生虫检查,经检查绵羊感染寄生虫13只,从绵羊体内检出寄生虫9种,感染率92.8%,牦牛感染寄生虫6头,牦牛体内检出4种,感染率100%。证明口岸区域内牛、羊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其中牛、羊棘球蚴、细颈囊尾蚴、肝片吸虫为人畜共患病,对今后进一步加强口岸范围内动物寄生虫病的疫情监测和当地牛羊出口检验检疫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久治县畜间布病防治工作始于60年代中期,经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到1988年共免疫家畜335万多头次,平均阳性率,牛下降3.78个百分点,羊下降3.18个百分点。经1986年绵羊布病免疫效果考核,检查幼羊7 871只,检出阳性33只,可疑12只,平均感染率为0.57%,对251例流产胎羔布氏菌分离均为阴性,达  相似文献   

7.
2012年5-10月在全省42个县(市、场)进行了牛、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全省累计监测牛、羊419056头(只),检出阳性牛、羊3751头(只),平均阳性率为0.90%。其中:监测奶牛123834头,检出阳性338头,平均阳性率为0.27%;监测其它牛119184头,检出阳性牛2187头,平均阳性率为1.83%。监测羊176038只,检出阳性牛1226只,平均阳性率为0.70%。为了解青海省牛羊布病感染流行情况,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果洛州进行了牛羊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抽检羊97 957只,对检出的阳性牛羊进行淘汰,进入70年代,应用布鲁氏菌羊型M5号菌苗对牛羊进行气雾、注射免疫。80年代后应用猪型Ⅱ号菌苗对牛羊进行气雾和注射免疫。1994年州属六县共血检牛9944头,检出阳性38头,阳性率为0.38%,血检羊28 928只,检出阳性羊99只,阳性率为0.38%。2005年,全县经严格考核,均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  相似文献   

9.
三角城种羊场自1986年开始进行种公羊和幼年羊的布病检疫工作,到1990年共检疫羊24254只,检出阳性385只,阳性率为1.59%;淘汰病羊337只,淘汰率为93.09%;因布病引起的流产下降0.83%,下降率为29.87%,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布病防制情况该场羊布病防制大体经历了检疫、免疫、检疫淘汰三个阶段。1958—1965年为全面普查,共检疫各类羊112754只,检出阳性24894只,阳性率为22.08%。期内病羊单独组群,划区放牧,健康羊施行19号菌苗预防注射。后因“十年动乱”的干扰,免疫  相似文献   

10.
应用云南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蓝舌病病毒:(BTV)羟胺灭活苗接种绵羊178只。接种后42天以琼扩试验检测免疫接种前琼扩阴性羊45例和琼扩阳性羊15例.均无改变。接种后205天攻毒,免疫羊保护7/10,对照羊蓝舌病阳性数为8/10.  相似文献   

11.
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RBPT)、衣原体、弓形虫、绵羊支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IHA),对采自青海省祁连县两个村绵羊的199份血清进行了布氏杆菌、衣原体、弓形虫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在199份被检血清中,未检出布氏杆菌和衣原体的血清阳性;检出弓形虫阳性血清9份,阳性率为4.5%;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阳性血清13份,阳性率为6.5%。  相似文献   

12.
应用伊维菌素浇泼剂对感染羊鼻蝇幼虫的249只绵羊进行驱治试验,并留30只感染羊作为阳性对照组,投药后33~37d剖检。结果:阳性对照组羊鼻蝇幼虫感染率为53.33%,平均感染强度9.5(4~17):伊维菌素浇泼剂对感染羊鼻蝇幼虫的驱净率97.62%,驱虫率98.74%。  相似文献   

13.
利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检测郭勒木德镇拖拉海村和阿拉尔村的健康牛、羊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牛45头份、羊45只份,检出牛血清样品阳性(合格)34份,阳性(合格)率75.6%;检出羊血清样品阳性(合格)42份,阳性(合格)率93.3%。  相似文献   

14.
(一)发病情况2012年2月,某羊场场主带1只病羊就诊,主诉该场饲养绵羊180只,近期陆续购进一批共55只绵羊。饲养4d后发现个别绵羊羔开始发病,继而成年羊相继出现发病症状,经当地兽医应用干扰素、利巴韦林、氟苯尼考等药物治疗无效,截止就诊时已死亡12只。发病死亡羊均为新购入羊。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边区莱斯特种羊的“烂肺病”做出确切诊断,1986—1987年从病羊群采集病料和血清做了病原诊断和血清抗体检查。结果分离到5株致病性霉形体,并证实其与国际标准绵羊肺炎霉形体 y98C3株的抗原性完全一致,60份被检血清做了霉形体病琼脂扩散试验,检出阳性血样18份,疑似血样10份,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动物感染试验和药物治疗试验等初步确定绵羊肺炎霉形体是“烂肺病”的主要病原,也明确了边莱羊对绵羊肺炎霉形体有高度易感性,成年羊继发感染巴氏杆菌、化脓棒状杆菌后常引起化脓性胸膜肺炎。其他病因诊断检出绵单进行性肺炎病(OPP)疑似血样5份、衣原体病阳性血样3份、合胞病毒病阳性血样6份,从上述有抗体反应羊中都未分离到病原,它们能否引起“烂肺病”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卡纳塔卡的4群羊共1,424只,用薄血片检出感染泰勒焦虫的有799只,占56%。约有70%的外种羊,64%杂种羊与52%土种羊为阳性。在22%的血片中看到少数边虫虫体单独存在或与泰勒焦虫混合感染。有9例绵羊感染羊焦虫(Babesia motasi),3只与泰勒焦虫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织金、镇宁的畜禽疫病普查工作,安排早、行动快,从五月上旬开始,六日中旬结束,据统计,织金县在普查中共采畜禽血540头、只(份),(牛143,羊120,猪113,鸡164),实验室检查2287头,只(次),其中血清学检查1708头只(次),血片检查154头,作奶牛结核变态反应58头,粪检367头,检查疫病24种,血清学检出阳性畜禽疫病14种,其中牛,检出布病阳性2头,兰舌病7头,检出锥虫4头,阳性11头,检出肝片吸虫59头。羊:检出布病阳性3只,兰舌病9只,猪检出弓形虫阳性6头,囊虫病5头,鸡:马  相似文献   

18.
用间接血凝试验对贵南县贵德黑裘皮羊品种资源保护场的99份黑藏羊血清进行了绵羊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检出阳性血清26份,阳性率26.26%。  相似文献   

19.
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化隆县的四个乡的绵羊血清200份进行了衣原体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检出羊阳性血清14份,血清阳性率为7%。  相似文献   

20.
对来自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的244份牛羊血清样品(某合作社羊133份、牛7份,相邻散养户羊104份),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了布病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在合作社的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25份,阳性率为18.8%,牛的血清样品中未检出;在散养户的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1份,阳性率为0.96%。结合该羊场饲养员确诊已患布病,经综合分析后,认为该羊群存在布病感染,对检出的26只布病阳性羊进行了扑杀等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